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叙事学是西方20世纪盛极一时的文本学理论,脱胎于法国结构主义,重视文本自身。西方叙事学自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出现了大量翻译、介绍西方叙事学以及运用叙事学理论阐释分析作品的著作和期刊论文。在广大学者中,罗钢和申丹是阐释发展西方叙事学的两大代表人物,他们通过各自的努力使得西方叙事学得以被中国人接受、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叙事学;罗钢;申丹;中国特色
一、西方叙事学的发展历程
西方叙事学发展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60—80年代建立在结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经典叙事学理论。20世纪初俄罗斯民俗学家普洛普将民间故事概括为31种叙事功能,开启了结构主义叙事研究的先河。受其影响,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开创了独特的结构主义神话学批评。格雷马斯在二人基础上又发展了结构主义叙事学,提出了"符号学矩阵"学说。托多洛夫则构建了"平衡一不平衡一新平衡"叙事模式,把叙事划分为三个层次:语义、句法、词语。接下来,热奈特将研究对象从民间文学扩展到现代文人创作,聚焦于叙事话语的研究,将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的关系分为顺序、时距、频率三个方面加以讨论。罗兰·巴特则在早期提出了功能层、行动层、叙述层的结构模式分析方法,并对一切文化现象进巧结构分析。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的后经典叙事学,在对经典叙事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突破了单纯关注叙述文本的封闭研究,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叙事形式的具体性和多样性,在研究方法上也更加多样化。后经典叙事学与经典叙事学在叙事学内部形成了一种互为促进和补充的共存关系,使得经典叙事学在西方复兴。
二、西方叙事学在中国传播与发展
1979年,袁可嘉在《世界文学》第2期上发表《结构主义文学理论述评》为结构主义在中国传播开了先河,此后结构主义叙事学便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在中国蔓延。中国对叙事学的研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一)对国外叙事理论的译介。国内学者对叙事理论的研究从对国外叙事学理论书籍的翻译开始,如热奈特《叙事话语》、米克·巴尔的《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等。这些译作为中国学者研究叙事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也激发了学界对叙事学的兴趣。
(二)作品与理论的互动。许多学者不仅对叙事学理论进行了更深的诠释阐发,而且做到了理论与作品的相互印证。比如张世君的《<红楼梦>的空间叙事》,试图对“空间叙事”这一中国文学特有的环节进行补充;比如谭君强的《叙述的力量:鲁迅小说叙事研究》以及杨义的《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等等,都很巧妙地赋予了这些作品浓厚的叙事学理论色彩。
(三)叙事学的移植和创化阶段。中西方文化的异质性决定了中国学者不可能全盘接受西方叙事学,在中国既有的理论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方优秀理论,共同建设符合中国文学创作的叙事学理论,这是现当代叙事学研究的重要策略。如陈平原的《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杨义的《中国叙事学》都显示出学者带有浓烈的本土意识和历史意识,力图从文化意义上探索中国叙事学的独特规律。
(四)叙事学的补充和突破阶段。随着文学理论的不断深化与探究,中国学者更加追求科学性的叙事学理论建构,叙事学研究将注意力转向了结构特征与读者阐释相互作用的规律,转向了对具体叙事作品意义的探讨,注重跨学科研究,关注作者、文本、读者与社会历史语境的交互作用。比如罗钢的《叙事学导论》、赵毅衡的《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申丹的《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的研究》、《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以及李显杰的《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等,都对叙事学的补充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叙事学在中国发展的几十年里,不管是对理论的梳理与阐释,还是对中国文学批评、文学创作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它改变了考察作品的传统视角、拓展了文学批评的关注对象、促使了跨学科研究,深化了文学的人本研究。
三、浅析罗钢的《叙事学导论》和申丹的《西方叙事学》
罗钢是我国较早研究西方理论的大家之一,代表作《叙事学导论》旨在建设文艺学意义上的叙事学理论,该著作整体将叙事作品划分为三个相互依存的层面:文本、故事和叙事话语。在对这三个层面的理论知识进行详细阐释的时候,不仅介绍了西方理论家们的学说观点和理论发展历程,还注重文本分析,书中穿插大量的中外文本用于佐证叙事学观点。全书深入浅出,因其对西方叙事学平实系统的介绍、条理清晰而广受入门者的喜爱,是叙事学入门的最佳读本。
这本书以对叙事学的审视为前提,针对叙事学的范畴、术语、概念和原理等展开讨论,是一本较为纯粹追求理论研究的作品,是中国学者对西方理论诠释、理论和文本的互动、理论补充和突破的代表作之一
申丹被誉为叙事学研究的中国代言人,她和王丽亚合作的《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在国内介绍叙事学的专著中,首次对跨学科和跨媒介叙事进行探讨,并对西方叙事学在一些概念上存在模糊、观念上存在混乱的现象进行了清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表现了鲜明的中西比较视野和历史意识。
首先从题目中“西方”二字就可以看出,申丹对于叙事学有强烈的语境意识,东西方文化的异质性决定了西方叙事学在中国不会被全盘接受的;其次就是作品的内容,它兼顾了叙事学发展从经典到后经典的各个阶段,概念和理论模式各有侧重;最后申丹对西方叙事学的全面介绍与阐释,不单只是强调西方叙事学,更多的是对中国叙事学发展前景的重视与关注。
申丹和罗钢二人共同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学的发展做了极大的贡献,他们通过对西方叙事学理论的接受与阐释、补充与创化,促进了西方叙事学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也通过他们可以看到我国现当代学术界对敘事学的接受和发展。他们为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学立下了汗马功劳。
四、总结
通过这三个模块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方叙事学在中国得到丰富与发展,中国学者在进行理论阐释过程中,也进行了理论补充和创化,并且开始建构中国特色叙事学。相信带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叙事学会逐渐成型并且发展壮大,最后作用于中国创作乃至世界创作。
参考文献:
[1]罗钢.叙事学导论[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2]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钟晓燕.叙事学的转型与互补:从经典到后经典[D].南昌大学.2012.
[5]蒋述卓?王瑛.论西方叙事学的本土化[J].中国比较文学.2012(4).
[6]申丹.叙事学研究在中国与西方[J].外国文学研究,2005(4).
关键词:叙事学;罗钢;申丹;中国特色
一、西方叙事学的发展历程
西方叙事学发展主要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60—80年代建立在结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经典叙事学理论。20世纪初俄罗斯民俗学家普洛普将民间故事概括为31种叙事功能,开启了结构主义叙事研究的先河。受其影响,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开创了独特的结构主义神话学批评。格雷马斯在二人基础上又发展了结构主义叙事学,提出了"符号学矩阵"学说。托多洛夫则构建了"平衡一不平衡一新平衡"叙事模式,把叙事划分为三个层次:语义、句法、词语。接下来,热奈特将研究对象从民间文学扩展到现代文人创作,聚焦于叙事话语的研究,将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的关系分为顺序、时距、频率三个方面加以讨论。罗兰·巴特则在早期提出了功能层、行动层、叙述层的结构模式分析方法,并对一切文化现象进巧结构分析。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的后经典叙事学,在对经典叙事学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突破了单纯关注叙述文本的封闭研究,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叙事形式的具体性和多样性,在研究方法上也更加多样化。后经典叙事学与经典叙事学在叙事学内部形成了一种互为促进和补充的共存关系,使得经典叙事学在西方复兴。
二、西方叙事学在中国传播与发展
1979年,袁可嘉在《世界文学》第2期上发表《结构主义文学理论述评》为结构主义在中国传播开了先河,此后结构主义叙事学便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在中国蔓延。中国对叙事学的研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一)对国外叙事理论的译介。国内学者对叙事理论的研究从对国外叙事学理论书籍的翻译开始,如热奈特《叙事话语》、米克·巴尔的《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等。这些译作为中国学者研究叙事学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同时也激发了学界对叙事学的兴趣。
(二)作品与理论的互动。许多学者不仅对叙事学理论进行了更深的诠释阐发,而且做到了理论与作品的相互印证。比如张世君的《<红楼梦>的空间叙事》,试图对“空间叙事”这一中国文学特有的环节进行补充;比如谭君强的《叙述的力量:鲁迅小说叙事研究》以及杨义的《中国古典小说史论》等等,都很巧妙地赋予了这些作品浓厚的叙事学理论色彩。
(三)叙事学的移植和创化阶段。中西方文化的异质性决定了中国学者不可能全盘接受西方叙事学,在中国既有的理论基础上吸收借鉴西方优秀理论,共同建设符合中国文学创作的叙事学理论,这是现当代叙事学研究的重要策略。如陈平原的《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赵毅衡《苦恼的叙述者》、杨义的《中国叙事学》都显示出学者带有浓烈的本土意识和历史意识,力图从文化意义上探索中国叙事学的独特规律。
(四)叙事学的补充和突破阶段。随着文学理论的不断深化与探究,中国学者更加追求科学性的叙事学理论建构,叙事学研究将注意力转向了结构特征与读者阐释相互作用的规律,转向了对具体叙事作品意义的探讨,注重跨学科研究,关注作者、文本、读者与社会历史语境的交互作用。比如罗钢的《叙事学导论》、赵毅衡的《当说者被说的时候——比较叙述学导论》、申丹的《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的研究》、《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以及李显杰的《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等,都对叙事学的补充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叙事学在中国发展的几十年里,不管是对理论的梳理与阐释,还是对中国文学批评、文学创作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它改变了考察作品的传统视角、拓展了文学批评的关注对象、促使了跨学科研究,深化了文学的人本研究。
三、浅析罗钢的《叙事学导论》和申丹的《西方叙事学》
罗钢是我国较早研究西方理论的大家之一,代表作《叙事学导论》旨在建设文艺学意义上的叙事学理论,该著作整体将叙事作品划分为三个相互依存的层面:文本、故事和叙事话语。在对这三个层面的理论知识进行详细阐释的时候,不仅介绍了西方理论家们的学说观点和理论发展历程,还注重文本分析,书中穿插大量的中外文本用于佐证叙事学观点。全书深入浅出,因其对西方叙事学平实系统的介绍、条理清晰而广受入门者的喜爱,是叙事学入门的最佳读本。
这本书以对叙事学的审视为前提,针对叙事学的范畴、术语、概念和原理等展开讨论,是一本较为纯粹追求理论研究的作品,是中国学者对西方理论诠释、理论和文本的互动、理论补充和突破的代表作之一
申丹被誉为叙事学研究的中国代言人,她和王丽亚合作的《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在国内介绍叙事学的专著中,首次对跨学科和跨媒介叙事进行探讨,并对西方叙事学在一些概念上存在模糊、观念上存在混乱的现象进行了清理,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表现了鲜明的中西比较视野和历史意识。
首先从题目中“西方”二字就可以看出,申丹对于叙事学有强烈的语境意识,东西方文化的异质性决定了西方叙事学在中国不会被全盘接受的;其次就是作品的内容,它兼顾了叙事学发展从经典到后经典的各个阶段,概念和理论模式各有侧重;最后申丹对西方叙事学的全面介绍与阐释,不单只是强调西方叙事学,更多的是对中国叙事学发展前景的重视与关注。
申丹和罗钢二人共同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学的发展做了极大的贡献,他们通过对西方叙事学理论的接受与阐释、补充与创化,促进了西方叙事学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也通过他们可以看到我国现当代学术界对敘事学的接受和发展。他们为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叙事学立下了汗马功劳。
四、总结
通过这三个模块的分析,可以看出西方叙事学在中国得到丰富与发展,中国学者在进行理论阐释过程中,也进行了理论补充和创化,并且开始建构中国特色叙事学。相信带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叙事学会逐渐成型并且发展壮大,最后作用于中国创作乃至世界创作。
参考文献:
[1]罗钢.叙事学导论[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2]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钟晓燕.叙事学的转型与互补:从经典到后经典[D].南昌大学.2012.
[5]蒋述卓?王瑛.论西方叙事学的本土化[J].中国比较文学.2012(4).
[6]申丹.叙事学研究在中国与西方[J].外国文学研究,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