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与过去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而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严苛。建筑行业在社会建设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与人们日常生活关系较为密切的行业。近年来,建筑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加强了建筑设计生态化的重视,并在建筑设计阶段对景观设计补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此来降低建筑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从而为人们生存的环境提供有利的保障。本篇文章就建筑设计的景观生态补偿策略及应用方面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论述,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希望能对相关学者的研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设计;景观;生态;补偿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建筑规模也正在不断的扩大,大量的建筑工程也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虽然建筑领域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着国家可持续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优质的生活条件。但是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却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因为建筑工程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材料的使用和能量消耗等问题,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建筑周围的格局和绿化。所以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国家相关部门不断提高对建筑设计景观生态补偿工作的重视,并对补偿策略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以此来降低建筑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一、景观格局补偿研究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大量建筑的出现,城市景观格局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虽然城市发展水平日趋上升,但是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建筑建设的影响而出现了景观格局逐渐破坏或破碎等情况。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还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所以相关工程团队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城市景观格局进行全面分析和了解,采用正确的景观格局补偿方式降低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1、景观修复
根据城市规划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来看,不同的城市景观都有其不同的作用,如生态功能或绿化功能等。要想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就需要相关设计人员能够明确景观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另外,为了让建筑设计展现出最优效果,让建筑与城市景观进行合理的融合,还需要香瓜设计团队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景观进行相应的修复,必要时还可以进行重建工作,以此来保证景观功能的实用性,促进建筑设计与生态景观协调发展。
2、降低人为因素干扰。
就目前而言,在当前的建筑设计过程当中,设计师需要采取恰当的方式趋利避害的对工程建设进行引导,在对城市原有景观进行维护的同时,降低人为因素对城市生态景观的影响,例如,在建筑设计阶段,对于一部分生态以及绿化功能较为明显的自然斑块,设计师可以使用设置隔离栏等方式,防止因为人为活动的进行对自然斑块造成影响;或者是在大型建筑设计当中可以适当的添加一定的生态化庭院,为景观植物的生长提供恰当的空间环境,并且利用底层架空的方法,把庭院与居住空间联系起来,将人为活动放置在第二层及以上进行开展,降低对生态景观的影响。
二、绿地系统的补偿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进行,由于城市建筑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空间当中的自然土地逐渐转变成为了人工土地,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积极采取景观生态补偿的策略,进行相应的补偿设计,使得城市绿地景观要素逐渐与人为要素趋于平衡,恢复城市绿地系统应有的功能。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在建筑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要做到:
其一,逐步提高绿地系统水平向的整体性。在实际的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充分利用好建筑室外的线状廊道,对其进行全面的绿化设计,如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廊道的周边种植一定量的绿化植物,提升廊道的绿化水平,并与城市建筑的整体绿化形成紧密的联系,提高建筑物的绿化面积,实现建筑与生态的共同发展。同时,还需要将建筑当中所有的中庭、露台以及屋面等区域利用起来,设置一定的绿化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而逐渐废弃的绿地,并与城市的整体规划向结合,使得建筑绿化面积实现水平方向的扩张。
其二,对绿地系统进行垂直向的景观生态补偿。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建筑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对屋面以及各个高度的平台做好相应的绿化设计,使得建筑的绿化逐渐由地面上升到空中,降低建筑物的热负荷,缓解由于城市建设而引发的热岛效应,为人们的工作以及生活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空间。同时,在高层建筑当中设计一部分小型面积的空中生态景观庭院,美化建筑物,净化城市的空气。
三、水的利用及補偿
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对城市的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如不透水地面的增加、污水废水的大量产生以及地表植被减少而引发的水资源涵养降低等,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水的利用以及补偿工作,增强建筑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能力,提高对雨水的收集功能,实现水资源的生态补偿。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采用借助不透水路面进行雨水收集以及利用透水路面补充城市地下水的方式实现水资源的生态补偿。例如,在某一场地式建筑设计中,建设了大量的草坪,使得蓄水能力大大提升,在收集好雨水之后,通过毛管渗滤以及人工湿地的处理,使得水资源能够当作景观水来使用。
四、生态多样性补偿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设计人员需要提高对生态多样性的重视,这是确保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重要条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建筑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自然生态逐渐失衡,因此,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增强生态多样性补偿的意识,根据建筑设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生态多样性补偿设计,促进城市建筑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就目前而言,在当前建筑设计中生态多样性补偿之时,主要采用的是提高生物栖息地面积设计以及为生物迁徙提供适当的环境等。
一方面,充分利用好当前高层建筑屋面较大的优势,科学合理的设计生物栖息地,为城市空间中的生物提供安全可靠的栖息地;另一方面,从建筑整体规划布局出发,做好生物栖息地的连通设计,借助道路绿化使得建筑中的各种绿地资源形成网络结构,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提供一定的渠道。建筑设计中生物多样性补偿设计主要是通过对景观结构的干预,提升景观结构的功能性,为城市当中的不同生物提供更为广阔的栖息空间,稳定城市生物多样性。
五、结束语
要想让建筑设计的景观生态补偿策略发挥出真正的价值,除了要对景观生态补偿的手段和应用理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明确建筑设计、生态景观补偿和人们生活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制定出合理的补偿方案,这样才能使补偿策略的应用效果有所提升。虽然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很多建筑工程都能够对建筑设计的景观生态补偿工作加以重视,并将一些先进的生态技术和理念应用其中,但是实际的补偿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与建筑设计方案有关,另一方面则于施工团队对生态补偿的态度有关。所以在日后进行建筑设计景观生态补偿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对景观格局、绿地系统和生态景观占有率等方面的内容加以关注,并对其中存在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这样才能让景观生态补偿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毛晓鹏. 建筑设计中景观环境融入与生态策略的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7).
[2]管逊,胡亮. 浅谈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8).
[3]杨凯悦. 生态设计在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上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9).
[4]陈阳. 景观设计生态理念的培养与应用策略探讨[J]. 艺术品鉴,2016(8).
关键词:建筑设计;景观;生态;补偿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建筑规模也正在不断的扩大,大量的建筑工程也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虽然建筑领域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动着国家可持续发展,给人们带来了优质的生活条件。但是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却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因为建筑工程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材料的使用和能量消耗等问题,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建筑周围的格局和绿化。所以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国家相关部门不断提高对建筑设计景观生态补偿工作的重视,并对补偿策略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以此来降低建筑设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一、景观格局补偿研究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大量建筑的出现,城市景观格局发生了不小的变化。虽然城市发展水平日趋上升,但是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建筑建设的影响而出现了景观格局逐渐破坏或破碎等情况。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还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所以相关工程团队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城市景观格局进行全面分析和了解,采用正确的景观格局补偿方式降低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1、景观修复
根据城市规划的现状和发展方向来看,不同的城市景观都有其不同的作用,如生态功能或绿化功能等。要想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不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就需要相关设计人员能够明确景观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另外,为了让建筑设计展现出最优效果,让建筑与城市景观进行合理的融合,还需要香瓜设计团队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景观进行相应的修复,必要时还可以进行重建工作,以此来保证景观功能的实用性,促进建筑设计与生态景观协调发展。
2、降低人为因素干扰。
就目前而言,在当前的建筑设计过程当中,设计师需要采取恰当的方式趋利避害的对工程建设进行引导,在对城市原有景观进行维护的同时,降低人为因素对城市生态景观的影响,例如,在建筑设计阶段,对于一部分生态以及绿化功能较为明显的自然斑块,设计师可以使用设置隔离栏等方式,防止因为人为活动的进行对自然斑块造成影响;或者是在大型建筑设计当中可以适当的添加一定的生态化庭院,为景观植物的生长提供恰当的空间环境,并且利用底层架空的方法,把庭院与居住空间联系起来,将人为活动放置在第二层及以上进行开展,降低对生态景观的影响。
二、绿地系统的补偿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进行,由于城市建筑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空间当中的自然土地逐渐转变成为了人工土地,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积极采取景观生态补偿的策略,进行相应的补偿设计,使得城市绿地景观要素逐渐与人为要素趋于平衡,恢复城市绿地系统应有的功能。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在建筑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要做到:
其一,逐步提高绿地系统水平向的整体性。在实际的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充分利用好建筑室外的线状廊道,对其进行全面的绿化设计,如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廊道的周边种植一定量的绿化植物,提升廊道的绿化水平,并与城市建筑的整体绿化形成紧密的联系,提高建筑物的绿化面积,实现建筑与生态的共同发展。同时,还需要将建筑当中所有的中庭、露台以及屋面等区域利用起来,设置一定的绿化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由于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而逐渐废弃的绿地,并与城市的整体规划向结合,使得建筑绿化面积实现水平方向的扩张。
其二,对绿地系统进行垂直向的景观生态补偿。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建筑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对屋面以及各个高度的平台做好相应的绿化设计,使得建筑的绿化逐渐由地面上升到空中,降低建筑物的热负荷,缓解由于城市建设而引发的热岛效应,为人们的工作以及生活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空间。同时,在高层建筑当中设计一部分小型面积的空中生态景观庭院,美化建筑物,净化城市的空气。
三、水的利用及補偿
在城市化建设的过程当中,对城市的水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如不透水地面的增加、污水废水的大量产生以及地表植被减少而引发的水资源涵养降低等,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水的利用以及补偿工作,增强建筑对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能力,提高对雨水的收集功能,实现水资源的生态补偿。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采用借助不透水路面进行雨水收集以及利用透水路面补充城市地下水的方式实现水资源的生态补偿。例如,在某一场地式建筑设计中,建设了大量的草坪,使得蓄水能力大大提升,在收集好雨水之后,通过毛管渗滤以及人工湿地的处理,使得水资源能够当作景观水来使用。
四、生态多样性补偿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设计人员需要提高对生态多样性的重视,这是确保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的重要条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建筑规模的日益扩大,城市自然生态逐渐失衡,因此,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增强生态多样性补偿的意识,根据建筑设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生态多样性补偿设计,促进城市建筑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就目前而言,在当前建筑设计中生态多样性补偿之时,主要采用的是提高生物栖息地面积设计以及为生物迁徙提供适当的环境等。
一方面,充分利用好当前高层建筑屋面较大的优势,科学合理的设计生物栖息地,为城市空间中的生物提供安全可靠的栖息地;另一方面,从建筑整体规划布局出发,做好生物栖息地的连通设计,借助道路绿化使得建筑中的各种绿地资源形成网络结构,为生物多样性的维持提供一定的渠道。建筑设计中生物多样性补偿设计主要是通过对景观结构的干预,提升景观结构的功能性,为城市当中的不同生物提供更为广阔的栖息空间,稳定城市生物多样性。
五、结束语
要想让建筑设计的景观生态补偿策略发挥出真正的价值,除了要对景观生态补偿的手段和应用理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明确建筑设计、生态景观补偿和人们生活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制定出合理的补偿方案,这样才能使补偿策略的应用效果有所提升。虽然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很多建筑工程都能够对建筑设计的景观生态补偿工作加以重视,并将一些先进的生态技术和理念应用其中,但是实际的补偿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与建筑设计方案有关,另一方面则于施工团队对生态补偿的态度有关。所以在日后进行建筑设计景观生态补偿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对景观格局、绿地系统和生态景观占有率等方面的内容加以关注,并对其中存在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这样才能让景观生态补偿发挥出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毛晓鹏. 建筑设计中景观环境融入与生态策略的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7).
[2]管逊,胡亮. 浅谈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8).
[3]杨凯悦. 生态设计在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上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9).
[4]陈阳. 景观设计生态理念的培养与应用策略探讨[J]. 艺术品鉴,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