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学科主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语文写作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文字功底,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待提升。因此,学生在作文写作时表示无从下手,写出的文章也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语文教师引起重视,帮助高年级的学生对症下药,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课堂上的习作教学发生着变化。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探索“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乐学”“爱学”。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自身认识不足,对周围世界缺乏好奇心和探索欲,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挖掘不够,在实际教学中发生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偏差的问题,造成高耗低效的现象。语文教师针对高年级学生进行习作教学时,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优化习作教学,能提高习作教学的成效。
一、 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中问题
(一)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
在目前习作课程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作文写作无法产生浓厚的兴趣,一旦教师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学生就会怨声载道,抓耳挠腮,表示不知道写什么,不知如何去写。高年级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思维发展水平还有待提升,对事物分析判断能力还有待加强,无法用抽象的思维整理所接触到的写作材料,将生活经验转化成写作素材,无法游刃有余地完成写作任务。高年级的学生习惯于用口头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善于用文字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某件事的看法,发表对生活的见解,写作意识的淡薄,造成了部分小学生对作文写作以消极的态度来应对。
(二)学生阅读量不足
生活中的经历和感悟毕竟有限,学生只有通过阅读积累一定的感性材料,掌握写作的技巧,才能初步具备进行写作的技能。因此,进行大量的阅读材料积累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掌握谋篇布局的写作能力。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小学生开始接触各种视频、图片、音频等方式进行阅读,而忽略了文本阅读的重要价值。有些小学生除了课堂上接触到阅读文本之外,课外很少进行阅读积累,即便接触到一些阅读内容也是粗略地进行浏览,没有深刻把握阅读中的文章脉络,体会文章的深层含义以及传达的思想内涵,因此,阅读量的不足直接限制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缺乏主动积累书面材料的意识
小学生在进行课堂文本学习和课外阅读过程中,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达成教师设定的目标,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只是进行表面文字的阅览,没有深入挖掘作者的深层意图,无法从全局的角度把握文章的情感和文字的内涵,自然无法为写作积累有效的材料。另外,学生在生活中不注意观察生活事物,体会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变化,没有用心体会生活中事物的美,沒有用发现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带着写作意识去从生活经历中搜集有用的写作材料。因此,写出的文章让人感觉无病呻吟,简单的文字堆砌让文章缺乏真情实感,无法触动人心。
二、 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改善策略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以我手写我心”,因此,作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写作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整体感受和体验,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作文写作是学生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手段,能够体现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写作作品也能直接反映学生的智育水平和德育水平。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发自内心的表达对某一事物的情感,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展现小学生阶段应有的童心童趣。比如,语文教师带学生开展一次义务植树活动,在参加活动前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体验,为写作积累素材。语文教师通过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手指酸痛,端水桶带来的负重感,以及亲手栽下树苗获得的成就感等,让学生通过真实的感受写出的作品才能妙趣横生。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任何人都不能随随便便成功,作文写作也是如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随手摘抄好词好句的习惯;在日常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养成随手练笔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随手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记录下来,为写作随时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在学生完成一篇习作之后,对自己习作进行自评和互评,养成随时反思随时评改的好习惯。学生之所以感觉在写作时无从下笔,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养成积累写作素材的好习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优化写作教学的方式,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还要在让学生在课下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比如,语文教师让学生每周寻找生活中的三件小事记录下来,形成写日记的习惯,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意识。
(三)身先示范让学生有章可循
很多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时,常常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写作题目,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写作,很多题目自己都不愿意去写,甚至没有任何写作的欲望和想法。语文教师自身对写作题目缺乏相应的体验和感悟,就无法给学生提出有针对性建议和指点,无法发挥应有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发挥教学的主导性作用,在习作教学中,最好亲自示范写作,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要求及规范,明确写作的具体方向,能促进学生在写作时按照教师的指引开展写作训练,降低写作的难度,让写作有章可循。另外,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研究最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作文指导,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四)制订贴近学生的题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语文教材得到的更新和优化,在习作要求上也为语文教师开展作文教学提供了相应的改进方向。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时,要不断深化新课改教学的理念,培养学生自主进行习作的能力,让学生能充分解放自己的双手、大脑、时间、空间、双脚、双眼,在开放、自由的创作环境中自主地进行写作训练。语文教师在作文命题时,尽量创设跟学生生活经验相近的题目让学生能轻易调动自己的情感积累,联系亲身经历写出有血有肉的作文。比如,语文教师在布置相应的题目时,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学生参加学校组织春游活动的视频资料,很容易唤醒学生的记忆,让学生顺利的搜集脑海中印象深刻的情节展开写作。 三、 提高小学生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的驱动力,学生只有对作文写作保持持续的兴趣,才会拥有创作的欲望,具备创作的动力,变被动作文学习为主动作文创作。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教学,让学生根据阅读材料展开写作能解决无法写作的问题,学生掌握阅读中的写作技巧进行作文的构架与布局能降低学生对作文写作的恐惧感,降低写作难度。比如,语文教师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搜集学生感兴趣的写作材料,让学生围绕“家乡的风俗”的主题展开写作前,设置前置作业让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有关家乡风俗的学习材料,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写作思路。接着,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家乡风俗的视频画面,让声画结合的影视画面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随后,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自己参加某次家乡风俗时的感受和体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启发思维,为写作做好铺垫。为了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提高写作的兴趣,语文教师还可以选择中秋、端午佳节,开展各种有趣的制作月饼、制作粽子、猜灯谜等传统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挖掘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小学生的生活圈比较简单,他们的生活主要围绕家庭和学校展开。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观察家庭生活,每天将家庭生活中发生的趣味小事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试着模仿家长说话的语气和动作,体会亲人之间情感表达的方式,并设置相应的课堂小练,让学生形成感知生活的意识,并注意将观察整理成寫作材料记录下来。为了增加学生的生活经历,语文教师还要定期组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创造条件。
(三)注重写作的评价方法
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习作进行有效的评价,既是对学生作文教学成果的总结,也是帮助学生查找原因寻找提高方向的途径,更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肯定的重要环节。在作文评价中,语文教师要以鼓励为主,以赏识教育理念发现学生的长处,引用恰当的评语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肯定,鼓励学生继续创作,让学生保持作文创作的兴趣和动力。另外,语文教师要创新评价的方式,在学生之间开展生生互评和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换评价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其他同学学习的经验,反思自己的不足。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用风趣幽默的评价语点出学生的在作文写作中出现的病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体验中纠正自己的错误,在不断反思和提高中实现作文水平的提升。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积极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反复观察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制定符合学情的教学策略,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作文创作,提升语文素养。另外,语文教师还要在课下跟其他语文教师交流教学经验,虚心请教他人以优化作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肖梅连.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学生实践的探索[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12).
[2]史翠丽.生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9).
[3]黄和花,曾云.将生活融贯于习作教学之中[J].四川教育,2020(12).
[4]吴谨春.略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跟进指导对策[J].名师在线,2020(20).
[5]何平,王玲.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育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10).
作者简介:
王冬妹,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西城中心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课堂上的习作教学发生着变化。语文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探索“学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乐学”“爱学”。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自身认识不足,对周围世界缺乏好奇心和探索欲,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心理需求挖掘不够,在实际教学中发生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偏差的问题,造成高耗低效的现象。语文教师针对高年级学生进行习作教学时,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优化习作教学,能提高习作教学的成效。
一、 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中问题
(一)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
在目前习作课程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作文写作无法产生浓厚的兴趣,一旦教师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学生就会怨声载道,抓耳挠腮,表示不知道写什么,不知如何去写。高年级的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思维发展水平还有待提升,对事物分析判断能力还有待加强,无法用抽象的思维整理所接触到的写作材料,将生活经验转化成写作素材,无法游刃有余地完成写作任务。高年级的学生习惯于用口头表达自己的思想,不善于用文字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某件事的看法,发表对生活的见解,写作意识的淡薄,造成了部分小学生对作文写作以消极的态度来应对。
(二)学生阅读量不足
生活中的经历和感悟毕竟有限,学生只有通过阅读积累一定的感性材料,掌握写作的技巧,才能初步具备进行写作的技能。因此,进行大量的阅读材料积累是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掌握谋篇布局的写作能力。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小学生开始接触各种视频、图片、音频等方式进行阅读,而忽略了文本阅读的重要价值。有些小学生除了课堂上接触到阅读文本之外,课外很少进行阅读积累,即便接触到一些阅读内容也是粗略地进行浏览,没有深刻把握阅读中的文章脉络,体会文章的深层含义以及传达的思想内涵,因此,阅读量的不足直接限制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缺乏主动积累书面材料的意识
小学生在进行课堂文本学习和课外阅读过程中,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达成教师设定的目标,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只是进行表面文字的阅览,没有深入挖掘作者的深层意图,无法从全局的角度把握文章的情感和文字的内涵,自然无法为写作积累有效的材料。另外,学生在生活中不注意观察生活事物,体会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变化,没有用心体会生活中事物的美,沒有用发现的眼睛去观察生活中的细节,带着写作意识去从生活经历中搜集有用的写作材料。因此,写出的文章让人感觉无病呻吟,简单的文字堆砌让文章缺乏真情实感,无法触动人心。
二、 小学语文高年级习作教学改善策略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以我手写我心”,因此,作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写作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整体感受和体验,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写作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策略,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作文写作是学生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手段,能够体现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写作作品也能直接反映学生的智育水平和德育水平。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发自内心的表达对某一事物的情感,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展现小学生阶段应有的童心童趣。比如,语文教师带学生开展一次义务植树活动,在参加活动前让学生仔细观察,认真体验,为写作积累素材。语文教师通过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手指酸痛,端水桶带来的负重感,以及亲手栽下树苗获得的成就感等,让学生通过真实的感受写出的作品才能妙趣横生。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任何人都不能随随便便成功,作文写作也是如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随手摘抄好词好句的习惯;在日常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养成随手练笔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随手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记录下来,为写作随时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在学生完成一篇习作之后,对自己习作进行自评和互评,养成随时反思随时评改的好习惯。学生之所以感觉在写作时无从下笔,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没有养成积累写作素材的好习惯。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优化写作教学的方式,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写作方法的指导,还要在让学生在课下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比如,语文教师让学生每周寻找生活中的三件小事记录下来,形成写日记的习惯,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意识。
(三)身先示范让学生有章可循
很多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时,常常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写作题目,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写作,很多题目自己都不愿意去写,甚至没有任何写作的欲望和想法。语文教师自身对写作题目缺乏相应的体验和感悟,就无法给学生提出有针对性建议和指点,无法发挥应有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发挥教学的主导性作用,在习作教学中,最好亲自示范写作,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要求及规范,明确写作的具体方向,能促进学生在写作时按照教师的指引开展写作训练,降低写作的难度,让写作有章可循。另外,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研究最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有效的作文指导,达到教学相长的目标。
(四)制订贴近学生的题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语文教材得到的更新和优化,在习作要求上也为语文教师开展作文教学提供了相应的改进方向。语文教师在习作教学时,要不断深化新课改教学的理念,培养学生自主进行习作的能力,让学生能充分解放自己的双手、大脑、时间、空间、双脚、双眼,在开放、自由的创作环境中自主地进行写作训练。语文教师在作文命题时,尽量创设跟学生生活经验相近的题目让学生能轻易调动自己的情感积累,联系亲身经历写出有血有肉的作文。比如,语文教师在布置相应的题目时,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学生参加学校组织春游活动的视频资料,很容易唤醒学生的记忆,让学生顺利的搜集脑海中印象深刻的情节展开写作。 三、 提高小学生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进行作文写作的驱动力,学生只有对作文写作保持持续的兴趣,才会拥有创作的欲望,具备创作的动力,变被动作文学习为主动作文创作。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教学,让学生根据阅读材料展开写作能解决无法写作的问题,学生掌握阅读中的写作技巧进行作文的构架与布局能降低学生对作文写作的恐惧感,降低写作难度。比如,语文教师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搜集学生感兴趣的写作材料,让学生围绕“家乡的风俗”的主题展开写作前,设置前置作业让学生阅读教师提供的有关家乡风俗的学习材料,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形成初步的写作思路。接着,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家乡风俗的视频画面,让声画结合的影视画面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随后,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交流自己参加某次家乡风俗时的感受和体会,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启发思维,为写作做好铺垫。为了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提高写作的兴趣,语文教师还可以选择中秋、端午佳节,开展各种有趣的制作月饼、制作粽子、猜灯谜等传统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挖掘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积累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小学生的生活圈比较简单,他们的生活主要围绕家庭和学校展开。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观察家庭生活,每天将家庭生活中发生的趣味小事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试着模仿家长说话的语气和动作,体会亲人之间情感表达的方式,并设置相应的课堂小练,让学生形成感知生活的意识,并注意将观察整理成寫作材料记录下来。为了增加学生的生活经历,语文教师还要定期组织各种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为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创造条件。
(三)注重写作的评价方法
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习作进行有效的评价,既是对学生作文教学成果的总结,也是帮助学生查找原因寻找提高方向的途径,更是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肯定的重要环节。在作文评价中,语文教师要以鼓励为主,以赏识教育理念发现学生的长处,引用恰当的评语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肯定,鼓励学生继续创作,让学生保持作文创作的兴趣和动力。另外,语文教师要创新评价的方式,在学生之间开展生生互评和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换评价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其他同学学习的经验,反思自己的不足。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用风趣幽默的评价语点出学生的在作文写作中出现的病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体验中纠正自己的错误,在不断反思和提高中实现作文水平的提升。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积极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反复观察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制定符合学情的教学策略,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作文创作,提升语文素养。另外,语文教师还要在课下跟其他语文教师交流教学经验,虚心请教他人以优化作文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肖梅连.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学生实践的探索[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9(12).
[2]史翠丽.生活视域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9).
[3]黄和花,曾云.将生活融贯于习作教学之中[J].四川教育,2020(12).
[4]吴谨春.略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跟进指导对策[J].名师在线,2020(20).
[5]何平,王玲.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育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10).
作者简介:
王冬妹,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尤溪西城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