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学生作文的抄袭现象非常严重,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几乎每个老师在教学生作文的时候都是以模仿开始的,其实这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可由于各方面的影响,模仿竟成了抄袭出现的始作俑者,变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因此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声音要废除模仿这种作文训练的方法,这完全是因噎废食。人在脑子里一片空白的时候可能会有灵感出现,可那也是在有了一定积累的基础上,所以问题的关键还是在如何处理好模仿和创造的关系上。怎样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模仿和创造的关系应是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从融境、入境、出境三个环节探讨了这一课题。
1.融境:写作中的“模仿”与“创造”——寻求写作好的开始
由于近几年中考、高考作文抄袭问题的严重性,模仿在中小学作文教学中被众多教师废弃。作文教学到底要不要模仿?回答是肯定的,模仿即是学他人的活动,对于作文教学来说,模仿是很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模仿是初学写作的青年必须经历的阶段,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缺乏老师的引导,学生错误的认为模仿就是对范文全盘的搬用。
现在中学生的作文中没有了他们的灵气与活力,没有鲜活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有的只是社会化,成人化的东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觉得可以从老师和同学方面找原因。
首先,作为教师而言,现在的作文教学还有许多瓶颈。第一:作文教学与课本,备课资料风马牛不相及。教科书里的文章都是精选出来的名作,无论是语言写作方法,还是文章构思,都应该是作文教学的好帮手。
其次,从学生方面说,素材的缺乏是学生作文水平不能提高的最重要因素,所以没有素材是很难写出好文章的。现在的中学生面临怎样的困境呢?素材的积累面过窄,由于学习压力大,许多中学生是“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生活的轨迹也是三点一线。他们根本就没有心思或没有时间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赞美生活。大家都没有时间跨出书本去寻求新的素材,也不知道除了课本学习之外,生活中的哪些材料可以纳入作文素材的范畴。
2.入境:搭起“模仿”与“创造”的桥梁——寻求写作的复兴
创造就是构建自己文化的活动。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说:“创造是目的,模仿就是为了创造。”
模仿的目的就是有所进步,形成自己的东西,有时候甚至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个学生写作文《我的爸爸》,别人都写自己的爸爸如何好,而他反其道而行,写自己不喜欢爸爸的原因,这样的标新立异就比较出彩。但创造毕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很容易受到其他人或事的影响,人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随大流,追时髦。作文中要想创新还是要付出很多努力的,但光靠学生和老师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有创新还要有更多方面的努力和帮助。
3.出境:以我手写我心——寻求写作的个性化
学生的习作只有从“模仿”到“创造”写出自己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进步,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升华就要求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意识。学生写作文面对的困难一方面是感觉无话可写,另一方面就是有材料可不知道怎么组织,针对这两个问题说一下我的看法。现在新课改进行的轰轰烈烈,作文作为语文教育的半壁江山更要改变以往的状况。以前的作文课很简单,就是老师把题目说一下,可能会提供少量的指导,然后学生就搜肠刮肚,挤牙膏似的挤出一篇干巴巴的作文。现在既然要发挥孩子的创造精神,当然作文也要旧貌换新颜。一方面作文的题目可以征集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写他们感兴趣的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他们不再感觉是被动的,而是处于主人的位置,主动性就提高了。
1.融境:写作中的“模仿”与“创造”——寻求写作好的开始
由于近几年中考、高考作文抄袭问题的严重性,模仿在中小学作文教学中被众多教师废弃。作文教学到底要不要模仿?回答是肯定的,模仿即是学他人的活动,对于作文教学来说,模仿是很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模仿是初学写作的青年必须经历的阶段,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由于缺乏老师的引导,学生错误的认为模仿就是对范文全盘的搬用。
现在中学生的作文中没有了他们的灵气与活力,没有鲜活的语言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有的只是社会化,成人化的东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我觉得可以从老师和同学方面找原因。
首先,作为教师而言,现在的作文教学还有许多瓶颈。第一:作文教学与课本,备课资料风马牛不相及。教科书里的文章都是精选出来的名作,无论是语言写作方法,还是文章构思,都应该是作文教学的好帮手。
其次,从学生方面说,素材的缺乏是学生作文水平不能提高的最重要因素,所以没有素材是很难写出好文章的。现在的中学生面临怎样的困境呢?素材的积累面过窄,由于学习压力大,许多中学生是“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生活的轨迹也是三点一线。他们根本就没有心思或没有时间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赞美生活。大家都没有时间跨出书本去寻求新的素材,也不知道除了课本学习之外,生活中的哪些材料可以纳入作文素材的范畴。
2.入境:搭起“模仿”与“创造”的桥梁——寻求写作的复兴
创造就是构建自己文化的活动。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说:“创造是目的,模仿就是为了创造。”
模仿的目的就是有所进步,形成自己的东西,有时候甚至可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个学生写作文《我的爸爸》,别人都写自己的爸爸如何好,而他反其道而行,写自己不喜欢爸爸的原因,这样的标新立异就比较出彩。但创造毕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很容易受到其他人或事的影响,人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随大流,追时髦。作文中要想创新还是要付出很多努力的,但光靠学生和老师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有创新还要有更多方面的努力和帮助。
3.出境:以我手写我心——寻求写作的个性化
学生的习作只有从“模仿”到“创造”写出自己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进步,这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个升华就要求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意识。学生写作文面对的困难一方面是感觉无话可写,另一方面就是有材料可不知道怎么组织,针对这两个问题说一下我的看法。现在新课改进行的轰轰烈烈,作文作为语文教育的半壁江山更要改变以往的状况。以前的作文课很简单,就是老师把题目说一下,可能会提供少量的指导,然后学生就搜肠刮肚,挤牙膏似的挤出一篇干巴巴的作文。现在既然要发挥孩子的创造精神,当然作文也要旧貌换新颜。一方面作文的题目可以征集学生的意见,让学生写他们感兴趣的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他们不再感觉是被动的,而是处于主人的位置,主动性就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