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缝纫车间——罗马尼亚

来源 :中国纺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weibo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罗马尼亚,中纺联代表团深入了解了这个“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东欧国家。
  纺织服装业是罗马尼亚的传统支柱产业,在罗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罗马尼亚也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重要市场和东欧地区集散地。目前全国纺织服装企业数约6096家,从业人数为190381,无论从企业数还是从业人员,纺织类占比均不到20%。罗服装加工业基础较好,技术水平较发达,85%的企业以来料加工的方式生产服装,91%的产品出口欧盟,主要产品是紧身衣及女士上衣(罩衫)。
  罗马尼亚纺织服装皮革协会(FEPAIUS)主席Mihai Pasculescu先生及罗马尼亚服装协会副主席Elena Stoica女士与中纺联代表团举行了会谈。罗马尼亚作为东欧的服装加工业大国,具有打样快速、产品标准高、起订量小、交期快等特点,但同时也有不足,例如主要形式为来料加工,设计能力有限,技术工人比较或缺等。
  由于罗马尼亚纺织业薄弱,因此需从国外进口纱线、辅料及配饰,如果在罗加工转变率达到51%以上,则可视为罗本国生产,产品进入欧盟市场和与欧盟有自贸协定的国家免关税和配额,因此中国的纺织上游企业与罗马尼亚服装企业有着很大的合作机会。
  主席先生还提到希望中国企业能在罗的自贸港设立面料加工厂,可以享受罗国政府积极的政策支持,此外,罗北部土地湿润,特别适合种植亚麻及大麻,欢迎中国的企业前来种植并开发麻类产品生产线。
  中国纺织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秘书长、中国纺织贸促会副会长林云峰表示,中国与罗马尼亚的纺织产业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合作前景广阔,并提出了两点具体的合作建议:一是贸易合作,建议关注Texworld面料展及目前世界上最大的Intertextile上海面料展;二是投资促进,建议提供在自贸港设厂的具体情况及政策,利用中国纺织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的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宣传,以吸引有兴趣的企业进行关注。此外,中国对于汉麻的种植及产品开发已有了非常成熟的经验,可以提供合作机会。
  随后,代表团参观了一家位于布加勒斯特的法国针织企业,该企业成立于1998年,主要产品是套头衫、裙子、裤子以及法国军人的制服等。虽然企业只有30多名员工,但是产品品质非常高,所有产品均出口欧洲尤其法国及德国市场。在参观缝纫车间时,当得知其纱线来自意大利时,企业家们啧啧称赞,这么小的一家企业都用意大利纱线,让嗅觉敏锐的参团企业家们嗅到了商机。
  在中国驻罗马尼亚经商处的支持及安排下,关钢参赞出席并与代表团一起拜会了罗马尼亚投资署。罗營商环境、贸易和创业部外资署署长Sorin Vasilescu向大家介绍了罗马尼亚的投资优势:位于欧洲东部,拥有2000万人口,是中欧第二大市场,辐射欧盟5亿人口消费市场;2015年GDP增速在5.7%,位于欧盟前列;企业固定税率为16%,再投资利润税0%,在欧盟各国中非常低;2016年增值税20%,股息红利税5%,到2018年其分别降低到19%和0%;天然资源丰富,土地肥沃,包括油、天然气、煤炭及黄金等;劳动力价格有竞争优势,工业基础设施发展良好,拥有康斯坦察港—黑海最大最深的港口,水路运输便捷。
  从合作上来说,罗马尼亚服装加工业较为强大,而中国则有完整的产业链,具有优异的纺纱、织造等纺织业基础及技术,两国优势互补,拥有很大的合作空间。
  通过此次出访,罗马尼亚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已决定明年3月上海春季联展期间组织其会员企业参观展览会,并有意在此期间召开罗马尼亚投资说明会。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随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空间站的建设提上了日程,进入外太空的航天员会越来越多,并且在轨飞行时间会越来越长,太空环境对航天员的健康影响越来越成为医监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国内高星级酒店业,令其进入了发展的繁荣期。但自2013年党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出台之后,全国高星级酒店经营形式急转直下。由于高星级酒店的繁荣发展并非来自客源市场驱动,加之房地产市场降温,酒店供给过剩,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等各类隐忧开始同时显现。市场剧烈急变之后,当年全国星级饭店陷入全行业亏损。中国酒店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挑战,国内高星级酒店的转型升级也都迫在眉睫。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