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心底都隐藏着许多秘密,有属于自己的,也有别人的。无论生活如何忙碌,总有一个空间是属于我们自己的,那个空间我们不愿带外人进入,只是静静地守护那唯一属于我们的天地,在难过伤心时,第一个会浮现在脑海的就是那个不易被人发现的小地方,它裹藏着温暖,也裹藏了秘密,它总是耐心地接纳你。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状况,当关系很好的一个朋友突然跑过来对自己说:“你是我最信任的朋友,我有一个秘密藏在心里很久了,跟谁都没说,只想告诉你一个人,你可千万不能告诉别人。”通常这种时候,我们都会很爽快地答应下来,并且保证绝对守口如瓶。但是没过几天,我们就开始百爪挠心。见到跟那位朋友并不熟识的另一位好友,心里就会嘀咕着“可不可以说出去,也许说了也没什么,反正他们也不熟。”秘密就此被昭告天下了。抑或是在你跟朋友倾诉过秘密后时隔不久,这件事却由另一个朋友嘴里反馈到了你的耳朵里。对于这样的情况,你的反应无非是要么大发雷霆,就此势不两立,要么从容地一笑了之。那么,为什么我们无法管好自己的嘴巴呢?
“秘密不能太大,大了不易收藏,容易暴露目标;也不能太小,太小了极易藏丢了。最好的尺寸是刚好让别人忽略,又正好够自己揣着偷笑。”这是陆苏的《小心轻放的光阴》里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
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守口如瓶
似乎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种在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之后,便渴望把内心最隐晦的事情说给某个人听的冲动。据调查,世界上多一半的人会因为担心保守不了秘密而感到焦虑。于是,我们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难以守住秘密。那些不能说的秘密,被我们小心地呵护着,生怕一不小心走漏风声就会酿成大错。关于你是告密者还是散密者,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1:
我叫小萌,今年上高二。前不久,我给邻班一个男生写了一封信,没想到这件事不胫而走,班里的同学都知道了,闹得沸沸扬扬。更要命的是,我爸和我妈闹离婚的事居然也被同学们知道了,现在他们都戴着有色眼镜看我,我在班里的处境很尴尬,就像是老鼠过街一样,恨不得找个地缝躲起来。关键是这些事就只有我的一个好朋友知道,这足以说明是她泄漏了我的秘密,我对她很失望。大家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还是只有我遇人不淑?
案例2:
正在读高中一年级的小雪向小编说出了她的苦恼:“最近有一种很矛盾的心理总是困扰着我。有一些事情,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但如果不说,我又觉得很难受。有一次,我无意中知道了一件事,就把这件事当作秘密告诉我的好朋友。每告诉一个人,我都交代她们这件事对谁也不要讲。后来她们在交谈中,无意聊起我告诉她们的秘密,才发现我一方面交代不能把秘密说出去,另一方面又把这秘密说给很多人听,他们都觉得我很奇怪,我自己也感到很尴尬。我觉得自己老是守不住秘密,总爱告诉很多人,可这又并非我心里所愿意的,所以我非常苦恼。”
解析:
为什么人们无法守住自己的秘密
我们先来说说小萌。并不是每个人都希望秘密被昭告天下,尤其是能够带来负面影响的秘密。其实人们之所以不能够保守秘密,其中一个原因是个人的问题,即当事人在潜意识中期待受到关注,还有一部分人则是渴望被关切。而另一个原因是事,有些秘密藏在当事人心里,对当事人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这就产生了倾诉的需求。
其实一般人都有这种心理反应。越是想让他保守秘密,他就越想说出去。“保守秘密”和“告诉适当的人”实际上是同类语。如果你真的想要保守秘密的话,就不会去对别人讲了。所以,想要守住秘密,就要先管住自己想要倾吐的欲望。
人们似乎都认为朋友之间有话必须要直说,并错误地以为这是一种良好的行为。这又是为何呢?很简单,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心里有什么秘密或者是有什么心里话,找一个能跟自己推心置腹的伙伴倾诉一番,自己的一些烦恼及压力也就能缓解一些。换一句话来讲,只要自己这样一倾诉,就会舒服一点。越是倾诉,就越舒服。其实,这种所谓的倾诉,是适得其反的。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经过长时间研究,对有话直说这一问题,作出了一个新的结论就是能保守自己内心秘密的人,跟那些愿意透露自己内心秘密的人相比。对比的结果是:能保守自己内心秘密的人,心理是比较健康的,即使有些心理问题,那也是微不足道的。通俗一点说就是,能保守自己内心秘密的人,基本是不存在任何心理问题的,也不存在任何压力。能保守自己内心秘密的人,在跟其他人的交往时,就能保持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人格。使自己的个性、人格一步一步成熟,成熟就意味着自信,意味着独立。
小编支招:如果你真的那么迫切地希望有人或者某个载体能够接收你的秘密或者苦水,不妨试试写日记,将你所有想要倾吐的秘密全盘吐进日记里,然后不论你是压箱底还是烧成灰烬都任由自己处置。通常,一个习惯的养成只需要两周时间,两周后便可形成习惯。
为什么很少有人愿意独自守住一个秘密
再来看看小雪,每个人总会有自己的秘密,或者在各种情况下获悉到别人的秘密。小雪的困扰事实上是因为自己无法控制传播秘密的冲动。我们可能会自认为自己的保密性很好,比如说自己心里的秘密就能坚忍着,不去告诉别人,而对于听来的秘密,我们却总是忍不住想要跟别人分享一下,就像谈论一个无关于己的八卦一样自然。为什么我们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
专家解析:经研究,人们保守不了秘密的原因具体有以下几点:
1.炫耀心理:人都有这样的特点,知道的秘密越多,别人就越觉得你了不起,你也会因此而感到有一种值得炫耀的骄傲。炫耀心理除了表现在知道秘密这一点上,在其它方面也有表现。例如,女性都爱披金挂银戴首饰,这里面就有一种炫耀的心理。从本质上来讲,炫耀心理是虚荣心理的“翻版”。
2.疏泄心理:有话憋着不讲,时间一长,心理有一种压力,会感到难受,甚至痛苦。讲出来以后,心情就舒畅了,烦恼也减少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还有一种心理:你越想叫他保密,他就越想讲出去。如果真想保守秘密的话,那就最好不对别人讲。 心理治疗中有个“疏泄疗法”,就是让病人将烦恼、苦闷统统讲出来,当他将腹中“苦水”全部倾吐出来以后,心情就舒畅得多了,即“一吐为快”。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会遇到一些无聊的不愉快的事情,这就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就像替人保密一样,从内心深处来讲并非十分愿意替人保密,可嘴里已经答应了人家,不讲出来心中不好受,当然更不宜到处宣扬。怎么办?那就讲给自己最信任的人听,而每个人都有自己最信任的人,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保密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如果真有什么秘密的话,最好跟任何一个人也不要讲。
3.情感过盛:在人际关系中,情感的过份卷入和透露个人信息,因而,泄密源于不恰当的自我暴露。人们之间要适度的自我暴露,借此增进感情上的亲和力,更容易被他人认同和接受。因此,在交往中,人们以为是知己就应该无所不谈,秘密便于不经意中被泄漏。其实,由于亲密便相知过多,彼此高度渗透,并不是人们社会交往中的得意之作。说者只顾此时不顾彼时,听者则详情尽知,乐得为友分忧。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可以理解,但谁能保证信任永存,关系不会发生微妙变化呢?
一般情况下,缺少朋友的人易于在“情感饥渴”的时候把握不住自己。欲与人交流的强烈需要加之其只拥有很少的交流对象,使这类人常常无法选择满腹心事对谁言,有时对方几句稍稍入耳的话就能使其大为感动,感动之余便深信不疑,很快就解除了必要的戒备之心。心无防范等于无城池护卫之家园,被欺骗、被骚扰、受伤害又能去怪谁呢?
4.过分坦诚:还有的人误以为坦诚的原则适用于所有的人际关系,明知某人是爱打听别人隐私、热衷于传言小道消息者,也不会灵活应对,实话实说的结果可想而知。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存有秘密和保持坦诚并不矛盾,坦诚用以待人,秘密用以自娱,若以为坦诚就必须是心灵的全部剖白,这不是一种误会,便是一种苛求。
Tips:
秘密让人变得厚重
正如卢梭说的那样:“我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我是独一无二的,上帝在创造了我之后,就把模子打碎了。”从心理角度看,这句话最贴切不过,这也正是人格形成和成熟的必然结果。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往往处于心理尚未演变分化的混沌状态,随后,犹如种子发芽长成植物一样,个体心理演变发展成为完全分化的、独特的人格。
个人的独特性和人格心理的个体性,注定了在人际交往中把握内心的秘密的方式,人格也逐渐变得成熟、独立起来。此时,保护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就成了一个永恒的主题。没有了秘密,人心里会很空,并产生枯竭感,而内心的隐秘则能增加人的厚重感,体味精神上的享受。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守住秘密
别看女孩子平时叽叽喳喳,你就认为她们把自己的秘密都泄漏了。其实,她们说出去的充其量就是自己的烦恼而已。女性天生比较感性,正因如此,她们更愿意找个人来听听自己的烦恼,而那些真正埋藏在女性内心深处的秘密,她们是永远都不会说出来的。这主要是因为女性的弱者心态。从女性的生理特点就不难看出,阴柔是女性最主要的特征。这就决定了女性爱把自己定位在弱者的位置,即使有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强硬,但其内心却永远都是柔软的。在这种弱者心态下,女性常常会认为自己对外部生活的掌控能力不够,而秘密就不同了,那是完全属于自己的隐私。别人再强大,也无法摆布你的内心世界。既然女性不能掌控外部世界,那自己的内心还是可以做主的。于是,女性总会感到心中保有的秘密越多,对自己的掌控能力就越强。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轻松地保守秘密。有时候心里的秘密太多了,就会成为负担,很容易让人抑郁。因此,想要守住秘密又不愿泄露秘密就要学会给秘密找个出口。秘密不一定非要说出口。你可以把它写进日记或博客,或者在网上和陌生人聊聊,同样能起到减负的作用。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状况,当关系很好的一个朋友突然跑过来对自己说:“你是我最信任的朋友,我有一个秘密藏在心里很久了,跟谁都没说,只想告诉你一个人,你可千万不能告诉别人。”通常这种时候,我们都会很爽快地答应下来,并且保证绝对守口如瓶。但是没过几天,我们就开始百爪挠心。见到跟那位朋友并不熟识的另一位好友,心里就会嘀咕着“可不可以说出去,也许说了也没什么,反正他们也不熟。”秘密就此被昭告天下了。抑或是在你跟朋友倾诉过秘密后时隔不久,这件事却由另一个朋友嘴里反馈到了你的耳朵里。对于这样的情况,你的反应无非是要么大发雷霆,就此势不两立,要么从容地一笑了之。那么,为什么我们无法管好自己的嘴巴呢?
“秘密不能太大,大了不易收藏,容易暴露目标;也不能太小,太小了极易藏丢了。最好的尺寸是刚好让别人忽略,又正好够自己揣着偷笑。”这是陆苏的《小心轻放的光阴》里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
为什么我们做不到守口如瓶
似乎我们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一种在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之后,便渴望把内心最隐晦的事情说给某个人听的冲动。据调查,世界上多一半的人会因为担心保守不了秘密而感到焦虑。于是,我们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难以守住秘密。那些不能说的秘密,被我们小心地呵护着,生怕一不小心走漏风声就会酿成大错。关于你是告密者还是散密者,我们先来看两个案例。
案例1:
我叫小萌,今年上高二。前不久,我给邻班一个男生写了一封信,没想到这件事不胫而走,班里的同学都知道了,闹得沸沸扬扬。更要命的是,我爸和我妈闹离婚的事居然也被同学们知道了,现在他们都戴着有色眼镜看我,我在班里的处境很尴尬,就像是老鼠过街一样,恨不得找个地缝躲起来。关键是这些事就只有我的一个好朋友知道,这足以说明是她泄漏了我的秘密,我对她很失望。大家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还是只有我遇人不淑?
案例2:
正在读高中一年级的小雪向小编说出了她的苦恼:“最近有一种很矛盾的心理总是困扰着我。有一些事情,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但如果不说,我又觉得很难受。有一次,我无意中知道了一件事,就把这件事当作秘密告诉我的好朋友。每告诉一个人,我都交代她们这件事对谁也不要讲。后来她们在交谈中,无意聊起我告诉她们的秘密,才发现我一方面交代不能把秘密说出去,另一方面又把这秘密说给很多人听,他们都觉得我很奇怪,我自己也感到很尴尬。我觉得自己老是守不住秘密,总爱告诉很多人,可这又并非我心里所愿意的,所以我非常苦恼。”
解析:
为什么人们无法守住自己的秘密
我们先来说说小萌。并不是每个人都希望秘密被昭告天下,尤其是能够带来负面影响的秘密。其实人们之所以不能够保守秘密,其中一个原因是个人的问题,即当事人在潜意识中期待受到关注,还有一部分人则是渴望被关切。而另一个原因是事,有些秘密藏在当事人心里,对当事人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这就产生了倾诉的需求。
其实一般人都有这种心理反应。越是想让他保守秘密,他就越想说出去。“保守秘密”和“告诉适当的人”实际上是同类语。如果你真的想要保守秘密的话,就不会去对别人讲了。所以,想要守住秘密,就要先管住自己想要倾吐的欲望。
人们似乎都认为朋友之间有话必须要直说,并错误地以为这是一种良好的行为。这又是为何呢?很简单,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心里有什么秘密或者是有什么心里话,找一个能跟自己推心置腹的伙伴倾诉一番,自己的一些烦恼及压力也就能缓解一些。换一句话来讲,只要自己这样一倾诉,就会舒服一点。越是倾诉,就越舒服。其实,这种所谓的倾诉,是适得其反的。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经过长时间研究,对有话直说这一问题,作出了一个新的结论就是能保守自己内心秘密的人,跟那些愿意透露自己内心秘密的人相比。对比的结果是:能保守自己内心秘密的人,心理是比较健康的,即使有些心理问题,那也是微不足道的。通俗一点说就是,能保守自己内心秘密的人,基本是不存在任何心理问题的,也不存在任何压力。能保守自己内心秘密的人,在跟其他人的交往时,就能保持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人格。使自己的个性、人格一步一步成熟,成熟就意味着自信,意味着独立。
小编支招:如果你真的那么迫切地希望有人或者某个载体能够接收你的秘密或者苦水,不妨试试写日记,将你所有想要倾吐的秘密全盘吐进日记里,然后不论你是压箱底还是烧成灰烬都任由自己处置。通常,一个习惯的养成只需要两周时间,两周后便可形成习惯。
为什么很少有人愿意独自守住一个秘密
再来看看小雪,每个人总会有自己的秘密,或者在各种情况下获悉到别人的秘密。小雪的困扰事实上是因为自己无法控制传播秘密的冲动。我们可能会自认为自己的保密性很好,比如说自己心里的秘密就能坚忍着,不去告诉别人,而对于听来的秘密,我们却总是忍不住想要跟别人分享一下,就像谈论一个无关于己的八卦一样自然。为什么我们总是管不住自己的嘴?
专家解析:经研究,人们保守不了秘密的原因具体有以下几点:
1.炫耀心理:人都有这样的特点,知道的秘密越多,别人就越觉得你了不起,你也会因此而感到有一种值得炫耀的骄傲。炫耀心理除了表现在知道秘密这一点上,在其它方面也有表现。例如,女性都爱披金挂银戴首饰,这里面就有一种炫耀的心理。从本质上来讲,炫耀心理是虚荣心理的“翻版”。
2.疏泄心理:有话憋着不讲,时间一长,心理有一种压力,会感到难受,甚至痛苦。讲出来以后,心情就舒畅了,烦恼也减少了。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还有一种心理:你越想叫他保密,他就越想讲出去。如果真想保守秘密的话,那就最好不对别人讲。 心理治疗中有个“疏泄疗法”,就是让病人将烦恼、苦闷统统讲出来,当他将腹中“苦水”全部倾吐出来以后,心情就舒畅得多了,即“一吐为快”。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每天都会遇到一些无聊的不愉快的事情,这就会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就像替人保密一样,从内心深处来讲并非十分愿意替人保密,可嘴里已经答应了人家,不讲出来心中不好受,当然更不宜到处宣扬。怎么办?那就讲给自己最信任的人听,而每个人都有自己最信任的人,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保密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如果真有什么秘密的话,最好跟任何一个人也不要讲。
3.情感过盛:在人际关系中,情感的过份卷入和透露个人信息,因而,泄密源于不恰当的自我暴露。人们之间要适度的自我暴露,借此增进感情上的亲和力,更容易被他人认同和接受。因此,在交往中,人们以为是知己就应该无所不谈,秘密便于不经意中被泄漏。其实,由于亲密便相知过多,彼此高度渗透,并不是人们社会交往中的得意之作。说者只顾此时不顾彼时,听者则详情尽知,乐得为友分忧。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可以理解,但谁能保证信任永存,关系不会发生微妙变化呢?
一般情况下,缺少朋友的人易于在“情感饥渴”的时候把握不住自己。欲与人交流的强烈需要加之其只拥有很少的交流对象,使这类人常常无法选择满腹心事对谁言,有时对方几句稍稍入耳的话就能使其大为感动,感动之余便深信不疑,很快就解除了必要的戒备之心。心无防范等于无城池护卫之家园,被欺骗、被骚扰、受伤害又能去怪谁呢?
4.过分坦诚:还有的人误以为坦诚的原则适用于所有的人际关系,明知某人是爱打听别人隐私、热衷于传言小道消息者,也不会灵活应对,实话实说的结果可想而知。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存有秘密和保持坦诚并不矛盾,坦诚用以待人,秘密用以自娱,若以为坦诚就必须是心灵的全部剖白,这不是一种误会,便是一种苛求。
Tips:
秘密让人变得厚重
正如卢梭说的那样:“我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我是独一无二的,上帝在创造了我之后,就把模子打碎了。”从心理角度看,这句话最贴切不过,这也正是人格形成和成熟的必然结果。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往往处于心理尚未演变分化的混沌状态,随后,犹如种子发芽长成植物一样,个体心理演变发展成为完全分化的、独特的人格。
个人的独特性和人格心理的个体性,注定了在人际交往中把握内心的秘密的方式,人格也逐渐变得成熟、独立起来。此时,保护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就成了一个永恒的主题。没有了秘密,人心里会很空,并产生枯竭感,而内心的隐秘则能增加人的厚重感,体味精神上的享受。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守住秘密
别看女孩子平时叽叽喳喳,你就认为她们把自己的秘密都泄漏了。其实,她们说出去的充其量就是自己的烦恼而已。女性天生比较感性,正因如此,她们更愿意找个人来听听自己的烦恼,而那些真正埋藏在女性内心深处的秘密,她们是永远都不会说出来的。这主要是因为女性的弱者心态。从女性的生理特点就不难看出,阴柔是女性最主要的特征。这就决定了女性爱把自己定位在弱者的位置,即使有的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强硬,但其内心却永远都是柔软的。在这种弱者心态下,女性常常会认为自己对外部生活的掌控能力不够,而秘密就不同了,那是完全属于自己的隐私。别人再强大,也无法摆布你的内心世界。既然女性不能掌控外部世界,那自己的内心还是可以做主的。于是,女性总会感到心中保有的秘密越多,对自己的掌控能力就越强。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轻松地保守秘密。有时候心里的秘密太多了,就会成为负担,很容易让人抑郁。因此,想要守住秘密又不愿泄露秘密就要学会给秘密找个出口。秘密不一定非要说出口。你可以把它写进日记或博客,或者在网上和陌生人聊聊,同样能起到减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