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平时的舞蹈教学中发现孩子主动参与舞蹈的成分并不多.其实从孩子的天性来看,他们应该是非常喜欢舞蹈的。但为什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却变得缩手缩脚不敢大胆舞动了呢。《幼儿园教育纲要》艺术领域目标指出,要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培养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的初步能力。以下是我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归纳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舞蹈 创编 有效策略 探索
一、静心倾听法
舞蹈的灵魂是音乐,音乐又是一种声音艺术,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孩子学会听,才能在音乐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美国著名的音乐家艾伦.科普兰说得好“你要理解音乐,再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了”,当孩子们能理解音乐了,就能淋漓尽致的用他们的身体语言来表现了。因此我觉得在创作舞蹈前首先要静心品尝音乐,那如何品尝呢?
(一) 闭眼听
“闭眼听”能排除视觉效果对听觉能力的影响,在每次的“听”活动前,首先要关注每个孩子的情绪状态,大致了解孩子们的情绪后,先请孩子们稍稍休息让孩子们保持基本情绪稳定,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有着比较宽松的心境,有着静心而不烦躁的心理准备;再是请孩子们一同整理活动空间,将室内空间尽量腾空,所有课桌椅移到走廊,并关上门窗,防止外来干扰,并提供人手一块小座垫,确保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个人活动空间,当幼儿完成了以上的动作坐在自己的小坐垫上时,教师再播放音乐,幼儿就会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静心的倾听。
(二) 联系生活地听
声音有其多变性,音乐的丰富内涵和所表达内容具有不确定性,给人以很多的想象空间。比如艺术主题活动“嗨!夏天”中,韵律活动《宁夏》的音乐中有一段变奏部分,幼儿可能无法理解,这时可以请他们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比如请幼儿“想一想,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也听过这声音(或节奏)?”幼儿就会说,是地震了,是打雷了,是XXX生气了等等。从幼儿上面这些回答你就可以猜出那段音乐一定是急促的,有力的,突变的。 这些都说明幼儿听出了音乐中风格的突变,为创编动作中音乐与动作的匹配做好了铺垫。
二、 观察积累法
观察是创造的基础。身边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我们引导幼儿观察的对象。我认为,让幼儿观察可以作为舞蹈素材的事物,并试着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它们,是培养幼儿主动创造的有效途径。
抓住观察的重点,即观察形态、动态、神态。以前我们做各种动物律动往往采用一种固定的动作,如小猫洗脸,小鸭走路等。其实,通过观察你会发现,一种动物除了有平时被大家都注意到的特点外,往往还会有别的人们忽视的显著特点。观察后再进行律动创编时,幼儿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理解,把兔子的不同特点揉合到自己的即兴表演中。当孩子们学会观察的方法后,他们就会积累下大量的动作经验,为后面的舞蹈创编打下基础。
三、渐进有序指导法
任何一种活动的发展都应有其渐进性、顺序性,舞蹈创编活动也不例外。因此,我在指导幼儿创编时遵从渐进有序的规律,即从单个动作创编--乐句、乐段的创编--整首乐曲的创编。
(一)单个动作创编
让幼儿先编单个动作,然后根据这一信息,展开联想的思路,创造出变化的相似动作。如艺术主题“嗨!夏天”中要创编舞蹈《小青蛙》,幼儿先创编出了小青蛙跳的动作,随后启发幼儿根据这一动作进行联想,随着形象思维的不断递进,幼儿设想出了在荷叶间跳跃(即双手向前伸展的跳),从小河塘跳到陆地上(即小脚向后甩起的跳)等相似并加以变化的动作,其创造性思维得以发挥。
(二)乐句乐段创编
在幼儿掌握单个动作创编之后,在这基础上可选择舞蹈中的某个乐句或者乐段,进行创编。如《小青蛙》这一舞蹈中,第一段表现池塘中蛙鸣不断的情节可由教师设计,并请幼儿模仿。第二段表现小青蛙玩耍,游戏的情景,可请幼儿创编,加入自己生活中的动作和经验,幼儿创编出了小青蛙游泳,小青蛙高兴的转圈跳等场景,较好地表现了乐曲内容。
(三)整首乐曲创编。
在幼儿有了一定的创编经验,积累了一定的动作语汇之后,可以让幼儿根据乐曲的情节及所表达的感情进行完整创编,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舞蹈。孩子的思维是直观的,因此,我们可以让抽象的音乐转变为幼儿能够接受的直观形象事物。比如这次艺术节的舞蹈《蛙娃乐》,我就请孩子们根据音乐自己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孩子们围绕着这个故事主题,就能有目的的进行创编相应的动作。当然在创编开始时,幼儿的动作大多是无意识的拼凑,没有一定规律,教师应有意识引导幼儿掌握一些动作组合的规律,从而使幼儿的舞蹈创编技能提高得更快。
四、多种形式参与法
在幼儿集体舞蹈创编的过程中,因为人数众多对我们教师指导造成了一定困难。因此我尝试了:从单独自由创作,到能力强弱搭配,再到自由分组创作的由易到难的形式帮助幼儿学会创编舞蹈。
(一)单独自由创作:可以放在创作初期,给幼儿的思想一个大的空间,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创编动作。这时,幼儿的想法是最丰富的阶段,但动作却是最为粗糙的一个阶段。因此,教师要及时抓住幼儿不断冒出的新鲜火花,帮助他们加工一些比较粗糙的动作成为有优美的舞蹈动作。
(二)能力强弱搭配:不管在哪个班级幼儿之间总会存在能力差异,我们不能说能力差的孩子就是不会跳,这样等于剥夺了他们舞蹈的权利。我请能力强的孩子带一个能力稍弱的孩子,这些相对较弱的孩子会自然而然的去模仿能力强的幼儿,模仿之后的创新,会更有指向性,减少了这部分孩子走弯路的可能性,帮助他们尽可能的和班上幼儿经验同步。
(三)自由分组创作
“自由”代表了孩子选择动作、选择同伴的开放度。有了开放度,孩子们的主体性才会最大程度的被激发出来。“分组”则是将整化零 ,让孩子们在一个小集体中尝试集体舞蹈的创编。在这个环节中就可以把队型的编排插入其中。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了解自己前后左右的具体位置,以及舞蹈时与自己身边同伴发生的位置变化。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的实践,孩子们渐渐学会了主动参与、主动体验、主动创造。提高了幼儿对舞蹈的表现力,促进了创造意识和潜能的发挥,让幼儿在创编活动中充分体验到了舞蹈带来的的快乐和美感。本来舞蹈就是自娱自乐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我希望能让孩子做自己舞蹈的主人,充分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舞蹈 创编 有效策略 探索
一、静心倾听法
舞蹈的灵魂是音乐,音乐又是一种声音艺术,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是让孩子学会听,才能在音乐中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美国著名的音乐家艾伦.科普兰说得好“你要理解音乐,再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了”,当孩子们能理解音乐了,就能淋漓尽致的用他们的身体语言来表现了。因此我觉得在创作舞蹈前首先要静心品尝音乐,那如何品尝呢?
(一) 闭眼听
“闭眼听”能排除视觉效果对听觉能力的影响,在每次的“听”活动前,首先要关注每个孩子的情绪状态,大致了解孩子们的情绪后,先请孩子们稍稍休息让孩子们保持基本情绪稳定,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有着比较宽松的心境,有着静心而不烦躁的心理准备;再是请孩子们一同整理活动空间,将室内空间尽量腾空,所有课桌椅移到走廊,并关上门窗,防止外来干扰,并提供人手一块小座垫,确保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个人活动空间,当幼儿完成了以上的动作坐在自己的小坐垫上时,教师再播放音乐,幼儿就会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静心的倾听。
(二) 联系生活地听
声音有其多变性,音乐的丰富内涵和所表达内容具有不确定性,给人以很多的想象空间。比如艺术主题活动“嗨!夏天”中,韵律活动《宁夏》的音乐中有一段变奏部分,幼儿可能无法理解,这时可以请他们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比如请幼儿“想一想,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也听过这声音(或节奏)?”幼儿就会说,是地震了,是打雷了,是XXX生气了等等。从幼儿上面这些回答你就可以猜出那段音乐一定是急促的,有力的,突变的。 这些都说明幼儿听出了音乐中风格的突变,为创编动作中音乐与动作的匹配做好了铺垫。
二、 观察积累法
观察是创造的基础。身边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我们引导幼儿观察的对象。我认为,让幼儿观察可以作为舞蹈素材的事物,并试着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它们,是培养幼儿主动创造的有效途径。
抓住观察的重点,即观察形态、动态、神态。以前我们做各种动物律动往往采用一种固定的动作,如小猫洗脸,小鸭走路等。其实,通过观察你会发现,一种动物除了有平时被大家都注意到的特点外,往往还会有别的人们忽视的显著特点。观察后再进行律动创编时,幼儿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理解,把兔子的不同特点揉合到自己的即兴表演中。当孩子们学会观察的方法后,他们就会积累下大量的动作经验,为后面的舞蹈创编打下基础。
三、渐进有序指导法
任何一种活动的发展都应有其渐进性、顺序性,舞蹈创编活动也不例外。因此,我在指导幼儿创编时遵从渐进有序的规律,即从单个动作创编--乐句、乐段的创编--整首乐曲的创编。
(一)单个动作创编
让幼儿先编单个动作,然后根据这一信息,展开联想的思路,创造出变化的相似动作。如艺术主题“嗨!夏天”中要创编舞蹈《小青蛙》,幼儿先创编出了小青蛙跳的动作,随后启发幼儿根据这一动作进行联想,随着形象思维的不断递进,幼儿设想出了在荷叶间跳跃(即双手向前伸展的跳),从小河塘跳到陆地上(即小脚向后甩起的跳)等相似并加以变化的动作,其创造性思维得以发挥。
(二)乐句乐段创编
在幼儿掌握单个动作创编之后,在这基础上可选择舞蹈中的某个乐句或者乐段,进行创编。如《小青蛙》这一舞蹈中,第一段表现池塘中蛙鸣不断的情节可由教师设计,并请幼儿模仿。第二段表现小青蛙玩耍,游戏的情景,可请幼儿创编,加入自己生活中的动作和经验,幼儿创编出了小青蛙游泳,小青蛙高兴的转圈跳等场景,较好地表现了乐曲内容。
(三)整首乐曲创编。
在幼儿有了一定的创编经验,积累了一定的动作语汇之后,可以让幼儿根据乐曲的情节及所表达的感情进行完整创编,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舞蹈。孩子的思维是直观的,因此,我们可以让抽象的音乐转变为幼儿能够接受的直观形象事物。比如这次艺术节的舞蹈《蛙娃乐》,我就请孩子们根据音乐自己设计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孩子们围绕着这个故事主题,就能有目的的进行创编相应的动作。当然在创编开始时,幼儿的动作大多是无意识的拼凑,没有一定规律,教师应有意识引导幼儿掌握一些动作组合的规律,从而使幼儿的舞蹈创编技能提高得更快。
四、多种形式参与法
在幼儿集体舞蹈创编的过程中,因为人数众多对我们教师指导造成了一定困难。因此我尝试了:从单独自由创作,到能力强弱搭配,再到自由分组创作的由易到难的形式帮助幼儿学会创编舞蹈。
(一)单独自由创作:可以放在创作初期,给幼儿的思想一个大的空间,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创编动作。这时,幼儿的想法是最丰富的阶段,但动作却是最为粗糙的一个阶段。因此,教师要及时抓住幼儿不断冒出的新鲜火花,帮助他们加工一些比较粗糙的动作成为有优美的舞蹈动作。
(二)能力强弱搭配:不管在哪个班级幼儿之间总会存在能力差异,我们不能说能力差的孩子就是不会跳,这样等于剥夺了他们舞蹈的权利。我请能力强的孩子带一个能力稍弱的孩子,这些相对较弱的孩子会自然而然的去模仿能力强的幼儿,模仿之后的创新,会更有指向性,减少了这部分孩子走弯路的可能性,帮助他们尽可能的和班上幼儿经验同步。
(三)自由分组创作
“自由”代表了孩子选择动作、选择同伴的开放度。有了开放度,孩子们的主体性才会最大程度的被激发出来。“分组”则是将整化零 ,让孩子们在一个小集体中尝试集体舞蹈的创编。在这个环节中就可以把队型的编排插入其中。让孩子们在实践中了解自己前后左右的具体位置,以及舞蹈时与自己身边同伴发生的位置变化。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的实践,孩子们渐渐学会了主动参与、主动体验、主动创造。提高了幼儿对舞蹈的表现力,促进了创造意识和潜能的发挥,让幼儿在创编活动中充分体验到了舞蹈带来的的快乐和美感。本来舞蹈就是自娱自乐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我希望能让孩子做自己舞蹈的主人,充分享受舞蹈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