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时代的失与得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lyzhang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导演李安说过一段话,经常被我引用来肯定艺术生活对于人的重要性。他大概意思是说中国人情感方式很含蓄,对于很多敏感禁忌的话题说不出口,那么就需要通过艺术来表达(不一定是创作,对大家来说更多是艺术欣赏),很多隐秘的情感、讳莫如深的感受,都可借助艺术达到一个深层次的交流。
  我初看这组《快递时代》,觉得很有意思,这分明就是我们生活里再稀松平常不过的一景。但也正因为稀松平常,可供阐释的空间变得足够大。
  《快递时代》予我的直观感受是寓言了我们身处的这个极端物化和格式化的世界。木心先生有一首诗,叫做《从前慢》,诗中描绘一个他记忆深处(理想深处)的一个慢悠悠的富有人情味和伦理道德的世情景象。余生也晚,我们现在处于一个消费主义的社会,哪怕是情感,也变得物化和格式化,变成了数不清的大数据,变成了一个个外形冰冷同质的包装盒。诗人思念情人,把心揉碎了化成行行诗泪。普通人没那才情,心便只能幻化成批量生产的巧克力和鲜花,让快递小哥们流水线般代为传送。
  木心和王小波都是写情诗的顶级高手,顶级高手的思念都是独家定制,从心而发,批量不起来。木心会说:“人被思念时,知或不知,都已在思念者的怀里。”王小波会说:“但愿你和我,是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歌。”也就是说,爱情也好,艺术也好,美妙的大自然也好,它不再是能促发人类崇高情操格调的一种产物,而变得极其“形而下”,极其“物化”和“格式化”,极其“批量”和“流水线”,这是这组《快递时代》带给我最初及最深的感触。
  家乡上海,我曾十年未归。一来一去之间,花完了更换一张身份证的时光。
  回国后,我又在中国西南边陲的一个小镇工作生活过几年。在那几年里,我惊叹于中国城市和农村生活方式的无缝对接,年轻人融入世界的脚步是飞快的,通讯是iphone和微信,装扮是影视剧里学来的时髦造型,消费则依靠无所不能的电商网购,城市与农村从表象上来看没有太多令人咋舌的分野。而仅仅只是年长了二三十年的上一代人,还有相当一部分从出生到死亡都从未离开过这个人口只有两万人的小镇。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个西滇小镇拥有几十个名号不同的快递网点,不出一个星期,你便可以买到来自地球任何角落的任何一件商品,不管那些商品是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也不管真实到手的货物距离网页广告所许诺的相差有多远。广告催生欲望,欲望催促着生产,快速和便捷是消费时代的显著特征。对年轻人来说,物流快递足以填平自己与世界潮流之间的任何鸿沟,他们安然于此,也享受于此。就像他们的上一代安然与享受于自己的足不出镇,红白喜事只与乡里乡亲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那里生活的几年里我有了自己的宝宝,物流对一个还未习惯农村生活的新晋母亲来说很快也变得无法舍弃。我只要动动手指,便能和上海的小伙伴一样买到自己用惯了的品牌,仿佛自己从没有离开自己的家乡,仿佛物流保障了自己作为一流大城市居民自带的生活品质。最有意思是我的邻居,那是一对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小夫妻。丈夫是名年轻的研究人员,他那轮廓分明、眼眸似水的妻子便也跟着一同来滇生活。西南西北的生活环境差异巨大,所以他们的家人每半个月就要从南疆寄来几大箱够吃半个月的食物。
  如果说对于精打细算的上海人和对食物十分谨慎的新疆人,物流只是原生习惯的功能性选择,那么对小镇当地的居民,物流则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选择。偏爱酸辣口味的傣族人也学会了尝试北海道的奶油饼干、江浙口味的小零嘴,地道的北方面食也渐渐地和当地的米干米线开始平分秋色。小镇生活的色香味变得全面热闹而又杂糅。收到一个快递包裹的喜悦远大于对物品实用性本身的考量。高晓松老妈教导儿子:生活里要有诗和远方。那其实是文人墨客的精神空间。对于在小镇生活的人来说,生活里有来自远方的包裹就足以高兴上一整天了。
  蔓延的恶疫让今年中国的冬天显得格外漫长。我所在的小区进行了戒严,快递物品不能进小区,统一被门卫收取后按楼层和门牌细心地整理好。那些大大小小、型号各异的快递包裹安静地躺在大堂大理石板上,等待着它漫长旅程的最后归宿。
  都说艺术家是生活的旁观者,他们不为任何人所收买,他们只是时代之眼,准确镂刻生活,反映他们所理解的现实便是他们的全部使命。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征。还是那句话,在诚实又准确的艺术品中,艺术家其实已经埋下了线头,那就待有心人去寻找线索吧。

  宋琪
  1969年出生。1991年毕业于上海第二教育学院社会科学系;2000年毕业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07年至2009年在上海师范大学油画系高研班进修。现任职于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民盟书画院理事。
  2014年油画作品《拆》入选首届南京国际美术展;2017年油画作品《快递时代二》入選第九届上海美术大展;2019年油画作品《快递时代七》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等展览。2017年油画作品《西域雄关》《纳家户清真寺》被宁夏美术馆收藏。
其他文献
何家英 简历  1957年出生于天津。197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学习国画,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曾任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画院院长。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工笔画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笔画学会名誉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文联“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四个一批”文艺人才等荣誉。代表作品有《山地》《十
期刊
1994年3月生于北京。2017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美术系,获学士学位。现为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师从王煜老师,中国画人物方向。2018年獲“一带一路·艺心相通”第一届中波大学联盟艺术设计大赛优秀奖。
期刊
【摘要】亨利·摩尔是英国现代著名雕塑家,其作品《国王与王后》为其创作旺盛时期的命题之作,虽然追随现代艺术创作方式,但又蕴藏着对历史文脉及人性的延传与探索,将现代艺术表现与人文历史精神关怀融为一体,打破传统古典艺术的固化表现形式,推行模糊化、陌生化处理,力图引导人们回归对艺术造物本身的思考。雕塑作品本身不单单是概念性的无规则抽象,更是一种自然形态的富有有机生命的抽象,将雕塑材质自然的质地、肌理和内蕴
期刊
关健/偶寄之二纸本水墨68cm×34cm 2019年  “无论是在什么场合,能够与风景偶然相遇,哪怕只有一次,也是值得庆幸的。”东山魁夷的这段文字揭示了在东方的文化艺术中,一直存在一种人与自然之间彼此守望、息息互通的纽带关系。在关健的画中,静谧气氛仿佛隐秘地契合着这种自然与人的关系,笔墨间能看到他对自然客体的高度敏感,含蓄、内敛的力量令观者瞬间坠入深邃幽远的山水之境。在多年以笔墨与自然对话的过程中
期刊
【摘要】本文试图就贡布里希与贡氏所推崇的波普尔的史学方法做一点反思,指出尽管黑格尔主义对历史的整体理解会存在许多“时代精神的谬误”,但它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与包容性。而贡布里希的“图式—修正”“制作—匹配”,包括波普尔的所谓“情境逻辑”,实际是告诉我们对历史的整体理解是不可能的。这样的一种史学观恐怕只会让我们看到整个人类历史毫无历史理性可言,人类文明不过是丛林法则的结果而已。且不说它无法解释观念、
期刊
【摘要】孟泰作为新中国钢铁工业战线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他的事迹尤其是亲手建立的“孟泰仓库”,引起我极大的兴趣。我在画面中以“孟泰仓库”作为背景,把所有人物安排在仓库的高炉前,画面在构图上采取一种平视的、日常化的视角,来表现孟泰所生活、工作的年代,进行基于历史真实的现场感的营造。  【关键词】孟泰;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历史真实;现场感  此次顺利通过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专家评审
期刊
余昭  陕西西安人。2014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艺术学硕士学位,师从画家徐步教授,主攻山水。2014年7月至今任教于商洛学院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商洛学院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师。论文作品发表于《美术界》《教育评论》《吉林艺术学院学报》等报刊。余昭/庐山石门涧50cm×50cm余昭/廬山三叠瀑50cm×50cm余昭/五老峰上有奇松50cm×50cm余昭/庐山五老峰50cm×50cm
期刊
林若熹简历  1963年出生。198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200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获文艺学博士。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9年《春夏秋冬》获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1993年《黄金时代》获首届全国中国画展优秀奖;1994年《夕阳》获第三届中国画展二等奖;2001年《幽香》入选文化部等主办的百年中国画展及《百年中国画集》;2010年《千秋》入
期刊
在我接触的众多画家中,就其主体的素质而言,约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格法型画家,比较重法度,重传统,在作品中追求古典的完美;一类是性情型画家,比较重感悟,重情趣,任情恣性,率意为之。田华当属后者,皆因他学出文科,格法对他没有多少约束力。但他却多思善悟,能于常中求变新,能于法外见性灵,不为形役,超以外象,如禅宗之彻悟,直探艺术的本源。  我从他的个展、联展,乃至画室壁间未完成之作中,看到过他不同时期的
期刊
【摘要】高立根先生是广西著名的戏曲舞台艺术家,他的新作《中国京剧脸谱大观》于2019年5月正式面世。书中收入他的手绘脸谱366个,穿插了238个与脸谱人物相关的剧目故事,以500多页的规模兼有艺术画册、工具书、文化读本等多种职能,有着较高的艺术水准和文化含量。本文以责编的视角,尝试勾勒这位为传承国粹不遗余力的京剧人,品读这本书丰富的展卷意味。  【关键词】脸谱画集;中国掌故;文化关联一、琳琅满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