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人才素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音乐素质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不仅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人格,还有利于陶冶大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提升他们的审美品位,因此,若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就必须深入研究音乐教育,本文首先从音乐教师水平有待提高、对音乐教育缺乏应有重视、缺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等方面,系统分析了当前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以人为本”的音乐课程体系、增强音乐教育的针对性等发展策略,希望以此促进高校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音乐教育 现状 策略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高校传统音乐教育不断受到冲击,大部分高校都已经采取措施,革新音乐教育模式,但不可否认,在音乐教育中仍然存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教育内容也相对落后,无疑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积极性。因此,若要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音乐人才,就必须深入研究当前的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真分析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正。
一、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音乐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高校音乐教育不仅要讲授音乐基础知识,还要涉及音乐鉴赏和音乐发展史。这就对音乐教师提出了较高的专业要求。高校音乐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音乐常识、基础理论知识、演唱技巧,还要准确把握音乐专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能够合理规划学生的音乐学习内容,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的音乐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演唱能力和乐器演奏能力。但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音乐教师自身专业素质较低,掌握的乐理知识不扎实,且教学观念落后,不能准确认识当前社会对音乐人才的素质需求,教学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不高,且实际演唱能力较差,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
(二)对音乐教育缺乏应有重视
目前,许多高校对音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相较于其他学科,对音乐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时间投入都相对较低。部分高校为音乐专业安排课时较少,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和平台也不够多。导致音乐专业成为人数少、课时少的“小学科”。同时,乐器、声乐教室等硬件设備较为陈旧,这势必影响音乐教学的效果。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机会,实际演唱能力得不到提高,直接影响了毕业之后的就业竞争力。
(三)缺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因此,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应当注意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音乐的审美价值以人文精神为基础,只有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才能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含义,进而提高其演唱能力。但当前部分高校将音乐教育孤立起来,并为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导致学生的艺术视野狭隘,综合素质低下,不能综合把握舞蹈表演、服饰变化、乐器演奏等元素。演唱缺乏感染力,难以与听众形成心灵共鸣。
二、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策略
(一)提高音乐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在大学音乐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音乐教学的效果。因此,若要促进高校音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素质,首先要强化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丰富其专业知识储备。其次,还要扩大音乐教师的文化视野,教师要了解和掌握美学、心理学、文学等领域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把握音乐专业的发展方向。此外,还应当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技能,促使其掌握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技巧,并提高其教育创新能力和音乐科研能力。
(二)构建“以人为本”的音乐课程体系
根据当前的社会形势和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高校应当开设艺术修养提高、音乐基础知识普及等选修课程,并根据学生兴趣和学习特点,增设各种乐器班,并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展多种多样的音乐知识竞赛和歌唱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并加强对音乐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素质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还应当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人文精神。同时,还应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特点,考虑学生的音乐学习基础,制定相应的音乐教学计划,做到因材施教,以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
(三)增强音乐教育的针对性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音乐学习层次,并据此制定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做到分层教学,促使不同基础、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够在音乐教学中有所进步。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大学生消除音乐学习中的紧张情绪,增加大学生的演唱信心,并促使每个学生都在音乐学习中体会到成就感。例如,高校可以定期举办歌剧表演或演唱比赛,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演唱能力,为学生提供才艺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演唱中不断增强自信,并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张寅.吴春艳.论高校音乐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9,(05).
[2]李东璟.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教育界,2014,(12).
[3]王安国.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04).
关键词:音乐教育 现状 策略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高校传统音乐教育不断受到冲击,大部分高校都已经采取措施,革新音乐教育模式,但不可否认,在音乐教育中仍然存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教育内容也相对落后,无疑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积极性。因此,若要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音乐人才,就必须深入研究当前的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真分析当前高校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正。
一、高校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音乐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高校音乐教育不仅要讲授音乐基础知识,还要涉及音乐鉴赏和音乐发展史。这就对音乐教师提出了较高的专业要求。高校音乐教师不仅要掌握丰富的音乐常识、基础理论知识、演唱技巧,还要准确把握音乐专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能够合理规划学生的音乐学习内容,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的音乐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演唱能力和乐器演奏能力。但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音乐教师自身专业素质较低,掌握的乐理知识不扎实,且教学观念落后,不能准确认识当前社会对音乐人才的素质需求,教学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不高,且实际演唱能力较差,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
(二)对音乐教育缺乏应有重视
目前,许多高校对音乐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相较于其他学科,对音乐教育的资金投入和时间投入都相对较低。部分高校为音乐专业安排课时较少,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和平台也不够多。导致音乐专业成为人数少、课时少的“小学科”。同时,乐器、声乐教室等硬件设備较为陈旧,这势必影响音乐教学的效果。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机会,实际演唱能力得不到提高,直接影响了毕业之后的就业竞争力。
(三)缺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因此,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应当注意加强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音乐的审美价值以人文精神为基础,只有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才能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含义,进而提高其演唱能力。但当前部分高校将音乐教育孤立起来,并为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导致学生的艺术视野狭隘,综合素质低下,不能综合把握舞蹈表演、服饰变化、乐器演奏等元素。演唱缺乏感染力,难以与听众形成心灵共鸣。
二、高校音乐教育发展策略
(一)提高音乐教师专业水平
教师在大学音乐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音乐教学的效果。因此,若要促进高校音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提高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与专业素质,首先要强化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丰富其专业知识储备。其次,还要扩大音乐教师的文化视野,教师要了解和掌握美学、心理学、文学等领域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全面的把握音乐专业的发展方向。此外,还应当提高音乐教师的教学技能,促使其掌握更加多样化的教学技巧,并提高其教育创新能力和音乐科研能力。
(二)构建“以人为本”的音乐课程体系
根据当前的社会形势和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高校应当开设艺术修养提高、音乐基础知识普及等选修课程,并根据学生兴趣和学习特点,增设各种乐器班,并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展多种多样的音乐知识竞赛和歌唱比赛,充分调动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并加强对音乐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素质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还应当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人文精神。同时,还应在音乐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特点,考虑学生的音乐学习基础,制定相应的音乐教学计划,做到因材施教,以提高音乐教学的效率。
(三)增强音乐教育的针对性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接触到的信息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大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音乐学习层次,并据此制定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做到分层教学,促使不同基础、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够在音乐教学中有所进步。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大学生消除音乐学习中的紧张情绪,增加大学生的演唱信心,并促使每个学生都在音乐学习中体会到成就感。例如,高校可以定期举办歌剧表演或演唱比赛,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演唱能力,为学生提供才艺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演唱中不断增强自信,并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进而增强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张寅.吴春艳.论高校音乐素质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9,(05).
[2]李东璟.高校音乐素质教育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J].教育界,2014,(12).
[3]王安国.我国学校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