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内注入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zhan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胸腔内注入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2年6月结核性胸腔积液病人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8)及对照组(n=42),在常规抗结核的基础上,胸腔内注入药物(异烟肼0.3mg、尿激酶10万U+生理盐水20ml)治疗后的效果,与未行胸腔内注药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X胸片及B超示胸膜黏连率为14.58%(7/48),对照组胸膜黏连率为42.86%(18/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异烟肼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灭活胸水中的纤维蛋白等物质,减少胸膜肥厚粘连和包裹,提高了治愈率。
  【关键词】结核;胸腔积液;胸腔内注入药物;疗效
  【中图分类号】R5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119—02
  结核性胸腔积液临床上较多见,结核性胸腔积液中含有纤维蛋白,纤维蛋白易沉积于胸膜,形成“纤维素苔”,充当炎症细胞的趋化物,影响血管通透性,促进成纤维细胞粘附和增殖,产生胶原蛋白、粘多糖,使胸膜肥厚、粘连、包裹,易形成小房[1]。结核性胸腔积液临床上较多见,往往由于患者就诊较晚,胸腔积液处理不及时,使胸水包裹或被分割成多个小房,导致抽液或引流困难,治疗时间延长,甚至肋间隙变窄或胸廓畸形,造成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我科于2010年2月~2012年6月在常规抗结核的基础上,对部分患者进行了胸腔内注药治疗,收到了很好的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依据2001年中国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制定的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2]确诊为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90例,其中男50例,女40例,年龄18~65岁,平均为36.4岁,疗程2~8周。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及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近1周未使用阿斯匹林、肝素等药物,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正常,无尿激酶过敏史。
  1.2 方法 根据胸部B超或CT定位,确定穿刺点,观察组每次抽液800ml或抽尽积液后胸腔内注入异烟肼0.3mg+尿激酶10万IU+0.9%NS20ml,注药后转动身体,嘱患者经常变换体位,隔日1次,重复上述抽液过程,直至B超探测不宜穿刺。对照组经B超定位,尽可能抽取胸水,直到B超显示胸腔积液厚度小于2.0cm,停止抽液。治疗及治疗中每周查2~3次凝血功能,于停止抽液后行胸片检查。病人出院后,每月随访1次,查胸片或B超探测胸腔。随访时间为半年。
  1.3 统计分析 数据以x±s表示,应用spss13.0数椐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标准检验:p=0.05。
  2 判断标准
  2.1抽液结束后行X胸片及B超判断胸膜黏连率。
  2.2疗效判定 显效:症状和体征消失,无肋间隙变窄,B超探测胸水消失,胸片示无胸膜肥厚。好转: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肋间隙变窄不超过1肋间,B超探测胸水吸收>60%,有少量分隔,不宜穿刺,胸片示胸膜轻度肥厚(肋膈角变钝)。无效:症状和体征稍改善,肋间隙变窄超过2个间隙,部分胸廓变形,B超示胸水吸收<40%,胸片示胸膜明显肥厚(与膈肌平或超过膈肌)。
  3 结果
  3.1 观察组与对照组胸膜黏连率比较见表1。
  3.2 患者治疗后均经胸部X线及B超证实,胸腔积液基本吸收后出院。治疗组患者平均住院14天,出院后继续完成化疗方案,6个月随访,总有效率为89.58%。对照组42例病人,总有效率为78,5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4 讨论
  结核性胸腔积液是我国最常见的胸腔积液。我国每年新发病例数113万以上,结核性胸膜炎约占肺结核的4.7%~17.6%,如以平均10%计算,每年约有10多万新的病例。而在综合医院新结核中胸膜炎则占21.1%,内科住院患者中有3.5%为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胸膜炎早期通过积极抽液及规律抗结核治疗,多能取得满意效果,但由于部分患者就诊时间晚或胸水处理不及时,使胸水分隔成多个小房,形成包裹性胸腔积液,胸腔积液纤维蛋白使胸腔积液产生蛋白凝块,胸液粘稠,使抽液困难,治疗时间延长,逐渐胸膜粘连肥厚牵拉,导致肋间隙变窄,胸廓变形,严重影响患者远期肺功能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异烟肼对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引流,减少粘连、包裹有显著疗效。
  值得注意的是在临床和动物实验中都观察到对于较薄的纤维蛋白粘连治疗效果较显著,而对于病程后期壁层和脏层上能形成较厚的纤维素层,如CT示胸膜厚度超过5mm,胸腔内注药的治疗效果可能欠佳,所以主张早期运用。至于尿激酶的剂量及用药间隔时间尚没有定论,报道的剂量为5~45万U,用药时间3~8天,注药后留置3h以上,主要根据积液粘稠程度及粘连包裹情况而定[3]。
  总之,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具有价格低廉、简便、安全、创伤少、疗效确切等优点,减少多次多部位穿刺抽液给患者带来的痛 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穆魁津,何权瀛.胸膜疾病.北京醫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97-99。
  [2] Moulton JS,Moore PT,Mencini RA.Treafment of Located Pleural effuˉsions with trows catheter infracavify urokinase.AJR,1989,156:941-945.
  [3] 胡立刚,司桂香,孙栋华,等.胸腔抽液后注入激素对胸膜炎后遗症的临床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1999,4(3):187.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不仅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器械的更新对临床医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与临床结合紧密,实践性很强。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接受教育的地位,这种教学手段已经更不上时代的发展了。文中探讨了实验教学的方法和
【摘 要】目的:建立肉及肉制品中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一种简单可行前处理方法。方法:采用两种不同沉淀剂除去肉及肉制品中的脂肪及蛋白质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结果:1、采用金属盐作沉淀剂时,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1%,1.14%,0.64%,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8.1%~99.1%,98.5%~100.6%,98.9%~99.8%;2
【摘 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腹腔冲洗液对小儿阑尾炎伴弥漫性腹膜炎阑尾切除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小儿阑尾炎伴弥漫性腹膜炎共48例,全部行阑尾切除术,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治疗组25例。对照组采用0.5%的甲硝唑溶液术中腹腔冲洗;治疗组采用术尔泰溶液术中腹腔冲洗,分别于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观察患儿肠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治疗组16例患儿肠功能恢复的时间为术后24小时内,而对照组
青霉素类药物是当今社会首选的广谱抗生素,本类抗生素它不耐酸,他的作用与血液浓度有关,高浓度时起杀菌作用,低浓度时起抑菌作用。该类药用途广、疗效高,是很多疾病抗菌消炎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