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高职合成氨生产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中,在科学分析办学定位,明确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发展方向,对鄂尔多斯地区相关企业的调研与分析的前提下,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对本课程进行重新设计。
[关 鍵 词] 氨;尿素;课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3-0190-02
合成氨生产技术是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它主要培养学生能够进行氨合成生产及尿素合成生产开停车及稳定运行操作,并能够判断、处理异常现象。长期以来,高职合成氨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沿用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相脱节,同时,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不利于培养其实践能力,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胜任岗位工作,还需要继续培训才能上岗。
为了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系在科学分析办学定位,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对鄂尔多斯地区合成氨企业的调研与分析的前提下,根据氨合成及尿素合成的工作过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对合成氨生产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
一、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以高教〔2006〕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学院办学定位、化工行业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学生的认知特点等因素为依据,与化工行业、企业人员紧密配合,共同进行合成氨生产技术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课程设计的理念是在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切实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根据本地区合成氨企业的发展现状,将课程内容定位在当前常用工艺的技术上。
(二)课程开发流程与思路
课程主要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我们根据氨和尿素实际生产过程和相关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将课程内容归纳为氨的合成生产、尿素的合成生产两个工作项目,八个典型的工作任务。然后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以实际工作流程设计教学进程和学习情景,以注重过程化、综合化的考核方式实施教学评价。课程通过项目教学、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实习实践等多种实践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两者结合在一起,使理论知识学习服务于职业技能训练,职业技能训练帮助职业素养养成,职业能力在工作任务的完成中得以提升,最终达到学生满足企业需求,适应工作岗位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设计(如下表)。
根据氨、尿素实际生产过程、职业岗位(合成氨生产工、尿素生产工)需求,重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以“理论必须、强化技能”为原则,突出实用、突出技能。
通过仿真软件、工艺流程模型为项目载体的课程教学设计,使教师从教学传授者转为教学活动组织者,从一个单纯的教学演示角色转变为一个复合型的教学导演角色。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将重点放在教案与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重点强化学生设计思维的启发,鼓励学生的个性与独创。由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变成教师组织策划、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共同讲评,以项目学习法的形式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过程中,让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知识与能力的构建。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使用了任务引导教学法、过程导向教学法、案例解析教学法、情境体验教学法等,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例如,在完成识读氨合成工艺流程图典型工作任务时,教师采用了任务引领教学法,明确工作任务、工作要求,提供信息资讯途径及方法指导。
三、总结
高职院校以培养实践性人才为方向,强调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是合成氨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次升华,有助于解决在化工生产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在今后化工类教学的实施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陶素连.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机械零部件的识读、测绘与造型》课程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11.
[2]柳燕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研究与课程开发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
[3]徐广舒.一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设计[J].长春大学学报,2010.
[4]邓泽民,陈庆和.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关 鍵 词] 氨;尿素;课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3-0190-02
合成氨生产技术是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核心课程,它主要培养学生能够进行氨合成生产及尿素合成生产开停车及稳定运行操作,并能够判断、处理异常现象。长期以来,高职合成氨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沿用学科体系的教学模式,课程内容与职业实践相脱节,同时,学生只能被动地学习,不利于培养其实践能力,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胜任岗位工作,还需要继续培训才能上岗。
为了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我系在科学分析办学定位,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对鄂尔多斯地区合成氨企业的调研与分析的前提下,根据氨合成及尿素合成的工作过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对合成氨生产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设计。
一、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以高教〔2006〕16号文件精神为指导,以学院办学定位、化工行业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学生的认知特点等因素为依据,与化工行业、企业人员紧密配合,共同进行合成氨生产技术课程的开发与设计。课程设计的理念是在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切实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提高“教”与“学”的效果;根据本地区合成氨企业的发展现状,将课程内容定位在当前常用工艺的技术上。
(二)课程开发流程与思路
课程主要采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我们根据氨和尿素实际生产过程和相关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将课程内容归纳为氨的合成生产、尿素的合成生产两个工作项目,八个典型的工作任务。然后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以实际工作流程设计教学进程和学习情景,以注重过程化、综合化的考核方式实施教学评价。课程通过项目教学、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实习实践等多种实践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两者结合在一起,使理论知识学习服务于职业技能训练,职业技能训练帮助职业素养养成,职业能力在工作任务的完成中得以提升,最终达到学生满足企业需求,适应工作岗位的目的。
二、课程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设计(如下表)。
根据氨、尿素实际生产过程、职业岗位(合成氨生产工、尿素生产工)需求,重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以“理论必须、强化技能”为原则,突出实用、突出技能。
通过仿真软件、工艺流程模型为项目载体的课程教学设计,使教师从教学传授者转为教学活动组织者,从一个单纯的教学演示角色转变为一个复合型的教学导演角色。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应将重点放在教案与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教师将更多精力放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重点强化学生设计思维的启发,鼓励学生的个性与独创。由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变成教师组织策划、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共同讲评,以项目学习法的形式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过程中,让学生积极、自主地进行知识与能力的构建。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使用了任务引导教学法、过程导向教学法、案例解析教学法、情境体验教学法等,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
例如,在完成识读氨合成工艺流程图典型工作任务时,教师采用了任务引领教学法,明确工作任务、工作要求,提供信息资讯途径及方法指导。
三、总结
高职院校以培养实践性人才为方向,强调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是合成氨生产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一次升华,有助于解决在化工生产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便于在今后化工类教学的实施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陶素连.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机械零部件的识读、测绘与造型》课程重构[J].职业技术教育,2011.
[2]柳燕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模式研究与课程开发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
[3]徐广舒.一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教学设计[J].长春大学学报,2010.
[4]邓泽民,陈庆和.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