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旋律塑造了不同的音乐形象,如何运用这些表情特征更好的掌握每一种旋律的形象并且运用到视唱练耳课程中去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关键词】旋律;情感;体验;运用
一、旋律的情感作用
旋律是一些内部组织结构严密、合乎逻辑、相互密切联结的音高,这些音高构成了一个整体,从而塑造了不同的音乐形象,“它们传达了一定的情绪,并通过某种固定的曲式表达了一定的音乐思想内容。”旋律可以是单声部的音乐线条,也可以是多声部的音乐整合体。在音乐作品中,旋律是情感的载体,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旋律的表情性可以激起人们的情绪反应,唤起人们的心理上某种情感共鸣。音乐是一种最善于表情的艺术,旋律就是它获得表情性最关键的载体。由于富有表现力的旋律给人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但凡追求音乐表达情感的作曲家,都会将旋律作为最重要的表情手段。旋律的表现力也不会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抒情与流畅优美,有多少种人类的情绪体验和表现目的,就有多少种旋律的组织形式,所以旋律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有柔美的,也有高亢、怪异、粗野的等等,各自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和风格。
旋律是无数个音高的组合,而某个特定的音高,它是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只有不同的音高组合在一起才会形成不同的旋律线,如反复、级进和跳进等。这些方式表达的情绪和特点一般来说与音的高度的差异方向成正比,比如:同音反复情绪缓和稳定,级进次之,跳进表达的情绪紧张,给人一种奋进的力量。每一首旋律是不同的音高关系的组合,那么音乐的情绪也由这三种不同的情绪组合不断变化着,呈现出高低起伏的旋律线条。一般来说旋律上行表示紧张,旋律下行表示松弛,如果一条旋律一直呈上升趋势,那么就会一直保持这种紧张的情绪。如果一条旋律比较平缓,则会产生宁静和谐的感觉。但是这不是绝对的,因为在乐曲发展中,节奏和调式同样会对旋律的情感表达有影响,这里只是基本的旋律线条呈现趋势所表达的情感概括。
如门德尔松的《芬加尔洞穴》主题,由级进到小跳进下行的旋律线条,每一小节都呈下行趋势发展,重复四次一浪拍一浪,非常生动的模仿者海浪拍打岸边岩石的情境:
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音乐一开始,急促的速度演奏小二度连续级进两小节到向上的大跳,给一种紧迫的感觉,接着第一、第二小提琴声部哀怨的二度音程下行音调,立刻以一种阴郁焦虑的情绪感染着人们:
中国作品《旱天雷》主题中,八度的跳进充满动力的节奏型,同音反复的强调,使乐句充满活力和生机勃勃,表现出人们欢欣与兴奋的心情,任何人听到它都会感受到其中的欢乐情绪:
我们现在见到的很多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其实都是没有标题的,很多是后人根据抽象的音乐旋律在心中的具体表象来定的标题,例如贝多芬的交响曲《田园》《热情》《英雄》等等。所以不同的旋律都会使人联想到不同的情境,真正充满灵感的作品,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作品,都会产生“中景”的感觉和心理潜台词的感觉,是大量相近的和不相近的情感“泛音”产生共鸣。我们听一首陌生的旋律,首先在脑海反应的是它好不好听,眼前浮现的是一种什么景象,带给我的是忧伤的感觉,还是开心或者慵懒的感觉等等,好不好听就是对这首旋律的整体轮廓的反应。然后才到具体的音高、节奏、音色等等。所以我们在听记旋律的时候,如果能够从旋律的轮廓和在脑海形成的形象进行着手,再去辨别其他要素的听记,旋律的学习就会变得生动和简单。
一、旋律情感体验的运用
常常看到在旋律听写训练时,学生常常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这样即使听再多的旋律也无法提高水平,无效重复的死记硬背会导致音乐综合能力无法快速的提高。
所以我们在学习和听记一段旋律时,首先应该记忆的是这条旋律完整的轮廓线,创设探索情境,而不是具体的音高,然后在整体感受音乐情境的基础上,分好乐句或乐段来逐一记录。
实验:
笔者于2010年10月至2010年11月份在广西大学艺术系大二音乐表演班(40人)进行教学实验。将学生分成a/b小组(a组20人,b组20人),分别进行旋律听记的训练,a组教师引导体验感受旋律线条的走向,再进行音高的记忆,b组直接记忆音高和节奏。
实验时间为一个月。例:
a组同学:
1.整体弹奏一边,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条旋律带给你什么样的情绪?(开心还是忧伤)眼前会浮现出一副什么样的景象?
2.弹奏第二遍师生交流:发现了音乐作品中的哪些特点——旋律线呈下行趋势、节奏宽松、速度缓慢等。学生画出旋律线,并提问在哪里换气合适?
3.音高是级进为主还是跳进为主?乐句开始处是级进还是跳进?乐句结束处是级进还是跳进?
4.弹奏第三遍,问:节奏是紧凑的状态还是松弛的?让学生说出大概分布在哪里。
5.弹奏第四遍,注意乐句开始音和落音的音高、同时听记节奏。
6.对这条旋律有整体的印象后,开始记录。
7.检查完成。
B组同学:
1.整体弹奏,先记录音高。
2.弹奏第二遍记录节奏、重音。
3.弹奏第三遍检查完成。
我们可以看到一开始的b组同学完成的比较快速,但是正确率较低,一个月前后的正确率变化不大。前后平均花费的时间大概要6分钟左右,而且速度几乎没有变化。音和节奏容易混乱,当然不排除听力较好的同学,但是如果问这条旋律带给他们的感受是什么,往往说不出来,只会听记,无法用语言表达旋律的情感。
而a组一个月前记录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但是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时间明显缩短,正确率相对来说也较高,通过情感体验的训练,正确率保持95%上下,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
a组的同学由于教师先引导对旋律轮廓的感性认识,再深入挖掘它的其他要素的形态,所以一开始的听记因为之前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到第6点时才开始真正的着手记录,会慢一些,但是这样的训练多进行几次,学生就会把情感放在首位养成习惯,对旋律的听记不会盲目的无所适从。
参考文献
[1]捷普洛夫《音乐才能心理学——个性差异问题研究》.莫斯科,1961,第115页.
作者简介:陈晓曦(1984——),女,湖北文理学院音乐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与研究。
【关键词】旋律;情感;体验;运用
一、旋律的情感作用
旋律是一些内部组织结构严密、合乎逻辑、相互密切联结的音高,这些音高构成了一个整体,从而塑造了不同的音乐形象,“它们传达了一定的情绪,并通过某种固定的曲式表达了一定的音乐思想内容。”旋律可以是单声部的音乐线条,也可以是多声部的音乐整合体。在音乐作品中,旋律是情感的载体,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旋律的表情性可以激起人们的情绪反应,唤起人们的心理上某种情感共鸣。音乐是一种最善于表情的艺术,旋律就是它获得表情性最关键的载体。由于富有表现力的旋律给人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但凡追求音乐表达情感的作曲家,都会将旋律作为最重要的表情手段。旋律的表现力也不会拘泥于传统意义上的抒情与流畅优美,有多少种人类的情绪体验和表现目的,就有多少种旋律的组织形式,所以旋律的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有柔美的,也有高亢、怪异、粗野的等等,各自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和风格。
旋律是无数个音高的组合,而某个特定的音高,它是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只有不同的音高组合在一起才会形成不同的旋律线,如反复、级进和跳进等。这些方式表达的情绪和特点一般来说与音的高度的差异方向成正比,比如:同音反复情绪缓和稳定,级进次之,跳进表达的情绪紧张,给人一种奋进的力量。每一首旋律是不同的音高关系的组合,那么音乐的情绪也由这三种不同的情绪组合不断变化着,呈现出高低起伏的旋律线条。一般来说旋律上行表示紧张,旋律下行表示松弛,如果一条旋律一直呈上升趋势,那么就会一直保持这种紧张的情绪。如果一条旋律比较平缓,则会产生宁静和谐的感觉。但是这不是绝对的,因为在乐曲发展中,节奏和调式同样会对旋律的情感表达有影响,这里只是基本的旋律线条呈现趋势所表达的情感概括。
如门德尔松的《芬加尔洞穴》主题,由级进到小跳进下行的旋律线条,每一小节都呈下行趋势发展,重复四次一浪拍一浪,非常生动的模仿者海浪拍打岸边岩石的情境:
莫扎特《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音乐一开始,急促的速度演奏小二度连续级进两小节到向上的大跳,给一种紧迫的感觉,接着第一、第二小提琴声部哀怨的二度音程下行音调,立刻以一种阴郁焦虑的情绪感染着人们:
中国作品《旱天雷》主题中,八度的跳进充满动力的节奏型,同音反复的强调,使乐句充满活力和生机勃勃,表现出人们欢欣与兴奋的心情,任何人听到它都会感受到其中的欢乐情绪:
我们现在见到的很多浪漫派作曲家的作品其实都是没有标题的,很多是后人根据抽象的音乐旋律在心中的具体表象来定的标题,例如贝多芬的交响曲《田园》《热情》《英雄》等等。所以不同的旋律都会使人联想到不同的情境,真正充满灵感的作品,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作品,都会产生“中景”的感觉和心理潜台词的感觉,是大量相近的和不相近的情感“泛音”产生共鸣。我们听一首陌生的旋律,首先在脑海反应的是它好不好听,眼前浮现的是一种什么景象,带给我的是忧伤的感觉,还是开心或者慵懒的感觉等等,好不好听就是对这首旋律的整体轮廓的反应。然后才到具体的音高、节奏、音色等等。所以我们在听记旋律的时候,如果能够从旋律的轮廓和在脑海形成的形象进行着手,再去辨别其他要素的听记,旋律的学习就会变得生动和简单。
一、旋律情感体验的运用
常常看到在旋律听写训练时,学生常常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这样即使听再多的旋律也无法提高水平,无效重复的死记硬背会导致音乐综合能力无法快速的提高。
所以我们在学习和听记一段旋律时,首先应该记忆的是这条旋律完整的轮廓线,创设探索情境,而不是具体的音高,然后在整体感受音乐情境的基础上,分好乐句或乐段来逐一记录。
实验:
笔者于2010年10月至2010年11月份在广西大学艺术系大二音乐表演班(40人)进行教学实验。将学生分成a/b小组(a组20人,b组20人),分别进行旋律听记的训练,a组教师引导体验感受旋律线条的走向,再进行音高的记忆,b组直接记忆音高和节奏。
实验时间为一个月。例:
a组同学:
1.整体弹奏一边,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这条旋律带给你什么样的情绪?(开心还是忧伤)眼前会浮现出一副什么样的景象?
2.弹奏第二遍师生交流:发现了音乐作品中的哪些特点——旋律线呈下行趋势、节奏宽松、速度缓慢等。学生画出旋律线,并提问在哪里换气合适?
3.音高是级进为主还是跳进为主?乐句开始处是级进还是跳进?乐句结束处是级进还是跳进?
4.弹奏第三遍,问:节奏是紧凑的状态还是松弛的?让学生说出大概分布在哪里。
5.弹奏第四遍,注意乐句开始音和落音的音高、同时听记节奏。
6.对这条旋律有整体的印象后,开始记录。
7.检查完成。
B组同学:
1.整体弹奏,先记录音高。
2.弹奏第二遍记录节奏、重音。
3.弹奏第三遍检查完成。
我们可以看到一开始的b组同学完成的比较快速,但是正确率较低,一个月前后的正确率变化不大。前后平均花费的时间大概要6分钟左右,而且速度几乎没有变化。音和节奏容易混乱,当然不排除听力较好的同学,但是如果问这条旋律带给他们的感受是什么,往往说不出来,只会听记,无法用语言表达旋律的情感。
而a组一个月前记录花费的时间比较长,但是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时间明显缩短,正确率相对来说也较高,通过情感体验的训练,正确率保持95%上下,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
a组的同学由于教师先引导对旋律轮廓的感性认识,再深入挖掘它的其他要素的形态,所以一开始的听记因为之前要做很多的准备工作,到第6点时才开始真正的着手记录,会慢一些,但是这样的训练多进行几次,学生就会把情感放在首位养成习惯,对旋律的听记不会盲目的无所适从。
参考文献
[1]捷普洛夫《音乐才能心理学——个性差异问题研究》.莫斯科,1961,第115页.
作者简介:陈晓曦(1984——),女,湖北文理学院音乐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