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研究是基于我校校园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和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终端在教师和学生中的普及,将学生野外实习采集到的标本整合其生物学和药学知识,并转换为二维码的形式,放置在一个公众号中运行,使学生们随时随地扫一扫就可获得某个药用植物的知识。操作方便快捷,可应用于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也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被有效利用。
关键词:手机;标本;二维码;公众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7-0073-02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需要学生记忆大量的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而且有许多的药用植物其外形相似,却不是同一科属,或者某些药用植物是同一科属,但外形差别较大,这些繁杂的内容对于初次接触药用植物的学生来说很困难,从而使其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校园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以及手机的普及使得学生们对于在手机上进行学习非常喜爱。基于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药用植物标本学习系统的建设,从而使学生能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随时进行药用植物知识的学习。
一、标本的整理
对药用植物教研室保存的历年的药用植物标本进行收集整理工作,选取外形特征完整并能代表某一地域特征的标本进行分类整理。初步筛选出了150余种,二次严格筛选最终留下100种。筛选的具有代表性的标本有:车前草、东陵绣球、黄芩、葎草、射干、照山白、白屈菜、穿龙薯蓣、独行菜、狼毒、麦蓝菜、水金凤、猪殃殃、白首乌、何首乌、串铃草、杜衡、连翘、茅梅、仙鹤草(龙牙草)、紫花地丁、暴马丁香、刺五加、二月兰、重楼等。将筛选出的100种标本进行外形的修整工作,同时注意标本的典型性、完整性,以及标本的美观,剔除过大或过小的标本,一般选取长不超过35cm,宽不超过25cm的标本[1]。
二、标签制作及拍照
将整理好的标本进行文字注释,内容包括名称、所属科别、生长环境、药用价值等,这项工作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主要以《中国植物志》和《中国药典》中的内容为主。将这些内容统一形成标签,贴于腊叶标本的右下角,这个标签有别于普通的蜡叶标本的标签,这个标签对于植物的药性做了详细的描述。将标签制作完成后,逐一对照标本进行核对,这样对于标本的整理基本就完成了。接下来对所有的标本进行拍照工作,由于要将该标本显示在公众号中,因此对于照片清晰度的要求很高,利用普通相机拍的标本照片总是发暗、发黑,最后利用专业的相机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二维码的转换
二维码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二维码技术是运用二维码识读设备和载体实现信息导航与信息承载,二维码技术既可以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同步,又适用于分散式网络自主学习,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情景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达到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的完美结合[2]。二维码技术与药用植物学教学相结合,可以构建药用植物学自主学习平台并开发相应的软件,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方式多样、成本低廉等特点[3]。二维码的引入完善了现有的教学方法,其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优势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依据《中国植物志》和《中國药典》编辑公众号内收录的植物形态特征、生境、药用价值等内容,将拍好的腊叶标本的照片及其详细文字介绍在二维码转换平台上进行转换,将转换好的二维码逐一进行检测,确保结果正确。例如贯众和重楼,分别扫描下方的二维码之后,即可看到贯众和重楼的标本以及下方的介绍文字,使学生们能够利用零散的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药用植物学》的知识。
四、微信公众号的建立
微信公众号是企业与微信粉丝之间交流的桥梁,商家可以在微信平台上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全方位沟通和互动,形成了一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营销方试[4]。模仿商业微信建立了“药植标本库”公众号,关注该公众号后输入药用植物名称即可得到相应植物标本的二维码,扫描后即可获得该植物的腊叶标本图片及详细文字介绍。公众号的标志为一个“药”字,其含义有两层:一是该公众号是关于药用植物的,二是指该公众号是药学院创立的。
五、微信公众号使用反馈及改进
将该公众号在学校进行宣传,号召全校师生共同来学习。虽然《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课,但是中医学、针灸推拿、护理等专业的师生也对其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这极大地鼓舞了进行公众号推广的项目组学生的士气。经过项目组学生的大力推广,全校师生纷纷关注了该公众号,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提高了公众号的运行效率。
在当今大学生的生活中,微信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利用微信公共平台,利用学生们喜爱的交流方式来普及《药用植物学》的知识是我们项目建设的初衷。无需占用手机内存,大家只需要关注公众号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药用植物学》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二维码的应用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呈现更多的内容,同时也方便学生快速的找到目标植物。
在系统建立的过程中,学生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标本的采集制作耗时一年多,所有药用植物性状描述历时半年有余,加上拍照、生成二维码、公众号的运行以及宣传和反馈等,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这些上线的药用植物标本只是我们采集标本中的一部分,后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高凯.植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J].现代园艺,2012,(24):49.
[2]钱鹏.二维码技术在高校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04):255-259.
[3]张健逵,赵彦辉,等.二维码在药用植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7):93-95.
[4]谢宝良,习聪灵.微信公众号开发与使用技术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5,(9):53.
关键词:手机;标本;二维码;公众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17-0073-02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需要学生记忆大量的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而且有许多的药用植物其外形相似,却不是同一科属,或者某些药用植物是同一科属,但外形差别较大,这些繁杂的内容对于初次接触药用植物的学生来说很困难,从而使其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校园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以及手机的普及使得学生们对于在手机上进行学习非常喜爱。基于这种情况,我们进行了药用植物标本学习系统的建设,从而使学生能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随时进行药用植物知识的学习。
一、标本的整理
对药用植物教研室保存的历年的药用植物标本进行收集整理工作,选取外形特征完整并能代表某一地域特征的标本进行分类整理。初步筛选出了150余种,二次严格筛选最终留下100种。筛选的具有代表性的标本有:车前草、东陵绣球、黄芩、葎草、射干、照山白、白屈菜、穿龙薯蓣、独行菜、狼毒、麦蓝菜、水金凤、猪殃殃、白首乌、何首乌、串铃草、杜衡、连翘、茅梅、仙鹤草(龙牙草)、紫花地丁、暴马丁香、刺五加、二月兰、重楼等。将筛选出的100种标本进行外形的修整工作,同时注意标本的典型性、完整性,以及标本的美观,剔除过大或过小的标本,一般选取长不超过35cm,宽不超过25cm的标本[1]。
二、标签制作及拍照
将整理好的标本进行文字注释,内容包括名称、所属科别、生长环境、药用价值等,这项工作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主要以《中国植物志》和《中国药典》中的内容为主。将这些内容统一形成标签,贴于腊叶标本的右下角,这个标签有别于普通的蜡叶标本的标签,这个标签对于植物的药性做了详细的描述。将标签制作完成后,逐一对照标本进行核对,这样对于标本的整理基本就完成了。接下来对所有的标本进行拍照工作,由于要将该标本显示在公众号中,因此对于照片清晰度的要求很高,利用普通相机拍的标本照片总是发暗、发黑,最后利用专业的相机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三、二维码的转换
二维码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中,二维码技术是运用二维码识读设备和载体实现信息导航与信息承载,二维码技术既可以实现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同步,又适用于分散式网络自主学习,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情景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达到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的完美结合[2]。二维码技术与药用植物学教学相结合,可以构建药用植物学自主学习平台并开发相应的软件,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方式多样、成本低廉等特点[3]。二维码的引入完善了现有的教学方法,其在药用植物学教学中的优势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依据《中国植物志》和《中國药典》编辑公众号内收录的植物形态特征、生境、药用价值等内容,将拍好的腊叶标本的照片及其详细文字介绍在二维码转换平台上进行转换,将转换好的二维码逐一进行检测,确保结果正确。例如贯众和重楼,分别扫描下方的二维码之后,即可看到贯众和重楼的标本以及下方的介绍文字,使学生们能够利用零散的时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药用植物学》的知识。
四、微信公众号的建立
微信公众号是企业与微信粉丝之间交流的桥梁,商家可以在微信平台上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全方位沟通和互动,形成了一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营销方试[4]。模仿商业微信建立了“药植标本库”公众号,关注该公众号后输入药用植物名称即可得到相应植物标本的二维码,扫描后即可获得该植物的腊叶标本图片及详细文字介绍。公众号的标志为一个“药”字,其含义有两层:一是该公众号是关于药用植物的,二是指该公众号是药学院创立的。
五、微信公众号使用反馈及改进
将该公众号在学校进行宣传,号召全校师生共同来学习。虽然《药用植物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课,但是中医学、针灸推拿、护理等专业的师生也对其表现出很大的兴趣,这极大地鼓舞了进行公众号推广的项目组学生的士气。经过项目组学生的大力推广,全校师生纷纷关注了该公众号,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提高了公众号的运行效率。
在当今大学生的生活中,微信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利用微信公共平台,利用学生们喜爱的交流方式来普及《药用植物学》的知识是我们项目建设的初衷。无需占用手机内存,大家只需要关注公众号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药用植物学》的知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二维码的应用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呈现更多的内容,同时也方便学生快速的找到目标植物。
在系统建立的过程中,学生们做了大量的工作,标本的采集制作耗时一年多,所有药用植物性状描述历时半年有余,加上拍照、生成二维码、公众号的运行以及宣传和反馈等,他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这些上线的药用植物标本只是我们采集标本中的一部分,后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高凯.植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J].现代园艺,2012,(24):49.
[2]钱鹏.二维码技术在高校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04):255-259.
[3]张健逵,赵彦辉,等.二维码在药用植物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7):93-95.
[4]谢宝良,习聪灵.微信公众号开发与使用技术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5,(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