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发酵方式对六堡茶品质的影响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zx5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比较不同发酵方式对六堡茶品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蒸双压、冷发酵2种不同发酵方式处理六堡茶,考察其对六堡成品茶品质及内含物质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不同处理的六堡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茶红素、茶褐素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感官和理化成分都表现出不同的产品特点,双蒸双压处理的六堡茶发酵程度、物质转化程度均低于冷发酵处理。[结论]研究可为丰富六堡茶的基础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六堡茶;发酵方式;品质
  中图分类号S571.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8-091-02
  Abstract[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compare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mentation modes on quality of Liupao tea. [Method] The influences of two different fermentation modes which were “double steam by double compaction”and “cold fermentation” on quality and contents of Liupao tea were compared. [Result] Results showed that Liupao tea polyphenols, amino acids, caffeine, water extract, TRs, TB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0.01). Its sensory and physiochemical components indicate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products. Liupao tea’s fermentation and material transformation degree of “double steam by double compaction”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cold fermentation” processing. [Conclusion] The study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enrich basic theory research of Liupao tea.
  Key wordsLiupao tea; Fermentation mode; Quality
  六堡茶属于后发酵黑茶,干茶色泽黑褐,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醇和爽口,香气醇陈,具有红、浓、陈、醇、显槟榔香的独特品质特点[1-2]。六堡茶是广西的特产,其因产于苍梧六堡镇而得名,产制历史可追溯至1 500多年前[3-5]。梧州茶厂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六堡茶加工企业,是广西茶行业唯一的“中华老字号”,其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六堡茶加工与品质提升技术研究,引领六堡茶产业向标准化迈进。
  六堡茶经初制和精制两大工序加工而成,其中渥堆发酵是六堡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6],笔者通过比较梧州茶厂常采用的2种渥堆发酵方式(即“双蒸双压”与“冷发酵”)下六堡茶的品质及主要理化成分,研究不同发酵方式对六堡茶品质的影响,以期为丰富六堡茶基础理论研究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原材料。
  六堡茶特级、1级毛茶原料(来自梧州茶厂),发酵渥堆工序分别采用双蒸双压、冷发酵2种方式完成制茶,以2年成品茶为研究对象,每种发酵方式处理2个茶叶等级,共4个处理,每处理取3次重复样,共计12个样品,待用分析。
  1.1.2主要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美普达UV-1800PC;纯水仪,上海和泰Master-S15;恒温水浴锅,HH-S6数显;布氏漏斗连同减压抽滤装置,巩义予华SHZ-IIID;精密分析天平,美国OHAUS CP214;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DHG-9053A。
  1.2方法
  1.2.1不同发酵方式的六堡茶制茶工艺。
  双蒸双压:原料毛茶→筛选→拼堆→初蒸→焗堆(18~24 h)→复蒸(复蒸前打散)→紧压入箩→晾置→陈化→成品。
  冷发酵:原料毛茶→筛分→拼堆→冷发酵(加水,渥堆、翻堆交替进行4~5次,持续1个月左右)→蒸压入箩→晾置→陈化→成品。
  1.2.2相关理化指标检测方法。
  不同发酵方式六堡成品茶水分测定:120 ℃衡重法[7];水浸出物:采用全量法,参照GB/8305测定[8];茶多酚:采用酒石酸铁比色法,参照GB/8313[9];游离氨基酸:采用茚三酮显色法,参照GB/8314[10];咖啡碱: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参照GB/8312[11];
  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采用系统分析法[12]。
  1.2.3感官审评。
  参照茶叶审评室的条件和审评方法[13]进行,采用3 g茶样150 mL沸水冲泡5 min,所有茶样按相同方法在相同环境下进行评审。
  1.2.4数据处理。数据处理采用office办公软件,统计软件采用SPSS等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发酵方式下六堡茶主要理化成分分析结果
  如表1所示,不同等级六堡茶采用冷发酵和双蒸双压2种不同发酵方式制成成品茶后,双蒸双压处理的六堡茶水浸出物含量均高于冷发酵处理,各处理间的水浸出物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双蒸双压处理的茶多酚含量也高于冷发酵处理,与水浸出物呈现出同样的规律,茶多酚含量也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双蒸双压处理的六堡茶物质降解程度轻于冷发酵处理。   咖啡碱和氨基酸是茶叶的重要特征性物质,如表2 所示,不同等级六堡茶采用冷发酵和双蒸双压2种不同发酵方式制成成品茶后,氨基酸含量在2%左右,咖啡碱含量4%左右,不同处理间的氨基酸和咖啡碱含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检测数据表明,双蒸双压发酵方式的六堡茶咖啡碱含量均低于冷发酵方式,这可能是由于高温有利于咖啡碱降解造成的。
  在茶叶加工过程中会形成多种色素物质,对构成茶叶品质特点及不同茶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六堡茶渥堆工序中,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加速儿茶素的自动与酶促氧化,使得茶多酚有色氧化物质逐渐积累,茶黄素(TFs)、茶红素(TRs)、茶褐素(TBs)明显增加,这3种色素物质也是黑茶黄褐外形色泽形成的主要参与者。如表3所示,不同等级六堡茶采用冷发酵和双蒸双压2种不同发酵方式制成成品茶后,TFs、TRs、TBs 3种色素得到大量积累,其中双蒸双压发酵处理的六堡茶TFs、TRs均高于冷发酵处理,TBs低于冷发酵处理,这与冷发酵处理中茶多酚氧化程度高于双蒸双压处理有着内在的联系。从方差分析结果来看,不同发酵方式不同等级的六堡茶茶红素与茶褐素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茶黄素无显著性差异。
  2.2不同发酵方式六堡茶感官审评结果
  对不同处理的六堡茶样进行感官审评,评审结果见表4。结果表明,冷发酵处理的六堡成品茶外形紧细匀整有金花,滋味醇厚甘甜,有陈香,汤色深红,叶底红(黑)褐柔软;双蒸双压处理的六堡茶外形匀整,滋味陈味醇浓,刺激性强于冷发酵,汤色也不及冷发酵红亮,叶底红(黄)褐柔软,色泽总体也稍浅于冷发酵处理。综合来看,较短时间的双蒸双压发酵处理的六堡茶发酵程度、物质转化程度不及较长时间的冷发酵处理,不同发酵渥堆方式的六堡茶之间有着较为明显的感官差别,各有特色,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结论与讨论
  3.1结论
  通过比较双蒸双压、冷发酵2种不同发酵方式对六堡成品茶品质及内含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六堡茶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茶红素、茶褐素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双蒸双压处理的六堡茶发酵程度、物质转化程度均低于冷发酵处理,不同处理的感官和理化成分都表现出不同的产品特点,各有特色,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2讨论
  双蒸双压发酵工艺经蒸茶机2次汽蒸,中间焗压时间18~24 h,随后压篓晾置陈化。产品口感醇爽浓厚,相对耐泡,其优点是占用场地时间短、效率高;缺点是短时间内原料内含物质转化程度不大,高温汽蒸,转化程度不好控制,要获得红浓的品质,需要比冷发酵茶更长的陈化时间。
  冷发酵将拼堆好的茶叶加水至含水量25%左右,渥堆、翻堆交替进行4~5次,依照发酵情况持续1个月左右的时间,蒸压入篓晾置陈化。产品滋味醇和,优点是能耗低,利用物质转化产生的热,促进物质转化,利于掌握发酵程度,发酵过程中产生丰富的益生菌,利于六堡茶品质的形成;缺点是发酵时间长,占用场地时间长。
  参考文献
  [1]
  农艳芳,苏淑梅,张兴勇,等.广西六堡茶生产工艺“渥堆”法的分析比较[J].广西农学报,2011,26(4):61-63.
  [2] 何梅珍,黄达勤,石荣强,等.六堡茶渥堆发酵自动控制技术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24):10136-10138.
  [3] 王登良,张均伟,龙志荣,等.六堡茶加工工艺探讨[J].广东茶业,2009(6):36-38.
  [4] 温志杰,石荣强,何勇强,等.六堡茶渥堆过程中微生物种群变化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009-1011.
  [5] 陈椽.制茶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267.
  [6] 梁燕妮,田春林,俸雪.六堡茶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农业与技术,2014,34(11):10-11.
  [7] 张正竹.茶叶生物化学实验教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33.
  [8] 周卫龙,徐建峰,陆小磊,等. 茶 水浸出物测定:GB/T8305—201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9] 周卫龙,孙安华,钟萝,等.茶 茶多酚测定:GB/T8313—200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10] 徐建峰,周卫龙,陆小磊,等.茶 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GB/T8314—201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11] 陆小磊,周卫龙,徐建峰,等.茶 咖啡碱测定:GB/8312—201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12] 黄意欢.茶学实验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13] 连文钦,蔡值凌,陈荔银,等.进出口茶叶感官审评室条件:SN/T0917—201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农牧交错带典型地区的时空动态特征。[方法]基于MODIS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集(2000~2010年),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趋势分析方法,以吉林西部为例,研究农牧交错带典型地区地表植被空间分布特征。[结果]2000~2010年,吉林西部地表植被在生长季呈明显上升趋势;研究区地表植被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正相关,但在局部地区地表植被分布有破碎倾向,空间分布的整体性一般。[结论]该研究为人类合
期刊
摘要[目的]科学、公正、客观地鉴定评价参试大豆新品种的产量、品质、抗性、生育期类型等主要性状及其遗传稳定性、适应性等,为新品种审定和推广应用提供准确可靠的科学依据,保障大豆生产用种安全,加快提供优良品种。[方法]应用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系统(RCTAS)对参加河南省不同生态条件下区域试验的12个夏大豆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结果]周豆24、洛豆1号、周豆25号和安豆
期刊
摘要[目的]采用便携式紫外荧光仪测定环境空气中SO2浓度。[方法]将紫外荧光法应用于室外监测,研究其性能,并与甲醛法用标准气体样品和环境空气监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当环境空气SO2浓度小于5 μL/m3时,2种方法应采用绝对误差来评价;当环境空气SO2浓度大于5 μL/m3时,2种方法有很好的相关性,其相对误差小于10%。[结论]紫外荧光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实时性强、检测范围宽和重复性好等优点,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黄渤海区域养殖扇贝产品重金属污染情况,为扇贝养殖的安全生产以及扇贝产品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对黄渤海不同养殖海域扇贝体内锌、铅、镉、铁、铜、锰、铝、铬含量进行了测定,以《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及《海洋生物质量》等卫生要求进行比较,进行黄渤海区域养殖扇贝重金属污染的评价。[结果]试验表明,14种样品中铅含量均不超过0.5 mg/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糯扎渡水电站滑坡体非饱和土的基质吸力,为运用非饱和土力学理论研究滑坡判据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快拔式张力计选取在岩性上具有代表性的5处滑坡(典型强风化砂岩、页岩,典型全强风化花岗片麻岩,典型全风化粉砂岩,典型全风化花岗岩,典型全风化花岗岩)进行现场观测试验,对比不同岩性岩石在天然状态和模拟饱和状态下的基质吸力变化曲线。[结果]不同岩性对于基质吸力的降低呈现不同的变化曲线,基质吸力
期刊
摘要[目的]定量评估区域生态安全的基本态势和变动特征。[方法]以人类活动扰动较大的湖北省恩施州为例,采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结合区域自然环境、生态问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遴选人口密度、公路密度、人均GDP、人均耕地面积、第三产业比重等16个指标,采用变异系数法和熵权法2种客观权重赋权法分别对各个指标进行赋权,通过综合评价法对恩施州各县市的生态安全进行评定。[结果]恩施州的生态
期刊
摘要采用离心后不同的低温保存方式和添加新鲜培养基的方法,对角毛藻离心收集后储存的最长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新鲜培养基的储存方法优于直接添加藻液的方法,并且存储时间长;角毛藻在3 000 r/min或较低转数离心后,藻泥可以添加新鲜培养基储存于-2 ℃冰箱,至少储存35 d,再培养不影响生长。角毛藻储存温度越低,储存时间就越长,但要在角毛藻不结冰的情况下。此保藏方法可以应用于角毛藻销售中转储
期刊
摘要一次性餐具伴随快餐文化走进人们日常生活,它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环境污染以及健康隐患等问题。以四川省泸州市在校医学院校大学生、非医学院校大学生和社会人士为调查对象,采用发放纸质以及电子档调查问卷形式,调查泸州市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以及对一次性餐具的相关认知情况,分析一次性餐具风靡的原因和影响一次性餐具使用的因素,指出增强人们的健康意识能有效减少一次性餐具特别是劣质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最后从个人、学校
期刊
摘要[目的]实现对河南烟叶中木质素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首先改进了烟叶中木质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该方法测定的准确性进行了评定(对同一样品,8次平行测定的RSD值为3.58%),随后用此方法测定了河南地区95个初烤烟叶样品中的木质素含量,然后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相应的光谱,进行二阶微分处理和平滑预处理后,用偏最小二乘法和完全交互验证方式建立相应预测模型。[结果]试验建立的烟叶中木质素预测模型的相关
期刊
摘要[目的]测定土壤样品中22种PAEs,建立检测与评价方法。[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MS)法,以多反应监测扫描方式测定22种塑化剂(PAEs)。[结果]被检测样品在添加水平为0.50~2.00 mg/kg时,22种PAEs类化合物检测质量浓度范围为0.10~3.00 mg/L,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0 0,拟合出线性方程;回收率为80.20%~13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