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先生在一次讲话中指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和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也提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有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新奇的事物比刻板的、重复的、千第一律的刺激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传统的作文批改都是老师的全批全改,这样,学生永远站在“被告”的位置上,听候“法官”的宣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了无新意。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着眼于培养学生主人翁的意识,主张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过程中,把作文评改权交给学生自己,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一、自己评改,温故知新
传统的作文教学都是“学生写,教师改”的单一模式。重视习作,轻视修改。特别是忽视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现象比较突出。针对这一现象,在新的“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让我们看到了传统的批改形式的严重不足。美国大教育家杜威说过:“真正思考的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的知识比从自己成就中吸取的知识更多。”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我觉得,不防将评改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从自己习作中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为此,我们提出了“对照式”的自改方式。初试修改,学生可能感到无从人手,不知如何修改?这需要教师的指导。修改的过程是一个枯燥的过程,教师首先让学生学习“名家”修改文章的故事,激起学生修改的兴趣;其次,要让学生多学教师修改文章的方法;最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改的“参照物”,让学生对照“习作要求”,一次又一次地读自己的文章,一处一处地修改,小至字词,大至句段乃至文章布局谋篇。如此教学,能使学生从修改后的习作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互相评改,取长补短
1 在互相阅读中评改。《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同学间互相将自己修改好的习作读给对方听一听,也是学习修改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尤其是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不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更难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即使发现问题所在,也很难作进一步的修改。因此,互相阅读式的修改,能让学生跳出自己的圈子,看到庐山的真面目。
在互相阅读的作文修改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仍不能少,教师要让学生在读、听的过程中,知道如何为对方提出习作中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这一形式不仅满足了学生批改的“瘾”,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互改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习作能力。
2 在互相访问中进步。何谓互访式评改,就是为了鼓励学生评改作文的兴趣,我们采用了班级之间或学校之间联谊的形式,开展定期的通信互访活动。通信互访的内容很广:记事、写入、写景、状物都可以,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的烦恼和忧愁,以及对未来的理想和追求。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作文的修改能力,在通信的过程中,评价对方习作中的优缺点,以求共同进步。
这种互访式的活动,较同班式的互改有所不同,因为都是未见面的“朋友”,所以更有新鲜感,而且在评改的过程中,语言更中肯,态度更认真,情感更真切,收效也更大。
三、在互相点评中前行
为给提供学生更多修改作文的机会,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大的修改活动空间。为此,我将学生的作文展览于教室的“作文修改园地”,然后指导学生通览每篇习作,根据每次习作要求,写出自己的观后感。观后感可以是对同学的习作中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也可以是对同学的佳作作出点评。这样一来,全体同学都动了起来,一方面可以向“佳作”的同学讨教写作经验,另一方面可以“评论家”的身份畅谈自己的想法。每两周一次活动,学生兴趣盎然,不仅过足了“点评”的瘾,而且提高丁学生写的能力,更促进了学生说的能力。
四、在帮扶体验中发展
学生如果能有机会当一回小老师,这无疑是在平静的水面上扔下一颗石子,一定会激起千层浪的。抓住学生们的这种心理,我们采用了师徒式的作文评价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将高年级的学生与低年级的学生挂起钩来,高年级学生为师,低年级学生为徒,彼此构成师徒关系而进行教学活动。横向挂钩,既给高年级学生提供一次当小老师的机会,又给低年级学生提供一次向小老师学习的机会。小老师运用所学知识给徒弟评改作文,既是一次锻炼的机会,也是一次检验自己的时刻。所以,这种练习不仅培养了小老师的责任感,更激起了小老师的上进心。同时,徒弟也得到了一对一的指导,不仅从小老师那里学到了一些写作知识,也懂得了一些评价作文的方法,还为自己搭建了一个努力的平台。
五、结语
总之,作文修改过程强调的是自我改正错误。作文教学也是如此,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习作,更要重视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为达此目的,我们不妨把作文评价权交给学生自己,让学生在每次作文评价活动中,提高写作兴趣,发展写作能力。
一、自己评改,温故知新
传统的作文教学都是“学生写,教师改”的单一模式。重视习作,轻视修改。特别是忽视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现象比较突出。针对这一现象,在新的“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让我们看到了传统的批改形式的严重不足。美国大教育家杜威说过:“真正思考的人,从自己的错误中吸取的知识比从自己成就中吸取的知识更多。”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我觉得,不防将评改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从自己习作中发现错误,改正错误。为此,我们提出了“对照式”的自改方式。初试修改,学生可能感到无从人手,不知如何修改?这需要教师的指导。修改的过程是一个枯燥的过程,教师首先让学生学习“名家”修改文章的故事,激起学生修改的兴趣;其次,要让学生多学教师修改文章的方法;最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自改的“参照物”,让学生对照“习作要求”,一次又一次地读自己的文章,一处一处地修改,小至字词,大至句段乃至文章布局谋篇。如此教学,能使学生从修改后的习作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互相评改,取长补短
1 在互相阅读中评改。《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同学间互相将自己修改好的习作读给对方听一听,也是学习修改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尤其是小学生认知水平有限,不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更难发现自己作文中的不足之处。即使发现问题所在,也很难作进一步的修改。因此,互相阅读式的修改,能让学生跳出自己的圈子,看到庐山的真面目。
在互相阅读的作文修改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仍不能少,教师要让学生在读、听的过程中,知道如何为对方提出习作中的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这一形式不仅满足了学生批改的“瘾”,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互改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习作能力。
2 在互相访问中进步。何谓互访式评改,就是为了鼓励学生评改作文的兴趣,我们采用了班级之间或学校之间联谊的形式,开展定期的通信互访活动。通信互访的内容很广:记事、写入、写景、状物都可以,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的烦恼和忧愁,以及对未来的理想和追求。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作文的修改能力,在通信的过程中,评价对方习作中的优缺点,以求共同进步。
这种互访式的活动,较同班式的互改有所不同,因为都是未见面的“朋友”,所以更有新鲜感,而且在评改的过程中,语言更中肯,态度更认真,情感更真切,收效也更大。
三、在互相点评中前行
为给提供学生更多修改作文的机会,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大的修改活动空间。为此,我将学生的作文展览于教室的“作文修改园地”,然后指导学生通览每篇习作,根据每次习作要求,写出自己的观后感。观后感可以是对同学的习作中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也可以是对同学的佳作作出点评。这样一来,全体同学都动了起来,一方面可以向“佳作”的同学讨教写作经验,另一方面可以“评论家”的身份畅谈自己的想法。每两周一次活动,学生兴趣盎然,不仅过足了“点评”的瘾,而且提高丁学生写的能力,更促进了学生说的能力。
四、在帮扶体验中发展
学生如果能有机会当一回小老师,这无疑是在平静的水面上扔下一颗石子,一定会激起千层浪的。抓住学生们的这种心理,我们采用了师徒式的作文评价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将高年级的学生与低年级的学生挂起钩来,高年级学生为师,低年级学生为徒,彼此构成师徒关系而进行教学活动。横向挂钩,既给高年级学生提供一次当小老师的机会,又给低年级学生提供一次向小老师学习的机会。小老师运用所学知识给徒弟评改作文,既是一次锻炼的机会,也是一次检验自己的时刻。所以,这种练习不仅培养了小老师的责任感,更激起了小老师的上进心。同时,徒弟也得到了一对一的指导,不仅从小老师那里学到了一些写作知识,也懂得了一些评价作文的方法,还为自己搭建了一个努力的平台。
五、结语
总之,作文修改过程强调的是自我改正错误。作文教学也是如此,不仅要重视学生的习作,更要重视学生修改作文能力的培养。为达此目的,我们不妨把作文评价权交给学生自己,让学生在每次作文评价活动中,提高写作兴趣,发展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