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要言,把握文脉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包括“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这一考点要求考生能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具体的内容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整理,然后用概括性的语言呈现出来。因此,它一方面是考查分析能力,即对具体的文字内容、结构层次的理解和分解能力,另一方面是考查综合能力,即对有关内容加以分类、提炼,使之类别化、简约化,能力层级要求较高。
  复习该考点时,可从以下三点加以注意:
  1.答题之前,归纳文章内容要点。先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尤其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对含有“构造”、“功能”、“危害”、“依据”等或类似词语的句子,要特别留意,注意所涉及的层次,所覆盖的范围。
  2.重视题干和选项,明确目标和区域。粗读全文后,分析题干,明确问题的目标或角度;阅读每个选项,理解基本意思。结合粗读印象对应找到原文文字,“专项信息题”的信息通常是“块面型”的,相对集中,“综合信息题”的信息通常是“散点型”的,各自在不同的地方。
  3.细心比照,恰当表述。选项与原文的比照方法,与理解词语及句子含义相同,不再赘述,但要注意设置陷阱的方式。如果是表述题,要根据有关内容组织好语言,做到简洁、准确,符合字数、格式等要求。此外注意,对于比较复杂的段落层次,要注意分析内容、结构的起承转合,要像理解词语、句子一样关注重要的标志语。
  
  [例1](2008年高考湖北卷)
  
  ④但长期以来,人类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多功能性认识不足,为了眼前或局部利益而透支湿地资源。例如,将大量湿地排水后改作他用,导致湿地面积锐减;过度捕捞、采挖湿地动植物,破坏了湿地生态平衡;上游湿地的林木砍伐造成水土保持功能退化,使中下游泥沙淤积,湿地蓄洪功能下降:工农业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严重污染湿地水体。现在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湿地的紧迫性,并积极探索科学的方法。美国密西西比河沿岸农业带产生的大量硝酸盐和其他化学物质,不仅导致流域水质恶化,刺激藻类泛滥,还在入海处的墨西哥湾形成一个面积20000平方千米的无氧区。专家们认为,流域内湿地的大量丧失导致入海径流氮负荷过重,是造成无氧区的主要原因。有专家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是在全流域进行大规模湿地生态重建,全面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功能。这个建议已得到认可。
  ⑤由于湿地类型多样,其功能和价值不尽相同,因此湿地生态的恢复和重建要有具体目标,因“地”制宜。……当然,各类湿地生态的构建在承担主要功能的同时,完全可以实现多种功能的有机融合。
  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湿地面积的锐减,将会对与之相关的生态系统安全构成威胁,带来严重的后果。
  B.捕捞和采挖湿地动植物破坏了湿地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湿地生态功能的减弱。
  C.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整体性,上游湿地生态的破坏必然带来下游湿地水质的污染。
  D.各类湿地生态功能完全不同,因此湿地生态的恢复和重建必须要有具体的目标。
  [答案]A
  [解析]原文虽然较长,但思路清晰,各段讲的意思比较明确,初读的时候要做到把握每一段的中心意思,这样一来,我们就很容易找到选项所对应的信息区域。本题的A、B两项都是谈论湿地遭破坏的现状,具体信息区间在第四段,A项的表述与原文意思完全相符,“威胁”、“严重后果”等词是对第四段“使中下游泥沙淤积,湿地蓄洪功能下降”,“不仅导致流域水质恶化,刺激藻类泛滥,还在人海处的墨西哥湾形成一个面积20000平方千米的无氧区”等句子的提炼和概括。B项与原文相比,在“捕捞和采挖湿地动植物”前面少了“过度”二字,故与原文不完全相符。C项对照原文,“上游湿地生态的破坏”与“下游湿地水质的污染”并没有“必然”的关系,根据原文,“上游湿地的林木砍伐造成水土保持功能退化,使中下游泥沙淤积,湿地蓄洪功能下降;工农业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严重污染湿地水体”,可见上游湿地的林木砍伐造成的后果是中下游泥沙淤积、湿地蓄洪功能下降;而“湿地水质的污染”则是由于“工农业和生活污水随意排放”引起的。D项是讲湿地的恢复和重建,信息区间在最后一段开头一句,原文是说“湿地类型多样,其功能和价值不尽相同”,选项改成“完全不同”,故与原文不符。
  
  [例2](2008年高考全国卷I)
  
  ①盖天说与浑天说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上两大主流学派的理论,两派都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奇瑰雄浑,在历史上备受推崇,盖天学派的圭表也广为世人所知。其实,盖天派还创制了一种盖天图仪,同样闪烁着先哲智慧的光芒,然而遗憾的是,这种盖天图仪在中国天文学史上却鲜有提及,所以今天仍有必要介绍和探讨。
  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天学派跟浑天学派一样,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主流学派,创造了许多天文仪器。
  B.浑天派的浑天仪的浑象,以及盖天学派的圭表在历史上备受推崇,广为世人所知。
  C.盖天图仪和浑天仪等,都是古代用于观测、记录、研究和演示天象的重要天文仪器。
  D.盖天图仪是盖天学派创制的,这一仪器闪烁着先哲智慧的光芒,但后人却鲜有提及。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第一段内容的把握能力。从第一段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全文的重点:第一句并提两派,第二句说“浑天学派”的“浑天仪”和“浑象”“备受推崇”,说“盖天学派”的“圭表”“也广为人知”,后者用语比前者要轻得多,这已露出作者要重点介绍“盖天说”之端倪,第四句“今天仍有必要介绍和探讨”表露了作者的真实意图。以此分析为基础来看选项,A符合题意,B“备受推崇”显然是张冠李戴,C项把盖天图仪和浑天仪并提,说明他们都是“天文仪器”,前面加了一些限定语,对天文仪器功能进行补充说明。D的三个说明都摘自第一段,与文本意思没有出入。
  
  实战演练
  
  窈窕诗歌润建筑(节选)
  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中国古代建筑不仅关在建筑形象,更美在其空间。它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早在东汉,就有《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是一处很有情趣的庭院空间。诗中一对恋人依依惜别,赠 枝叶留念,读来感人。这一情结,以美丽的庭院做背景;但反过来说,这个庭院由于有了如此美的生活而积淀起更多的情态符号。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庭院春夜,形态朦胧,动人之至。“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阴影里,生动无比。在静谧中使人感受到有一股春的暖流弥散在空气中;虫声在夜静人闲之中,更表现出春的气息。若身历其境,仰望夜空,星斗横斜,会令人憧憬,感到时光在流逝,一切的历历都留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
  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园——“海棠春坞”,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靠粉墙处一个花台,上面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每当海棠花盛开,给小院增添许多美感。苏轼有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增色不少。相传这个小院就是依照《海棠》诗意而作的。三面环廊,意象出诗中的“月转廊”,表示夜已深。可以说,没有诗情画意之素养,就不会游园,也不懂造园。
  1.选出下列对第一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A.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形象化是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
  B.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唐诗中感人的艺术形象大多是建筑形象。
  C.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中国古代建筑多是诗化、情态化了的。
  D.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只有形象本身富有诗意,才能使人触景生情。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第二段引用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意在表明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美在形象。
  B.《庭中有奇树》描写恋人在院中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使美丽的庭院更具情态化。
  C.“更深月色半人家”,是说庭院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树的阴影里。
  D.读了《海棠》诗更能够理解诗人以拙政同的“海棠春坞”为题材的原因了。
  [答案解析]
  1、C。此题考查对具体段落内容的把握。整体把握可知,本段文字的写作对象是“中国古代建筑”,而且是在古典诗歌里所体现的建筑情态,所以只有C项的表述才是最准确的。
  2B。此题考查对全文内容的把握。由第二段开头一句可知,A项更美在其空间。由第三段对诗句的解析可知,C项应是院墙阴影,与树无关。由最后一段“相传这个小院就是依照《海棠》诗意而作的”一句可知,D项关系颠倒。B项的表述,从文中第二段的分析可知是正确的。
其他文献
一、考题概说    散文阅读题历来是高考语文拉开分数差距的重点。湖北省高考从2004年自主命题以来,语文科的6套试卷的大阅读部分,选用了6篇文章,除2007年的《日月行色》属于小说文体外,其余均为散文。可见。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备考的重要一环。  散文阅读题涉及三个能力层级七个考点。①理解: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②分析综合: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思路,归纳内
期刊
今年高考湖北卷文言文阅读的选文是明代宋濂的《龙渊义塾记》,第13题要求翻译该选文中的三个句子。现就这道题的阅卷情况作一个小结。    一、解答例析    [例1](2008年高考湖北卷第13题第1小题)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3分)  [提示]“或”“且”译对一处1分;译出大意1分。“或”可译为“有的”“有的地方”等,“且”可译为“将近”等。“通都大邑”不译不影响大意;“至
期刊
语言运用题是很注重答题能力的题型,经过6年发展。湖北卷的出题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形式多样,关注教材,强调思维,突出能力。因此,在解答语言运用题时,要重视解题思路,能够从平时的知识积累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具体来说,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明确要求,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例1】(2008年高考湖北卷)下面是鲁迅小说《药》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要求:语言表达准确
期刊
2008年高考刚刚落下帷幕,绿荫匝地的华中师大校园就迎来了高考语文阅卷老师。半个月紧张的工作使他们沉淀了太多的感悟。为了让同学们尽快了解阅卷老师的所思所虑,我们特别约请了两位资深的阅卷老师,结合评分标准分别就作文和文言翻译谈阅卷体会,希望能给升入高三的同学们带来一些启示。  一篇篇考场作文,跳动着一颗颗火热的心。2008年高考湖北卷作文,有近一半的同学引领我们走进汶川,回顾灾情。作为一名作文评卷员
期刊
从说明文中筛选信息时,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在文章的重要内容上。一段或一篇文章的重要内容有:  1.基本概念和最新知识。这是一篇文章的主要价值所在,也是阅读中首先要关注的地方。  2.对重要概念、知识进行阐释的语句和相关材料。一定要注意具体辨别,认真筛选,抓住主要信息,把握本质特征。  3.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这方面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章的材料及作者相关评说中,做题时一定要准确把握
期刊
信息推断是阅读理解的延伸,是理解分析能力的深入,是说明文阅读训练的难点,也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一、考点诠释    本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在充分理解并正确把握原文基本意思的前提下,根据阅读材料的有关内容,进行合理推断和想象的能力。    二、命题特点及趋势    本考点命题特点,基本上是以“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的方式出现。一般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查:  1
期刊
一、考点诠释    1 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  说明文阅读中考查的词语往往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这些词语包括:①概括某一重要说明对象本质特点的词语;②概括性、指代性、比喻性的词语;③概念上容易混淆的词语。对重要词语的理解包括:理解概念的本质特征;多角度地解说某一概念;找出指代性词语的指代义等。    2 对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  重要句子是指说明文中对于理解文章具有重要作用的句子。重要句子包括:①
期刊
一、把持 操纵 控制    【解析】“把持”和“操纵”是近义词,都是贬义动词,都表示控制权位随意支配。但有区别。词义着重点不同:“把持”着重点表示独占独揽,多是公开的活动;“操纵”着重点表示掌管、支配,多是幕后的、暗中进行的活动。涉及对象不同:“把持”涉及的对象多是部门、权力等具体或抽象事物,一般不用于人,如“他们把持一部分人破坏工厂的声誉”,句中的“把持”应改为“操纵”,因“操纵”涉及的对象可以
期刊
读者质疑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江西省南昌市一名刚进入高三的学生,我很喜欢第七期开始推出的“名校学案”栏目,觉得与我们的高考复习贴得特别近。在此,我有一个困惑已久的问题想请教:在科技文阅读中,会遇见一些语言表述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的选项,而这种选项往往是错误的,那么,完全肯定或否定的表述项是不是绝大多数是错误的?这是不是一个普遍性的规律?    老师解惑    田大江同学,在科技文阅读中,那些语
期刊
读者质疑    编辑老师,您好!我是黄冈市的一名高三学生。在说明文阅读的备考过程中,我对概念理解的题目总是把握不准。请问:到底怎样才能准确、全面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呢?    老师解惑    李航同学,你好!你提出的问题普遍存在。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强调“在文中”的含义。下面谈谈如何理解说明文中科技概念的内涵。    一、具体解读时要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1 准确——概念类词语理解的关键。解题时要抓住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