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院校在培养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应将知识技能教育与法律意识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掌握知识技能又能够遵纪守法和维护自己合法的权益。本文通过分析职业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特点,寻找培养职业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与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守法维权能力,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为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作贡献。
[关键词]法律意识;职业院校学生;方法途径;守法维权;能力
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而言,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有其明显的个性,主要培养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但近年来由于太注重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法律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保护自身权益时处于弱势地位,合法权益屡遭侵害。同时也有一些学生做了违法的事情,触犯了法律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
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致使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因此,他们的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法律思想体系理论内容的比重还是较低的。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法律意识如何对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有很大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必不可少。
一、职业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现状与特点
职业院校学生是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和发展阶段的一群思想活跃分子,他们的法律认知、法律情感与意志、法律价值观如何,直接影响着他们日后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的法治文明建设。
(一)职业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现状与特点
1.社会责任感和法制意识的需求较为强烈
随着知识的积累,视野的扩大,职业院校学生开始学会对现实进行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关注国家的法制建设,更关注自己的合法权益。但他们又往往富于幻想,急于求成,缺乏对国情的全面了解,缺乏冷静、理性的分析,常常又表现出情绪化的倾向。这主要体现在看问题不够全面,甚至会导致对某些社会现象的不满情绪比较强烈,容易走极端。
2.法制观念有待提高
据调查了解,职业院校的学生大部分表现为法制观念淡薄,不能用法律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走上社会以后,因为缺乏必需的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他们往往在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前束手无策,不能用法律手段来管理自己的事业和处理周围发生的问题,或者因缺乏自我约束力而走上犯罪道路。他们所具备的法制观念突出表现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法及法律现象反应过程中所形成尚未系统化的思想观念,它是在法律心理基础上形成的法律意识,是法律心理与法律理论的中介和过渡,处于法律意识水平的中间层次。所以法律观念的有无以及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法律意识的强弱。
3.守法自觉性差
职业院校学生更加注重实现自我价值,但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喜欢以批评的眼光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为表现个性,甚至把学校规章制度视为束缚其思想和行动的多余之举,对法纪教育存在逆反心理,有的甚至做出违规的事情,以此来挑战法律。
4.法律知识欠缺
通过问卷调查,其中对法律知识基本了解的占36.5%,不太了解占57.7%,不了解占5%,当问及你认为自身的法律意识如何时,回答具有很强烈的法律意识占16.7%,有一定的法律意识的占50%,选法律意识一般的占23.8% ,而法律意识淡薄的占5%,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能力明显不足。
可见,在现实生活中,职业院校学生守法的自觉性较差,真正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人并不是很多,调查数据显示,这部分人占38.3%,而且在很多的情况下,有很多的人害怕采取正当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之后会受到打击报复这部分人占35.2%,正因为有这样的心理存在,所以很多时候人们都选择忍气吞声!对于学生来说,要是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人身安全和财产权益,在一定程度上会占用学习时间,因此很多人觉得吃一两次哑巴亏没有关系。这样的消极行为充分反映了当代职业院校学生们的法律意识的浅薄,同时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所以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人们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制观念的建立。
二、解决的方法与途径
针对职业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就如何培养、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推进依法治国,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学校教育引导的力度,增强职业院校学生法律意识
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确实至关重要。要确保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保证校园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切实抵制社会不良文化的进入。学校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各项困难。
因此,要加强学校教育引导的力度,首先要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法制教育,并把它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到以德育人与以法育人相结合,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能力。其次,要紧密结合职业院校学生思想生活实际,创新法制教育形式,落实工作载体,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常规教学提高学生的法律基础知识,在知识积累的同时,不断提高应用能力。三是要从组织管理、教材使用、师资配备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学校法制教育体系。必须把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纳入教育的整体规划和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二)加强指导提高自觉守法意识及法制观念
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更加要培养学生的自觉守法及提高法制观念。要通过法制观念的培养、法律知识的学习,让学生逐步理解并接受权利义务意识、公民意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等基本的法治观念,使之成为指导他们辨别是非,确定自身行为规范的重要判断依据。比如:学校应该在改进搞好高等教育法律教学的基础上,营造一个民主、祥和、平等的环境,在教学和管理活动中都做到有章可循,保障学校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开展法律教育活动,老师和学生互敬互爱,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个平等的生命,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法律修养。
(三)加大力度强化训练完善课堂教育与参与社会实践
注重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应用,重在引导学生如何用实践的方法学习法律,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做好法律知识宣传教育,结合案例教学及参与社会实践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能力和法律观念。在平时,职业院校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外展开法律知识咨询活动,或利用双休日组织参观监狱,旁听有关案件的审判活动,组织模拟法庭等,亲身体验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
二、增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守法维权能力
职业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能力的培养与守法维权能力的提高,不仅学校要在这方面努力,提供尽可能的指导和帮助,对于大学生自己,更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就像我们不可能阻止天空下雨,但是我们可以穿雨衣保护我们自己一样。
(一)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础理论知识
学习法律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渠道很多,这需要学生能够自觉地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地去接触。认真阅读必要的参考书籍和资料;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深入的学习,做到博和深的结合;选学有关法律、法规涉及的专业知识;有目的地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二)提高法律意识,运用法律保护自身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法律保护着我们的财产、安全、尊严,只要真正懂得了法律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大家都会有针对性地学习法律,都会有意义地积极培养自身的法律意识,养成包括学法、知法、守法和护法在内的好习惯!当职业院校学生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水平时,他们就能认识法律中规定的权利、义务、禁令都是与自己的利益紧密相连的,就能做到自觉守法,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从而就能做到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掌握法律意识的功能作用
法律意识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法律意识中会注入法治的理念,使他们的法律意识为法治提供坚实可靠的社会支撑。经济基础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决定性因素,除此之外,还需要民主的制度、政治体制以及法律思想文化等一系列条件有力配合。其中法律思想文化基础是为学生贯彻依法治国思想的重要条件,实现依法治国必须以适当的法律思想文化背景为基础。法律意识是构成法律思想文化基础的核心,对法治思想的贯彻以及依法国实践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它同时也内在地驱动着主体的积极守法行为,严格依法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充分尊重他人合法且合理的权利和自由;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自觉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这样法律秩序才得以完整创立。
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正确地守法与执法的思想保证,是普法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就必须重视法学教育、开展法学研究。法律意识,驱动学生积极守法,创架法律秩序。这种守法精神源自主体心灵深处对法律的至上权威以及法律所含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价值要素的深切认同和依归,它内在地驱动着主体的积极守法行为,严格依法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充分尊重他人合法且合理的权利和自由;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自觉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这样法律秩序才得以完整创立。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将有利于法治社会的出现与建设,并且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演进,法治社会也必将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作者简介]邵翠兰(1972—),女,广东茂名人,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思政教研室讲师;刘玉侠(1962—),女,安徽蚌埠人,职称:高级统计师。
[基金项目]课题项目:“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立项批号:教机职字[2009]319号。
[关键词]法律意识;职业院校学生;方法途径;守法维权;能力
相对于普通高等院校而言,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有其明显的个性,主要培养合格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但近年来由于太注重技能的传授,而忽略了法律意识的培养,导致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保护自身权益时处于弱势地位,合法权益屡遭侵害。同时也有一些学生做了违法的事情,触犯了法律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法律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它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知识以及法制观念等。
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尚未形成成熟的科学人生观和世界观,致使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还不够全面,因此,他们的法律意识带有明显的易变性和不成熟性,法律思想体系理论内容的比重还是较低的。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法律意识如何对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进程有很大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必不可少。
一、职业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现状与特点
职业院校学生是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和发展阶段的一群思想活跃分子,他们的法律认知、法律情感与意志、法律价值观如何,直接影响着他们日后公民的道德素质和整个社会的法治文明建设。
(一)职业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现状与特点
1.社会责任感和法制意识的需求较为强烈
随着知识的积累,视野的扩大,职业院校学生开始学会对现实进行深层次的理性思考,关注国家的法制建设,更关注自己的合法权益。但他们又往往富于幻想,急于求成,缺乏对国情的全面了解,缺乏冷静、理性的分析,常常又表现出情绪化的倾向。这主要体现在看问题不够全面,甚至会导致对某些社会现象的不满情绪比较强烈,容易走极端。
2.法制观念有待提高
据调查了解,职业院校的学生大部分表现为法制观念淡薄,不能用法律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走上社会以后,因为缺乏必需的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他们往往在复杂的社会问题面前束手无策,不能用法律手段来管理自己的事业和处理周围发生的问题,或者因缺乏自我约束力而走上犯罪道路。他们所具备的法制观念突出表现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法及法律现象反应过程中所形成尚未系统化的思想观念,它是在法律心理基础上形成的法律意识,是法律心理与法律理论的中介和过渡,处于法律意识水平的中间层次。所以法律观念的有无以及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法律意识的强弱。
3.守法自觉性差
职业院校学生更加注重实现自我价值,但他们往往不能正确认识自我,喜欢以批评的眼光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为表现个性,甚至把学校规章制度视为束缚其思想和行动的多余之举,对法纪教育存在逆反心理,有的甚至做出违规的事情,以此来挑战法律。
4.法律知识欠缺
通过问卷调查,其中对法律知识基本了解的占36.5%,不太了解占57.7%,不了解占5%,当问及你认为自身的法律意识如何时,回答具有很强烈的法律意识占16.7%,有一定的法律意识的占50%,选法律意识一般的占23.8% ,而法律意识淡薄的占5%,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能力明显不足。
可见,在现实生活中,职业院校学生守法的自觉性较差,真正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人并不是很多,调查数据显示,这部分人占38.3%,而且在很多的情况下,有很多的人害怕采取正当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之后会受到打击报复这部分人占35.2%,正因为有这样的心理存在,所以很多时候人们都选择忍气吞声!对于学生来说,要是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人身安全和财产权益,在一定程度上会占用学习时间,因此很多人觉得吃一两次哑巴亏没有关系。这样的消极行为充分反映了当代职业院校学生们的法律意识的浅薄,同时也正因为有这样的思想,所以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人们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法制观念的建立。
二、解决的方法与途径
针对职业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就如何培养、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推进依法治国,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学校教育引导的力度,增强职业院校学生法律意识
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健康成长确实至关重要。要确保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保证校园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切实抵制社会不良文化的进入。学校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各项困难。
因此,要加强学校教育引导的力度,首先要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法制教育,并把它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做到以德育人与以法育人相结合,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能力。其次,要紧密结合职业院校学生思想生活实际,创新法制教育形式,落实工作载体,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通过思想政治课的常规教学提高学生的法律基础知识,在知识积累的同时,不断提高应用能力。三是要从组织管理、教材使用、师资配备和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等方面,建立和完善学校法制教育体系。必须把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纳入教育的整体规划和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好。
(二)加强指导提高自觉守法意识及法制观念
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更加要培养学生的自觉守法及提高法制观念。要通过法制观念的培养、法律知识的学习,让学生逐步理解并接受权利义务意识、公民意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等基本的法治观念,使之成为指导他们辨别是非,确定自身行为规范的重要判断依据。比如:学校应该在改进搞好高等教育法律教学的基础上,营造一个民主、祥和、平等的环境,在教学和管理活动中都做到有章可循,保障学校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开展法律教育活动,老师和学生互敬互爱,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个平等的生命,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法律修养。
(三)加大力度强化训练完善课堂教育与参与社会实践
注重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应用,重在引导学生如何用实践的方法学习法律,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做好法律知识宣传教育,结合案例教学及参与社会实践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能力和法律观念。在平时,职业院校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内外展开法律知识咨询活动,或利用双休日组织参观监狱,旁听有关案件的审判活动,组织模拟法庭等,亲身体验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
二、增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守法维权能力
职业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能力的培养与守法维权能力的提高,不仅学校要在这方面努力,提供尽可能的指导和帮助,对于大学生自己,更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就像我们不可能阻止天空下雨,但是我们可以穿雨衣保护我们自己一样。
(一)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础理论知识
学习法律基础知识的方法和渠道很多,这需要学生能够自觉地培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地去接触。认真阅读必要的参考书籍和资料;对有关法律、法规进行深入的学习,做到博和深的结合;选学有关法律、法规涉及的专业知识;有目的地分析和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
(二)提高法律意识,运用法律保护自身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法律保护着我们的财产、安全、尊严,只要真正懂得了法律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大家都会有针对性地学习法律,都会有意义地积极培养自身的法律意识,养成包括学法、知法、守法和护法在内的好习惯!当职业院校学生具有较高的法律意识水平时,他们就能认识法律中规定的权利、义务、禁令都是与自己的利益紧密相连的,就能做到自觉守法,坚决维护法律的尊严,从而就能做到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掌握法律意识的功能作用
法律意识的功能作用,主要体现在学生的法律意识中会注入法治的理念,使他们的法律意识为法治提供坚实可靠的社会支撑。经济基础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决定性因素,除此之外,还需要民主的制度、政治体制以及法律思想文化等一系列条件有力配合。其中法律思想文化基础是为学生贯彻依法治国思想的重要条件,实现依法治国必须以适当的法律思想文化背景为基础。法律意识是构成法律思想文化基础的核心,对法治思想的贯彻以及依法国实践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它同时也内在地驱动着主体的积极守法行为,严格依法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充分尊重他人合法且合理的权利和自由;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自觉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这样法律秩序才得以完整创立。
学生的法律意识,是正确地守法与执法的思想保证,是普法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就必须重视法学教育、开展法学研究。法律意识,驱动学生积极守法,创架法律秩序。这种守法精神源自主体心灵深处对法律的至上权威以及法律所含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价值要素的深切认同和依归,它内在地驱动着主体的积极守法行为,严格依法行使自己享有的权利和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充分尊重他人合法且合理的权利和自由;积极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和争议;自觉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主动抵制破坏法律和秩序的行为,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这样法律秩序才得以完整创立。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将有利于法治社会的出现与建设,并且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演进,法治社会也必将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
[作者简介]邵翠兰(1972—),女,广东茂名人,东莞南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思政教研室讲师;刘玉侠(1962—),女,安徽蚌埠人,职称:高级统计师。
[基金项目]课题项目:“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立项批号:教机职字[2009]3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