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道》改版,已历十年有余。其中,有艰辛,有困苦,更有期待与欢欣。
十余年来,《师道》外形变化不大,风格如一,但内涵在日渐提升。
从最初的以文摘与原创三七开,到现在的以原创占压倒多数的改变,见证了编辑们的努力,也见证了作者对她的支持。
从最初的以省内发行为主到现在的全国公开发行,省外自费订户稳步增长,说明了读者对她的喜爱。
《师道》不失文静。不喧哗,不炒作,不哗众取宠。有一位作者问:为什么我的文章老不被选用?我觉得自己写得不错的。编辑告诉她:你的文章虽然也不错,但文风太躁了,充满了“张牙舞爪”的感觉。不合我刊风格,所以,请另投他刊。也有的文章,说好听点是作痛心疾首状,说难听点是歇斯底里,这样的文章,《师道》拒之。平和理性,《师道》,持之以恒。
《师道》不失务实。江苏有位杂志总编说:《师道》最可贵的一点就在于不说假话,而是尽量说真话。这很难得。没错。《师道》很务实,提供给读者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很少水货。常有读者反映,在《师道》发表文章太难了。没错,《师道》的稿件,首先要真实,助长人为造假,堪称恶劣。
真实的《师道》也吸引了一批写真话干实事的作者,他们可以说是教育一线真正的平民精英、草根英雄。他们对教育有较深的认识,对教育现状总是带一点批评的视角,他们对现实不满足,但也并不绝望,总是抱着改良的态度抱着希望来看待教育的点点滴滴。编辑常在这些作者的观点中找到共鸣。觉得自己没有说出的话叫作者说出来了,而且说得如此贴切,如此精妙,心里不由得充满喜悦。这样的作者不少,《师道》中不时可见他们的佳作。
《师道》不失典雅。《师道》吸引了一批有才华的作者,其中一些人可以说很有文学天分,也很有人文情怀,甚至很有责任感与使命感。其中,不乏女教师。这些才华横溢的女教师,个个都有如水情怀,如琴文笔,文章写得那叫一个好!她们中有的古典文学功底扎实,诗情画意;有的性情温婉,哪怕生气也是不愠不火;有的极有耐心,观察细致,笔下纤毫毕现,孩子们在她们的笔下那么淘气,也那么可爱,甚至有些让人心疼。她们笔下的教育生态,有一种让人温暖的力量。看了她们的文字,有时编辑也会叹息,有这样的老师,是教育之幸,孩子之幸。多一些这样的老师,我们的教育会更有希望。
《师道》不失理想。《师道》不抢眼,很低调,在现实与理想的冰火两重天中,高扬教育理想的风帆,《师道》没说,但一直在做。《师道》没有大声呼号,但一直在持续地倾诉,在呢喃,在寻找教育的正能量。在应试教育轰轰烈烈之时,《师道》希望更多人来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希望教师对学生有更多的理解、尊重与耐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一定自由挥洒的空间而不是成为学习机器人。建设美好的教育生态,创立深受孩子欢迎的学校教育,老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师生共创教育的幸福与美好……《师道》相信水滴石穿的坚韧。
在《师道》发稿不易,但发过稿的教师也不少。真的要感谢我们的读者与作者,他们在时下这个功利浮躁的社会,和编辑们一道,苦苦地用文字支撑起一方教育的晴空。每当读者说“《师道》,好杂志”或“《师道》不错,我很喜欢”时,我相信编辑们的心中,是温暖的,感动的。
相伴《师道》,痛并快乐着。
责任编辑 萧 田
十余年来,《师道》外形变化不大,风格如一,但内涵在日渐提升。
从最初的以文摘与原创三七开,到现在的以原创占压倒多数的改变,见证了编辑们的努力,也见证了作者对她的支持。
从最初的以省内发行为主到现在的全国公开发行,省外自费订户稳步增长,说明了读者对她的喜爱。
《师道》不失文静。不喧哗,不炒作,不哗众取宠。有一位作者问:为什么我的文章老不被选用?我觉得自己写得不错的。编辑告诉她:你的文章虽然也不错,但文风太躁了,充满了“张牙舞爪”的感觉。不合我刊风格,所以,请另投他刊。也有的文章,说好听点是作痛心疾首状,说难听点是歇斯底里,这样的文章,《师道》拒之。平和理性,《师道》,持之以恒。
《师道》不失务实。江苏有位杂志总编说:《师道》最可贵的一点就在于不说假话,而是尽量说真话。这很难得。没错。《师道》很务实,提供给读者的都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很少水货。常有读者反映,在《师道》发表文章太难了。没错,《师道》的稿件,首先要真实,助长人为造假,堪称恶劣。
真实的《师道》也吸引了一批写真话干实事的作者,他们可以说是教育一线真正的平民精英、草根英雄。他们对教育有较深的认识,对教育现状总是带一点批评的视角,他们对现实不满足,但也并不绝望,总是抱着改良的态度抱着希望来看待教育的点点滴滴。编辑常在这些作者的观点中找到共鸣。觉得自己没有说出的话叫作者说出来了,而且说得如此贴切,如此精妙,心里不由得充满喜悦。这样的作者不少,《师道》中不时可见他们的佳作。
《师道》不失典雅。《师道》吸引了一批有才华的作者,其中一些人可以说很有文学天分,也很有人文情怀,甚至很有责任感与使命感。其中,不乏女教师。这些才华横溢的女教师,个个都有如水情怀,如琴文笔,文章写得那叫一个好!她们中有的古典文学功底扎实,诗情画意;有的性情温婉,哪怕生气也是不愠不火;有的极有耐心,观察细致,笔下纤毫毕现,孩子们在她们的笔下那么淘气,也那么可爱,甚至有些让人心疼。她们笔下的教育生态,有一种让人温暖的力量。看了她们的文字,有时编辑也会叹息,有这样的老师,是教育之幸,孩子之幸。多一些这样的老师,我们的教育会更有希望。
《师道》不失理想。《师道》不抢眼,很低调,在现实与理想的冰火两重天中,高扬教育理想的风帆,《师道》没说,但一直在做。《师道》没有大声呼号,但一直在持续地倾诉,在呢喃,在寻找教育的正能量。在应试教育轰轰烈烈之时,《师道》希望更多人来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希望教师对学生有更多的理解、尊重与耐心,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一定自由挥洒的空间而不是成为学习机器人。建设美好的教育生态,创立深受孩子欢迎的学校教育,老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师生共创教育的幸福与美好……《师道》相信水滴石穿的坚韧。
在《师道》发稿不易,但发过稿的教师也不少。真的要感谢我们的读者与作者,他们在时下这个功利浮躁的社会,和编辑们一道,苦苦地用文字支撑起一方教育的晴空。每当读者说“《师道》,好杂志”或“《师道》不错,我很喜欢”时,我相信编辑们的心中,是温暖的,感动的。
相伴《师道》,痛并快乐着。
责任编辑 萧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