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社会因素及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

来源 :华西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siion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1]。很久以来人们都在不断探求与原发性高血压有关的各种因素,心理社会因素也是探讨的热点之一。回顾以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1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的病理心理改变,而且还可以通过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来间接地引起改变。Burow等[10]对一艘油轮的碰撞事故引起的灾害的34名生存者在3·5~4·5年后进行随访调查,发现其中多数人具有情
其他文献
药物信息量是一个天文数级的数字,要掌握并记住这些信息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然而医务工作者还要面对正在以加速度增长的药物知识。药物信息的不足已成为临床上发生严重医疗失误
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进行正常血液透的根本保证,理想的永久性血管通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我科2003年4月已开展动静脉内瘘工作,今已做43例。现就我们近3年来使钛轮钉建立
躯体化疼痛障碍又称心因性疼痛障碍,是躯体形式障碍的一种,是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中一个新增的疾病单元。一般由情绪冲突或心理社会问题直接导致疼痛的发生,主要表现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