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下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标准:误区及矫正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sx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式现代农业模式一直被国人视为农业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其所带来的生产能力虽令世界惊喜,但其蕴涵的危机也日益凸现:暴力耕作耗尽土壤肥力,致农作物品质下降;单一栽培致病虫害加剧、生物多样性丧失;专门化经营致环境污染、人类健康受威胁。所有这些都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我们不能照搬该模式,要结合自己的国情重新认识并制定农业现代化的标准。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应用适度的农业科技,生态化的种植、养殖、加工布局,适时适地适度的规模化经营,以“五型社会”为指导等,这些才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现代化标准。
其他文献
2008年中国三部基本劳动法律的颁布实施,表明自1994年《劳动法》实施以来,中国劳动立法的第一次重要重构,也反映了中国过去短短30年间建立一个完善的法律体系的巨大成功。但是,在漫长的中国经济体制和法制改革中,建立法律体系比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简单。中国的劳动法制度一直执行不力,并且理论上与实践之间差距仍很大。
进入后危机时代以来,东北亚不仅成为世界各种矛盾纠结频发的热点地区,而且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区域安全特征。面对来自东北亚的威胁和挑战,如何从战略高度加强对地缘安全问题的认识,同时结合实际提出应对地缘安全环境威胁、提升战略攻防能力的对策性思考已成为重大的历史性课题。
各商业银行近年来业务发展非常迅速。各项贷款余额从2006年的5071.8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0962亿元,增长了116.1%。票据融资发展迅速,银行承兑汇票的贴现从2006年的203.9亿增长到2011年的8440.6亿元。
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城市环境污染的治理问题是环境优化并趋于人一经济一自然和谐发展的核心内容。城市发展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格迪斯(PatrickGeddes)提出的优托邦城市(EutopianCity)概念,其含义是指城市中具有自然特质的好、地方(goodplace)。①霍华德(EbenezerHoward)于1898年也提出了相应的田园城市(GardenCities)概念,②并为解决城市扩张过程中与自然直接的协调问题,引发了构建城乡区域复合空间单元的花园城市运动。
爱新觉罗·漫娘自幼酷爱美术,5岁起在母亲指导下学习绘画,继又授业于国画大师何海震、郭西河前辈,幸获真传。
期刊
期刊
不同理论派秉持不同的“课程文化观”,对于“课程文化”从不同角度加以理解。工具论认为课程是文化的载体,是传递文化的最重要的手段,而本体论则认为课程就是一种文化。①从工具论到本体论的转变是对课程与文化关系研究所经历的一次飞跃,即课程文化的飞跃。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是一场文化的变革。作为文化变革的课程改革,不能把课程简单地理解为文化和事实的传承系统,认为课程知识是简单、中立的。②因此,课程改革必然涉及课程文化的重构,而从哪个方面进行重构,怎样进行变革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
儒学是金朝的国家意识形态,是金代女真政权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的指导思想。儒学作为一种学术流派,在女真少数民族统治的北方地区,在特殊的人文和地理条件下,形成了倡导三教合一、追求经世致用,富于批判精神和尚中意识的儒学特质。
武普敖,1959年9月出生于山西,从军21年,现供职于中国航油集团公司山西分公司,1981年开始摄影,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家学会会员,曾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摄影展,多幅作品被博物馆收藏,获全国各类摄影奖百余项,被摄影界誉为“拼命武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