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禄先生的两部作品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1987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仲禄先生对“花儿”艺术做出了重大贡献,搜集整理并出版了《花儿选》、《爱情花儿》等,发表了“花儿”研究论文150多篇,在“花儿”演唱、培养“花儿”艺术人才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正如著名歌唱家胡松华所说,“在“花儿”领域里,从挖掘整理,到传承发展创作,朱先生立下了汗马功劳”。
   朱仲禄一生改编和创作的“花儿”歌曲很多,他的改编深得“传承”之精髓,表现在歌词中,在保持原词语言风格的同时,通过拓展、刻画、连缀等方式,在提高格调、丰富内容和便于理解上下功夫;表现在音乐中,注重将不同的“花儿”音乐、民间小调巧妙地结合起来,通过音乐色彩的丰富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来扩展乐曲的内涵,为花儿这种民间音乐形式提供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我认为,在他一生的创作和改编中,艺术成就最高、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当属《上去高山望平川》和《花儿与少年》。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河湟“花儿”,它广泛流传在河湟地区,根据歌词内容和特点,朱仲禄先生在演唱中,选择高亢嘹亮的河州令来处理。在实践中,对它的命名又反复经过了“河州二令”、“河州大令”的演唱过程。它的歌词是这样的:
   上去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看去容易时摘去难,/摘不到手里是枉然。
   这首歌的歌词采用比兴的手法,含蓄地表达了青年男性对姑娘的赞美、仰慕和追求的心理。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歌词,寓意却非常深刻,富有想象力。朱老是从其父亲朱瑞——青海省同仁县保安堡永安村有名的唱把式——那里学到这首“花儿”的。他从父亲那里学来的最初的唱词是这样的:
   上去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心牵你者摘牡丹,/心昏者拔了个马莲。
   1950年8月,毕业于中国人民革命大学三分部的朱仲禄在音乐家关鹤岩的推荐下来到古城西安西北音协工作,后调西北歌舞团任专职演员。期间,他认为《上去高山望平川》这首“花儿”歌词的前两句在恢弘的气势中不乏细腻,但后两句格调不高,对于不懂“花儿”的人来说,很难明白歌词所表达的意思,也不适合在多人面前演唱。经反复琢磨,朱老把原词中的第三、四句“心牵你者摘牡丹,心昏者拔了个马莲”,改为“看去容易摘去难,摘不到手里是枉然”,使后两句词与前两句词之间的过渡更加自然,整体的意蕴表达更为贴切,表现的感情色彩也更浓厚,不仅艺术地表现了一个追求爱情的男青年复杂的心理过程——想追求心上人,又怕遭到拒绝;怕失去心上人,又不甘心放弃——又在情绪上由原词表达的失望一转而变成希望,由此,巧妙而合理地提升了歌曲的艺术价值。
   这首“花儿”歌曲曲调是用河州令《阿哥的憨肉肉》、即后来命名的《河州二令》来演唱的。朱老先生找到关鹤岩、陈川静商量,把曲调的起音和中间转折音都提高,并进行一些拓展,把原先前四个音由同度进行后向下级进改为第二、三个音向上四度跳进,用弦律的起伏,将原来的苍凉、悲伤改变为热情、奔放、悠扬和舒展。改编后的曲子,商徵二音的四度进行非常多,大跳音程比较频繁,尤其是过度句的十一度下行大跳气势非凡,音域宽广,具有激越、豪放的特点。词曲都焕然一新的《上去高山望平川》在1953年夏天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中,由朱仲禄演唱获得优秀奖,并被推荐到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央领导人表演,大获成功,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这次演出结束后,朱仲禄、王绍明、马占祥三人进行研究,把与《河州令》相近的几个调子进行了分化,把朱仲禄所改编和演唱的这个曲调称作《河州大令》。
   1962年,朱仲禄在上海结识了我国著名歌唱家胡松华,在朱仲禄的感召下,酷爱民歌的胡松华对“花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朱仲禄的口传心授,胡松华把美声唱法和“花儿”的传统唱法有机结合起来,并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在歌曲的开头加进了很自然的副词“哎咳咳”,然后用宫音做为装饰音的开头,在“上去高山望平川”的“上”字上很巧妙地用了一个回转滑音,用传统音乐五声音节中的宫、羽、宫一回转,即进入主音商,然后唱出了朱仲禄教给他的曲调。在继承原曲调高亢、嘹亮、舒展的前两句即比兴句后,在下行11度大跳后进行了节奏上的发展,加进了一个八分附点音符,然后又围绕主音徵音加进了一个回转滑音,使曲调更加委婉和谐。在结束句的最后,把原来四平八稳的四分音符改成了切分节奏,以节奏的抑扬顿挫和跳跃性表现歌唱者脱口而出将心上人比做牡丹花的情景,从而将旋律与节奏的跃动与情绪的波动有机结合起来,使词、曲、意完善融合,浑然一体。胡松华把这首“花儿”作为他的保留曲目,走出国门,用他那浑厚的演唱,传播到了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抒情“花儿”歌舞《花儿与少年》是朱老和作曲家吕冰、舞蹈编导章民新共同创作的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这首歌曲的渊源可以追溯到青海民间社火节目《八大光棍》和它所采用的民间小调《再等上一等我》(后经人重新填词后更名为《四季调》。直到现在,青海广大农村跳《八大光棍》时就唱《四季调》)。1956年,为给全国专业音乐舞蹈汇演创作新节目,由朱仲禄提议,用《四季调》为基本素材编一个歌舞。在构思这个曲目的时候,朱仲禄提供了三首青海民间小调:《蓝桥会》、《四季调》、《五更鼓》,参与了舞蹈构思、服装和道具的设计,并写下了12段歌词,这一创作曲目就是现在的《花儿与少年》。可以说,这个歌舞在融合民间音乐并进行发展和创新方面的探索是非常成功的。
   《花儿与少年》堪称用音乐元素和唱词紧密结合的方式表现地域特色的经典之作。音乐一开始用广阔的商调式慢板作为引子,用具有商徵性调式特点的河湟“花儿”引出女声领唱:“春风(呀)吹醒(这)凤凰山(呀),山前的流水映蓝天”,点明“花儿”歌舞所表现的时间是阳春三月,地点是黄土高原的凤凰山。然后分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四个声部的混声合唱,揭示了这个抒情“花儿”歌舞的爱情主题——“杨柳迎风点头笑,桃花悄悄地红了脸。”这个引子音乐除乐队演奏的前奏外,全部采用了朱老提供的《蓝玉莲》的音乐素材,只是在速度上进行了一些处理,拉长了乐曲进行中的商音,将原素材的行板速度处理为广板速度。体现高原人宽厚、舒展的节奏韵律。接下来的六段歌词,作者采用了《四季调》和《五更鼓》的音乐素材,用小快板的速度来回穿插,旋律欢快跳跃,手法上采取男女不同音色的对比——女声齐唱和男声齐唱,表现青年男女相互赞美、互相爱慕、播下爱情种子的动人情景。音乐同样是商徵性调式。在这两段青海小调中间很巧妙地插入“花儿”的起句“哎……哟……”的旋律,很自然地把民间小调和“花儿”柔和到一起,既突出了“花儿”的音列特点,又恰如其分地运用了小调具有鲜明节奏特点的长处,加深了音乐的情感色彩和表现力度。接下来曲作者对音乐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延长了“阿哥是太阳山口里看,尕妹是才开的红牡丹”最后的商音,并在原来商调式的基础上,大量增加了清角和羽音,在商、清角、羽、徵音中来回变化,给人以清新的变调感觉。同时,曲调的节奏也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四二节奏变为八三节奏。这段三拍子的音乐旋律起伏多变,非常舒展优美,在自然小调音乐中堪称一绝。再配上优雅抒情、比喻独到和赞美奇特的歌词,把少男少女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向往及追求,刻画得淋漓尽致。
   当人们还沉静在对这段美妙绝伦歌词的无限遐想之中的时候,还完全陶醉在对这段优美的音乐旋律的审美愉悦当中的时候,乐曲又转入明快的四二节奏和跳跃的旋律中。作曲家吕冰在原调的基础上,把四季调第一、二句间的八度大跳改为纯五度大跳,使旋律的发展更加自然、和谐。在接下来的旋律中,大量运用羽音,使歌曲在羽、宫、商、徵几个音中来回穿梭,互相映衬,在欢快的节奏和四个声部的混声合唱中把歌舞表演推向高潮。最后,作者以一段合唱的方式作为结束,表现“少年爱上了红牡丹”,用“花儿”的开始句“哎……哟……”结束在商调式的主音上,首尾呼应。这段尾声采用了中板的速度,在高潮以后的舒展音乐旋律中,把一对对的少男少女送进广阔的原野,给观众留下了无限的回味。
   这个作品在1957年全国第一届专业音乐舞蹈会演中,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会演期间就有许多兄弟省市的专业文艺团体,向陕西歌舞团学习这个节目,并参加了同年秋天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青年联欢节,受到许多外国朋友的赞赏,为祖国赢得了荣誉。1958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了介绍这个歌舞的专著《花儿与少年》。据西北师范大学敦煌音乐学院张君仁博士粗略统计,到目前为止,以各种方式出版和演出的《花儿与少年》有10多种。笔者查看网上,以各种形式的独唱、对唱、组合、器乐演奏的《花儿与少年》不下100余种。如黄灿演唱的《花儿与少年》(错冠以王洛宾改编词曲),阿宝演唱的《花儿与少年》,中央3台第十三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吕蔚和吕继宏对唱的《花儿与少年》,青燕子演唱组演唱的《花儿与少年》,用小提琴、手风琴、笛子、二胡等乐器演奏的《花儿与少年》,以及女子十二乐坊表演的《花儿与少年》等等……
   2006年我去看望朱老先生时,看到了一个外地朋友写给朱老先生的信,大意是他唱着《花儿与少年》长大,但苦于找不到完整曲谱,到现在还只会唱其中的一两段,希望朱老邮寄一份《花儿与少年》的完整曲谱给他。这位“歌迷”最终如愿以偿。
   如果音乐是生活在特定环境下的一个民族感情的物质载体,那么,不同生存环境和生活内容浸润下的民间音乐自然就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花儿”起源于这片黄土高原,其高亢抑扬的曲调和极富比兴手法的辞章,既是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们向往美好未来的真诚表达。当下有一句流行的话,说凡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也可以说根植于民间沃土之中的音乐是经久不衰的,从这个意义上解读,朱仲禄老先生追求一生创作出的“花儿”艺术作品,其经久不衰应该是必然的,正如上文提到的《上去高山望平川》和《花儿与少年》一样。称赞他为祖国的民族音乐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应不为过。
  
其他文献
青海灯影戏固有的内外矛盾  国家在编纂十大文艺集成(志)书时按其编辑体例规定,各省灯影戏均被列入“木偶皮杂”类而未被编入,青海灯影戏也不例外。但在我们青海,情况特殊,虽然在形式上它属傀儡戏,但它仍被称之为“戏”。是地地道道的地方剧种,它和“青海眉户戏”、“藏戏”,还有后来创立的“青海平弦戏”,并称青海四大剧种。  青海灯影戏虽然其外在表象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戏剧艺术,但从戏剧艺术的构成因素去审视,它
期刊
空间是建筑及其内外环境艺术设计研究的核心,本文从传统中国山水画意境的角度出发,来分析传统中国画中山水画的意境与建筑空间的意境,通过对两者的分析,剖析意境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实例从设计师和建筑本身两个方面来浅谈如何才能创造出有意境的空间这一问题的看法。  一、意境的内涵  意境是中国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美学范畴。按照辞海的解释,意境是文艺作品中所描述的生活图景和表现
期刊
塞尚的一句经典:“天地间唯余色彩”,让我们记忆犹新。他坚持认为,“要画出世界的精华所在,你就必须要有一双画家的眼睛,一双仅仅从色彩的角度去观看的眼睛,把它抓住,然后再向其他事物诉说这一切。在自然面前,你再怎么谨慎、再怎么真挚、再怎么谦恭都不为过。”色彩之于塞尚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既是绘画要表达的对象,又是塞尚塑造画面空间形式的手段。  一、色彩逻辑  塞尚始终认为绘画是视觉艺术。他说,“绘画首先
期刊
2010年4月14日7时49分,历史和世人会永远记住这个地点:青海玉树。  震级分别为4.7级和7.1级的两次连续地震,使位于三江源头的青海玉树结古镇的房屋在瞬间倒塌,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事态严重、情况危急。  离得越远的地方发生的事,就更多地依靠电视。遥远的玉树发生地震,省内外、国内外的人们都迫切希望着从青海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看到关于玉树地震的电视新闻。  不久,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最先播出
期刊
“意识形态”一词为法国哲学和经济学家德·特拉西在《意识形态概论》中最早提出。原本意识形态是指观念学说和关于人的心灵、意识的生命科学。马克思、恩格斯把意识形态作为和经济形态相对应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学。①二十世纪初,德国社会学家曼海姆认为意识形态是歪曲客观现实的教义体系,科学与意识形态相互区别;文化学者杰姆逊认为“意识形态在某种意识上说是异化在意识或者思想领域内所采取的形式,它是异化了的思想”。②
期刊
一、肖邦和他的音乐创作  弗雷德里克·肖邦(Frederie-Chopin1810-1849)是十九世纪波兰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肖邦的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他自幼热爱波兰民间音乐,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在七岁时便已经写出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定居巴黎后,他便成为了巴黎著名沙龙中的偶像,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钢琴教师和演奏家。  在肖邦短暂的三十九
期刊
作为中国现代伟大的思想文化巨匠,鲁迅一生的不同阶段已被众多研究者所关注、阐释并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研究者对鲁迅少年时期家庭发生的两件大事即“科场案”和“父亲的病”均给于极大的重视,并一致认定这两件事对鲁迅先生的人格长成、性格气质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它们使得鲁迅先生过早品味了世态炎凉,令他成年后在看取世界时取一种偏激的视角,对人性持一种怀疑的价值判断。这种结论置于一般大众的人生历程或许能得以成立,但以
期刊
汉末三国,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逐鹿中原,风云际会,众多的英雄豪杰演绎了一幕幕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的历史画面。在众多的人物中,评价最为复杂、争议最多者,当属魏武帝曹操。曹操这一人物形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随着诸多学者的探讨和书刊、电视等传媒手段的传播,早已为时下人们所熟悉。本文不避浅陋,主要论述曹操身上的英雄形象之主要特征。  何谓英雄,中外古今解释颇多。但是,我还是以为三国
期刊
天理、国法与人情可以说是中国法制史上最重要的概念,中国古代的立法、司法无不与之相关。虽然,以《唐律疏议》为代表,中国古代的法律已“一准乎礼”,天理、国法与人情三者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天理与人情一致,人情与国法相通。但天理、国法与人情三者的内涵与外延毕竟有所不同,在司法实践中,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因此,历朝历代中都会出现天理、国法与人情的冲突,宋代也同样如此。宋代的法官在面临天理、国法与人情的
期刊
喜欢苍凉意味、习惯描绘苍凉意象的张爱玲却意外地为《倾城之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对此我们不得不惊叹。《倾城之恋》让人感慨于男女主人公复杂微妙、攻防之间的进退智慧,然回过头来再看,细细品味才发现张爱玲的高超。她不动声色地将读者引入后半部作品之中,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欣赏前半部的精彩。这其中,吸引我们的是她一如既往的苍凉,而又不止于此。白流苏的圆满给了信仰爱情的人们莫大的安慰,然而谁曾想过,白流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