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读《史记·滑稽列传》只觉得搞笑,佩服那几个人在插科打诨中说服了君王,口才和机智甚是了得。近日再读,有了异样的感觉,总觉得司马迁仅是为了因这几个人会搞笑而为他们立传,似乎理解太浅了一点。“列传”是为除帝王、诸侯以外的人而写的,看看“列传”中记录的那些人物,总感觉到这几个人似乎还不够格上史书。但司马迁偏偏就为他们立传,不免让人感到其中应该还隐藏着什么内涵。
要弄清这个问题,有两段话绕不过去。一是《太史公自序》有“不流世俗,不争势利,上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作《滑稽列传》。”此篇的主旨是颂扬淳于髡、优孟、优旃一类滑稽人物“不流世俗,不争势利”的可贵精神,及其“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非凡讽谏才能。他们出身虽然微贱,但却机智聪敏,能言多辩,善于缘理设喻,察情取譬,借事托讽,因而其言其行起到了与“六艺于治一也”的重要作用。如果仅从这一点上看,似乎是这三个人聪明伶俐,能言善辩起了作用,但历史上聪明伶俐、能言善变的人多了去了,为何偏偏是这三个人?二是《滑稽列传》中太史公曰:“淳于髡仰天大笑,齐威王横行。优孟摇头而歌,负薪者以封。优旃临槛疾呼,陛楯得以半更。岂不亦伟哉!”这段话是对三人的高度褒奖,问题又来了,难道仅仅凭借“仰天大笑”“摇头而歌”“临槛疾呼”这些动作就真的能打动君王吗?也许是这三个人的幽默起了作用,有一定的道理,但仍然有问题,幽默之人也多了去了,为何他们的动作能打动君王?为何这三个人能上史书?
中国有句古话“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因说话不当而招致杀身之祸乃至九族被诛的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层出不穷。伴君如伴虎,在君王面前,你要么像宋濂一样做个问一句答一句的机器人,要么像高俅一样处处讨君王的欢心。魏征之类的直谏之士一般是活不到寿终的。“进谏”意味着什么?给君王提意见、提建议,那是“逆龙鳞”呀,君王能好受吗?看看历朝历代进谏者的下场就明白了进谏意味着什么了。司马迁自己不就是因为在君王面前说了不该说的话而受终生之辱。如果你既想在君王面前多说几句正直的话,又想保住自己的小命,那似乎只有学习淳于髡之流的“滑稽式”进谏法。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只要“滑稽”就能打动君王,达到进谏的目的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事情太好办了,“滑稽”一番,就能说服君王的,真是这样的话,历史上就不会出现“死谏”或因谏而死的事情了。
所以问题的的根本还在于君王,直谏也好,讽谏也罢,起决定作用的是君王的胸怀。有没有虚怀若谷、从谏如流的胸怀才是关键。如果没有了这种胸怀,君王就是认为自己一切都是对的,就是不容许有不同意见,那么直谏、讽谏甚至幽默也就失去意义了。看看这三位君王就更能明确这一点。楚庄王乃春秋五霸之一,曾饮马黄河,问鼎中原;齐威王也曾称霸东方,名噪一时。这两位哪个不是聪明绝顶的人?真的看不出優孟、淳于髡“滑稽”背后的“阴谋”吗?却都心领神会,欣然接受。这就是令人惊叹的地方了,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其实最值得关注的是第三个故事中的君王——秦始皇和秦二世。秦始皇和秦二世是什么人,他们可是历史上最典型的专制暴君和昏君,难不成连秦始皇也有纳谏的时候?难不成连秦二世也有分得清鹿马的时候?司马迁想告诉我们,有的,至少有这么一次。姑且认为这段历史是真实的。虽然优旃只是“秦倡侏儒”,虽然他用的是开玩笑的方式,但毕竟是一种“谏”,秦始皇和秦二世竟然没有制止他、没有惩治他,竟然是纳谏了。更何况,优旃“反语谏秦皇”的可不是什么鸡毛蒜皮的事,而是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军国大事;他讽刺的不是一般的过错和失误,而是极其轻率荒唐的胡作非为。你道是什么事?一是计划把东到函谷关,西到雍县和陈仓的广大边防地区都扩建为供皇家狩猎的苑囿,这是多么巨大的腐败工程;二是准备把城墙都涂上漂亮的油漆,这是何其典型的面子工程。司马迁秉笔直书道:“始皇尝议欲大苑囿,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优旃曰:‘善。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始皇以故辍止。二世立,又欲漆其城。优旃曰:‘善。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漆城虽于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于是二世笑之,以其故止”。你看,对这种重大军政决策的轻率荒唐,优旃居然加以讽刺,而秦始皇和秦二世居然承认了,笑纳了,改正了,这简直太出人意料了。所以笔者认为,从这个角度解读“优旃反语谏秦皇”,历史的真实性倒是其次的,司马迁的史笔是别有深意的。那就是,连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昏君都有接受意见或建议的时候,那么其他的君王呢?这就更印证了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君王本身,进谏的方式毕竟只是方式。
看来,司马老先生真是用心良苦,是想借给这些滑稽之人立传来讽谏君王接受意见或建议,这才是为这些所谓“滑稽”之人立传的真正目的。此乃“声东击西”,也许这就是太史公“述往事,思来者”的真正意义吧!感慨之余,不得不佩服司马老先生眼光的深邃,有穿透千年的能力,试看从古至今,能有如此胸怀的君王有多少?看来,司马迁的滑稽之意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作者单位:湖北十堰市郧阳中学。
要弄清这个问题,有两段话绕不过去。一是《太史公自序》有“不流世俗,不争势利,上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作《滑稽列传》。”此篇的主旨是颂扬淳于髡、优孟、优旃一类滑稽人物“不流世俗,不争势利”的可贵精神,及其“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非凡讽谏才能。他们出身虽然微贱,但却机智聪敏,能言多辩,善于缘理设喻,察情取譬,借事托讽,因而其言其行起到了与“六艺于治一也”的重要作用。如果仅从这一点上看,似乎是这三个人聪明伶俐,能言善辩起了作用,但历史上聪明伶俐、能言善变的人多了去了,为何偏偏是这三个人?二是《滑稽列传》中太史公曰:“淳于髡仰天大笑,齐威王横行。优孟摇头而歌,负薪者以封。优旃临槛疾呼,陛楯得以半更。岂不亦伟哉!”这段话是对三人的高度褒奖,问题又来了,难道仅仅凭借“仰天大笑”“摇头而歌”“临槛疾呼”这些动作就真的能打动君王吗?也许是这三个人的幽默起了作用,有一定的道理,但仍然有问题,幽默之人也多了去了,为何他们的动作能打动君王?为何这三个人能上史书?
中国有句古话“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因说话不当而招致杀身之祸乃至九族被诛的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层出不穷。伴君如伴虎,在君王面前,你要么像宋濂一样做个问一句答一句的机器人,要么像高俅一样处处讨君王的欢心。魏征之类的直谏之士一般是活不到寿终的。“进谏”意味着什么?给君王提意见、提建议,那是“逆龙鳞”呀,君王能好受吗?看看历朝历代进谏者的下场就明白了进谏意味着什么了。司马迁自己不就是因为在君王面前说了不该说的话而受终生之辱。如果你既想在君王面前多说几句正直的话,又想保住自己的小命,那似乎只有学习淳于髡之流的“滑稽式”进谏法。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只要“滑稽”就能打动君王,达到进谏的目的呢?如果真是这样,那事情太好办了,“滑稽”一番,就能说服君王的,真是这样的话,历史上就不会出现“死谏”或因谏而死的事情了。
所以问题的的根本还在于君王,直谏也好,讽谏也罢,起决定作用的是君王的胸怀。有没有虚怀若谷、从谏如流的胸怀才是关键。如果没有了这种胸怀,君王就是认为自己一切都是对的,就是不容许有不同意见,那么直谏、讽谏甚至幽默也就失去意义了。看看这三位君王就更能明确这一点。楚庄王乃春秋五霸之一,曾饮马黄河,问鼎中原;齐威王也曾称霸东方,名噪一时。这两位哪个不是聪明绝顶的人?真的看不出優孟、淳于髡“滑稽”背后的“阴谋”吗?却都心领神会,欣然接受。这就是令人惊叹的地方了,从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其实最值得关注的是第三个故事中的君王——秦始皇和秦二世。秦始皇和秦二世是什么人,他们可是历史上最典型的专制暴君和昏君,难不成连秦始皇也有纳谏的时候?难不成连秦二世也有分得清鹿马的时候?司马迁想告诉我们,有的,至少有这么一次。姑且认为这段历史是真实的。虽然优旃只是“秦倡侏儒”,虽然他用的是开玩笑的方式,但毕竟是一种“谏”,秦始皇和秦二世竟然没有制止他、没有惩治他,竟然是纳谏了。更何况,优旃“反语谏秦皇”的可不是什么鸡毛蒜皮的事,而是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军国大事;他讽刺的不是一般的过错和失误,而是极其轻率荒唐的胡作非为。你道是什么事?一是计划把东到函谷关,西到雍县和陈仓的广大边防地区都扩建为供皇家狩猎的苑囿,这是多么巨大的腐败工程;二是准备把城墙都涂上漂亮的油漆,这是何其典型的面子工程。司马迁秉笔直书道:“始皇尝议欲大苑囿,东至函谷关,西至雍、陈仓。优旃曰:‘善。多纵禽兽于其中,寇从东方来,令麋鹿触之足矣。’始皇以故辍止。二世立,又欲漆其城。优旃曰:‘善。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漆城虽于百姓愁费,然佳哉!漆城荡荡,寇来不能上。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于是二世笑之,以其故止”。你看,对这种重大军政决策的轻率荒唐,优旃居然加以讽刺,而秦始皇和秦二世居然承认了,笑纳了,改正了,这简直太出人意料了。所以笔者认为,从这个角度解读“优旃反语谏秦皇”,历史的真实性倒是其次的,司马迁的史笔是别有深意的。那就是,连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昏君都有接受意见或建议的时候,那么其他的君王呢?这就更印证了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君王本身,进谏的方式毕竟只是方式。
看来,司马老先生真是用心良苦,是想借给这些滑稽之人立传来讽谏君王接受意见或建议,这才是为这些所谓“滑稽”之人立传的真正目的。此乃“声东击西”,也许这就是太史公“述往事,思来者”的真正意义吧!感慨之余,不得不佩服司马老先生眼光的深邃,有穿透千年的能力,试看从古至今,能有如此胸怀的君王有多少?看来,司马迁的滑稽之意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作者单位:湖北十堰市郧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