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任何文化的翻译都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各民族间的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的共性和个性进行研究,词语的异常搭配是为了语言的某种语用修辞效果而刻意创造的,正确地把握这种偏离常规所创造的修辞效果,就必须根据语言的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语言之所以表情达意,是和语境不相分离的。本文就语境方面讨论如何理解在人脑中产生新鲜刺激的异常搭配。
关键词:语境 异常搭配
语言作为一个人与人沟通的交际工具,具有一套明确一致的规范,使语言使用者在这种共同遵守习惯化的语言规范下,清楚地表达接受,才能交流思想感情达到相互了解,但是说话者或言语的创造者往往故意违反这种语言规范,创造性地损坏习以为常的标准的东西,从而达到某种“陌生化”效应。人往往具有“猎奇”的心理特征,对语言也是如此。言语的发出者为了吸引接受者的注意力,有意识地采用一些“不合情理”“不合语法规则”而又耐人寻味的新鲜语句,使接受者体验最初表面的模糊不解到思路回转,迁引联系后的“豁然开朗”的过程,使语言取得好的修辞效果,这种可称为“突出”(foregrounding)语言现象可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如语音层,句法层,词汇层,语义层,甚至是在方言,语域中出现。
我们知道,语言环境对理解语言至关重要。英国语言学Firth,把“context”的含义加以引申,认为不仅一句话的上句或下句,一段话的上段或下段是“context”而且语言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叫“context”。结合语境来诠释语言,这对如何理解词语的异常搭配似乎更为重要。接受者借助语言环境,包括所提供的上下文联系和非语言环境,包括社会场合情景,文化语境等,发挥想象和联想,将这些看似令人费解的组合重新加以诠释。所谓异常组合的“异常修辞效果”也只有建立在语境的基础上才能得到认可。下面就分别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来阐释词语的异常搭配是如何做到“无理之妙”的。
一、语言语境和词语的异常搭配
语言语境,也可说是对语境的狭义理解,它指言语内部环境,既是口头上的前言后语的关系,书面上的前后文的关系。孤立的词语只有词典意义,不能表示信息的丰富内涵。某些词语,看似文不对题,或某些词语组合搭配看似矛盾,但联系了一定的上下文理解,其深层含义往往比“常规搭配”更具有注意价值和记忆价值。
例如:I had no outlook, but an uplook rathe. My place in society was at the bottom.
我没有人生观,倒是有“向上爬观”。我在社会上处于底层地位。
uplook是从前面的outlook仿造而来的,没有outlook,uplook无从理解,这个nonce word 是语言显得非常生动,表现出诙谐幽默的意味,取得了新奇别致的效果。
二、非语言语境与词语的异常搭配
非语言语境也可称为外部语境,它包括社会历史背景、现实社会环境、时代、民族、地区、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场合、对象,还包括使用语言的人物、身份、处境,心情等。异常搭配的创造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发话者或作者不凭空随意将两个毫无关联的词语拼凑在一起,为了“创新”而创新,即使这样的异常搭配也是毫无意义的。它们必将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根据某种文化根源的理据,根据他自己当时的心情等“有感而发”,只有将词语的异常搭配结合语境考虑,它才具有讨论的价值。所以特殊语境是词语异常搭配的基础。
例如: The talk about raising taxes was a red flag to many voters.
The talk was a red flag是异常搭配,在语义上是不合逻辑的,red flag是来自西班牙斗牛的民俗,公牛看见红布就处于激动、愤怒的感情状态。该搭配通过文化背景知识让人产生联想,形象地表现出“关于增税的谈论”对选民的刺激,就像red flag 对公牛产生刺激一样。The talk was a red flag 的联想的展开离不开red flag 所出的文化世界,就这个异常搭配的创造来说,它不仅仅服从于具体语境,而且还服从于文化指令,将语义寓于某种形象之中。而就其效果来说,正是文化为我们提供外部语境,使我们把握这个异常搭配的实际意旨。
结语
孤立地看一个词,一个句子,是看不出好坏,优劣,得失的。语言运用得好不好是对语境而言的。创造者为了达到某种修辞效果,创造某种突出价值,偏离突出语言的常规组合方法和规范,对语言进行创造性的再组合,其过程离不开语言本身的语境和外部语境的参与。同样,在接受者对这些改造后的搭配组合进行意义的重新建构过程中,也必须结合各种语境所提供的信息,将这些看似费解的词语后的语用意义挖掘出来。从中也可看出,异常搭配绝不是胡乱搭配,绝不是脱离语境一时兴起而玩的文字游戏。它的产生和运用只能在特定的语境中,否则那就成了真正的“异常”了。
参考文献:
1.寸镇东, 《语境与修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2.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3.白健,文学语言的“陌生化”与词语的超常搭配1999.9
4.曹京渊,异常搭配的语义语用分析,《福建外语》2000.3
关键词:语境 异常搭配
语言作为一个人与人沟通的交际工具,具有一套明确一致的规范,使语言使用者在这种共同遵守习惯化的语言规范下,清楚地表达接受,才能交流思想感情达到相互了解,但是说话者或言语的创造者往往故意违反这种语言规范,创造性地损坏习以为常的标准的东西,从而达到某种“陌生化”效应。人往往具有“猎奇”的心理特征,对语言也是如此。言语的发出者为了吸引接受者的注意力,有意识地采用一些“不合情理”“不合语法规则”而又耐人寻味的新鲜语句,使接受者体验最初表面的模糊不解到思路回转,迁引联系后的“豁然开朗”的过程,使语言取得好的修辞效果,这种可称为“突出”(foregrounding)语言现象可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层面,如语音层,句法层,词汇层,语义层,甚至是在方言,语域中出现。
我们知道,语言环境对理解语言至关重要。英国语言学Firth,把“context”的含义加以引申,认为不仅一句话的上句或下句,一段话的上段或下段是“context”而且语言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叫“context”。结合语境来诠释语言,这对如何理解词语的异常搭配似乎更为重要。接受者借助语言环境,包括所提供的上下文联系和非语言环境,包括社会场合情景,文化语境等,发挥想象和联想,将这些看似令人费解的组合重新加以诠释。所谓异常组合的“异常修辞效果”也只有建立在语境的基础上才能得到认可。下面就分别从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来阐释词语的异常搭配是如何做到“无理之妙”的。
一、语言语境和词语的异常搭配
语言语境,也可说是对语境的狭义理解,它指言语内部环境,既是口头上的前言后语的关系,书面上的前后文的关系。孤立的词语只有词典意义,不能表示信息的丰富内涵。某些词语,看似文不对题,或某些词语组合搭配看似矛盾,但联系了一定的上下文理解,其深层含义往往比“常规搭配”更具有注意价值和记忆价值。
例如:I had no outlook, but an uplook rathe. My place in society was at the bottom.
我没有人生观,倒是有“向上爬观”。我在社会上处于底层地位。
uplook是从前面的outlook仿造而来的,没有outlook,uplook无从理解,这个nonce word 是语言显得非常生动,表现出诙谐幽默的意味,取得了新奇别致的效果。
二、非语言语境与词语的异常搭配
非语言语境也可称为外部语境,它包括社会历史背景、现实社会环境、时代、民族、地区、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场合、对象,还包括使用语言的人物、身份、处境,心情等。异常搭配的创造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发话者或作者不凭空随意将两个毫无关联的词语拼凑在一起,为了“创新”而创新,即使这样的异常搭配也是毫无意义的。它们必将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根据某种文化根源的理据,根据他自己当时的心情等“有感而发”,只有将词语的异常搭配结合语境考虑,它才具有讨论的价值。所以特殊语境是词语异常搭配的基础。
例如: The talk about raising taxes was a red flag to many voters.
The talk was a red flag是异常搭配,在语义上是不合逻辑的,red flag是来自西班牙斗牛的民俗,公牛看见红布就处于激动、愤怒的感情状态。该搭配通过文化背景知识让人产生联想,形象地表现出“关于增税的谈论”对选民的刺激,就像red flag 对公牛产生刺激一样。The talk was a red flag 的联想的展开离不开red flag 所出的文化世界,就这个异常搭配的创造来说,它不仅仅服从于具体语境,而且还服从于文化指令,将语义寓于某种形象之中。而就其效果来说,正是文化为我们提供外部语境,使我们把握这个异常搭配的实际意旨。
结语
孤立地看一个词,一个句子,是看不出好坏,优劣,得失的。语言运用得好不好是对语境而言的。创造者为了达到某种修辞效果,创造某种突出价值,偏离突出语言的常规组合方法和规范,对语言进行创造性的再组合,其过程离不开语言本身的语境和外部语境的参与。同样,在接受者对这些改造后的搭配组合进行意义的重新建构过程中,也必须结合各种语境所提供的信息,将这些看似费解的词语后的语用意义挖掘出来。从中也可看出,异常搭配绝不是胡乱搭配,绝不是脱离语境一时兴起而玩的文字游戏。它的产生和运用只能在特定的语境中,否则那就成了真正的“异常”了。
参考文献:
1.寸镇东, 《语境与修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2.钱冠连,《汉语文化语用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3.白健,文学语言的“陌生化”与词语的超常搭配1999.9
4.曹京渊,异常搭配的语义语用分析,《福建外语》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