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身份证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但目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却令人担忧。基于此,本文着重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举措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措
1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1.1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个舶来品,其出处源于国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保护非文化遗产的行动,并启动全球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在第一批目录中我国昆曲不负众望荣耀入选。第二批目录中我国古琴也有幸加入。此后该组织通过公约形式督促各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此我国也进行着积极的努力,比如成立保护小组、成立文化遗产日、建立我国自己的保护目录并做好保护宣传工作,制定法律措施等。
1.2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概念定义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仁者见仁,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我国《非物质遗产保护法》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从历史进程考虑,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及其关联的场所、实物。其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礼仪、美术、口头文学、历法等,如罗盘、造酒技艺、石牌坊。其实无论定义如何差异,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国家的记忆,是我国精神面貌的体现,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内容。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原则
2.1立足现实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有其固有的文化历史背景,如果现实与其背离,效果就大打折扣。如对民间口头说唱艺术的保护,国家文化部门视为珍物。其实,民间说唱艺术取材民间故事,以明星气质包装可能会事与愿违。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联系,单靠“打造”,过于急功近利,文艺表演民族灵魂神韵不再,保护初衷就失去了文化意义。
2.2坚持发展性原則
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过程。遵循着自身存在的价值规律。文化遗产同样是在历史长河中,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不断以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眼前。我们不应被“遗产”即为过去时而误导,单纯延续其本身固有的存在方式,忽略从发展的角度加以弘扬。有形物质遗产从其产生之初就有着不该复制变动性,存在方式为一种固定的永恒性,是历史记忆物质形态的体现。非物质遗产具有多样性、现实存在性、多变性我们要从“创新”,与“发展”的二维角度认真对待。保护不是一劳永逸,非物质遗产是人们生活的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以时代气息出现,以现代形式加以补充完善,尊重其发展规律丰富文化多样性。
2.3法制保护原则
政府方面应做好调查研究、项目名录建设、规范各部门责任、加强遗产重要性宣讲、做好法律建设。我国出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是我国遗产保护强有力的支撑,为其提供法律指导。非物质文化保护应注重大局从整体上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不是单方面民族性的特定保护,应该从整体出发,多层面、全方位的保证世界文化多样性。文化的保护不应有所偏好、侧重,只要是人类的遗产都应不不遗余力的关注。
3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3.1重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应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3.2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
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3.3学校教育活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笔者认为,要系统地传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3.4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
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适性宣传,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4 结语
在全球化历史背景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了不错的进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观念,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林坚.论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J].自然辫证法.2003.
【关键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措
1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1.1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个舶来品,其出处源于国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了保护非文化遗产的行动,并启动全球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在第一批目录中我国昆曲不负众望荣耀入选。第二批目录中我国古琴也有幸加入。此后该组织通过公约形式督促各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此我国也进行着积极的努力,比如成立保护小组、成立文化遗产日、建立我国自己的保护目录并做好保护宣传工作,制定法律措施等。
1.2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概念定义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仁者见仁,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我国《非物质遗产保护法》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从历史进程考虑,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及其关联的场所、实物。其内容主要包括传统礼仪、美术、口头文学、历法等,如罗盘、造酒技艺、石牌坊。其实无论定义如何差异,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国家的记忆,是我国精神面貌的体现,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内容。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原则
2.1立足现实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有其固有的文化历史背景,如果现实与其背离,效果就大打折扣。如对民间口头说唱艺术的保护,国家文化部门视为珍物。其实,民间说唱艺术取材民间故事,以明星气质包装可能会事与愿违。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联系,单靠“打造”,过于急功近利,文艺表演民族灵魂神韵不再,保护初衷就失去了文化意义。
2.2坚持发展性原則
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过程。遵循着自身存在的价值规律。文化遗产同样是在历史长河中,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不断以新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眼前。我们不应被“遗产”即为过去时而误导,单纯延续其本身固有的存在方式,忽略从发展的角度加以弘扬。有形物质遗产从其产生之初就有着不该复制变动性,存在方式为一种固定的永恒性,是历史记忆物质形态的体现。非物质遗产具有多样性、现实存在性、多变性我们要从“创新”,与“发展”的二维角度认真对待。保护不是一劳永逸,非物质遗产是人们生活的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以时代气息出现,以现代形式加以补充完善,尊重其发展规律丰富文化多样性。
2.3法制保护原则
政府方面应做好调查研究、项目名录建设、规范各部门责任、加强遗产重要性宣讲、做好法律建设。我国出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是我国遗产保护强有力的支撑,为其提供法律指导。非物质文化保护应注重大局从整体上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不是单方面民族性的特定保护,应该从整体出发,多层面、全方位的保证世界文化多样性。文化的保护不应有所偏好、侧重,只要是人类的遗产都应不不遗余力的关注。
3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3.1重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尽管这个“文化酱缸”在一定时期内束缚了历史的发展,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的特色,是中国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积累,是中国文化保持长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应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整理,从中吸取精髓,使之发扬光大;摒弃糟粕,以史为鉴。
3.2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
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载体,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生命活力,就应实现其“神”与其“形”的现代统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固有的“形”保存、保护——经典文本、文物古迹、传统节庆、优良的民间习俗、民间谚语等文化遗产,使之继续发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神”的载体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神”,对其进行现代价值再创造,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念和价值观念,及时反映和体现出改革开放进程中涌现出的一些新思维、新观念、新取向,使中国文化更具时代特征和时代引导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遗产具有现代生命力。
3.3学校教育活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是个由来已久的话题,也是国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笔者认为,要系统地传播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应该将其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独立于语文、历史等其他各科。这是向中国知识阶层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而知识阶层是发展文化的生力军,是普及文化的传播者。这门课程应重在介绍中国传统思想、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观、传统风俗习惯、传统文学艺术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中认识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而产生敬畏感;看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中国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产生历史认同感和归属感;看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世界发展的联系而产生自信心;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而提高道德修养,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而获得美的教育。
3.4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
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宣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适性宣传,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文学艺术、影视戏剧中,渗透在网络、文化交流、旅游观光中,面向社会大众,重新唤起社会大众了解传统历史和文化的热情。通过这些媒介宣传,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化、大众化、全球化。
4 结语
在全球化历史背景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了不错的进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扬弃了落后和腐朽观念,吸收了中国新文化、新思想,融合了世界先进文化后,将在全世界显出勃勃生机。在我们向发达国家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精华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林坚.论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J].自然辫证法.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