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康护医养专业群可以满足“健康中国行动”发展战略对医护、卫生、康复、养老和社工等多个行业的人才需求。以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教师团队建设、共享课程搭建、实训基地建设和人才协同培养等方面阐述了康护医养专业群的发展思路、建设过程与实践成效。
[关 键 词] 康护医养;专业群;共享课程;实训基地;人才协同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2-0086-0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需要在高职院校中大力培养康护医养专业类人才。专业群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骨干专业集合。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京北职院)从2011年以来相继开办康复、护理、涉外护理和社会工作(医务社工)专业,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和影响力的康护医养专业群。
一、康护医养专业群的定位与发展思路
随着全国特别是京津冀地区人口老龄化凸显和医护行业扩张,对康护医养人才的需求增大,然而我国康护医养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健康、养老、康护等资源匮乏。为满足人民的康护医养服务需求,加快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当务之急和关键。京北职院地处北京怀柔区,区域功能主要是生态涵养区,对高技能康护医养人才也有较大需求。本专业群坚持以服务健康需求、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为建设方向,深化产教融合,定位于建设成为紧贴北京大健康行业发展、支撑相关产业快速转型发展、校企深度融合并具有本土特色的骨干专业群。
为顺应國家及北京地区的健康产业发展需求,康护医养专业群按照“服务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基础人文相通、教学资源共享”的组群逻辑,发挥资源聚集效应和激发内部发展活力而组建[2],在学院重点和市级一流的基础上,向国家一流和世界一流高职专业迈进。本专业群以健康为中心,以护理(含涉外方向)专业为核心,辐射社区康复专业协同发展,跨界整合社会工作专业,大力拓展康护医养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整合健康管理、社区护理、养老护理、康复治疗和社会工作等专业课程体系,为北京培养出高专多能的康护医养专业人才。
康护医养专业群通过“师”“课”“技”“培”四个方面来开展内涵式建设和专业发展。“师”是通过“师资融合、内培外引”,加强专业群专兼职教师素质提升,培养复合型专业教师;“课”是指通过基础课共享、专业课互选搭建专业群共享课,共享专业课如养老护理、康复护理、社区护理、社会工作进行互选,实现课程共享平台建设;“技”是基于内部协同建设原则重构专业化实训基地,建设健康工作室,实现技能培训与训练、服务社会的功能;“培”是指充分利用专业群的专业师资、一流课程和先进实训平台来协同培养具备康护医养技能的多元化人才。因此,专业群在教学团队、共享课程、实训基地和人才协同培养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共性协作空间和机会,有利于专业群聚发展,发挥更大的融合作用和人才培养成效。
二、专业群师资团队建设
注重团队建设、师资融合,培养双师型多元化复合型师资人才。突破以往专业课教师或专业教研室单打独斗的局限,在开设专业之初本着整合化的原则,社区康复、护理、社会工作(医务方向)这三个专业进行了师资融合。专业群中有社区康复和护理两个北京市创新团队,增加团队师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加强三教改革,培养专业群建设中“复合型专业教师”[3]。以专业群(岗位群)为载体的教师发展中心体系建设,形成了校企双向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强化教师1+X证书试点教学能力的培训[4]。专业群师资培训建设围绕整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在打造教学能手的同时,塑造出技术高超的名师级康复师、护师和社会工作者。专业师资在康复、护理、医务社工专业群中进行整合,引进名师进课堂,定期送教师走出去学习进修,从而提高教师的临床思维和学生职业理念。重点加强专业群师资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将团队建设成了成员稳定、结构合理、社会认可度高、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且爱岗敬业的多功能专业化教学团队。
三、专业群共享课程建设
采用团队合作的模式,利用各专业优势来互取所需,提高教学工作效率,构建完备的康护医养共享课程体系,为学科建设和打造专业精品课程提供平台。如下图所示,根据康护医养行业人才需求,打造了“康复治疗”“养老护理”“康复护理”“社区护理”“健康管理”和“社会工作”六大专业课程模块,实现专业群内的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共享化、专业化。积极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教学手段,制作电子课件和幻灯片,使用电子讲稿和多媒体课件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教学方式生动灵活,有吸引力。实行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利用课堂录制软件把实体课堂变成微课记录下来,课堂引入实体模拟案例,把标准化病人、老年人模拟房间等搬入课堂。加入课堂思政内容和要求,同时在考查栏中加入学生模拟过程中对服务对象的人文关怀,并把所有模拟步骤记录成脚本,记录了课堂轨迹和教学思路,同时把老年人的所有数据记录下来,把复杂的病情数字化,记录病情趋势,记录学生实施全过程,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加大信息化教学力度,使专业群成为学科建设和打造专业精品课程的平台。利用智慧职教、微助教、雨课堂,将国家资源库的丰富资源引入进来,不但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还可以达到记录学生学习轨迹、答疑辅导、管理学生的目的,也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完善、补充和拓展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
四、专业化实训基地重构
按照系统性、真实性、先进性、辐射性与开放性原则[5]进行专业群的实训室建设,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精细化整合,凝练和拓展实训室的专业项目。累计投入近5000万元,建成了具有解剖、生理、护理技能(内外妇儿)、急救、护理技术、健康评估、健康管理、康复技术、推拿按摩、康体中心、心理评定、言语治疗、机能训练、形体训练等十余个全仿真康护医养专业群实训室,具备实时录播、交互信息化和高级模拟人等多样化教学器材和功能。将实训室的功能进行实用性功能划分,围绕健康管理及检测、康复评定、康复与老年护理、推拿按摩技术、心理咨询等具体任务内容进行模块化使用和整合性建设,服务于专业教学与科研、健康管理、康护医养。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旨在打造整合型、适用型的康护医养人才培养孵化基地及健康管理与治疗服务基地。
学院搭建平台开展健康管理工作室建设,由专业健康机构、区中医院和学院组建了京北健康工作室专家指导委员会,重点开展中医、西医、康复、心理、营养和社工六位一体的服务内容。通过医疗方式干预(西医、中医、护理)和生活方式干预(运动、营养、心理)等手段,通过亚健康体检室、推拿按摩室、康体活动室、心理活动室先进的检测治疗设备,提高服务人群的身体健康状况。工作室除具有学生的实践功能外,还将社会优质资源与我校资源进行整合,服务于专业群发展,进一步提升教学研水平及社会服务功能。
五、多元化专业人才协同培养
专业群以培养具备扎实康护医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与多家养老机构、医院、康复中心建立合作关系,成立了由校企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重新构建了康护医养专业群下混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专业群内的人才协同培养和订单式培养,拓展专业群职业岗位特色的课程,采用校企直通车授课模式。康护医养专业群秉承“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爱心促健康”的培养理念,培养适应现代经济发展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职业道德修养的,重点培养具备较强护理能力、康复保健能力、福利机构经营与管理能力、活动组织与策划能力、心理咨询能力,能够从事康复护理服务、社会工作、福利机构管理、养老护理员、康复保健师、健康管理师等工作的专业人员。专业群办学理念契合北京城市建设功能发展战略,满足社会对康护医养人才培养的需求,在高考人数连年减少的大环境下本专业群仍受到众多学生的欢迎和报考。
积极融合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开展康护医养专业群人才的国际化培养。由于本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成效和办学影响力,先后有多个世界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国际组织等与学院联系,共同开发国际课程,培养国际化视野专业群人才。特别地,以涉外护理专业为依托,专业群近些年来与加拿大、美国等十余所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进行学分互认和专业能力认证,培养了多名具有国际化思维、先进服务理念和涉外技能的国际化人才。
六、专业群建设成效
本专业群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实践,特别是近两年入选北京市特高专业群建设项目以来,在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师资团队建设方面,获批了北京市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和北京市教改项目,专业带头人获评北京市教学名师,护理与社区康复教研室主任均获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课程建设项目方面,建成了基于职教云的多个线上课程、护资考试题库,荣获北京市教学奖2项;在产教融合方面,目前有30余所三甲医院、养老院、康养机构和社工等实习合作单位。多样化人才培养综合成效明显,学生荣获全国护理技能大賽一等奖、实现了北京市护理国赛一等奖零的突破,荣获多项北京市护理技能、养老护理技能大赛奖项;近两年护理专业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98%,远远超过全国通过率(约40%);毕业生就业率100%,特别是护生在三甲医院的就业率达80%以上,为京津冀特别是北京市健康医护卫生事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7/15/content_5409492.
htm.
[2]李涛.“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护理专业群建设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9(39):358-359.
[3]覃川.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定位与内涵发展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3):57-63.
[4]宗诚.高职院校专业群:怎么建如何评[J].职教论坛,2020(7):40-45.
[5]俞茹云,周肖英,黄佳玮.健康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6):8-9.
◎编辑 王亚青
[关 键 词] 康护医养;专业群;共享课程;实训基地;人才协同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52-0086-02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需要在高职院校中大力培养康护医养专业类人才。专业群是由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重点建设专业作为核心专业,若干个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骨干专业集合。北京京北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京北职院)从2011年以来相继开办康复、护理、涉外护理和社会工作(医务社工)专业,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和影响力的康护医养专业群。
一、康护医养专业群的定位与发展思路
随着全国特别是京津冀地区人口老龄化凸显和医护行业扩张,对康护医养人才的需求增大,然而我国康护医养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健康、养老、康护等资源匮乏。为满足人民的康护医养服务需求,加快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当务之急和关键。京北职院地处北京怀柔区,区域功能主要是生态涵养区,对高技能康护医养人才也有较大需求。本专业群坚持以服务健康需求、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为建设方向,深化产教融合,定位于建设成为紧贴北京大健康行业发展、支撑相关产业快速转型发展、校企深度融合并具有本土特色的骨干专业群。
为顺应國家及北京地区的健康产业发展需求,康护医养专业群按照“服务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基础人文相通、教学资源共享”的组群逻辑,发挥资源聚集效应和激发内部发展活力而组建[2],在学院重点和市级一流的基础上,向国家一流和世界一流高职专业迈进。本专业群以健康为中心,以护理(含涉外方向)专业为核心,辐射社区康复专业协同发展,跨界整合社会工作专业,大力拓展康护医养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整合健康管理、社区护理、养老护理、康复治疗和社会工作等专业课程体系,为北京培养出高专多能的康护医养专业人才。
康护医养专业群通过“师”“课”“技”“培”四个方面来开展内涵式建设和专业发展。“师”是通过“师资融合、内培外引”,加强专业群专兼职教师素质提升,培养复合型专业教师;“课”是指通过基础课共享、专业课互选搭建专业群共享课,共享专业课如养老护理、康复护理、社区护理、社会工作进行互选,实现课程共享平台建设;“技”是基于内部协同建设原则重构专业化实训基地,建设健康工作室,实现技能培训与训练、服务社会的功能;“培”是指充分利用专业群的专业师资、一流课程和先进实训平台来协同培养具备康护医养技能的多元化人才。因此,专业群在教学团队、共享课程、实训基地和人才协同培养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共性协作空间和机会,有利于专业群聚发展,发挥更大的融合作用和人才培养成效。
二、专业群师资团队建设
注重团队建设、师资融合,培养双师型多元化复合型师资人才。突破以往专业课教师或专业教研室单打独斗的局限,在开设专业之初本着整合化的原则,社区康复、护理、社会工作(医务方向)这三个专业进行了师资融合。专业群中有社区康复和护理两个北京市创新团队,增加团队师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加强三教改革,培养专业群建设中“复合型专业教师”[3]。以专业群(岗位群)为载体的教师发展中心体系建设,形成了校企双向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机制,强化教师1+X证书试点教学能力的培训[4]。专业群师资培训建设围绕整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在打造教学能手的同时,塑造出技术高超的名师级康复师、护师和社会工作者。专业师资在康复、护理、医务社工专业群中进行整合,引进名师进课堂,定期送教师走出去学习进修,从而提高教师的临床思维和学生职业理念。重点加强专业群师资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教学水平及科研能力,将团队建设成了成员稳定、结构合理、社会认可度高、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且爱岗敬业的多功能专业化教学团队。
三、专业群共享课程建设
采用团队合作的模式,利用各专业优势来互取所需,提高教学工作效率,构建完备的康护医养共享课程体系,为学科建设和打造专业精品课程提供平台。如下图所示,根据康护医养行业人才需求,打造了“康复治疗”“养老护理”“康复护理”“社区护理”“健康管理”和“社会工作”六大专业课程模块,实现专业群内的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共享化、专业化。积极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教学手段,制作电子课件和幻灯片,使用电子讲稿和多媒体课件教学,丰富了教学内容,使教学方式生动灵活,有吸引力。实行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利用课堂录制软件把实体课堂变成微课记录下来,课堂引入实体模拟案例,把标准化病人、老年人模拟房间等搬入课堂。加入课堂思政内容和要求,同时在考查栏中加入学生模拟过程中对服务对象的人文关怀,并把所有模拟步骤记录成脚本,记录了课堂轨迹和教学思路,同时把老年人的所有数据记录下来,把复杂的病情数字化,记录病情趋势,记录学生实施全过程,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加大信息化教学力度,使专业群成为学科建设和打造专业精品课程的平台。利用智慧职教、微助教、雨课堂,将国家资源库的丰富资源引入进来,不但实现了资源共享,同时还可以达到记录学生学习轨迹、答疑辅导、管理学生的目的,也便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数字化网络教学平台,完善、补充和拓展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
四、专业化实训基地重构
按照系统性、真实性、先进性、辐射性与开放性原则[5]进行专业群的实训室建设,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精细化整合,凝练和拓展实训室的专业项目。累计投入近5000万元,建成了具有解剖、生理、护理技能(内外妇儿)、急救、护理技术、健康评估、健康管理、康复技术、推拿按摩、康体中心、心理评定、言语治疗、机能训练、形体训练等十余个全仿真康护医养专业群实训室,具备实时录播、交互信息化和高级模拟人等多样化教学器材和功能。将实训室的功能进行实用性功能划分,围绕健康管理及检测、康复评定、康复与老年护理、推拿按摩技术、心理咨询等具体任务内容进行模块化使用和整合性建设,服务于专业教学与科研、健康管理、康护医养。专业群实训基地建设旨在打造整合型、适用型的康护医养人才培养孵化基地及健康管理与治疗服务基地。
学院搭建平台开展健康管理工作室建设,由专业健康机构、区中医院和学院组建了京北健康工作室专家指导委员会,重点开展中医、西医、康复、心理、营养和社工六位一体的服务内容。通过医疗方式干预(西医、中医、护理)和生活方式干预(运动、营养、心理)等手段,通过亚健康体检室、推拿按摩室、康体活动室、心理活动室先进的检测治疗设备,提高服务人群的身体健康状况。工作室除具有学生的实践功能外,还将社会优质资源与我校资源进行整合,服务于专业群发展,进一步提升教学研水平及社会服务功能。
五、多元化专业人才协同培养
专业群以培养具备扎实康护医养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与多家养老机构、医院、康复中心建立合作关系,成立了由校企专家组成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重新构建了康护医养专业群下混合型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专业群内的人才协同培养和订单式培养,拓展专业群职业岗位特色的课程,采用校企直通车授课模式。康护医养专业群秉承“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爱心促健康”的培养理念,培养适应现代经济发展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职业道德修养的,重点培养具备较强护理能力、康复保健能力、福利机构经营与管理能力、活动组织与策划能力、心理咨询能力,能够从事康复护理服务、社会工作、福利机构管理、养老护理员、康复保健师、健康管理师等工作的专业人员。专业群办学理念契合北京城市建设功能发展战略,满足社会对康护医养人才培养的需求,在高考人数连年减少的大环境下本专业群仍受到众多学生的欢迎和报考。
积极融合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开展康护医养专业群人才的国际化培养。由于本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成效和办学影响力,先后有多个世界发达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国际组织等与学院联系,共同开发国际课程,培养国际化视野专业群人才。特别地,以涉外护理专业为依托,专业群近些年来与加拿大、美国等十余所高校与企业合作办学,进行学分互认和专业能力认证,培养了多名具有国际化思维、先进服务理念和涉外技能的国际化人才。
六、专业群建设成效
本专业群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实践,特别是近两年入选北京市特高专业群建设项目以来,在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师资团队建设方面,获批了北京市创新团队建设项目和北京市教改项目,专业带头人获评北京市教学名师,护理与社区康复教研室主任均获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课程建设项目方面,建成了基于职教云的多个线上课程、护资考试题库,荣获北京市教学奖2项;在产教融合方面,目前有30余所三甲医院、养老院、康养机构和社工等实习合作单位。多样化人才培养综合成效明显,学生荣获全国护理技能大賽一等奖、实现了北京市护理国赛一等奖零的突破,荣获多项北京市护理技能、养老护理技能大赛奖项;近两年护理专业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98%,远远超过全国通过率(约40%);毕业生就业率100%,特别是护生在三甲医院的就业率达80%以上,为京津冀特别是北京市健康医护卫生事业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7/15/content_5409492.
htm.
[2]李涛.“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护理专业群建设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9(39):358-359.
[3]覃川.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定位与内涵发展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3):57-63.
[4]宗诚.高职院校专业群:怎么建如何评[J].职教论坛,2020(7):40-45.
[5]俞茹云,周肖英,黄佳玮.健康管理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6):8-9.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