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作者王小文,出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南京大学水文学专业硕士毕业,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他怀揣着梦想走出大山学习深造;毕业后,又回到山里支教,把梦想的种子播撒在更多孩子的心田……
梦想,照进现实
我出生成长于西北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四口人,父亲常年不在家,儿时的教育几乎全由母亲承担。
母亲说话不多,每天都很忙碌,似乎有干不完的农活。但她的隐忍、善良和慈爱,深深地植入我的性格。年幼的我体弱多病,母亲经常深夜陪着我去找村里的赤脚医生看病。生病是我当时最害怕的事情,身体上的痛楚和一人躺在病床上的孤单,让我受尽了折磨。但母亲忙碌之余,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闭眼躺在那里,静静地听着她和亲戚们聊天或是劳作时的声音,心里就感到很踏实。
童年的我非常内向,话也不多,时常一个人静静地待着。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独自一人爬上屋顶,静静地看着渐渐逝去的夕阳。在落日的余辉里,几缕炊烟,几声犬吠,伴着悠远铃声的归途羊群和牧羊人,扛着锄头劳作而返的农夫,远处的山,近处的村舍,构成我那时心里最美的剪影。这个宁静的小村子,就是我的世界。
面对夕阳,我很想知道落日尽头的山那边是什么地方,很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上了小学接受教育,心里依然怀着那个小小的梦想和对外界的渴望。父母的教诲很简单,好好学习,考取功名,将来出人头地做大官。我一直谨记在心,努力在学业上做到最好,让父母开心。
高中三年,父母在外打工,我和弟弟努力读书之余还要做饭、料理家务,一家人相依为命,生活清苦却也温暖。那时我没有任何依靠,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未来全靠自己打拼。我唯有努力学习才能实现自我,才能让父母不再忍受劳作的艰辛。现在想想,那段困苦中的坚持与忍耐,是我一生最大的财富。
在2000年的高考中,我终于实现了我的梦想,如愿地考入南京大学。我能上大学承载着我们整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但高额的学费却让我内心彻骨地悲凉。家里根本无法负担如此多的费用,我一边筹措助学贷款,一边在学校勤工助学。就这样,我的大学生活在紧迫中度过。匆匆地,四年转瞬即逝,谈不上绚烂多姿,更多的是坚持与承受。很多时候,坐在寂静的校园里,望着故乡的方向,静静地独自一人享受着傍晚的夕阳。想着自己能够努力读书走出大山的梦想,已然成为当下生活着的现实。虽然辛苦,但我却感到无比幸运与满足。
过去,未曾过去
2004年夏,我大学毕业,为了让更多像我一样的孩子走出大山,实现他们的梦想,我成为了一名支教老师。支教的地方位于我家乡向南数百公里的“西海固”,是有名的贫困地区。
或许是我和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孩子们都很听我的话,渐渐地我们变成了朋友,孩子们也视我为榜样。慢慢地我和学生们在一起混熟了,逐渐了解了他们,知道了他们的一些故事,也收获了许多感悟和真情。在这些日子里,从学生们破旧的衣着、简单的饮食和消瘦的面容上,我或多或少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有一次上课,我问孩子们:“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大家七嘴八舌地谈了起来,有科学家、大老板、警察等。这时调皮的宝宁说了一句:“我的理想是顿顿有肉吃。”说完孩子们都哄笑起来。不过大家都很同意宝宁的说法,无论以后做什么,只要顿顿有肉吃,就很满足了。
听着他们这样淳朴稚嫩的话语,我又想起了我的童年:当时吃肉对我来说是多么大的奢望啊!那是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有的盛宴。于是,我就跟孩子们说:“其实你们的理想很好,比老师强多了。因为你们是想‘顿顿有肉吃’,老师当时的理想只是‘天天有肉吃’嘛。”说完,孩子们又一次开怀地笑了。
给孩子们当老师,距离我上初中,已经整整10年了。10年间,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教育水平逐步提高。可是,在这沉默的大西北的土地上,过去,却总未过去。当我看着学生们还重复着自己的故事,依然是破旧的校舍、简单的食物和贫乏的课余生活,内心不由地感到很沉重。
我会经常给他们讲自己成长的故事,看着他们听完后眼睛里放出希望的光,我内心非常高兴。贫苦的环境给他们带来的是物质上的困难,却未能阻挡他们不断向上的脚步。通过我的故事,能给予他们追求未来的信心和勇气,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明天,总会更好
支教期满即将离开的那个午后,我回头望着孩子们的家乡,望着依依惜别的孩子们,内心想起数年前,我也是回头望着自己成长多年的村庄,毅然阔别乡亲,来到南京求学,顿觉时光回转。现在的他们依然重复着我10年前的故事,而10年后的孩子们,不知会有怎样的未来。而当下,不知是我生活在自己的过去,还是生活在孩子们的未来。
时光荏苒,在宁夏支教的日子转眼就要过去。大山里贫瘠的土地,善良的乡民,更有那质朴的孩子,都让我不舍。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活的困难并不算困难,真正的困难是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得不到满足。而我当时能做的,或许只有现身说法,用山外的种种“美好”来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争取有一天可以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看看。
支教团的口号“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对当时的我而言,有些过于矫情。未曾想多年之后,当我再次看到这句话时,竟会忍不住泪流满面。
还记得离开那天是端午节,学生们早上5点多起床,走了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来送我们。还给我带了许多煮鸡蛋和馍馍,怕我路上饿。我吃了一个鸡蛋一个馍,还是热的,内心不禁有点涩涩的感觉。按当地的风俗,端午节那天要在屋子的门窗上插上柳条,以期平安吉祥。虽然要离开,学生们仍带来许多柳条,插满了我的门窗。我知道,学生们是希望我能留(柳)下来。
曾有人说:世间真正让人震撼的惟有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感动。而在这里,灿烂的星辰、朴实的民风和那些孩子的苦难,都足以让你心中泛起阵阵的震颤,酸楚而又无奈。但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今天的孩子们都是有希望的。我想支教的意义,就是有朝一日不再需要支教,山区的孩子一样能够拥有丰富的今天和多彩的明天。一年的支教,帮助了那些学生,也锻炼了自己。期待六盘山不再是孩子们梦想的阻隔,期待他们能找到人生的追求,无论在山里山外都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明天。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实习编辑李思涵
www.mochou.cn“在线投稿”《家教与成才》
梦想,照进现实
我出生成长于西北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四口人,父亲常年不在家,儿时的教育几乎全由母亲承担。
母亲说话不多,每天都很忙碌,似乎有干不完的农活。但她的隐忍、善良和慈爱,深深地植入我的性格。年幼的我体弱多病,母亲经常深夜陪着我去找村里的赤脚医生看病。生病是我当时最害怕的事情,身体上的痛楚和一人躺在病床上的孤单,让我受尽了折磨。但母亲忙碌之余,总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闭眼躺在那里,静静地听着她和亲戚们聊天或是劳作时的声音,心里就感到很踏实。
童年的我非常内向,话也不多,时常一个人静静地待着。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独自一人爬上屋顶,静静地看着渐渐逝去的夕阳。在落日的余辉里,几缕炊烟,几声犬吠,伴着悠远铃声的归途羊群和牧羊人,扛着锄头劳作而返的农夫,远处的山,近处的村舍,构成我那时心里最美的剪影。这个宁静的小村子,就是我的世界。
面对夕阳,我很想知道落日尽头的山那边是什么地方,很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上了小学接受教育,心里依然怀着那个小小的梦想和对外界的渴望。父母的教诲很简单,好好学习,考取功名,将来出人头地做大官。我一直谨记在心,努力在学业上做到最好,让父母开心。
高中三年,父母在外打工,我和弟弟努力读书之余还要做饭、料理家务,一家人相依为命,生活清苦却也温暖。那时我没有任何依靠,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未来全靠自己打拼。我唯有努力学习才能实现自我,才能让父母不再忍受劳作的艰辛。现在想想,那段困苦中的坚持与忍耐,是我一生最大的财富。
在2000年的高考中,我终于实现了我的梦想,如愿地考入南京大学。我能上大学承载着我们整个家庭的希望和未来,但高额的学费却让我内心彻骨地悲凉。家里根本无法负担如此多的费用,我一边筹措助学贷款,一边在学校勤工助学。就这样,我的大学生活在紧迫中度过。匆匆地,四年转瞬即逝,谈不上绚烂多姿,更多的是坚持与承受。很多时候,坐在寂静的校园里,望着故乡的方向,静静地独自一人享受着傍晚的夕阳。想着自己能够努力读书走出大山的梦想,已然成为当下生活着的现实。虽然辛苦,但我却感到无比幸运与满足。
过去,未曾过去
2004年夏,我大学毕业,为了让更多像我一样的孩子走出大山,实现他们的梦想,我成为了一名支教老师。支教的地方位于我家乡向南数百公里的“西海固”,是有名的贫困地区。
或许是我和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孩子们都很听我的话,渐渐地我们变成了朋友,孩子们也视我为榜样。慢慢地我和学生们在一起混熟了,逐渐了解了他们,知道了他们的一些故事,也收获了许多感悟和真情。在这些日子里,从学生们破旧的衣着、简单的饮食和消瘦的面容上,我或多或少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有一次上课,我问孩子们:“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大家七嘴八舌地谈了起来,有科学家、大老板、警察等。这时调皮的宝宁说了一句:“我的理想是顿顿有肉吃。”说完孩子们都哄笑起来。不过大家都很同意宝宁的说法,无论以后做什么,只要顿顿有肉吃,就很满足了。
听着他们这样淳朴稚嫩的话语,我又想起了我的童年:当时吃肉对我来说是多么大的奢望啊!那是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有的盛宴。于是,我就跟孩子们说:“其实你们的理想很好,比老师强多了。因为你们是想‘顿顿有肉吃’,老师当时的理想只是‘天天有肉吃’嘛。”说完,孩子们又一次开怀地笑了。
给孩子们当老师,距离我上初中,已经整整10年了。10年间,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孩子们的教育水平逐步提高。可是,在这沉默的大西北的土地上,过去,却总未过去。当我看着学生们还重复着自己的故事,依然是破旧的校舍、简单的食物和贫乏的课余生活,内心不由地感到很沉重。
我会经常给他们讲自己成长的故事,看着他们听完后眼睛里放出希望的光,我内心非常高兴。贫苦的环境给他们带来的是物质上的困难,却未能阻挡他们不断向上的脚步。通过我的故事,能给予他们追求未来的信心和勇气,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明天,总会更好
支教期满即将离开的那个午后,我回头望着孩子们的家乡,望着依依惜别的孩子们,内心想起数年前,我也是回头望着自己成长多年的村庄,毅然阔别乡亲,来到南京求学,顿觉时光回转。现在的他们依然重复着我10年前的故事,而10年后的孩子们,不知会有怎样的未来。而当下,不知是我生活在自己的过去,还是生活在孩子们的未来。
时光荏苒,在宁夏支教的日子转眼就要过去。大山里贫瘠的土地,善良的乡民,更有那质朴的孩子,都让我不舍。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活的困难并不算困难,真正的困难是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得不到满足。而我当时能做的,或许只有现身说法,用山外的种种“美好”来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争取有一天可以走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看看。
支教团的口号“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对当时的我而言,有些过于矫情。未曾想多年之后,当我再次看到这句话时,竟会忍不住泪流满面。
还记得离开那天是端午节,学生们早上5点多起床,走了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来送我们。还给我带了许多煮鸡蛋和馍馍,怕我路上饿。我吃了一个鸡蛋一个馍,还是热的,内心不禁有点涩涩的感觉。按当地的风俗,端午节那天要在屋子的门窗上插上柳条,以期平安吉祥。虽然要离开,学生们仍带来许多柳条,插满了我的门窗。我知道,学生们是希望我能留(柳)下来。
曾有人说:世间真正让人震撼的惟有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感动。而在这里,灿烂的星辰、朴实的民风和那些孩子的苦难,都足以让你心中泛起阵阵的震颤,酸楚而又无奈。但无论生活多么艰辛,今天的孩子们都是有希望的。我想支教的意义,就是有朝一日不再需要支教,山区的孩子一样能够拥有丰富的今天和多彩的明天。一年的支教,帮助了那些学生,也锻炼了自己。期待六盘山不再是孩子们梦想的阻隔,期待他们能找到人生的追求,无论在山里山外都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明天。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实习编辑李思涵
www.mochou.cn“在线投稿”《家教与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