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统宇,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新闻事业研究室主任
卫视定位通常缺少持续性,并不是它不想坚持,而是市场难以让其坚持。只有某一定位得到了比较丰厚的商业利益和市场回报,如江苏的幸福中国、安徽的电视剧大卖场、湖南的快乐中国、浙江的中国蓝,才会持续下去。
地方卫视的发展如果不能抛开以收视率为指向的市场评定标准,节目的克隆和低俗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根本解决,那么,地方卫视新一年在有效规避恶性竞争上,并不乐观。
这些年,中国卫视频道风生水起,喜忧参半。喜的是,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央视在引领中国电视节目的创新,而近两三年,卫视频道在节目改革发展上的成果颇值得肯定。比如,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对于出现7年、已日薄西山的选秀类节目的重新引领;北京卫视的《档案》对于历史人文社教类节目的引领;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对于婚恋类节目的引领……这些节目样式和表现风格让人眼前一亮。
忧的是,地方卫视的竞争一直没有摆脱两个阴影:克隆和低俗。最根本的原因是收视率争夺进入恶性循环。比如去年批量出现的相亲节目、养生节目等。有这样一个说法,加速成熟就是加速死亡,电视节目也不例外。好比猪肉,猪本来需要一年才能养成,现在用三个月拿饲料、瘦肉精将它催肥,这种肉自然不太好吃。
不过,在综艺节目和电视剧主战场外,一些变化也在悄然发生,比如有卫视增大和调整了新闻和人文类节目的播出比例,由此,出现了像《江南》这样的人文节目。这是卫视发展中值得欣喜的地方。
特别要谈一下北京卫视,曾经好多市场人士批评它不够时尚、靓丽、娱乐,但我认为,北京卫视前几年出现的很多节目恰是应该坚持和弘扬的,比如《中华文明大讲堂》、《档案》等。今年徐滔出任北京卫视的“道长”,将她原来在科教频道打造的“非常系列”,移植在卫视上形成了“秀系列”,操作思路一脉相承。而原来北京卫视上的一批主管部门和专家学者力挺、底蕴比较深厚的人文类节目会不会受到冲击,这是我的一个担心。
简单回顾一下,大概五六年前,地方卫视就开始寻找自己的特色和定位,湖南是“娱乐”,安徽是“电视剧大卖场”,江苏先是“情感”后来改成“幸福”,广西走出女性定位上升到民族和东盟的概念,重庆则彻底变成了“红色”。
卫视定位通常缺少持续性,并不是它不想坚持,而是市场难以让其坚持。只有某一定位得到了比较丰厚的商业利益和市场回报,如江苏的幸福中国、安徽的电视剧大卖场、湖南的快乐中国、浙江的中国蓝,才会持续下去。
不过,为了争夺省级卫视排行的头几把交椅,卫视间出现了一些低俗竞争,甚至拿出了一种裸奔架势。说到底还是利益驱动因素作祟。
其实在中国卫视的第二梯队,甚至第三梯队里,有些卫视的做法是我比较推崇的。比如广西不再做女性特色而是高举民族时尚旗帜。
而每年改版,有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是,好像所有频道特色都集中在一个或者两个栏目上。只要打造成功一档节目,就全拿这档节目说事,好像所有特色都体现在这档节目上。比如,曾经有好几个省级卫视都想把自己搞成人文故事类频道,但其实真正能体现频道特色的节目凤毛麟角。
在2011年,我认为卫视竞争格局不太可能有大改变,特别是排名。
电视人,应该少些一举成名、一夜暴富的故事,多考虑一些基本价值观。如果地方卫视未来能在新闻和社教两大领域多一些争夺,对中国电视的健康发展将大有好处。
中国新闻事业研究室主任
卫视定位通常缺少持续性,并不是它不想坚持,而是市场难以让其坚持。只有某一定位得到了比较丰厚的商业利益和市场回报,如江苏的幸福中国、安徽的电视剧大卖场、湖南的快乐中国、浙江的中国蓝,才会持续下去。
地方卫视的发展如果不能抛开以收视率为指向的市场评定标准,节目的克隆和低俗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根本解决,那么,地方卫视新一年在有效规避恶性竞争上,并不乐观。
这些年,中国卫视频道风生水起,喜忧参半。喜的是,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央视在引领中国电视节目的创新,而近两三年,卫视频道在节目改革发展上的成果颇值得肯定。比如,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对于出现7年、已日薄西山的选秀类节目的重新引领;北京卫视的《档案》对于历史人文社教类节目的引领;江苏卫视《非诚勿扰》对于婚恋类节目的引领……这些节目样式和表现风格让人眼前一亮。
忧的是,地方卫视的竞争一直没有摆脱两个阴影:克隆和低俗。最根本的原因是收视率争夺进入恶性循环。比如去年批量出现的相亲节目、养生节目等。有这样一个说法,加速成熟就是加速死亡,电视节目也不例外。好比猪肉,猪本来需要一年才能养成,现在用三个月拿饲料、瘦肉精将它催肥,这种肉自然不太好吃。
不过,在综艺节目和电视剧主战场外,一些变化也在悄然发生,比如有卫视增大和调整了新闻和人文类节目的播出比例,由此,出现了像《江南》这样的人文节目。这是卫视发展中值得欣喜的地方。
特别要谈一下北京卫视,曾经好多市场人士批评它不够时尚、靓丽、娱乐,但我认为,北京卫视前几年出现的很多节目恰是应该坚持和弘扬的,比如《中华文明大讲堂》、《档案》等。今年徐滔出任北京卫视的“道长”,将她原来在科教频道打造的“非常系列”,移植在卫视上形成了“秀系列”,操作思路一脉相承。而原来北京卫视上的一批主管部门和专家学者力挺、底蕴比较深厚的人文类节目会不会受到冲击,这是我的一个担心。
简单回顾一下,大概五六年前,地方卫视就开始寻找自己的特色和定位,湖南是“娱乐”,安徽是“电视剧大卖场”,江苏先是“情感”后来改成“幸福”,广西走出女性定位上升到民族和东盟的概念,重庆则彻底变成了“红色”。
卫视定位通常缺少持续性,并不是它不想坚持,而是市场难以让其坚持。只有某一定位得到了比较丰厚的商业利益和市场回报,如江苏的幸福中国、安徽的电视剧大卖场、湖南的快乐中国、浙江的中国蓝,才会持续下去。
不过,为了争夺省级卫视排行的头几把交椅,卫视间出现了一些低俗竞争,甚至拿出了一种裸奔架势。说到底还是利益驱动因素作祟。
其实在中国卫视的第二梯队,甚至第三梯队里,有些卫视的做法是我比较推崇的。比如广西不再做女性特色而是高举民族时尚旗帜。
而每年改版,有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现象是,好像所有频道特色都集中在一个或者两个栏目上。只要打造成功一档节目,就全拿这档节目说事,好像所有特色都体现在这档节目上。比如,曾经有好几个省级卫视都想把自己搞成人文故事类频道,但其实真正能体现频道特色的节目凤毛麟角。
在2011年,我认为卫视竞争格局不太可能有大改变,特别是排名。
电视人,应该少些一举成名、一夜暴富的故事,多考虑一些基本价值观。如果地方卫视未来能在新闻和社教两大领域多一些争夺,对中国电视的健康发展将大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