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织造成型展开全透光提花百叶窗帘织物的设计与开发

来源 :现代纺织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s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為制得一体织造成型的展开透光百叶窗帘织物,织物经向的每个循环设计为3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由固结区1、遮光区、固结区2、浮线区4个区域组成,且4个区域都设计为三层结构。固结区1的上层和中层采用表经接结的双层结构,下层和上、中层之间为空芯袋织;遮光区的上中下三层之间均为空芯袋织;固结区2的中层和下层为采用表经接结的双层结构,上层和中、下两层之间为空芯袋织;浮线区的上层和中层之间为空芯袋织,下层由经浮长组成,下机后修剪。在遮光区、固结区1和固结区2三个区域的纬线设计为四组纬线,排列比为1∶1∶1∶1;浮线区的纬线设计为两组纬线,排列比为1∶1。织物的经线设计为三组,排列比为1∶1∶1,在3个不同单元间,三组经线通过交换上、中、下层来解决经线织缩问题。织物下机后修剪浮线区的经浮长,再将上下两层纱织物与拉杆固定,从而形成重叠遮光、展开透光的百叶窗帘效果。该织物生产及百叶窗帘制作加工工艺大大简化,同时也提升了其环保性。
  关键词:一体织造成型;提花百叶窗帘;组织结构;织造工艺
  中图分类号:TS195.6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265X(2019)06-0052-05
  Abstract:In order to produce one-piece venetian blind fabric with jacquard effects, each circulation of the fabric in the warp direction was designed to be constituted by three units, and each unit consists of four areas of three-layered structure, namely consolidation area 1, shading area, consolidation area 2, and float line area. The upper layer and middle layer of consolidation area 1 are designed to be of double-layer structure with surface warp stitching, and the space between the lower layer and the upper and middle layers is designed as hollow woven fabric; the spaces between the three layers of the shading area all are designed as hollow woven fabric; the middle layer and lower layer of consolidation area 2 are designed to be of double-layer structure with surface warp stitching, and the space between the lower layer and the upper and middle layers is designed as hollow woven fabric; the space between the upper layer and middle layer of float line area is designed as hollow woven fabric, the lower layer consists of wrap float line, and the wrap float line will be cut after the weaving process. The weft arrangement is 1∶1∶1∶1 in consolidation area 1, shading area and consolidation area 2. The weft arrangement is 1∶1 in float line area. The warp fabric is designed as three groups, with the warp arrangement is 1∶1∶1. In order to prevent wrap shrinkage,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layers will be changed in every three units. After the weaving process, wrap float line in float line area will be cut, the upper and lower layers of the fabric will be secured with tension rod, so as to get venetian blind fabric with jacquard effects that is light-proof while layers overlapped and permeable to light while layers unfolded.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the fabric and the venetian blind is greatly simplified, and the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is also improved.
  Key words:one-piece fabric; venetian blind fabric with jacquard effects; weave structure; weaving process   对目前窗帘市场的调研发现市面上展开透光的百叶窗帘主要通过粘合三层织物形成,即通过胶水或热熔胶的粘结作用,将胶涂抹在上层和中层、中层和下层的局部,实现三层之间的胶水粘接[1]。其产品存在加工制作过程复杂、环保性能低等缺点。因此,研究和开发制作简单、绿色环保的百叶窗帘有着广泛而迫切的市场需要。立体织物的相关研究,为一体织造的提花窗帘研发提供了理论基础。卢士艳[2]通过对不同形状的立体织物进行折叠,描绘出织物折叠模拟图,通过对折叠后形状的分析,结合织物层数和组织结构来实现复杂立体织物的织制。谭冬宜等[3]将三维立体织物转变为二维平面织物,通过建立合理模型来实现织造工艺的设计,并采用分段织造技术织造立体织物。杨勇[4]根据织物的结构特征,将织物压扁折叠,再进行合理的平面还原,划分织造区域,分析各区域织物特点,并设计合理的投梭路径和组织制织“工”型立体织物。但是当前市面上采用一体织造,能实现遮光、透光切换兼具功能和外观的提花百叶窗帘织物尚未被研发[5]。
  一体织造提花百叶窗帘,通过设计合理的织物工艺规格和组织结构,将织物上下两层纱帘和中间遮光层三层织物空心袋织设计并上机织造,使透光薄纱与具有提花效果的遮光层无接结地重叠在一起,即形成一体织造成形的百叶提花窗帘织物,再通过剪断浮线区域的经浮长,并安装窗盒等机构后,拉动拉绳使上下层窗帘做上下移动,可以达到遮光、透光的效果[6]。一体织造提花百叶窗帘与现有粘合展开透光百叶窗帘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简化了百叶窗帘的生产制作流程,同时制作过程中不使用胶水,一体织造提花百叶窗帘更加绿色环保。
  1 设计构思
  织物设计构思剖面图如图1所示。通过立体织物压扁还原的方法,对织物进行组织结构设计:织物经向每个循环由3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由固结区1、遮光区、固结区2、浮线区4个区域组成,且这4个区域均设计为三层结构[7]。固结区1的作用为固结中层和上层织物;固结区2的作用为固结中层和下层织物;遮光区的作用为转换遮光状态与透光状态;浮线区的作用为通过修剪经浮长,使得三层织物能形成立体的结构[8]。
  成品织物透光、遮光状态示意图如图2所示,织物成品在没拉动拉杆时,三层织物并拢,形成遮光效果;拉动拉绳使前后层窗帘纱做上下移动,中间提花遮光横条层成水平状态,从而前后二层纱形成透光效果。成品前后两层是透光层1,中间连接的是提花效果的遮光层2,拉动拉绳使前后窗帘做上下移动从而形成遮光、透光效果。
  由于织物的遮光區上下层为透光层,中层为带有提花效果的遮光层,为使织物上下层呈现良好的透光效果,将织物总经密设计为66根/cm,单组纬密为20根/cm。织物的经线设计为甲经∶乙经∶丙经=1∶1∶1,三组经线都使用22.2 dtex(20D/1F)白色涤纶丝。浮线区的纬线设计为甲纬∶乙纬=1∶1,甲、乙纬线原料采用22.2 dtex(20D/1F)白色涤纶丝;遮光提花区和固结区的纬线设计为甲纬∶乙纬∶丙纬∶丁纬=1∶1∶1∶1[9],为达到提花效果,丙纬、丁纬分别采用166.7 dtex(150D)金银丝和2×28.1 tex(21S/2)米色人棉。
  2 纹样设计要点
  由于本织物为3层组织结构,各个组织的经纱织缩不同,故该织物纹样布局应呈散点分布,花地分布均匀为宜。
  3 组织设计
  织物一个循环由3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包括固结区1、遮光区、固结区2、浮线区4个部分。纬线在遮光区、固结区1和固结区2三个区域设计为四组纬线,排列比为1∶1∶1∶1;在浮线层区域设计为两组纬线,排列比为1∶1。织物的经线设计为三组,排列比为1∶1∶1,在3个不同单元之间,甲乙丙经通过上中下换层来解决经线织缩问题。织物经线换层示意图及纬纱排列分布如图3所示。
  以第一个单元为例,作织物组织具体的设计说明:
  a)固结区1:由上、中、下三层织物组成。经线从上至下的排列顺序为乙经、甲经、丙经。上层组织设计为由乙经和丁纬组成的8枚纬缎,中层组织设计为有甲经和甲纬、丙纬组成的共口平纹组织,上层和中层通过乙经和甲纬、丙纬组成的共口8枚经缎接结,即上层和中层采用表经接结连接而成,织物表面显丁纬色;下层组织设计为丙经和乙纬组成的平纹组织,起透光作用,下层和上、中两层之间为空芯袋织。
  b)遮光区1:由上、中、下三层织物组成。对经线排列进行换层,经线从上至下的排列顺序为甲经、乙经、丙经。上层组织设计为甲经和甲纬组成的平纹组织,起透光作用。中层遮光层组织设计为纬二重组织,其中花部组织设计为乙经和丙纬组成的8枚纬缎,背衬乙经和丁纬组成的8枚经缎,显丙纬色;地部组织设计为乙经和丁纬组成的8枚纬缎,背衬乙经和丙纬组成的8枚经缎,显丁纬色。下层组织设计为丙经和乙纬组成的平纹组织,起透光作用。上中下三层之间均为空芯袋织。
  c)固结区2:由上、中、下三层织物组成。经线从上至下的排列顺序为甲经、乙经、丙经。上层组织设计为甲经和甲纬组成的平纹组织,起透光作用;中层组织设计为乙经和丁纬组成的8枚纬缎,下层组织设计为丙经和乙纬、丙纬组成的共口平纹组织,中层和下层通过乙经和乙纬、丙纬组成共口8枚经缎接结,即中层和下层采用表经接结连接而成,显丁纬色。上层和中、下层之间为空芯袋织。
  d)浮线区1:由上、中、下三层织物组成。经线从上至下的排列顺序为甲经、乙经、丙经。上层组织设计为甲经和甲纬组成的平纹组织,起透光作用;中层组织设计为乙经和乙纬组成的平纹组织,起透光作用,上层和中层之间为空芯袋织;下层为丙经的经浮长组成,下机后修剪。
  织物第一单元各部分组织的具体设计如图4-图8所示。在图4-图8中,经线排列顺序从左至右分别为甲经、乙经、丙经;遮光区、固结区1和固结区2三个区域的组织图纬线排列顺序从上至下分别为甲纬、乙纬、丙纬、丁纬,浮线区的组织图纬线排列顺序从上至下分别为甲纬、乙纬。   表示甲经与甲纬经组织点;表示甲经与乙纬经组织点;
  表示甲经与丙纬经组织点;表示甲经与丁纬经组织点
  表示乙经与甲纬经组织点;表示乙经与乙纬经组织点;
  表示乙经与丙纬经组织点;表示乙经與丁纬经组织点;
  表示丙经与乙纬经组织点;表示丙经与乙纬经组织点;
  为了解决甲乙丙三组经线的织缩问题,在三个单元中,甲乙丙三组经线必须进行上中下三层之间的交换换层处理。在第一单元中,甲经、乙经、丙经在固结区1、遮光区、固结区2、浮线区的位置已经详细说明。在第二个单元的中,固结区1的经线从上至下的排列顺序为甲经、丙经、乙经,遮光区、固结区2、浮线区的经线从上至下的排列顺序为丙经、甲经、乙经。在第三个单元中,固结区1的的经线从上至下的排列顺序为丙经、乙经、甲经,遮光区、固结区2、浮线区的经线从上至下的排列顺序为乙经、丙经、甲经。在第二单元和第三单元中,固结区1、遮光区、固结区2、浮线区的组织设计与第一单元相同。
  4 产品案例
  上机织造[10]完成下机后,得到集透明层、遮光层为一体的三层平面织物,如图9所示。织物通过后处理工艺,再剪去浮线区的经浮长,展开即得到具有百叶效应的提花窗帘立体织物,如图10所示。
  织物配置合理的窗盒、拉绳,并将织物前后两层与拉杆固定,从而使得遮光状态时,叶片的闭合度更好,不易漏光。根据以上步骤安装百叶窗帘,在没拉动拉杆时,三层织物并拢,形成遮光效果,如图11所示;拉动拉绳使前后层窗帘纱做上下移动,中间提花遮光横条层成水平状态,从而前后二层纱形成透光效果,如图12所示。窗帘不使用时,可向上卷曲收纳至窗帘盒中,如图13所示。
  5 结 语
  织物经向每个循环由3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由固结区1、遮光区、固结区2、浮线区4个区域组成,且这4个区域均设计为三层结构。固结区1的上层和中层为采用表经接结的双层结构,下层和上、中层之间为空芯袋织;遮光区的上中下三层之间均为空芯袋织;固结区2的中层和下层为采用表经接结的双层结构,上层和中、下两层之间为空芯袋织;浮线区的上层和中层之间为空芯袋织,下层由经浮长组成。
  织物下机后制得前透明层、遮光层和后透明层为一体的三层平面织物,经修剪浮线区的经浮长后,前透明层与中间遮光层的一端固结,后透明层与中间层的另一端固结,从而形成了可上下移动、前后层分离的立体织物。此时,前后两层透明层与中间遮光层三层织物并拢,形成遮光效果;拉动前后透明层做上下移动,中间提花遮光横条层成水平状态,前后二层纱形成透光效果,从而形成展开全透光百叶窗帘效应。
  一体织造成形型百叶提花窗帘织物,简化了百叶窗帘的制作过程,对立体织物的研究及其应用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素平,朱素康.百叶窗帘织物全成形加工的工艺研究[J].河北纺织,2009(1):70-76.
  [2] 卢士艳.多层织物在立体织物中的应用研究[J].棉纺织技术,2013,41(5):277-280.
  [3] 谭冬宜,常生.Y形管状立体织物的设计与试织[J].棉纺织技术,2013,41(5):9-12.
  [4] 杨勇.“工”型立体机织物织造的研究[J].黑龙江纺织,2010,41(2):42-43.
  [5] 王雪琴,郑艳威,肖佳颖,等.外观及功能多面转换式织物研发[J].丝绸,2016,53(7):49-50.
  [6] 白玉林,白津晖.窗帘与织物[J].纺织学报,1994,15(10):42-44.
  [7] 高盛涛.多层机织面料的开发[J].丝绸,2012,49(8):22-23.
  [8] 祝成炎.非平面状3D织物结构及其织造技术综述[J].浙江工程学院学报,2000(2):75-79.
  [9] 金子敏.一种正反面纬纱排列比为2∶2的提花窗帘织物:中国,ZL201120308046.1[P].2012-07-26.
  [10] 周赳,吴文正.基于数码技术的提花织物设计方法[J].丝绸,2004(10):7-9.
其他文献
摘要:FZ/T 81016—2016《莨绸服装》对于色牢度测试中贴衬织物的选用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采用不同贴衬织物所得测试结果相差甚远。本文研究了贴衬织物对莨绸服装色牢度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贴衬织物对莨绸服装色牢度的检测结果和产品判定有重要影响,同一样品由于贴衬织物的选用不同,判定结果大相径庭,在此情况下规定贴衬织物非常必要。建议FZ/T 81016在修订时应考虑该影响因素,并予以明确。  
摘要:退维工艺是棉/维股线织物生产的关键,退维过程的控制一直是困扰水溶性维纶产品开发的技术难点。采用称重法和强力法研究了棉/维股线及织物的退维工艺,同时考察了纱线及织物的形貌和性能变化,结果表明:该棉/维股线的最佳退维工艺为温度95 ℃,时间60 min;而由该纱所制成针织物的最佳退维工艺为温度99 ℃,时间120 min;退维后,纱线和织物的力学性能下降,织物的柔软性、蓬松度提高。  关键词:棉
目的了解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方法对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06年1月-2006年12月354例住院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和
2018年11月16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表决通过了"1号决议",决定自2019年5月20日起实行新的国际单位制(以下简称"新SI")"。新SI"主要变化在于其7个基本单位用
目的 了解氨基酸复合剂抗氧化作用的效果。方法将老龄(12个月龄)雌性大鼠根据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的多少随机分为3个剂量组和1个老龄对照组,另设一个少龄对照组;每组13只。连续给
防护手套的防寒性能对于户外工作人员抵御寒冷环境伤害尤为重要。研制了一款较为轻便、可持续保暖的温控电热防护手套。在人工气候室模拟的冷环境中(温度2.5℃,相对湿度60%),
摘 要:为了调控织物热红外辐射性能,采用普通涤纶为经纱,镀银长丝和熔融纺丝制成的ZnO涤纶长丝为纬纱,通过交织的方法,改变织物组织、紧度和投纬比,制备了20块织物。采用灰度评价方法来量化评价织物的热红外辐射性能,探究3种参数对织物热红外辐射性能的影响。根据背景灰度范围,通过改变织物组织、紧度和投纬比来调控织物的热红外辐射性能。结果表明:改变织物组织可作为织物热红外性能的微调方式;改变织物紧度可作为
犊牛大肠杆菌主要是小于10日龄的幼小犊牛易发,尤其是1~3日龄新生犊牛的易感性最高。该病通常发生于气候寒冷的冬春季节以及连绵阴雨时节,且往往呈现散发性或者地方流行性。
采用水热法制备出了TiO2中空球,应用FESEM、TEM、XRD和漫反射光谱等对所得材料的形貌、结构和漫反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该中空球是由锐钛矿TiO2多面体组成,并且呈现出较
严格质量监管一直是质量监管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新时代的发展特点,阐述了严格质量监管的重要现实意义,分析了其时代科学内涵,提出了新时代严格质量监管需要推进的理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