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的语文课堂上,尤其是高三,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老师在讲台上全情投入,对每个知识点都讲的细致、认真,而学生在下面则昏昏欲睡,一片死气沉沉,作为听课老师的我们也强打着精神在听,由此可想,这节课的教学效率了。那么,我们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从而改变这种状态,真正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焕发无限活力?
第一、教师要激情投入,全身心地投入课堂,课堂才会有无限活力。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成功的事业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而全身心的投入,则需要依靠发自内心的激情。而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只有心中怀有对学生、对事业的无穷激情,才能拥有充沛的精力,才能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
要想改变目前这种不良的状态,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我认为首先教师要摆脱自身思想上的束缚,要放得开,就像演员一样,一旦开演就要全心投入角色的感情中,不能受任何外在的影响。有些教师上课时,往讲台一站,拿着课本就开始滔滔不绝,一节课就这样结束,知识点倒是都讲完了,可这样平淡无奇的课堂,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要达到预定的课堂效果,教师就必须放开自己,激情投入,才能真正使课堂焕发活力。其次,语言的魅力,语言的韵致,是教师激情投入的显现。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在人的大脑皮层留下较深的印痕,记忆也往往能巩固持久。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举手投足无不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对事业的激情。从美学的范畴来说,处于激情状态中的教师,其外表是最美丽的,是富有魅力的!
第二、注入美感,吸引学生,课堂才会焕发无限活力。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既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它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延不绝的文明。换句话说,它还具有人文性。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的,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如果离开美,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就将是一张失血的脸,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注入美感,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才能焕发无限活力。
要想注入美感,教师就应利用好语文课本这一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引进文质兼美的经典著作与精约优美、含义深沉的名言警句,重锤敲打,反复诵读,让学生含英咀华,口齿留香,既长精神,又增见识,牵引学生灵魂沉浮于字里行间,让心灵浸染着墨韵书香,使学生昂扬起率真灵动的生命激情。语文课堂教学的美感表现是多方面的。就课文本身而言,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清照的《声声慢》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境界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有“美在典型”的典型美;曹禺的《雷雨》、鲁迅的《祝福》,有忧愤深广的悲剧美;沈从文的《边城》、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有纯真、感人的人性美;苏轼的《赤壁赋》、王勃的《〈滕王阁〉序》有千古传诵的语言美……把这些美开掘出来,本身就是一种美感。
但语文课本上的这些美,要让学生去发现,去领悟,就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换句话说,教师的启发、引导、促进本身也要求美。这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谈的另一方面,即教师的语言美。我们的许多教师在上课时都存在着用语上的不足,有的教师好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甚至成了口头禅,造成了语言的浪费。语言的浪费,也是时间的浪费。自然这样的课堂是毫无美感可言的,也就更别谈吸引学生了。
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认为启发式教学必须提问,问得越多,也就意味着师生双边活动开展得越好。殊不知,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语意表达的简洁性优于复杂性,讲其必讲,不在多少;生动性优于启发性,启发性不一定体现在提问上,讲解也可以启发。
因此,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美感,教师必须仔细锤炼教学语言。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教学语言不仅要准确地表情达意,还要经过修饰美化,才能打动人心,使人产生美感愉悦。学生听了教师闪耀着美的光彩的语言,“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这样,语文水平会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提高。而教师的语言美表现有三: ①语言结构形式对称均衡,符合形式美原则,雅俗共赏; ②语言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回环往复,一唱三叹,能产生悦耳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③语言表达富有感情,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或直抒胸臆,或诙谐幽默。这样的语言既能表达思想,又能怡情养性。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利用知识储备,在课堂上即兴发挥,充分展现自己的语言创造力,才能使教学语言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总之,不断挖掘文本之中的美,再加以教师优美的语言,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自然会充满美感,长此以往,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就会处处焕发无限活力。
第三、挖掘情感因素,使语文课堂焕发无限活力。
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情感是语文教学的命脉, 语文教学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 用情感打动学生的心灵。在进行语文教学时, 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 使学生在思想、性格、语言等方面不断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十八岁和其他》中感受父子深情,从《我与地坛》中体会母子情深,从《边城》中认识祖孙、兄弟之情,从《陈情表》中领悟忠与孝的抉择,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
首先,课前充分备课,挖掘课文中情感因素。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认真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通过朗读先触摸文本的灵魂,体味文章反映的生活现实,充分挖掘其中丰富的情感因素。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出口成章;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倾吐的需要,燃起学习语文的热情。例如:在准备《十八岁与其他》这篇课文时,充分挖掘课本内涵,了解到这篇课文其实是台湾作家杨子以自身的感受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提供了一种操作交流的平台。杨子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平等理念下的交流就是对孩子的爱。而孩子如何去理解父母的这份让人感动一生的爱意?同样,也需要理解与尊重,也需要对话与交流,在相互的交流里学会对父母感恩。这就是这篇文章的情感因素。因此,我就决定以自读体悟的形式来学习此文。设计了四部分,下达四种要求,来让学生边读边悟。后以讨论的形式来解读要求和问题,使学生充分理解父母、感恩父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激发课堂情感,准确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培养学生个性中积极的情感因素,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样,让学生从一个平静状态进入一个情感涌动的境界中,使整个课堂弥漫着一种积极的情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焕发无限活力。例如在学习白居易《琵琶行》一文时,课前先给学生播放琵琶名曲《十面埋伏》,在他们在琵琶声中感受我国古典音乐之美。正式上课时,首先让学生听课文朗诵,在听中体会诗人的感情,然后自己反复吟诵,在读中感悟,最后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与情感的参与,这样一来,再来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就会有极大的学习热情,从而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就活力无限了。
最后,创设情境, 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境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利用语言打动和感染学生,借助朗诵、音乐来调动学生的情绪,富有激情地讲课和恰当运用影视作品创设佳境等等。例如: 在学习《祖国山川颂》这篇课文时,通过展示祖国大好河山的相关图片,用真实的画面调动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图片中看到祖国山川的美丽,从而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在这种情境下,以景促情,学生就能更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与情感。这样一来,课堂氛围自然活跃起来,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
综上所述,要想改变当前语文课堂气死沉沉的局面,我们必须从教师自身出发,全身心、激情投入,充分利用好课本这一主阵地,挖掘其内涵和情感因素,用教师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注入无限美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一来,我们的语文学科一定可以重现其无穷的魅力,语文课堂也会焕发无限活力。
第一、教师要激情投入,全身心地投入课堂,课堂才会有无限活力。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成功的事业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而全身心的投入,则需要依靠发自内心的激情。而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只有心中怀有对学生、对事业的无穷激情,才能拥有充沛的精力,才能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
要想改变目前这种不良的状态,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我认为首先教师要摆脱自身思想上的束缚,要放得开,就像演员一样,一旦开演就要全心投入角色的感情中,不能受任何外在的影响。有些教师上课时,往讲台一站,拿着课本就开始滔滔不绝,一节课就这样结束,知识点倒是都讲完了,可这样平淡无奇的课堂,其效果可想而知。因此,要达到预定的课堂效果,教师就必须放开自己,激情投入,才能真正使课堂焕发活力。其次,语言的魅力,语言的韵致,是教师激情投入的显现。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在人的大脑皮层留下较深的印痕,记忆也往往能巩固持久。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举手投足无不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对事业的激情。从美学的范畴来说,处于激情状态中的教师,其外表是最美丽的,是富有魅力的!
第二、注入美感,吸引学生,课堂才会焕发无限活力。
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一半是科学,一半是艺术。”既然一半是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离不开一个“美”字。语文既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它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延不绝的文明。换句话说,它还具有人文性。语文学科的人文属性不是凭借简单直白的道德说教文字承载的,而是借助于一篇篇熔自然美、生活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等于一炉的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表现出来的。如果离开美,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就将是一张失血的脸,显得苍白无力。因此,语文教学,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注入美感,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才能焕发无限活力。
要想注入美感,教师就应利用好语文课本这一审美教育的主阵地,引进文质兼美的经典著作与精约优美、含义深沉的名言警句,重锤敲打,反复诵读,让学生含英咀华,口齿留香,既长精神,又增见识,牵引学生灵魂沉浮于字里行间,让心灵浸染着墨韵书香,使学生昂扬起率真灵动的生命激情。语文课堂教学的美感表现是多方面的。就课文本身而言,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清照的《声声慢》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境界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有“美在典型”的典型美;曹禺的《雷雨》、鲁迅的《祝福》,有忧愤深广的悲剧美;沈从文的《边城》、欧·亨利的《最后的常春藤叶》有纯真、感人的人性美;苏轼的《赤壁赋》、王勃的《〈滕王阁〉序》有千古传诵的语言美……把这些美开掘出来,本身就是一种美感。
但语文课本上的这些美,要让学生去发现,去领悟,就离不开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换句话说,教师的启发、引导、促进本身也要求美。这也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谈的另一方面,即教师的语言美。我们的许多教师在上课时都存在着用语上的不足,有的教师好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甚至成了口头禅,造成了语言的浪费。语言的浪费,也是时间的浪费。自然这样的课堂是毫无美感可言的,也就更别谈吸引学生了。
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认为启发式教学必须提问,问得越多,也就意味着师生双边活动开展得越好。殊不知,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语意表达的简洁性优于复杂性,讲其必讲,不在多少;生动性优于启发性,启发性不一定体现在提问上,讲解也可以启发。
因此,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美感,教师必须仔细锤炼教学语言。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教学语言不仅要准确地表情达意,还要经过修饰美化,才能打动人心,使人产生美感愉悦。学生听了教师闪耀着美的光彩的语言,“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这样,语文水平会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提高。而教师的语言美表现有三: ①语言结构形式对称均衡,符合形式美原则,雅俗共赏; ②语言抑扬顿挫,铿锵有力,回环往复,一唱三叹,能产生悦耳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③语言表达富有感情,或娓娓道来,或慷慨激昂,或直抒胸臆,或诙谐幽默。这样的语言既能表达思想,又能怡情养性。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利用知识储备,在课堂上即兴发挥,充分展现自己的语言创造力,才能使教学语言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总之,不断挖掘文本之中的美,再加以教师优美的语言,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自然会充满美感,长此以往,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就会处处焕发无限活力。
第三、挖掘情感因素,使语文课堂焕发无限活力。
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它更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情感是语文教学的命脉, 语文教学要以情动人、以情感人, 用情感打动学生的心灵。在进行语文教学时, 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 使学生在思想、性格、语言等方面不断得到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十八岁和其他》中感受父子深情,从《我与地坛》中体会母子情深,从《边城》中认识祖孙、兄弟之情,从《陈情表》中领悟忠与孝的抉择,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
首先,课前充分备课,挖掘课文中情感因素。教师在备课时,要深入钻研教材和大纲,反复阅读教学参考书及有关资料,认真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情感美,通过朗读先触摸文本的灵魂,体味文章反映的生活现实,充分挖掘其中丰富的情感因素。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做到出口成章;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倾吐的需要,燃起学习语文的热情。例如:在准备《十八岁与其他》这篇课文时,充分挖掘课本内涵,了解到这篇课文其实是台湾作家杨子以自身的感受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提供了一种操作交流的平台。杨子在这篇文章中告诉我们,平等理念下的交流就是对孩子的爱。而孩子如何去理解父母的这份让人感动一生的爱意?同样,也需要理解与尊重,也需要对话与交流,在相互的交流里学会对父母感恩。这就是这篇文章的情感因素。因此,我就决定以自读体悟的形式来学习此文。设计了四部分,下达四种要求,来让学生边读边悟。后以讨论的形式来解读要求和问题,使学生充分理解父母、感恩父母,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激发课堂情感,准确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培养学生个性中积极的情感因素,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样,让学生从一个平静状态进入一个情感涌动的境界中,使整个课堂弥漫着一种积极的情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焕发无限活力。例如在学习白居易《琵琶行》一文时,课前先给学生播放琵琶名曲《十面埋伏》,在他们在琵琶声中感受我国古典音乐之美。正式上课时,首先让学生听课文朗诵,在听中体会诗人的感情,然后自己反复吟诵,在读中感悟,最后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与情感的参与,这样一来,再来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就会有极大的学习热情,从而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就活力无限了。
最后,创设情境, 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 情境教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可利用语言打动和感染学生,借助朗诵、音乐来调动学生的情绪,富有激情地讲课和恰当运用影视作品创设佳境等等。例如: 在学习《祖国山川颂》这篇课文时,通过展示祖国大好河山的相关图片,用真实的画面调动他们的情感,让他们图片中看到祖国山川的美丽,从而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在这种情境下,以景促情,学生就能更深刻理解文章的内涵与情感。这样一来,课堂氛围自然活跃起来,课堂效率也就提高了。
综上所述,要想改变当前语文课堂气死沉沉的局面,我们必须从教师自身出发,全身心、激情投入,充分利用好课本这一主阵地,挖掘其内涵和情感因素,用教师优美的语言,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注入无限美感,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一来,我们的语文学科一定可以重现其无穷的魅力,语文课堂也会焕发无限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