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教学提倡“以读促写”,但对读什么、怎么读、如何写,以及教师如何促等问题缺少清晰定位,因而成效不明显。根据“阅读系数”确定阅读书目,多种“读”的方式交错使用,采取摘抄、批注、仿写、读感等形式落实“写”,然后辅之以讲述、展评、读书活动、编印文萃等方法手段“促”写,“以读促写”才能真正地得以有效落实。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提升;提升知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259
“以读促写”,是言语习得的重要手段,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日常教学中,大家都知晓读与写的重要性,也都积极倡导“以读促写”,但效果不明显。问题的症结,不是“以读促写”的提法有误,而是落实“以读促写”的方式和方法有偏差。基于此,本文试围绕如何有效落实“以读促写”,从“读”的选择、“写”的形式、“促”的手段等角度,作基本梳理。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传统的语文阅读中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在教师方面由于传统教育影响比较深远,他们采取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育观念比较陈旧,难以进行课堂的创新,导致课堂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种情况对于语文阅读教学和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其不利的,难以推动素质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实施,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因此需要积极寻找新的方法,改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二)学生难以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由于学生没有较高的阅读兴趣,难以集中自身的注意力,一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并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他们重视教学任务的推进,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并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理解能力不高,小學生的语文思维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文章的分析方面难以做到全面透彻,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小学生如何在阅读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一)课前阶段引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的教学内容比较复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发展情况来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背景知识,将背景知识融人微课视频中,做好课前的导人工作,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微课视频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能够吸引小学生有耐心地观看完整个视频,可以在视频中加入作者的资料、文章的创作背景、创作的历程以及文章背后的故事等等,这些知识在教材内容中并不存在,因此能够有效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在观看完视频后, 教师可以根据背景知识和教材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高效地完成了课堂导人工作,为接下来的教学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阅读”的确定
阅读是为了增加知识、拓展视野、锻炼思维、提升能力,而阅读本身也是一种能力,具体包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记忆能力,以及阅读速度、有效读速(阅读速度与阅读理解率的乘积)。这些能力,既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也可协作发展共同提高。因此,推行“以读促写”,首先就应在“读”上深究: 读什么,怎样读。只有“读”的方向正确,“读”的能力提升,才能使得其他能力相应提升。
(1)读什么——读的方向与标准。
“开卷有益”,这是强调多读。而对教学来说,缺少规划的“读”,即便有益,也是低效的。因此,阅读教学中要做到“开卷有益”,就必须对读什么做好规划。这个规划,除去教育主管部门推荐的相应必读书目之外,我们还要根据学情,分析“阅读系数”,然后用“阅读系数”遴选书目。
所谓“阅读系数”,即阅读内容的难度系数,它是仿照竞.技类项目的难度系数说法,基于阅读文本的几个变量,如文本的语词容量、表达特点、思维深度等几类指标,综合确立的难.度系数。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阅读系数”自然要放低;对于年级逐渐升高的学生,其“阅读系数”明显也要随之提升。唯有如此,阅读中,学生的思维才能有适度的紧张感,才能获得与之匹配的知识,能力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我们不能相信,小学生整天读童话会有极大收益;也不能否认,小学生读文史哲思是揠苗助长。唯有根据学生实际,精心挑选切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书目,才能为其阅读能力的提升助力。
(2)课后阶段分享,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课后复习巩固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补充一些更为全面的背景知识,激发小学生的探索欲望。在家长和互联网的帮助下搜集到更多文本资料,辅助小学生开展课后复习工作,使小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知,从而丰富了小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构建了良好的思维模型。在复习和预习工作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3)定期开展阅读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定期开展阅读实践活动,锻炼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小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教师也可以将背景知识和阅读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相关主题的活动,以此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例如,学校会定期开展阅读比赛活动,要求每个班级选出几名优秀的学生参加。
结束语
综上所述,背景知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丰富了课堂的教学资源,活跃了课堂氛围,改善了传统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合理地选择背景知识,为学生的阅读做好补充引导工作,扩充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翠平.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活动设计[J].英语广场,2020(12):125-127.
[2]蔡新梅.群文阅读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才智,2020(12):166.
[3]石雄.探究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11):113-114.
[4]尹鑫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2020,19(04):100-103.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提升;提升知识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259
“以读促写”,是言语习得的重要手段,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日常教学中,大家都知晓读与写的重要性,也都积极倡导“以读促写”,但效果不明显。问题的症结,不是“以读促写”的提法有误,而是落实“以读促写”的方式和方法有偏差。基于此,本文试围绕如何有效落实“以读促写”,从“读”的选择、“写”的形式、“促”的手段等角度,作基本梳理。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
传统的语文阅读中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在教师方面由于传统教育影响比较深远,他们采取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教育观念比较陈旧,难以进行课堂的创新,导致课堂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种情况对于语文阅读教学和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其不利的,难以推动素质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实施,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因此需要积极寻找新的方法,改善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二)学生难以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由于学生没有较高的阅读兴趣,难以集中自身的注意力,一部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并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他们重视教学任务的推进,忽略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并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理解能力不高,小學生的语文思维并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文章的分析方面难以做到全面透彻,使得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二、小学生如何在阅读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
(一)课前阶段引入,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的教学内容比较复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发展情况来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复杂性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难度。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背景知识,将背景知识融人微课视频中,做好课前的导人工作,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教学计划的顺利进行。微课视频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能够吸引小学生有耐心地观看完整个视频,可以在视频中加入作者的资料、文章的创作背景、创作的历程以及文章背后的故事等等,这些知识在教材内容中并不存在,因此能够有效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在观看完视频后, 教师可以根据背景知识和教材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高效地完成了课堂导人工作,为接下来的教学任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阅读”的确定
阅读是为了增加知识、拓展视野、锻炼思维、提升能力,而阅读本身也是一种能力,具体包括: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记忆能力,以及阅读速度、有效读速(阅读速度与阅读理解率的乘积)。这些能力,既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也可协作发展共同提高。因此,推行“以读促写”,首先就应在“读”上深究: 读什么,怎样读。只有“读”的方向正确,“读”的能力提升,才能使得其他能力相应提升。
(1)读什么——读的方向与标准。
“开卷有益”,这是强调多读。而对教学来说,缺少规划的“读”,即便有益,也是低效的。因此,阅读教学中要做到“开卷有益”,就必须对读什么做好规划。这个规划,除去教育主管部门推荐的相应必读书目之外,我们还要根据学情,分析“阅读系数”,然后用“阅读系数”遴选书目。
所谓“阅读系数”,即阅读内容的难度系数,它是仿照竞.技类项目的难度系数说法,基于阅读文本的几个变量,如文本的语词容量、表达特点、思维深度等几类指标,综合确立的难.度系数。对于低年级的学生,“阅读系数”自然要放低;对于年级逐渐升高的学生,其“阅读系数”明显也要随之提升。唯有如此,阅读中,学生的思维才能有适度的紧张感,才能获得与之匹配的知识,能力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我们不能相信,小学生整天读童话会有极大收益;也不能否认,小学生读文史哲思是揠苗助长。唯有根据学生实际,精心挑选切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书目,才能为其阅读能力的提升助力。
(2)课后阶段分享,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在课后复习巩固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补充一些更为全面的背景知识,激发小学生的探索欲望。在家长和互联网的帮助下搜集到更多文本资料,辅助小学生开展课后复习工作,使小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知,从而丰富了小学生的语文知识体系,构建了良好的思维模型。在复习和预习工作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效率。
(3)定期开展阅读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定期开展阅读实践活动,锻炼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小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教师也可以将背景知识和阅读实践活动相结合,开展相关主题的活动,以此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小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例如,学校会定期开展阅读比赛活动,要求每个班级选出几名优秀的学生参加。
结束语
综上所述,背景知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起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丰富了课堂的教学资源,活跃了课堂氛围,改善了传统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合理地选择背景知识,为学生的阅读做好补充引导工作,扩充了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翠平.小学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活动设计[J].英语广场,2020(12):125-127.
[2]蔡新梅.群文阅读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才智,2020(12):166.
[3]石雄.探究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11):113-114.
[4]尹鑫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J].职业技术,2020,19(04):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