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行中专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是当前一段时期内学校体育发展的一个薄弱环节,中专学校体育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严重制约着学校体育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中专体育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运行机制的注意问题及对策,从而保障管理机制的有效有序运行,促进体育工作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中专;体育管理;评价;对策
1 中专学校体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机构不健全,分工不明确
由于学校总体人数不多的原因,造成体育教师人数稀少,几百人的学校往往只有2—3人的体育教师,建立完善的学校体育管理机构对于只有2—3名体育教师的学校来说显得师资力量非常的薄弱,体育工作无法正常的开展,更不能合理分工,各负其责。
1.2 体育学科得不到重视,成为边缘学科
由于现行中专体育基础设施不健全,体育课所需的硬件设施达不到最基本的要求,体育课正常开展收到很大的影响,体育课不能像其他学科一样收到重视,久而久之体育课逐渐被贴上小是三门儿的标签,无法得到重视。
1.3学生多兴趣需要与体育教师专业资源稀少不匹配
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学生可以更多的了解和观看一些体育项目,甚至会对这些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学校体育设施的缺少,以及体育教书数量少、体育教师技能、专业技术单一,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需求,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得不到实现,只能逐渐被扼杀,造成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和信心。
1.4 体育课枯燥无味缺乏活力
体育教师不能够跟上新课改的步伐,依然停留在原始的体育课状态,体育课缺乏必要的活力和动力,学生尽管喜欢体育运动,但是不喜欢体育课,体育老师不愿主动的去学习新的技术技能,不能及时更新自己固有的知识与技能,原有的技术技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法继续适应新课改的需求,显得滞后、陈旧、老化。
2 中专学校体育管理体制构建的研究
2.1 中专学校体育管理机构的设置
321.1 以体育教师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机构的设置
学校体育管理是指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学校体育这一块进行的控制行为,学校体育管理从人、财、物三个方面进行,包括体育行政管理、体育教学管理、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体育活动管理、体育科研管理、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及经费管理、体育档案资料管理。[2]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过程中,承担着巨大的价值和作用,在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中,体育管理工作具有其特殊性,需要针对学校体育的现状开展管理工作[3]。
2.1.2 校、班、生评价机制的建立
学校体育工作的评价机制是关乎学校体育工作能否正常开展,能否有效实施学校体育工作计划最重要的一环,完善的评价机制不仅可以调动广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激情,也可以更好的发挥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评价机制要具有公平性、实效性以及很强的可操作性。学校体育工作需对体育教研处、体育竞训处、学生体质健康处的工作给予评价,同时体育竞训处和学生体质健康处更要对学生体育锻炼请进行及时的评价。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建立学生体育锻炼成长档案,主要包括体育课上课的态度、积极性、认真程度、纪律性,还包括学校体育运动会的参加情况、课间操、阳光体育运动1小时锻炼情况等进行评价。具体的来说,正常体育课的内容要进行单独的考核,体育课的评价可分为3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体育教师根据上课情况,每节课都要对学生进行ABC三个级别的评价,严格考勤制度,缺勤的同学一律给予当节课C级的评定,,连续请假或见习的同学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B级的评定,因重大疾病不能参加体育课的同学应给予免考或平均值的评价。第2个部分是把全班学生分成5—6小组,小组之间相互pk进行评价,简称小组互评。第3个部分为考试部分,就是把每学期中所学的技术动作作为考试的内容进行考试,把考试结果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不超过50%。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按一定的比例把3部分考核结果进行汇总,作为学生体育课评价的最终结果。体育教研处应定期组织学生对体育教师上课情况进行评价,做到以学促教。把学生的年终体育考核成绩与文化课成绩一并纳入评优评先的评比条件。
2.2 学生管理评价机制的统筹运作控制
2.2.1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评价机制的建立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此基础上提高锻炼的负荷与强度,进而达到增强体质的最终目的。所以,以上的评价机制应该根据不同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而进行调整各部分评价所占的比重,要有所侧重点。体育意识的提高往往比身体素质的快速提高更重要,要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兴趣抓起,就好比建大楼一样需要牢固的根基,不能本末倒置。学校要积极营造体育锻炼的氛围,把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加强体育锻炼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利用校园展板做好体育宣传,张贴体育新闻报纸,使同学们及时了解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体育重要比赛及新闻。
2.2.2 积极开发新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的强大功能,下载和检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体育健身素材,并加以加工,使之变成新型的体育教材内容,给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血液。尤其是对于体育器材缺少、师资力量、专业技术薄弱的学校,更需要开发网络多媒体体育课程资源,弥补自身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
2.2.3 建立良好的医务监督团队
及时对班主任、体育教师、学生等进行科学健康体育锻炼知识的培训,以及出现意外伤害、休克等情况时的处理方法,保证体育运动在科学合理的医务监督下安全运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小结
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应因地制宜,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各学校应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跟踪,有总结,有奖惩,有反馈,反馈的结果作用与计划的修改。如此反复,必将逐步推向学校体育工作的不断前进。总之,各种计划、制度的实施,都要着眼于学生体育兴趣的提高,着眼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方可以把学校体育工作做的更扎实,更具成效。
参考文献:
[1]潘有利,王林昆.我国中小学体育管理现状与策略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4(4),1:47-48.
[2]陈志远.学校体育管理的跨文化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2,6:47-48.
[3]赵西英,程传银.学校体育管理的跨文化思考——基于全面质量管理整合路径[J].体育教育探究,2011(10),1:92-95.
关键词:中专;体育管理;评价;对策
1 中专学校体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机构不健全,分工不明确
由于学校总体人数不多的原因,造成体育教师人数稀少,几百人的学校往往只有2—3人的体育教师,建立完善的学校体育管理机构对于只有2—3名体育教师的学校来说显得师资力量非常的薄弱,体育工作无法正常的开展,更不能合理分工,各负其责。
1.2 体育学科得不到重视,成为边缘学科
由于现行中专体育基础设施不健全,体育课所需的硬件设施达不到最基本的要求,体育课正常开展收到很大的影响,体育课不能像其他学科一样收到重视,久而久之体育课逐渐被贴上小是三门儿的标签,无法得到重视。
1.3学生多兴趣需要与体育教师专业资源稀少不匹配
现代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学生可以更多的了解和观看一些体育项目,甚至会对这些项目产生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学校体育设施的缺少,以及体育教书数量少、体育教师技能、专业技术单一,无法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需求,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得不到实现,只能逐渐被扼杀,造成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和信心。
1.4 体育课枯燥无味缺乏活力
体育教师不能够跟上新课改的步伐,依然停留在原始的体育课状态,体育课缺乏必要的活力和动力,学生尽管喜欢体育运动,但是不喜欢体育课,体育老师不愿主动的去学习新的技术技能,不能及时更新自己固有的知识与技能,原有的技术技能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法继续适应新课改的需求,显得滞后、陈旧、老化。
2 中专学校体育管理体制构建的研究
2.1 中专学校体育管理机构的设置
321.1 以体育教师为中心的学校管理机构的设置
学校体育管理是指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学校体育这一块进行的控制行为,学校体育管理从人、财、物三个方面进行,包括体育行政管理、体育教学管理、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体育活动管理、体育科研管理、体育场地设施器材及经费管理、体育档案资料管理。[2]学校体育管理工作是学校教育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过程中,承担着巨大的价值和作用,在学校的常规管理工作中,体育管理工作具有其特殊性,需要针对学校体育的现状开展管理工作[3]。
2.1.2 校、班、生评价机制的建立
学校体育工作的评价机制是关乎学校体育工作能否正常开展,能否有效实施学校体育工作计划最重要的一环,完善的评价机制不仅可以调动广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激情,也可以更好的发挥体育教师的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评价机制要具有公平性、实效性以及很强的可操作性。学校体育工作需对体育教研处、体育竞训处、学生体质健康处的工作给予评价,同时体育竞训处和学生体质健康处更要对学生体育锻炼请进行及时的评价。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建立学生体育锻炼成长档案,主要包括体育课上课的态度、积极性、认真程度、纪律性,还包括学校体育运动会的参加情况、课间操、阳光体育运动1小时锻炼情况等进行评价。具体的来说,正常体育课的内容要进行单独的考核,体育课的评价可分为3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就是体育教师根据上课情况,每节课都要对学生进行ABC三个级别的评价,严格考勤制度,缺勤的同学一律给予当节课C级的评定,,连续请假或见习的同学应根据实际情况给予B级的评定,因重大疾病不能参加体育课的同学应给予免考或平均值的评价。第2个部分是把全班学生分成5—6小组,小组之间相互pk进行评价,简称小组互评。第3个部分为考试部分,就是把每学期中所学的技术动作作为考试的内容进行考试,把考试结果作为对学生评价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不超过50%。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按一定的比例把3部分考核结果进行汇总,作为学生体育课评价的最终结果。体育教研处应定期组织学生对体育教师上课情况进行评价,做到以学促教。把学生的年终体育考核成绩与文化课成绩一并纳入评优评先的评比条件。
2.2 学生管理评价机制的统筹运作控制
2.2.1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
评价机制的建立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在此基础上提高锻炼的负荷与强度,进而达到增强体质的最终目的。所以,以上的评价机制应该根据不同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而进行调整各部分评价所占的比重,要有所侧重点。体育意识的提高往往比身体素质的快速提高更重要,要从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兴趣抓起,就好比建大楼一样需要牢固的根基,不能本末倒置。学校要积极营造体育锻炼的氛围,把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加强体育锻炼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利用校园展板做好体育宣传,张贴体育新闻报纸,使同学们及时了解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体育重要比赛及新闻。
2.2.2 积极开发新课程资源
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的强大功能,下载和检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体育健身素材,并加以加工,使之变成新型的体育教材内容,给体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和血液。尤其是对于体育器材缺少、师资力量、专业技术薄弱的学校,更需要开发网络多媒体体育课程资源,弥补自身硬件设施不足的问题。
2.2.3 建立良好的医务监督团队
及时对班主任、体育教师、学生等进行科学健康体育锻炼知识的培训,以及出现意外伤害、休克等情况时的处理方法,保证体育运动在科学合理的医务监督下安全运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3小结
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应因地制宜,不同区域具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各学校应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跟踪,有总结,有奖惩,有反馈,反馈的结果作用与计划的修改。如此反复,必将逐步推向学校体育工作的不断前进。总之,各种计划、制度的实施,都要着眼于学生体育兴趣的提高,着眼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方可以把学校体育工作做的更扎实,更具成效。
参考文献:
[1]潘有利,王林昆.我国中小学体育管理现状与策略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14(4),1:47-48.
[2]陈志远.学校体育管理的跨文化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2,6:47-48.
[3]赵西英,程传银.学校体育管理的跨文化思考——基于全面质量管理整合路径[J].体育教育探究,2011(10),1: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