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现行教材存在的问题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依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现行的高中政治课程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展现了对高效、自主课堂的追求,也展示了政治学科内容的生活化、活动化和情境化。从这几年教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反馈情况来看,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教材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从教材的编写、教材审定、教材出版再到教材使用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导致教材中部分信息的滞后性。这种局限性,在政治学科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比如,《经济生活》中在表述“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变动时”,课本把等离子电视归为高档耐用品行列,但现实情况却是该商品已普及化到一定程度了。二是教材部分内容涉及知识面广、跳跃性强,在知识系统性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如《经济生活》中对外汇内容的介绍,汇率变动的影响及人民币汇率制度问题都是牵涉面很广的知识点,而教材在阐述时只是简单的由什么是外汇转跳到人民币币值的稳定。类似问题《文化生活》中也有较明显的体现。
基于教材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及课改中把教材的功能定位为“为教学服务”,将促进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教材实施的最终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懂得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在实践中要敢于创造性的运用教材,大胆进行教材内容的重构,克服教材的局限性,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当然,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运用及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并不是指教师可随意改造教材甚或是完全弃教材于不顾。这是违背课改精神的,也是对教材内容重构的一种误解。
二、在教学实践中做好教材内容的重构
一般认为,教材内容的重构,主要是指教师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删减、增加、置换、拓展及加工重组,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最终形成有效教学内容的过程。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有两个部分:一是教师在授课前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其中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删减、增加、置换、拓展及加工重组,形成“预定传授内容”,如教案或课件;二是教师在教学现场的师生互动情境中对预设好的教材内容的调整。这两个环节,都体现了教材内容向教学实际转化的过程。教师的课前备课与课堂上的施教过程都属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过程。
显然,中学政治教师对高中政治教材内容的重构,要基于对课程标准的领会和把握,超越对教材内容的机械传递,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教材,以生成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让教学更有成效。笔者认为,要想在教学实践中做好教材内容的重构,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依据课标,把握方向。
《课程标准》将思想政治课程分类目标设为三个维度,是教学和培养学生科学和人文素养的主要依据。教师备课时应该认真地研究课标,领会意图,把握模块核心内容及每节课的学习要点。《课程标准》是教师在教材内容重构中选择教学内容时的主要依据,处理教材内容时,必须首先要考虑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当教材内容不能很好的体现课标要求时,就要大胆对教材进行适度取舍或增补;当部分教材内容有超出课标要求的情况时,教师可依据课标并结合所带学生的实际,把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改造教材内容,引领学生成长。
2.树立课程意识
教师对教材进行重构时,一是为了服务于本人的教学需求、体现出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诠释,体现出教师教学的个人魅力;二是为了有利于原有教材更适合于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利于学生将教材内容化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故此,在对教材重构时,教师要有课程意识。只有具备课程意识,教师在构建教案及用教材教上才不会偏失方向,才能在教学中处理好师生主体性的关系;只有具备课程意识,才能在教学中更具全局观,在进行教材内容重构时才能既突出重点又能着眼全局。
3.突出以人为本
新课标背景下,思想政治学科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知识不再是独立的直接的目标,知识成为培养能力、学习习惯和方法及进行德育教育的载体,处处渗透着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为了有效地完成学习,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尽可能给学生实践和探究的机会。如《经济生活》中的《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一课,若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等知识就较难懂,学生也会觉得枯燥。我在课前三天安排一项任务给学生,要求同学们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途径收集并分析资料,各地的最低工资及最低社会保障金的变动情况,并把成果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在课堂上分享。经过热烈地讨论和合作探究,同学们不仅对教材的内容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进一步地学习了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只是一种资源和材料,是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工具,因而,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的策略,对教材进行多种层面的重构探索,适当开展探究、调查、表演、交流与讨论、反思等方式,使学生融入探究、主动学习、积极实践。这些方式的采用,既可以是课堂上,也可以是课堂外。通过书本和实际的对接,增强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法制意识,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公民意识,引导其树立准确的家国观。通过探究性学习和交往性、体验性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示个性、学会关心、学习与创造,并能从中总结适合自己的方法,适用于终身。
总之,自主、高效课堂是目前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追求,我们应利用好身边的各种资源,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在领悟课标及教材核心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重构,即做好“加减法”。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教材合理重构,发挥教师在使用课程教材和相关资源开发方面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让我们的课程和课堂更加高效且适合学生、吸引学生。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依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现行的高中政治课程充分体现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展现了对高效、自主课堂的追求,也展示了政治学科内容的生活化、活动化和情境化。从这几年教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反馈情况来看,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教材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从教材的编写、教材审定、教材出版再到教材使用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导致教材中部分信息的滞后性。这种局限性,在政治学科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比如,《经济生活》中在表述“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变动时”,课本把等离子电视归为高档耐用品行列,但现实情况却是该商品已普及化到一定程度了。二是教材部分内容涉及知识面广、跳跃性强,在知识系统性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如《经济生活》中对外汇内容的介绍,汇率变动的影响及人民币汇率制度问题都是牵涉面很广的知识点,而教材在阐述时只是简单的由什么是外汇转跳到人民币币值的稳定。类似问题《文化生活》中也有较明显的体现。
基于教材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及课改中把教材的功能定位为“为教学服务”,将促进学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作为教材实施的最终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懂得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在实践中要敢于创造性的运用教材,大胆进行教材内容的重构,克服教材的局限性,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当然,教师对教材的创造性运用及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并不是指教师可随意改造教材甚或是完全弃教材于不顾。这是违背课改精神的,也是对教材内容重构的一种误解。
二、在教学实践中做好教材内容的重构
一般认为,教材内容的重构,主要是指教师在实施课程的过程中,依据课程标准,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对既定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度删减、增加、置换、拓展及加工重组,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最终形成有效教学内容的过程。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有两个部分:一是教师在授课前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其中包括对教材内容的删减、增加、置换、拓展及加工重组,形成“预定传授内容”,如教案或课件;二是教师在教学现场的师生互动情境中对预设好的教材内容的调整。这两个环节,都体现了教材内容向教学实际转化的过程。教师的课前备课与课堂上的施教过程都属于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过程。
显然,中学政治教师对高中政治教材内容的重构,要基于对课程标准的领会和把握,超越对教材内容的机械传递,创造性地、个性化地运用教材,以生成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让教学更有成效。笔者认为,要想在教学实践中做好教材内容的重构,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依据课标,把握方向。
《课程标准》将思想政治课程分类目标设为三个维度,是教学和培养学生科学和人文素养的主要依据。教师备课时应该认真地研究课标,领会意图,把握模块核心内容及每节课的学习要点。《课程标准》是教师在教材内容重构中选择教学内容时的主要依据,处理教材内容时,必须首先要考虑课程标准的培养目标和具体要求。当教材内容不能很好的体现课标要求时,就要大胆对教材进行适度取舍或增补;当部分教材内容有超出课标要求的情况时,教师可依据课标并结合所带学生的实际,把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改造教材内容,引领学生成长。
2.树立课程意识
教师对教材进行重构时,一是为了服务于本人的教学需求、体现出教师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与诠释,体现出教师教学的个人魅力;二是为了有利于原有教材更适合于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利于学生将教材内容化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故此,在对教材重构时,教师要有课程意识。只有具备课程意识,教师在构建教案及用教材教上才不会偏失方向,才能在教学中处理好师生主体性的关系;只有具备课程意识,才能在教学中更具全局观,在进行教材内容重构时才能既突出重点又能着眼全局。
3.突出以人为本
新课标背景下,思想政治学科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目标,知识不再是独立的直接的目标,知识成为培养能力、学习习惯和方法及进行德育教育的载体,处处渗透着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为了有效地完成学习,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尽可能给学生实践和探究的机会。如《经济生活》中的《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一课,若采用讲授式教学方法,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等知识就较难懂,学生也会觉得枯燥。我在课前三天安排一项任务给学生,要求同学们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途径收集并分析资料,各地的最低工资及最低社会保障金的变动情况,并把成果通过小组展示的方式在课堂上分享。经过热烈地讨论和合作探究,同学们不仅对教材的内容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进一步地学习了发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材只是一种资源和材料,是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工具,因而,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采取灵活的策略,对教材进行多种层面的重构探索,适当开展探究、调查、表演、交流与讨论、反思等方式,使学生融入探究、主动学习、积极实践。这些方式的采用,既可以是课堂上,也可以是课堂外。通过书本和实际的对接,增强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法制意识,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公民意识,引导其树立准确的家国观。通过探究性学习和交往性、体验性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示个性、学会关心、学习与创造,并能从中总结适合自己的方法,适用于终身。
总之,自主、高效课堂是目前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追求,我们应利用好身边的各种资源,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在领悟课标及教材核心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重构,即做好“加减法”。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教材合理重构,发挥教师在使用课程教材和相关资源开发方面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让我们的课程和课堂更加高效且适合学生、吸引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