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3月27日至29日,笔者随东莞市托管管理人员培训班到西安市研修学习,先后走进西安高新第二学校和西安新知小学。通过参观校园、听取校长报告、观摩校本拓展课程和专家讲座等活动,近距离接触、观察与交流,笔者切身感受到文化的育人气场和文化引领生命成长的极大吸引力,对学校高品质文化建设与校长和教师的文化领导力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提高。“走心”的学校文化要“润物细无声”地融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走进学生的内心。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是在文化的熏陶、洗礼与互相激荡中不断彰显生命的价值。
学校文化的“向心”取向:让育德文化滋养学生美好心灵
这里的“向心”特指“向着美好心灵的德育特色文化创建”,其核心内涵在于“向心”立人,育德于心。在学校常态的育德工作中,“向心”是指向学生的美好心灵,向着每一个不同差异学生心理变化所生长的状态,触及他们的心灵,养育他们的精神。
西安高新第二学校,从校园文化建设到文化校园的行动与实践,真正做到了坚持高品质校园文化的“向心”取向,努力追求走心走智,让文化育人直抵心灵。走心德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自我构建;走心德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成为道德的主体、品德的主人。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等要助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心灵的主人。(李季,2017)这就需要我们在育人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以心灵和心智为核心要素的精神世界,一方面,侧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和道德精神品性,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智慧品质。以此积极引导学生的心灵成长,促进学生良好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学校文化的“育心”仪式:让庄重仪式教化学生铸魂塑形
西安新知小学“全面 个性”的课程以“学在新知 玩中成长”为核心,形成了纵横交错、点面结合、家校协同的“四礼四节活动”课程体系。入学礼、入队礼、成长礼、毕业礼、艺术节、体育节、英语节、读书节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小学生的六年求知生涯,是身心成长、悦纳自我的过程。入学礼使新生初步了解自己读书和生活的环境,激发热爱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的情感,使他们能在学校大家庭里健康快乐成长。六年级的毕业礼,是学生见证六年得来不易的成功与智慧,见证新的旅程的开始,见证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和同学间的深厚友谊。举行少先队入队礼,使新队员进一步提高对中国少年先锋队的认识,继承和弘扬少先队的光荣传统,增强光荣感和自豪感。十岁,是一个新的人生起点,是人生的第一个里程碑,举行成长礼活动,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精彩,珍惜身边的友谊,为小学生活留下美好的记忆。
在锤炼学生精神品格的过程中融入日常的仪式感,让学生在具有仪式感的现场特色活动中体悟,在植入仪式感的生活细节中生成,在蕴含仪式感的文明偶遇中提升,在饱含仪式感的心灵感应中引导,在融入仪式感的发展评价中巩固(祁桂凤,2016),有助于兒童对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形成清晰的道德认知,生发出崇高的精神需要,进而展现良好道德风貌。
学校文化的“养心”情境:让读书励志伴随学生终身成长
书香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成分,书香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味道。西安新知小学的办学思想是让文化滋养学校,聚焦人的发展,重视利用环境滋养人、课程发展人、管理提升人的系列化策略追求高品质发展。他们建构了一套完整的《新新诵读》课程,并正式出版了系列丛书《新新童诗》《新新诗选》《新新唐诗》《新新词选》《新新古文》《新新论语》《新新师语》等。学生阅读这些经典时,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心灵震撼、心灵浸润、心灵洗礼。富有仪式感的“新知课程·读书年”活动,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徽标设计,激发了创意设计能力;“节气专项阅读”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主动拓展知识面;学生完成经典名著阅读报告,提升了探究能力。各种活动情境的开展,引领学生进一步走进名著阅读、专项阅读、戏剧 阅读、网络打卡阅读等等,教师同时进行课外阅读课内指导、全科阅读体验等课程的研究。全校师生、家庭共同参与阅读课程的建构,形成了高品质的书香文化特色。
因此,创设学校文化的“养心”情境,诵读经典,有利于让学生沐浴在温馨的民族文化环境里,感受经典的亲切、优美和丰厚;有利于使古圣先贤的智慧注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促进人文素养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和终身学习能力。
学校文化的“炼心”道场:让实践焰火点旺快乐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的新要求。学生良好素质形成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是一种“练就心力”转化为行动的结果。
西安新知小学依托学校社区活动实践基地,创设实践课程,通过“炼心”实践进行体验学习。学校关注学生在各类实践行为中修炼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形成可沉淀、可迁移、可带走的综合素养。如跨学科的整合性研究学习活动“城墙学习”,统整语、数、英、音、体、美、科学、信息等各学科知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家庭资源,是让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校外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生在多样实践中磨炼意志、提升品格和丰富阅历,从而形成一种催促学生成长的持久力量。
行动炼心的真正价值在于引导学生自觉提升认知能力,修炼德性品质,养成自信快乐的品格。真正实现让学生的生命在行动中自然滋养,让学生的年华在活动中独自绽放,让每次行动成为学生生活中的美好相遇和记忆。(辜伟节,2018)
学校文化的“蕴心”课堂:让课程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建“走心”文化需要以常态的课堂教学为核心载体,通过精心创设“蕴心”的育人课堂,达到课堂教学与体悟德性有机融合的效果。西安高新第二学校的“知行课程”就是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围绕“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自信生活,成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的育人目标,形成了“知行德育课程”“知行学科课程”“知行艺体课程”的校本课程体系。让校园浸润每个人的心灵,文化价值自觉地表现在每个人的行动中,这是一种对推动教育高品质发展的办学实践,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我们聆听了七年级“触摸彩陶,品味历史”特色校本拓展课程公开课。授课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意大利返还796件套中国文物”的新闻导入新课,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考古之旅、观赏之旅、解谜之旅、收藏之旅,环环相扣,注重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丰富资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也尝试找到合适的育德因素和最佳切入点,进行情感陶冶和价值观的渗透。这种以学科拓展为代表的知行拓展课堂,体现了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结合,体现了课堂学习与自主体验的结合,体现了应用知识与生成智慧的结合,体现了课堂教学与育德蕴心的结合。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走心的学校文化,能够滋养特色优质的学校教育,滋养全体师生,滋养学校成为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育人场所。营造走心的学校文化,是校长提升文化领导力的必修课,是教师落实学校办学理念的应然之义,是学校高品质文化建设的卓越追求,是新时代文化育人的创新实践。
责任编辑
学校文化的“向心”取向:让育德文化滋养学生美好心灵
这里的“向心”特指“向着美好心灵的德育特色文化创建”,其核心内涵在于“向心”立人,育德于心。在学校常态的育德工作中,“向心”是指向学生的美好心灵,向着每一个不同差异学生心理变化所生长的状态,触及他们的心灵,养育他们的精神。
西安高新第二学校,从校园文化建设到文化校园的行动与实践,真正做到了坚持高品质校园文化的“向心”取向,努力追求走心走智,让文化育人直抵心灵。走心德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自我构建;走心德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成为道德的主体、品德的主人。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等要助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心灵的主人。(李季,2017)这就需要我们在育人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以心灵和心智为核心要素的精神世界,一方面,侧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和道德精神品性,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智慧品质。以此积极引导学生的心灵成长,促进学生良好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学校文化的“育心”仪式:让庄重仪式教化学生铸魂塑形
西安新知小学“全面 个性”的课程以“学在新知 玩中成长”为核心,形成了纵横交错、点面结合、家校协同的“四礼四节活动”课程体系。入学礼、入队礼、成长礼、毕业礼、艺术节、体育节、英语节、读书节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小学生的六年求知生涯,是身心成长、悦纳自我的过程。入学礼使新生初步了解自己读书和生活的环境,激发热爱学校、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的情感,使他们能在学校大家庭里健康快乐成长。六年级的毕业礼,是学生见证六年得来不易的成功与智慧,见证新的旅程的开始,见证老师们的言传身教和同学间的深厚友谊。举行少先队入队礼,使新队员进一步提高对中国少年先锋队的认识,继承和弘扬少先队的光荣传统,增强光荣感和自豪感。十岁,是一个新的人生起点,是人生的第一个里程碑,举行成长礼活动,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精彩,珍惜身边的友谊,为小学生活留下美好的记忆。
在锤炼学生精神品格的过程中融入日常的仪式感,让学生在具有仪式感的现场特色活动中体悟,在植入仪式感的生活细节中生成,在蕴含仪式感的文明偶遇中提升,在饱含仪式感的心灵感应中引导,在融入仪式感的发展评价中巩固(祁桂凤,2016),有助于兒童对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形成清晰的道德认知,生发出崇高的精神需要,进而展现良好道德风貌。
学校文化的“养心”情境:让读书励志伴随学生终身成长
书香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成分,书香是校园文化的主要味道。西安新知小学的办学思想是让文化滋养学校,聚焦人的发展,重视利用环境滋养人、课程发展人、管理提升人的系列化策略追求高品质发展。他们建构了一套完整的《新新诵读》课程,并正式出版了系列丛书《新新童诗》《新新诗选》《新新唐诗》《新新词选》《新新古文》《新新论语》《新新师语》等。学生阅读这些经典时,会感受到不同程度的心灵震撼、心灵浸润、心灵洗礼。富有仪式感的“新知课程·读书年”活动,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徽标设计,激发了创意设计能力;“节气专项阅读”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主动拓展知识面;学生完成经典名著阅读报告,提升了探究能力。各种活动情境的开展,引领学生进一步走进名著阅读、专项阅读、戏剧 阅读、网络打卡阅读等等,教师同时进行课外阅读课内指导、全科阅读体验等课程的研究。全校师生、家庭共同参与阅读课程的建构,形成了高品质的书香文化特色。
因此,创设学校文化的“养心”情境,诵读经典,有利于让学生沐浴在温馨的民族文化环境里,感受经典的亲切、优美和丰厚;有利于使古圣先贤的智慧注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促进人文素养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和终身学习能力。
学校文化的“炼心”道场:让实践焰火点旺快乐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的新要求。学生良好素质形成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是一种“练就心力”转化为行动的结果。
西安新知小学依托学校社区活动实践基地,创设实践课程,通过“炼心”实践进行体验学习。学校关注学生在各类实践行为中修炼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形成可沉淀、可迁移、可带走的综合素养。如跨学科的整合性研究学习活动“城墙学习”,统整语、数、英、音、体、美、科学、信息等各学科知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家庭资源,是让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校外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生在多样实践中磨炼意志、提升品格和丰富阅历,从而形成一种催促学生成长的持久力量。
行动炼心的真正价值在于引导学生自觉提升认知能力,修炼德性品质,养成自信快乐的品格。真正实现让学生的生命在行动中自然滋养,让学生的年华在活动中独自绽放,让每次行动成为学生生活中的美好相遇和记忆。(辜伟节,2018)
学校文化的“蕴心”课堂:让课程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创建“走心”文化需要以常态的课堂教学为核心载体,通过精心创设“蕴心”的育人课堂,达到课堂教学与体悟德性有机融合的效果。西安高新第二学校的“知行课程”就是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围绕“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自信生活,成为综合素质高,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的育人目标,形成了“知行德育课程”“知行学科课程”“知行艺体课程”的校本课程体系。让校园浸润每个人的心灵,文化价值自觉地表现在每个人的行动中,这是一种对推动教育高品质发展的办学实践,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
我们聆听了七年级“触摸彩陶,品味历史”特色校本拓展课程公开课。授课教师通过多媒体播放“意大利返还796件套中国文物”的新闻导入新课,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考古之旅、观赏之旅、解谜之旅、收藏之旅,环环相扣,注重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丰富资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也尝试找到合适的育德因素和最佳切入点,进行情感陶冶和价值观的渗透。这种以学科拓展为代表的知行拓展课堂,体现了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的结合,体现了课堂学习与自主体验的结合,体现了应用知识与生成智慧的结合,体现了课堂教学与育德蕴心的结合。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走心的学校文化,能够滋养特色优质的学校教育,滋养全体师生,滋养学校成为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育人场所。营造走心的学校文化,是校长提升文化领导力的必修课,是教师落实学校办学理念的应然之义,是学校高品质文化建设的卓越追求,是新时代文化育人的创新实践。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