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眼又要过年了,今年的年怎么过呢?已到知天命的年龄,虽然在外地工作已满30年,其中又变换了很多城市和单位,但是,无论条件和环境如何,每到春节我还是要赶回去陪父母过年的。
七十年代中后期,农村物质条件还很一般,家里积攒一年的布票、棉花票,到了年根儿就会统统拿出来。就那样,一家六七口人,也只有哥姐能穿一件“华达尼”或“劳动布”料做的新衣服。父亲说:他们大了,能挣工分了,关键是穿的破了连对象都找不到。而剩余的布料和棉花会为奶奶做一件“三面新”(新里、新面、新棉花)的棉袄,作为最高祖,她在家里是最受敬重的。而奶奶也时常会把这件衣服做给父亲,她说:父亲是一家之主,顶风冒雨他最辛苦,这一大家子全靠他。而我们能穿上一双母亲做的新布鞋,还有哥哥们替下经过翻新的衣裤,那就很体面了。除夕夜,母亲会在大铁锅里炒上两碗蚕豆,给我们每人往兜里揣两把,我们就高兴的挑着自制的纸灯笼跑出去玩了。那时候既没有电灯也没有电视,跑累了我们就挤在土炕上和衣而睡,弟弟的手一直攥着衣兜,生怕哪些舍不得吃的蚕豆掉出来,被别人捡了去。初一早上太阳出来之前是不能往地上掉水滴,不能扫地更不能揭开柜子的。母亲说:掉水滴以后有了小孩会起疮长麻子,扫地会把财气扫走,而揭开柜子就会放跑金元宝。我们在小心翼翼的洗完脸后,就要和家人一道在自家院子里隆旺火,放炮竹,人人都要烤烤火,寓意一年红红火火。之后我们就要挨家挨户去拜年,小一点的孩子能得到一块糖,稍大一点的会得到一根烟的奖赏。我也曾混在其他孩子们中间,多进某家一趟,为的是多得到一块糖。不大的村子转完不过三四十分钟,回到家里我们会整理自己的战利品,得的多的不免会炫耀一番。这时母亲会让我们围坐在桌子旁,给我们每人一碗洋(白)糖水,寓意一年甜甜蜜蜜。那时的糖真甜,我们都想让母亲多放一点糖,可她总是每个碗里只放两小勺。我们边喝糖水边等着饺子,父亲和奶奶此时正襟危坐,等一拨又一拨孩子们问完好再一一给他们发糖果,有时发的不够还要找我们借,此时弟弟会捂着口袋哭起来,我们大一点的只能奉献了。吃完饺子太阳就出来了,这时,村子里的人都会赶到村东的水井旁边“迎喜神”。
父亲18岁就加入了党组织,起先是大队干部,后来一直是生产队长。为了让社员们过年能吃好一点,年景好的时候,一进腊月,他就会带着几辆马车下赤城,走宣化,用当地的莜面换些冻豆腐、红薯、小米回来,发给每家每户。没想到其他生产队起先的羡慕随着运动的深入,逐步转化成嫉妒和仇恨,父亲这个队长也被扣上了“投机倒把”的帽子。在五六月青黄不接的时候,地里正忙,而很多人家却都断了粮,为了“不让种地的人饿死”,父亲把生产队里的筛底子分给大家以解燃眉之急,然而这同样被定上了“私分公粮”的罪名。一次,工作组在社员大会上让父亲站起来交代问题,他不但没有站而且还说:我没有问题可交代。这彻底激怒了姓郭的工作组长,他愤怒的喊道:“你敢对抗运动,不打倒你我就不走!”就这样,一直耿直爱民的父亲受到了不公正的批斗和处理,在那个黑白不分的年代,没有人敢为父亲说话,那些受父亲保护的“四类分子”“黑五类”们,只有偷偷流泪,后来有一个竟被活活的斗死。
八十年代初,公社的高书记再次找到父亲,说:老姚啊,知道你受委屈了,可现在不一样了,政策好了,养鸡养猪捣腾点买卖也容许了,你得出来带着大伙干呀!父亲二话没说,为了村子里的百姓,他又当起了费力不讨好的“芝麻官”。从联产承包到互助组,到后来完全把土地、牲畜分配下去,彻底实现了包产到户,他才算离岗。父亲一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忍辱负重、不计得失,以一位老党员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品德影响感染着我们。那几年过年回家,父亲的身体还可以,60多岁的他成了村里的羊官,我多次劝他放下羊鞭,享享清福。可他一再表示,我还能动,就不能朝你们要。现在还记得那几年父亲每年都会杀几只小笨鸡,压一锅土豆粉,买几十块冻豆腐,等我回去过年。除夕下午,我就会帮着父亲挑满缸里的水,贴好春联,挂上大红灯笼。他则会把院子扫的干干净净,准备好早上隆旺火用的柴草,最后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到村口烧纸、放炮,“请”已故族人回家一起过年。父亲很是重视这个事,每年都会在堂屋设供台,而且坚持一日三叩首,早晚一炷香。我想这可能蕴含着父亲对祖先的敬仰、怀念之情,更有教育后人从善尽孝的意味。初一的餐桌上除了以前的“老三样”粉条、豆腐、炒鸡蛋,鸡鸭鱼肉也能吃得到了。早上打理利索,父亲一定是要我坐下来陪他喝一杯的,只要有晚辈前来拜年,他便会一个个的介绍我带回来的稀罕菜,让客人坐下来尝一杯“好酒”。小一点的孩子们拜年,得到的再也不是糖果和烟卷,而是实实在在的压岁钱了。早饭后“迎喜神”,人们不仅炮竹数量、品种多了起来,人人都是新衣新帽,脸上洋溢着幸福而满意的笑容,那个时候是农村人感觉最满足,最开心的日子。
进入新世纪,村子里开始种植绿色“错季蔬菜”,近销京津,远走浙粤,年人均收入达到两三万元,甚至更多。很多在外打工的人又陆续返回了村里,开始新一轮的土地耕作经营,手机、轿车也逐步走进了农家。这时过年杀猪宰羊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山珍海味也不难吃到,而年夜饭我还是爱吃母亲做的粉条、豆腐和小笨鸡。日子好过了,可父母也老了,2013年8月13日,老父亲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虽然他可谓儿女成群,但在他走的时候身边却没有一个儿女,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大家都觉得他还没事。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就很少在老房子里过年了,不管她在哪里过年,我都会回老家给父亲烧张纸,然后再追着老太太去过年。其实,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的年几乎就是在宾馆过了。再不用扫院子,不用隆旺火,不用挂灯笼,也就吃不到炖豆腐、小笨鸡和炒蚕豆,更见不到村里拜年的小孩子。中国人对“年”的诠释绝不仅仅是一个节日那么简单,团聚那么单纯,恐怕年里更多的是“乡愁”“乡情”和“乡恋”。我难忘童年生活的拮据和艰苦,难忘挤在土炕上喝的那碗白糖水,难忘初一早上旺火的炙热和那浓浓的年味!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金柳林外国语学校)
七十年代中后期,农村物质条件还很一般,家里积攒一年的布票、棉花票,到了年根儿就会统统拿出来。就那样,一家六七口人,也只有哥姐能穿一件“华达尼”或“劳动布”料做的新衣服。父亲说:他们大了,能挣工分了,关键是穿的破了连对象都找不到。而剩余的布料和棉花会为奶奶做一件“三面新”(新里、新面、新棉花)的棉袄,作为最高祖,她在家里是最受敬重的。而奶奶也时常会把这件衣服做给父亲,她说:父亲是一家之主,顶风冒雨他最辛苦,这一大家子全靠他。而我们能穿上一双母亲做的新布鞋,还有哥哥们替下经过翻新的衣裤,那就很体面了。除夕夜,母亲会在大铁锅里炒上两碗蚕豆,给我们每人往兜里揣两把,我们就高兴的挑着自制的纸灯笼跑出去玩了。那时候既没有电灯也没有电视,跑累了我们就挤在土炕上和衣而睡,弟弟的手一直攥着衣兜,生怕哪些舍不得吃的蚕豆掉出来,被别人捡了去。初一早上太阳出来之前是不能往地上掉水滴,不能扫地更不能揭开柜子的。母亲说:掉水滴以后有了小孩会起疮长麻子,扫地会把财气扫走,而揭开柜子就会放跑金元宝。我们在小心翼翼的洗完脸后,就要和家人一道在自家院子里隆旺火,放炮竹,人人都要烤烤火,寓意一年红红火火。之后我们就要挨家挨户去拜年,小一点的孩子能得到一块糖,稍大一点的会得到一根烟的奖赏。我也曾混在其他孩子们中间,多进某家一趟,为的是多得到一块糖。不大的村子转完不过三四十分钟,回到家里我们会整理自己的战利品,得的多的不免会炫耀一番。这时母亲会让我们围坐在桌子旁,给我们每人一碗洋(白)糖水,寓意一年甜甜蜜蜜。那时的糖真甜,我们都想让母亲多放一点糖,可她总是每个碗里只放两小勺。我们边喝糖水边等着饺子,父亲和奶奶此时正襟危坐,等一拨又一拨孩子们问完好再一一给他们发糖果,有时发的不够还要找我们借,此时弟弟会捂着口袋哭起来,我们大一点的只能奉献了。吃完饺子太阳就出来了,这时,村子里的人都会赶到村东的水井旁边“迎喜神”。
父亲18岁就加入了党组织,起先是大队干部,后来一直是生产队长。为了让社员们过年能吃好一点,年景好的时候,一进腊月,他就会带着几辆马车下赤城,走宣化,用当地的莜面换些冻豆腐、红薯、小米回来,发给每家每户。没想到其他生产队起先的羡慕随着运动的深入,逐步转化成嫉妒和仇恨,父亲这个队长也被扣上了“投机倒把”的帽子。在五六月青黄不接的时候,地里正忙,而很多人家却都断了粮,为了“不让种地的人饿死”,父亲把生产队里的筛底子分给大家以解燃眉之急,然而这同样被定上了“私分公粮”的罪名。一次,工作组在社员大会上让父亲站起来交代问题,他不但没有站而且还说:我没有问题可交代。这彻底激怒了姓郭的工作组长,他愤怒的喊道:“你敢对抗运动,不打倒你我就不走!”就这样,一直耿直爱民的父亲受到了不公正的批斗和处理,在那个黑白不分的年代,没有人敢为父亲说话,那些受父亲保护的“四类分子”“黑五类”们,只有偷偷流泪,后来有一个竟被活活的斗死。
八十年代初,公社的高书记再次找到父亲,说:老姚啊,知道你受委屈了,可现在不一样了,政策好了,养鸡养猪捣腾点买卖也容许了,你得出来带着大伙干呀!父亲二话没说,为了村子里的百姓,他又当起了费力不讨好的“芝麻官”。从联产承包到互助组,到后来完全把土地、牲畜分配下去,彻底实现了包产到户,他才算离岗。父亲一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忍辱负重、不计得失,以一位老党员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品德影响感染着我们。那几年过年回家,父亲的身体还可以,60多岁的他成了村里的羊官,我多次劝他放下羊鞭,享享清福。可他一再表示,我还能动,就不能朝你们要。现在还记得那几年父亲每年都会杀几只小笨鸡,压一锅土豆粉,买几十块冻豆腐,等我回去过年。除夕下午,我就会帮着父亲挑满缸里的水,贴好春联,挂上大红灯笼。他则会把院子扫的干干净净,准备好早上隆旺火用的柴草,最后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到村口烧纸、放炮,“请”已故族人回家一起过年。父亲很是重视这个事,每年都会在堂屋设供台,而且坚持一日三叩首,早晚一炷香。我想这可能蕴含着父亲对祖先的敬仰、怀念之情,更有教育后人从善尽孝的意味。初一的餐桌上除了以前的“老三样”粉条、豆腐、炒鸡蛋,鸡鸭鱼肉也能吃得到了。早上打理利索,父亲一定是要我坐下来陪他喝一杯的,只要有晚辈前来拜年,他便会一个个的介绍我带回来的稀罕菜,让客人坐下来尝一杯“好酒”。小一点的孩子们拜年,得到的再也不是糖果和烟卷,而是实实在在的压岁钱了。早饭后“迎喜神”,人们不仅炮竹数量、品种多了起来,人人都是新衣新帽,脸上洋溢着幸福而满意的笑容,那个时候是农村人感觉最满足,最开心的日子。
进入新世纪,村子里开始种植绿色“错季蔬菜”,近销京津,远走浙粤,年人均收入达到两三万元,甚至更多。很多在外打工的人又陆续返回了村里,开始新一轮的土地耕作经营,手机、轿车也逐步走进了农家。这时过年杀猪宰羊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山珍海味也不难吃到,而年夜饭我还是爱吃母亲做的粉条、豆腐和小笨鸡。日子好过了,可父母也老了,2013年8月13日,老父亲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虽然他可谓儿女成群,但在他走的时候身边却没有一个儿女,大家都在忙自己的事,大家都觉得他还没事。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就很少在老房子里过年了,不管她在哪里过年,我都会回老家给父亲烧张纸,然后再追着老太太去过年。其实,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我的年几乎就是在宾馆过了。再不用扫院子,不用隆旺火,不用挂灯笼,也就吃不到炖豆腐、小笨鸡和炒蚕豆,更见不到村里拜年的小孩子。中国人对“年”的诠释绝不仅仅是一个节日那么简单,团聚那么单纯,恐怕年里更多的是“乡愁”“乡情”和“乡恋”。我难忘童年生活的拮据和艰苦,难忘挤在土炕上喝的那碗白糖水,难忘初一早上旺火的炙热和那浓浓的年味!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金柳林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