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的历史

来源 :百姓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墨工艺品

纸的发明促墨锭产生


  考古发现最早的人工墨,出土自1975年发掘的湖北云梦睡虎地秦代墓葬,是一块圆柱形松烟墨块,直径约2.1厘米,墨色纯黑。一同出土的还有石砚和研石,专家考证认为,这种墨使用时,需要先将墨丸放在砚上加水浸泡,然后用研石研磨后使用。
  汉朝纸的发明、笔的改进,墨的模具也随之而生。墨经过压模、倒模等,墨质坚实而且形式规整。由此诞生的墨锭握着直接研磨,研石也就没必要了。
  三国时期,制墨家韦诞开创以中草药入墨的先例。在墨中加入的中草药,可以使墨防虫防霉、保持黏性。韦诞在松烟墨中加入中草药,捣上数万杵后,墨香四溢。
  北魏的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就详细介绍了韦誕的“合墨法”:将上好纯净的松烟料捣好,之后放入缸中用细绢筛出杂质。一斤烟墨要配上五两好胶,浸泡在梣皮汁中。然后,加入五枚家鸡蛋白,再加入筛好的一两真朱(珍珠)和一两麝香。在铁臼中捣上三万杵,杵数多多益善。杵墨时的温湿度都要严格控制,墨成型后每块重量不能超过二两。如此制作的“韦诞墨”,被书画家赞誉为“百年如石,一点如漆”。


制作墨丸

  西晋时制墨工艺又有了新的提高,烟料掺胶共同捣制,可增墨的光泽及附着力,使晋墨的条块比汉墨更加细致。

从墨客手书到雕版印刷


  文风鼎盛,著书之风极盛,古籍和佛经被大量抄写,以及对前人图书的点校、刊印,这些活动使得对墨的需求大增,从而使专门以制墨为业的“墨工”大量出现。易州墨工奚氏家族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唐朝末年北方战乱,大量北人南渡。墨工纷纷来到松树优质的歙州,这里取代易州成为新的制墨中心。奚家父子以黄山松烟为原料,改进调胶、捣松等工艺,制作出的墨品质高超,声名远播,南唐后主李煜将奚式父子纳为墨官,更赐御姓“李”。《四库全书》中《墨谱法式》收录的李廷珪墨谱,左为赐姓前落款“奚庭圭”,右为易姓后的“李廷珪”落款。
  雕版印刷术在唐朝开始普遍使用。当时,朝廷的命令、文告等也开始用墨印刷后发送,时称之为“邸报”。宋朝印刷业更加发达,雕版印刷的书籍,已知的就有七百多种。宋代印刷业在写版、刻版、刷印三个环节上明确分工,专业技术水平极高。印刷业的发达,也带动了制墨技术的提升。


墨工在杵墨


墨工艺品

  宋代制墨能采取不同的方式烧取松烟和油烟,并在墨中加入朱砂、五倍子、绿矾等物质以增加浓度,故墨色如漆。沈括还发明了用石油烟制墨。《梦溪笔谈》卷二十四记载,延州境内出产石油,色如黑漆,燃烧后产生浓烟,帐篷沾上变黑。扫取一些石油烟制墨,墨色又黑又亮,胜于松烟墨。墨上刻以“延州石液”字样。
  元代的制墨工艺随着印刷业继续发展,发明的朱墨被用于印刷中国最早的套色印本《金刚经注》。

墨汁至今生机勃勃


  清朝同治年间,湖南考生谢崧岱进京赶考,深感研墨太费时间,耽误答卷。谢崧岱在自撰的《南学制墨札记》中说,他受同学刘搏万等“于灯上取烟可以掺入墨盒”的启发,而开始学习、研究、实验及总结制墨的方法。他认为,“块而砚,砚而盒,盒而汁,古今递变亦其势”,就是从墨块演变到墨汁,这肯定是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研制墨汁不是一蹴而就的,谢崧岱花了3年时间读尽了制墨的专业书籍,又身历手试,“屡误屡试,屡误屡悟,至癸未冬始渐知收瓶入盒之法”。1882年,谢崧岱研制墨汁成功,结束了研墨的历史。


制墨人员将墨放入模具

  现代的墨汁工艺更显成熟,采用工业配套蒸汽发生器蒸汽加热制成的墨汁,亲和力强,不易沉淀。时至今日,墨汁仍是人们书写与绘画的材料之一。
  (摘自《北京日报》)
其他文献
2019年8月末的一个晚上,怀孕5个多月的周幸(化名)和丈夫在北京一家商场里散步。路过一家电子烟柜台时,销售人员热情地招呼他们:来试一试吧。  柜台旁边的宣传栏上写着:“不用戒烟,也能吸烟。”周幸很诧异,即便销售看不出她怀孕了,也看得出是个女性。堂而皇之在商场里推销烟草制品,这是她从来没有过的经历。北京一家商场中的电子烟柜台(李晨赫/ 摄)  “等我的孩子出生长大了,他们这代人能生活在无烟社会吗?
期刊
史林珠在给已上过彩的泥塑神像点睛  仙风道骨的神仙菩萨、惟妙惟肖的老叟孩童、活灵活现的飞禽走兽……山西平定泥塑艺人史林珠,40年来扎根于民间艺术的土壤,化腐朽为神奇,将一团团普通的泥巴变成一件件精妙绝伦的艺术品。子承父业成为技艺精湛的“塑庙人”  生于1965年的史林珠,是平定县张庄镇史家山村人,泥塑是他家的祖传技艺。  在山西,承载着厚重传统文化的古寺庙随处可见,也因此有了一代代从事庙宇塑像的民
期刊
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国劳工队伍,历史上称“一战华工”  2017年9月,退休的英国房地产经理约翰·德·露西在家中翻箱倒柜,被一个陈旧的木箱险些绊倒。约翰对木箱颇为好奇,打开一看,是祖父威廉·詹姆斯·霍金中尉40年前留给他的珍贵遗物——数十张玻璃幻灯片——记录着一战期间,远离家乡5000英里的中国劳工的真实影像。  2017年11月12日,英国第四频道电视台播出了纪录片《英国被忘却的军队》,时长一
期刊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数字的攀升,每个人都在关心:我该如何预防?在众多防范措施中,特别重要的一条就是“戴口罩”。近日口罩成了热销货,街上戴口罩的人也多了。专家指出,戴口罩也要讲科学,只有方法得当才能最大程度地隔绝病毒,预防疾病。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选择和正确佩戴口罩。佩戴哪种口罩才对  市面上常见的口罩可分为3大类:普通棉布口罩、一次性口罩(如医用外科口罩)、N95型口罩。  一次性口罩(
期刊
11年里,王浩楠抚养了400多个孩子。有人感动,也有人质疑。他经常不厌其烦地解释:这些孩子不是收养的,只是长期寄宿在他家,他只是一个帮助者。事实上,王浩楠一直扮演着父亲的角色,他承担孩子们吃穿住用和学费等全部开销。承包建筑工程、当装卸工、给别人搓澡、网络直播卖东北特产……没上过几天学的王浩楠,不断地找他能胜任的工作,拼命地赚钱。  长春公益助学中心爱心之家,是王浩楠这个大家庭的对外称呼。在走进“爱
期刊
在儿子、儿媳、婆婆以及说不了话、只能靠写字交流的丈夫的劝说下,2019 年8 月17 日,湖南永州零陵区65 岁的张凤娥把86 岁的婆婆和必须靠胃管喂食的丈夫托付给了她请来的表妹,和儿子、儿媳开始了她1995 年以来的第一次旅游。  从1995 年丈夫检查出鼻咽癌以来,上有老、下有小的张凤娥除了自己因病住院,没休息过一天。在公公婆婆面前,她是孝顺的好儿媳;在两度患癌的丈夫面前,她是不离不弃的好妻子
期刊
王新、仲月霞夫妻出征  到湖北去,到武汉去,到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去……  接到驰援的命令,多支医疗队迅速组建,紧急出征,在万家团圆的节日里结束假期,告别家人,甚至连年夜饭都没来得及吃一口,便毅然决然赶赴战疫第一线。  他们,是别人的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带着太多的牵挂;但在疫情面前,他们是军人,是党员,是医护人员,争着走向战场,只为那肩头的使命、如山的责任和人民的重托。  在这些“最美逆行”的队伍
期刊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时期,一些在白区从事地下工作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出于革命工作的需要,服从党组织的安排,假扮夫妻来迷惑敌人。由于双方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产生感情后,经党组织批准,就“弄假成真”变成了志同道合的真夫妻。周文雍和陈铁军  周文雍,1905年生于广东开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陈铁军,1904年3月生于广东佛山,中共两广区委妇女委员。大革命失败后,周文雍
期刊
【案例】市民徐安慧是一家企业的劳务派遣工,她称自己工作5年多了,公司一向按时发放工资,并且福利也没少过。然而从去年年初开始,公司经常迟发工资,相应的福利也减少了,请问劳务派遣工被拖欠工资怎么办?  【解析】所谓劳务派遣,是指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后,将该劳动者派遣到用工单位从事劳动的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劳动派遣公司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
期刊
闹中取静,别有洞天。繁华的淮海路上,历时4年建设的上音歌剧院正式亮相。上音歌剧院是一幢8层综合体建筑,地下3层,地上5层,最高处建筑高度为34米。它拥有1个1200座的中型歌剧厅和歌剧、管弦乐、合唱、民乐4个排练厅,以及1个专业学术报告厅,于2019年10月正式投入运营,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称其为“梦开始的地方”。  走进歌剧厅,观众席的一片蓝色和剧场的点点星光交相辉映,目力所及之处尽是声学机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