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课堂教学语言分析
1.1 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特征
归结已有的关于教学语言的理论研究,课堂教学语言主要有九个基本特征1:
1.科学性
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教师对知识要有科学性的掌握;其次传授的过程中也要能做出科学的阐释。
2.准确性
包含两个方面,首先要求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准确;其次要求语言规范,必要时要使用专业化的术语,语法正确,用词恰当,不用模棱两可的语言。
3.逻辑性
掌握知识的内在规律,并且能一环扣一环、条理清晰地表现出分析、归纳、演绎、判断、计算等过程。
4.启发性
掌握启发式教学语言的特点,学会有效提问,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循循善诱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5.教育性
教师语言本身要健康、文明、进步,把德育渗透到教学语言中,通过肯定、 称许、表扬等方式鼓励学生不断进取。
6.针对性
针对学科本身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年龄、情绪等环境因素对教学语言进行恰当调整。
7.生动性
直观生动,运用一些形象的修辞手法,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抽象、复杂的问题。
8.感染性
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以感染、吸引、号召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9.审美性
包括内容美和形式美,即表述内容正确健康,表达方式丰富有美感、有个性。
1.2 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教学语言的主要任务是传递教学信息,启发学生思考,开拓学生的视野,指导学生训练,为了方便学生理解知识,实现有效教学。从杨欣所著《教学语言艺术》中可以提炼出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1.教学語言的根本要求是要有鲜明的思想性,要能够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思想和高尚情操,与时俱进,积极向上,使学生积极树立远大的理想。
2.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是要有准确的知识性,因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传授知识,准确的知识性不仅要求教师对知识的掌握要准确,也要求教师的表述要准确,逻辑不清、语法混乱、用词不当等问题都将影响知识的准确传递。
3.教学语言要有严格的语言规范,语音、语法、用词等都以普通话为准,发音要标准,且不用方言词或古语词等。
4.教学语言要有积极的启发性,要耐人寻味、循循善诱,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而不是一味的灌输。
5.教学语言要有缜密的逻辑性,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帮助学生梳理、整合知识,让知识变得系统而有条理。
6.教学语言还要有生动的形象性,教师可以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加语言的趣味性,或者用语音、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控制语言的节奏性,用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灵。
1.3 课堂教学语言的口语表达要求
教学语言主要分为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还有时间语言、空间语言、行为语言和物质语言,我们在这里主要研究口头语言。由于课堂教学是正式地直接面对一个集体进行的即兴且灵活的口头表述,所以,对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即教学语言中的口语)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根据鲍宗武、雷金南发表的《教师课堂教学语言问题行为分析与对策》可以总结出课堂教学语言在口语表达中存在的四类主要问题:
1.日常口语化,包括缺乏科学性、准确性的表述,或者是语言表达随意、句式松散、表达不完整等问题。
2.繁冗多余,包括语气词太多或有口头禅等问题。
3.目标指向不明,包括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或指向性不明确等问题。
4.表达谬误,包括用词、语音、语法的错误,重复表达,语癖,插曲(拉开话题)等问题。
由此可知,课堂教学中口语表达要避免俗而不雅、陈而不新、少而不精、多而不当、快而无节奏、慢而无要领、乱而无序、误而不纠、淡而无味等问题。所以,对教学语言中口语表达最根本的要求是:
1.能科学准确的表意,尽量减少知识传授过程中因转述而引起的偏差。
2.能用最简洁明了的言语表达其指向,防止个人语言习惯影响表达效果。
3.具有一些艺术性、趣味性、丰富性,以保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极导向。
1.4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语言研究
当然上述教学语言的要求都是有“弹性”的,它受学科自身教学特点、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教师、学生的年龄特点,师生关系等因素影响2。总体来说,教学语言受多种现场教学因素的影响,对它的要求也复杂多变:例如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有固定的一套化学语言代码,它要求教学语言具有规范性,要求教师能够熟练而正确地运用好化学概念和化学术语,但如果死板教条地套用化学代码,又显得无趣乏味,所以要求在规范性的前提下,增加一些灵活性。所以我们研究化学课堂教学语言,当然还要与化学学科特点结合,分析语言的特点。
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教学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教育专家也有过许多理论研究基础。从文庆城先生主编的《现代化学教学论》中可以总结出,化学课堂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的特点有五个,基于这些特点,也有相应的语言表达要求。
(一)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堂教学中需要实验教学来辅助。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基本概念,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化学实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如今化学课程改革强调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所以,对实验教学中的语言要求是,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实验探究,并描述实验结果对生活产生的具体影响,用语言传递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向;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性的教育,用逻辑性的不断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若实验中学生存在问题,要能够做出科学、准确的解答。 (二)在原子、分子等微观层面研究物质
化学研究物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将微观层面看不见、摸不着的组成、结构、变化等通过宏观现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是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所以,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学生难以理解的微观问题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或者设计与之情况类似的宏观现象帮助他们理解。
(三)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由于科学起源于人类对生活世界的认识,所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是把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加强化学与社会生产的联系,让学生以社会生活、生产为背景学习化学知识,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价值,也培养他们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就是说,科学来源于生活世界,但最终还要回到生活世界。
所以,化学知识要尽量与当今生产生活相联系,语言表述中要灵活地给学生营造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情境,激发他们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
(四)知识点繁多,但有规律
化学物质种类繁多,且不断发现新物质,而每种物质都有复杂的组成、结构、性质、制法、用途等,所以化学的知识点很繁多,但是规律性较好,集中体现在化学周期律和化学周期表中。
所以,化学课堂教学语言要能够有逻辑性和规律性,讲述中要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避免杂乱无章,帮助学生将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理。
(五)有独特的化学用语
化学有独特的词汇系统,简称化学用语,包括化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等,它们简化了化学的表达、交流,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所以,化学课堂教学中涉及到化学术语的部分不可以用非专业术语的同义词代替,这是培养学生化学专业素养的重要方面。
如今对于化学课堂教学语言的研究大多仅限于这样宏观的性质描述3,而真正利用这些原理在实际课堂中对教学语言有效性的研究非常少,本研究就是试着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探究。
参考文献:
[1]参见:王显槐,王晓霞.教学语言的基本原则[A].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22:1-9.//刘晓伟.教学语言的造境功能[A].中国教学学刊,2011,07:37-39.//王昕,莫军苗.论教师教学语言的特点[A].柳州师专学报,2008,23(3)82-83.
[2]参见:庄文中.教师教学语言的功能、语言环境和基本要求[Z].语言文字应用,1994,3:54-58.
[3]参见:梁永健.化学课堂教学的语言魅力[Z].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4:100-103.//索立.化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Z].课堂与教学,2012,2:92-93.// 梁宏苓.借助语言魅力营造磁性化学课堂[Z].新课堂?下旬,2012:77.
1課堂教学语言分析
1.1 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特征
归结已有的关于教学语言的理论研究,课堂教学语言主要有九个基本特征1:
1.科学性
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教师对知识要有科学性的掌握;其次传授的过程中也要能做出科学的阐释。
2.准确性
包含两个方面,首先要求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准确;其次要求语言规范,必要时要使用专业化的术语,语法正确,用词恰当,不用模棱两可的语言。
3.逻辑性
掌握知识的内在规律,并且能一环扣一环、条理清晰地表现出分析、归纳、演绎、判断、计算等过程。
4.启发性
掌握启发式教学语言的特点,学会有效提问,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循循善诱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5.教育性
教师语言本身要健康、文明、进步,把德育渗透到教学语言中,通过肯定、 称许、表扬等方式鼓励学生不断进取。
6.针对性
针对学科本身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年龄、情绪等环境因素对教学语言进行恰当调整。
7.生动性
直观生动,运用一些形象的修辞手法,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抽象、复杂的问题。
8.感染性
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以感染、吸引、号召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9.审美性
包括内容美和形式美,即表述内容正确健康,表达方式丰富有美感、有个性。
1.2 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教学语言的主要任务是传递教学信息,启发学生思考,开拓学生的视野,指导学生训练,为了方便学生理解知识,实现有效教学。从杨欣所著《教学语言艺术》中可以提炼出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1.教学语言的根本要求是要有鲜明的思想性,要能够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思想和高尚情操,与时俱进,积极向上,使学生积极树立远大的理想。
2.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是要有准确的知识性,因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传授知识,准确的知识性不仅要求教师对知识的掌握要准确,也要求教师的表述要准确,逻辑不清、语法混乱、用词不当等问题都将影响知识的准确传递。
3.教学语言要有严格的语言规范,语音、语法、用词等都以普通话为准,发音要标准,且不用方言词或古语词等。
4.教学语言要有积极的启发性,要耐人寻味、循循善诱,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而不是一味的灌输。
5.教学语言要有缜密的逻辑性,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帮助学生梳理、整合知识,让知识变得系统而有条理。
6.教学语言还要有生动的形象性,教师可以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加语言的趣味性,或者用语音、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控制语言的节奏性,用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灵。 1.3 课堂教学语言的口语表达要求
教学语言主要分为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还有时间语言、空间语言、行为语言和物质语言,我们在这里主要研究口头语言。由于课堂教学是正式地直接面对一个集体进行的即兴且灵活的口头表述,所以,对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即教学语言中的口语)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根据鲍宗武、雷金南发表的《教师课堂教学语言问题行为分析与对策》可以总结出课堂教学语言在口语表达中存在的四类主要问题:
1.日常口语化,包括缺乏科学性、准确性的表述,或者是语言表达随意、句式松散、表达不完整等问题。
2.繁冗多余,包括语气词太多或有口头禅等问题。
3.目标指向不明,包括沒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或指向性不明确等问题。
4.表达谬误,包括用词、语音、语法的错误,重复表达,语癖,插曲(拉开话题)等问题。
由此可知,课堂教学中口语表达要避免俗而不雅、陈而不新、少而不精、多而不当、快而无节奏、慢而无要领、乱而无序、误而不纠、淡而无味等问题。所以,对教学语言中口语表达最根本的要求是:
1.能科学准确的表意,尽量减少知识传授过程中因转述而引起的偏差。
2.能用最简洁明了的言语表达其指向,防止个人语言习惯影响表达效果。
3.具有一些艺术性、趣味性、丰富性,以保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极导向。
1.4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语言研究
当然上述教学语言的要求都是有“弹性”的,它受学科自身教学特点、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教师、学生的年龄特点,师生关系等因素影响2。总体来说,教学语言受多种现场教学因素的影响,对它的要求也复杂多变:例如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有固定的一套化学语言代码,它要求教学语言具有规范性,要求教师能够熟练而正确地运用好化学概念和化学术语,但如果死板教条地套用化学代码,又显得无趣乏味,所以要求在规范性的前提下,增加一些灵活性。所以我们研究化学课堂教学语言,当然还要与化学学科特点结合,分析语言的特点。
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教学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教育专家也有过许多理论研究基础。从文庆城先生主编的《现代化学教学论》中可以总结出,化学课堂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的特点有五个,基于这些特点,也有相应的语言表达要求。
(一)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堂教学中需要实验教学来辅助。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基本概念,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化学实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如今化学课程改革强调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所以,对实验教学中的语言要求是,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实验探究,并描述实验结果对生活产生的具体影响,用语言传递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向;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性的教育,用逻辑性的不断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若实验中学生存在问题,要能够做出科学、准确的解答。
(二)在原子、分子等微观层面研究物质
化学研究物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将微观层面看不见、摸不着的组成、结构、变化等通过宏观现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是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所以,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学生难以理解的微观问题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或者设计与之情况类似的宏观现象帮助他们理解。
(三)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由于科学起源于人类对生活世界的认识,所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是把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加强化学与社会生产的联系,让学生以社会生活、生产为背景学习化学知识,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价值,也培养他们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就是说,科学来源于生活世界,但最终还要回到生活世界。
所以,化学知识要尽量与当今生产生活相联系,语言表述中要灵活地给学生营造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情境,激发他们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
(四)知识点繁多,但有规律
化学物质种类繁多,且不断发现新物质,而每种物质都有复杂的组成、结构、性质、制法、用途等,所以化学的知识点很繁多,但是规律性较好,集中体现在化学周期律和化学周期表中。
所以,化学课堂教学语言要能够有逻辑性和规律性,讲述中要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避免杂乱无章,帮助学生将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理。
(五)有独特的化学用语
化学有独特的词汇系统,简称化学用语,包括化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等,它们简化了化学的表达、交流,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所以,化学课堂教学中涉及到化学术语的部分不可以用非专业术语的同义词代替,这是培养学生化学专业素养的重要方面。
如今对于化学课堂教学语言的研究大多仅限于这样宏观的性质描述3,而真正利用这些原理在实际课堂中对教学语言有效性的研究非常少,本研究就是试着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探究。
参考文献:
[1]参见:王显槐,王晓霞.教学语言的基本原则[A].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22:1-9.//刘晓伟.教学语言的造境功能[A].中国教学学刊,2011,07:37-39.//王昕,莫军苗.论教师教学语言的特点[A].柳州师专学报,2008,23(3)82-83.
[2]参见:庄文中.教师教学语言的功能、语言环境和基本要求[Z].语言文字应用,1994,3:54-58.
[3]参见:梁永健.化学课堂教学的语言魅力[Z].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4:100-103.//索立.化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Z].课堂与教学,2012,2:92-93.// 梁宏苓.借助语言魅力营造磁性化学课堂[Z].新课堂?下旬,2012:77.
1.1 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特征
归结已有的关于教学语言的理论研究,课堂教学语言主要有九个基本特征1:
1.科学性
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教师对知识要有科学性的掌握;其次传授的过程中也要能做出科学的阐释。
2.准确性
包含两个方面,首先要求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准确;其次要求语言规范,必要时要使用专业化的术语,语法正确,用词恰当,不用模棱两可的语言。
3.逻辑性
掌握知识的内在规律,并且能一环扣一环、条理清晰地表现出分析、归纳、演绎、判断、计算等过程。
4.启发性
掌握启发式教学语言的特点,学会有效提问,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循循善诱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5.教育性
教师语言本身要健康、文明、进步,把德育渗透到教学语言中,通过肯定、 称许、表扬等方式鼓励学生不断进取。
6.针对性
针对学科本身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年龄、情绪等环境因素对教学语言进行恰当调整。
7.生动性
直观生动,运用一些形象的修辞手法,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抽象、复杂的问题。
8.感染性
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以感染、吸引、号召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9.审美性
包括内容美和形式美,即表述内容正确健康,表达方式丰富有美感、有个性。
1.2 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教学语言的主要任务是传递教学信息,启发学生思考,开拓学生的视野,指导学生训练,为了方便学生理解知识,实现有效教学。从杨欣所著《教学语言艺术》中可以提炼出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1.教学語言的根本要求是要有鲜明的思想性,要能够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思想和高尚情操,与时俱进,积极向上,使学生积极树立远大的理想。
2.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是要有准确的知识性,因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传授知识,准确的知识性不仅要求教师对知识的掌握要准确,也要求教师的表述要准确,逻辑不清、语法混乱、用词不当等问题都将影响知识的准确传递。
3.教学语言要有严格的语言规范,语音、语法、用词等都以普通话为准,发音要标准,且不用方言词或古语词等。
4.教学语言要有积极的启发性,要耐人寻味、循循善诱,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而不是一味的灌输。
5.教学语言要有缜密的逻辑性,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帮助学生梳理、整合知识,让知识变得系统而有条理。
6.教学语言还要有生动的形象性,教师可以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加语言的趣味性,或者用语音、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控制语言的节奏性,用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灵。
1.3 课堂教学语言的口语表达要求
教学语言主要分为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还有时间语言、空间语言、行为语言和物质语言,我们在这里主要研究口头语言。由于课堂教学是正式地直接面对一个集体进行的即兴且灵活的口头表述,所以,对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即教学语言中的口语)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根据鲍宗武、雷金南发表的《教师课堂教学语言问题行为分析与对策》可以总结出课堂教学语言在口语表达中存在的四类主要问题:
1.日常口语化,包括缺乏科学性、准确性的表述,或者是语言表达随意、句式松散、表达不完整等问题。
2.繁冗多余,包括语气词太多或有口头禅等问题。
3.目标指向不明,包括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或指向性不明确等问题。
4.表达谬误,包括用词、语音、语法的错误,重复表达,语癖,插曲(拉开话题)等问题。
由此可知,课堂教学中口语表达要避免俗而不雅、陈而不新、少而不精、多而不当、快而无节奏、慢而无要领、乱而无序、误而不纠、淡而无味等问题。所以,对教学语言中口语表达最根本的要求是:
1.能科学准确的表意,尽量减少知识传授过程中因转述而引起的偏差。
2.能用最简洁明了的言语表达其指向,防止个人语言习惯影响表达效果。
3.具有一些艺术性、趣味性、丰富性,以保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极导向。
1.4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语言研究
当然上述教学语言的要求都是有“弹性”的,它受学科自身教学特点、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教师、学生的年龄特点,师生关系等因素影响2。总体来说,教学语言受多种现场教学因素的影响,对它的要求也复杂多变:例如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有固定的一套化学语言代码,它要求教学语言具有规范性,要求教师能够熟练而正确地运用好化学概念和化学术语,但如果死板教条地套用化学代码,又显得无趣乏味,所以要求在规范性的前提下,增加一些灵活性。所以我们研究化学课堂教学语言,当然还要与化学学科特点结合,分析语言的特点。
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教学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教育专家也有过许多理论研究基础。从文庆城先生主编的《现代化学教学论》中可以总结出,化学课堂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的特点有五个,基于这些特点,也有相应的语言表达要求。
(一)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堂教学中需要实验教学来辅助。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基本概念,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化学实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如今化学课程改革强调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所以,对实验教学中的语言要求是,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实验探究,并描述实验结果对生活产生的具体影响,用语言传递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向;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性的教育,用逻辑性的不断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若实验中学生存在问题,要能够做出科学、准确的解答。 (二)在原子、分子等微观层面研究物质
化学研究物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将微观层面看不见、摸不着的组成、结构、变化等通过宏观现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是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所以,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学生难以理解的微观问题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或者设计与之情况类似的宏观现象帮助他们理解。
(三)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由于科学起源于人类对生活世界的认识,所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是把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加强化学与社会生产的联系,让学生以社会生活、生产为背景学习化学知识,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价值,也培养他们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就是说,科学来源于生活世界,但最终还要回到生活世界。
所以,化学知识要尽量与当今生产生活相联系,语言表述中要灵活地给学生营造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情境,激发他们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
(四)知识点繁多,但有规律
化学物质种类繁多,且不断发现新物质,而每种物质都有复杂的组成、结构、性质、制法、用途等,所以化学的知识点很繁多,但是规律性较好,集中体现在化学周期律和化学周期表中。
所以,化学课堂教学语言要能够有逻辑性和规律性,讲述中要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避免杂乱无章,帮助学生将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理。
(五)有独特的化学用语
化学有独特的词汇系统,简称化学用语,包括化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等,它们简化了化学的表达、交流,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所以,化学课堂教学中涉及到化学术语的部分不可以用非专业术语的同义词代替,这是培养学生化学专业素养的重要方面。
如今对于化学课堂教学语言的研究大多仅限于这样宏观的性质描述3,而真正利用这些原理在实际课堂中对教学语言有效性的研究非常少,本研究就是试着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探究。
参考文献:
[1]参见:王显槐,王晓霞.教学语言的基本原则[A].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22:1-9.//刘晓伟.教学语言的造境功能[A].中国教学学刊,2011,07:37-39.//王昕,莫军苗.论教师教学语言的特点[A].柳州师专学报,2008,23(3)82-83.
[2]参见:庄文中.教师教学语言的功能、语言环境和基本要求[Z].语言文字应用,1994,3:54-58.
[3]参见:梁永健.化学课堂教学的语言魅力[Z].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4:100-103.//索立.化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Z].课堂与教学,2012,2:92-93.// 梁宏苓.借助语言魅力营造磁性化学课堂[Z].新课堂?下旬,2012:77.
1課堂教学语言分析
1.1 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特征
归结已有的关于教学语言的理论研究,课堂教学语言主要有九个基本特征1:
1.科学性
包含两个方面,首先教师对知识要有科学性的掌握;其次传授的过程中也要能做出科学的阐释。
2.准确性
包含两个方面,首先要求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准确;其次要求语言规范,必要时要使用专业化的术语,语法正确,用词恰当,不用模棱两可的语言。
3.逻辑性
掌握知识的内在规律,并且能一环扣一环、条理清晰地表现出分析、归纳、演绎、判断、计算等过程。
4.启发性
掌握启发式教学语言的特点,学会有效提问,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循循善诱的教学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5.教育性
教师语言本身要健康、文明、进步,把德育渗透到教学语言中,通过肯定、 称许、表扬等方式鼓励学生不断进取。
6.针对性
针对学科本身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年龄、情绪等环境因素对教学语言进行恰当调整。
7.生动性
直观生动,运用一些形象的修辞手法,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抽象、复杂的问题。
8.感染性
幽默的教学语言可以感染、吸引、号召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9.审美性
包括内容美和形式美,即表述内容正确健康,表达方式丰富有美感、有个性。
1.2 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教学语言的主要任务是传递教学信息,启发学生思考,开拓学生的视野,指导学生训练,为了方便学生理解知识,实现有效教学。从杨欣所著《教学语言艺术》中可以提炼出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1.教学语言的根本要求是要有鲜明的思想性,要能够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思想和高尚情操,与时俱进,积极向上,使学生积极树立远大的理想。
2.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是要有准确的知识性,因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传授知识,准确的知识性不仅要求教师对知识的掌握要准确,也要求教师的表述要准确,逻辑不清、语法混乱、用词不当等问题都将影响知识的准确传递。
3.教学语言要有严格的语言规范,语音、语法、用词等都以普通话为准,发音要标准,且不用方言词或古语词等。
4.教学语言要有积极的启发性,要耐人寻味、循循善诱,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而不是一味的灌输。
5.教学语言要有缜密的逻辑性,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帮助学生梳理、整合知识,让知识变得系统而有条理。
6.教学语言还要有生动的形象性,教师可以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加语言的趣味性,或者用语音、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控制语言的节奏性,用生动的语言打动学生的心灵。 1.3 课堂教学语言的口语表达要求
教学语言主要分为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还有时间语言、空间语言、行为语言和物质语言,我们在这里主要研究口头语言。由于课堂教学是正式地直接面对一个集体进行的即兴且灵活的口头表述,所以,对于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表达(即教学语言中的口语)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根据鲍宗武、雷金南发表的《教师课堂教学语言问题行为分析与对策》可以总结出课堂教学语言在口语表达中存在的四类主要问题:
1.日常口语化,包括缺乏科学性、准确性的表述,或者是语言表达随意、句式松散、表达不完整等问题。
2.繁冗多余,包括语气词太多或有口头禅等问题。
3.目标指向不明,包括沒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或指向性不明确等问题。
4.表达谬误,包括用词、语音、语法的错误,重复表达,语癖,插曲(拉开话题)等问题。
由此可知,课堂教学中口语表达要避免俗而不雅、陈而不新、少而不精、多而不当、快而无节奏、慢而无要领、乱而无序、误而不纠、淡而无味等问题。所以,对教学语言中口语表达最根本的要求是:
1.能科学准确的表意,尽量减少知识传授过程中因转述而引起的偏差。
2.能用最简洁明了的言语表达其指向,防止个人语言习惯影响表达效果。
3.具有一些艺术性、趣味性、丰富性,以保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积极导向。
1.4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语言研究
当然上述教学语言的要求都是有“弹性”的,它受学科自身教学特点、教学内容和目标,以及教师、学生的年龄特点,师生关系等因素影响2。总体来说,教学语言受多种现场教学因素的影响,对它的要求也复杂多变:例如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由于有固定的一套化学语言代码,它要求教学语言具有规范性,要求教师能够熟练而正确地运用好化学概念和化学术语,但如果死板教条地套用化学代码,又显得无趣乏味,所以要求在规范性的前提下,增加一些灵活性。所以我们研究化学课堂教学语言,当然还要与化学学科特点结合,分析语言的特点。
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教学语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教育专家也有过许多理论研究基础。从文庆城先生主编的《现代化学教学论》中可以总结出,化学课堂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的特点有五个,基于这些特点,也有相应的语言表达要求。
(一)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课堂教学中需要实验教学来辅助。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基本概念,将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化学实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如今化学课程改革强调化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所以,对实验教学中的语言要求是,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实验探究,并描述实验结果对生活产生的具体影响,用语言传递出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向;另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启发性的教育,用逻辑性的不断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若实验中学生存在问题,要能够做出科学、准确的解答。
(二)在原子、分子等微观层面研究物质
化学研究物质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将微观层面看不见、摸不着的组成、结构、变化等通过宏观现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是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所以,教学过程中涉及到学生难以理解的微观问题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或者设计与之情况类似的宏观现象帮助他们理解。
(三)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由于科学起源于人类对生活世界的认识,所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中学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是把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加强化学与社会生产的联系,让学生以社会生活、生产为背景学习化学知识,让学生了解化学在现代生活、生产中的重要价值,也培养他们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也就是说,科学来源于生活世界,但最终还要回到生活世界。
所以,化学知识要尽量与当今生产生活相联系,语言表述中要灵活地给学生营造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情境,激发他们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
(四)知识点繁多,但有规律
化学物质种类繁多,且不断发现新物质,而每种物质都有复杂的组成、结构、性质、制法、用途等,所以化学的知识点很繁多,但是规律性较好,集中体现在化学周期律和化学周期表中。
所以,化学课堂教学语言要能够有逻辑性和规律性,讲述中要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避免杂乱无章,帮助学生将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理。
(五)有独特的化学用语
化学有独特的词汇系统,简称化学用语,包括化学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等,它们简化了化学的表达、交流,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所以,化学课堂教学中涉及到化学术语的部分不可以用非专业术语的同义词代替,这是培养学生化学专业素养的重要方面。
如今对于化学课堂教学语言的研究大多仅限于这样宏观的性质描述3,而真正利用这些原理在实际课堂中对教学语言有效性的研究非常少,本研究就是试着从这个角度进行分析、探究。
参考文献:
[1]参见:王显槐,王晓霞.教学语言的基本原则[A].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22:1-9.//刘晓伟.教学语言的造境功能[A].中国教学学刊,2011,07:37-39.//王昕,莫军苗.论教师教学语言的特点[A].柳州师专学报,2008,23(3)82-83.
[2]参见:庄文中.教师教学语言的功能、语言环境和基本要求[Z].语言文字应用,1994,3:54-58.
[3]参见:梁永健.化学课堂教学的语言魅力[Z].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4:100-103.//索立.化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Z].课堂与教学,2012,2:92-93.// 梁宏苓.借助语言魅力营造磁性化学课堂[Z].新课堂?下旬,201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