语文教学要走悟得之路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wa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是阿尔卑斯山谷的那个启示:有一条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牌劝告游人说:“慢慢走,欣赏啊!”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回首流连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了一个了无生趣的囚牢。这是一件多么可惋惜的事啊!朋友,“慢慢走,欣赏啊!”
  的确,对于我们的眼睛,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同样,对于语文学习来讲,不是缺少美的语言,而是缺少慢读悟得。
  悟得是相对于习得、知得而言的。
  人们学习母语,都是在幼儿时期开始的,没有课堂,没有教师,而是随着发育成长,在周围环境的作用下,自然获得的,我们称之为语言习得。语言知得是学习知识的过程,语言习得是练习实践的过程,知得的是知识,习得的是能力,知识并不等于能力;知得,仅仅是知道了,习得才是掌握了,知道了并不等于掌握了。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就是知得太多,习得太少。语文能力不能靠语文知识的积累来养成,靠的是语言习得这一规律。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加强语言实践活动。
  一般意义上而言,“悟”往往被解释为了解、领会和觉悟。在佛教层面上,“悟”是指一种心理体验,是心领神会的境界。在言语能力的形成上,“悟”是经过长期的在理解基础上的反复言语实践,也就是只有在慢速的品读中才能逐步获得的。只有在反复的言语实践中,语文材料的遣词造句、谋篇成章、构造意境等一整套高度组织化了的规律,才会内化在脑海里,以“格”的形式在头脑中固定下来,这就是悟得。
  悟得之于习得、知得是课堂语文学习更高层次的学习方式。
  “悟得”悟什么?悟得有多个层次,多个方面,笔者认为就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现状而言,应侧重于以下四个层面:一是言语本身;二是言语形式;三是言语形式运用的规律、技巧;四是思想内容与情感熏陶。
  语文悟得教学的策略:
  第一,让熟读文本成为课堂教学的第一目标。
  语文是唯一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它主要不是学习文本的内容,而是学习文本本身所具有的言语形式。言语和言语形式要悟得才能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怎样才能悟得?阅读一篇文章时,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对言语有充分的体验和感知,这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就是让学生充分的体验文本,熟读甚至能诵读文本。只有这样才能体验语言,体悟语言的形式之美和内蕴之美。好书不厌几回读,熟读深思理自知。没有了对言语本身的透彻体验,怎么会得到对言语本身的积累,怎么会产生对语言的体验和感悟,又怎么会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能力?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言学习更需要积累。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可见,广泛阅读,熟读成诵,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语文课堂必须是诵读的课堂,必须把让学生熟读甚至诵读课文当做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目标。如果第一目标实现不了,其他的一切所谓课堂教学目标,如言语积累、内容理解、言语鉴赏等都无从谈起。笔者认为宁要学生自主悟得的诵读,也不要教师游离文本的“精彩”讲解。
  第二,让慢速悟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慢慢读,欣赏呀!
  言语积累是我们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学生对言语作品和语言机制深入悟得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渐修顿悟”。引导学生在文本学习中不断积累,在积累中内化自己的语文素养,是谓“渐修”;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悟得言语的规律方法,是谓“顿悟”。“渐修”是手段,是过程;“顿悟”是靶标,是结果。要达到让学生自主悟得必须把这种“渐修顿悟”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而“渐修顿悟”的具体化、可操作化就是让学生慢速悟读。
  学生要真正有所悟得,那他的言语实践必须是慢速悟读。语文课对语言的品味在于玩味。应该把一篇文章当做一杯咖啡,慢慢品尝,仔细咀嚼。慢速悟读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阅读速度要慢下来,在慢读中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体悟、反思和积累新的言语和言语形式;二是阅读中可以回读、复读,并把此作为教学的切入点;三是要咬文嚼字;四是文章阅读要引导学生适时回味品读,温故而知新。
  1.朗读速度慢下来,是语文悟得教学的重要学习方式。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朗诵速度是较快的。但是,学生已有的言语知识积累以及他们大脑思维的理解能力、内化能力却不能适应这一阅读速度。因此,要真正让学生得到语言的运用机制,形成自己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必须要让阅读速度和调动已有知识积累与思维能力协调一致。
  学生课堂的语文学习是一种言语对话学习,是一种言语积累学习,是一种言语习惯的内化学习,本身只能在言语诵读过程中进行,在言语实践中习得。朱熹所言:“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学生只有慢下来,看好每一个字形,读准每一个字音,读好每一个句段,在精确的慢速朗读和诵读中,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才能运转悟得,言语能力才能得以内化,才能达到真正积累言语,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品味言语形式妙处,获得言语形式规律、技巧的目的。
  2.朗读中回读、复读不是一种缺憾,而是一种言语习得的必然过程。复读,回读本身是学生自身言语习惯和新的言语形式习惯的碰撞与内化,是崭新的语汇的补充与积累,亦或语句潜隐意义的深层理解。因而,教师不但要允许这种必然过程呈现,并适时进行点拨指导,把它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发点。课堂上强调学生必须把自己回读、复读、卡壳的地方标示并展示出来,这才是课堂上教师最应该讲解、点拨的言语教学点。更要学生明确自己的回读、复读之处,是自己语言习得的宝藏,那才是自己应该捡起的金子,要挖掘的金矿。在对这种回读、复读点的反思、悟得中,适时更新、丰富自己的言语图式。
  3.要指导学生学会“咬文嚼字”。要咬文嚼字就要细品揣摩,要进行比较明悟。这就需要选择好品评和比较的对象,可以从“内容比较”或“形式比较”等方面着手,如进行换字、换词、换句式、换修辞等。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如揣摩语句在文中的含义往往要用到词语方面的知识,如词的结构,词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词的基本义、比喻义和引申义等。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及表达作用是受文章主旨制约的,正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有时,从词的本身不易把握它的含义,可以给这个词语替换一个近义词、同义词,将他们放在一起比较、辨析、品味,从而揣摩出该词语的恰切和精妙。
  4.学生对课文的阅读不能随着课文教学的结束而结束,“学而时习之”同样也适用于对文本适时的回味品读。教师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宽松环境中重新品读学过的文章,真正的去美读、鉴赏,达到在自然的言语实践中获得、巩固、内化为自身言语能力的目的。
  当然慢速阅读是相对而言,是相对于一般学生的阅读速度来说的。这种慢的标准就是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获得语言形式、技巧,积累语汇。这种慢速阅读是一种学习方式,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获得语文能力,内化语文素养,是悟得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它绝不忽视、排斥快速默读能力的培养。
  第三,让学生自觉实践新的言语悟得,巩固内化。
  “要能游泳,必须下水”。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悟得,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自己悟得的言语积累和言语形式等不断强化。课堂教学中要有意引导学生学有所用,把听、读、悟与说、写结合起来,自觉地去实践自己新的言语所得。课堂上让学生仿说,仿写。让每个学生说出或写出自己本节课的所悟所得,明确知识和能力获得点。
  悟得教学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教师无论在课堂教学、语文实践活动还是写作教学中,都要增强自己的悟得教学意识。教师要真正有自己的所悟所得,而不是翻版教学参考用书的解说。要把这种“悟得意识”贯穿于教学始终,教师首先要“备悟”。老师要同学生一起认真研读文本,自己努力“悟”与“得”,以期教学相长。其次是“导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积极揣摩语言,激发学生的悟得欲望。然后是“参悟”。教师参与,帮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得。点拨难悟之处,为学生的悟得提供思维途径。最后是“固悟”。引导学生再读再实践,让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归纳与总结能力,语言感悟和运用能力螺旋式上升。
  
  孙迎辉,语文教研员,现居山东商河。本文编校:左晓光
其他文献
主持人提示:提到新课程,提到教育改革,或者新课程改革,我们经常强调两个发展,一个是学生发展,一个是教师发展。 Moderator Tip: When it comes to new courses, education r
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认真领会生物新课程标准精神,在生物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笔者结合生物教学的实际,浅谈在生物新课标下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
晚上九点多,我的手机响了,里面传来了一阵略带酒意的话:“你是张老师吧?我是杨旋的爸爸,我今晚很高兴,就多喝了几杯,老师你别介意。今天我儿子给我长脸了,这么多年了,我儿子考试一直在最后几名,弄得我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张老师你真是名师呀,开学才一个月,就彻底转变了我的孩子,我儿子开天辟地第一次全考A等。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才好……”  放下电话,我才发觉自己出了一身冷汗。由于我的一时冲动,弄巧成拙
《中学生数学》(10月下)登载的“求值域问题的一个常用方法”一文(下称文[1]),两位老师对笔者拙文(2009年第1期)中例3给出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解法,阅后较有启发, The arti
数学课代表丁晓同学一边收数学家庭作业一边浏览同伴们的作业完成情况.他突然注意到小光、小明等几位同学对其中的一道思考题所给出的答案竟然有好几种不同的表示结 The mat
一、教师要练基本功  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自己的基本功,教师也不例外。过去有人错误地认为只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即使别的工作干不了,还可以当教师,把教师的工作看得非常容易,谁都能干。其实,真要当好教师,并不容易。实际生活中我们看到,有的做了多年教师,课还是教不好。相反,有的教龄虽然不长,但教学效果却不错,原因之一就是基本功不过硬,所以,要当好教师,就必须重视练好基本功。  二、教师必须具备哪些基本功
一、制作背景体操垫由外套和内芯组成,外套是由帆布面、牛津布或人造革面等材料制成,内芯是由发泡海绵、高密度压缩海绵和高密度聚乙烯等材料制成。体操垫一般分为小体操垫和
解某些数学问题时,若能及时构造1,巧妙地借助1,将问题进行转化,则可使求解过程化繁为简,曲径通幽,这种解题方法不妨称为“化1术”.本文从应用的视角介绍此法.一、用于求函数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博尔赫斯说博尔赫斯豪·路·博尔赫斯:作家和自修学者,1899年生于当时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城。他的父亲是心理学教师。他是诺拉·博尔赫斯(孀居)的哥哥。他爱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