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族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ra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在给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导致众多国家的民族文化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与挑战。我国要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保持民族文化特色,使民族文化发扬光大就必须顺应潮流,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挑战,趋利避害。
  目前,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全球化进程深入推进使国际交往日渐频繁,所涉及的领域与内容也越来越广泛。在文化交流方面,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因互相影响而逐渐出现趋同、融合的态势,也正因此,国家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越来越少,民族文化发展面临严峻的威胁与挑战。
  一、全球化
  虽然全球化的发展得到了世人的广泛认可,但目前对全球化仍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定义,国内外众多学者把全球化看作一种世界发展进程、状态或趋势。笔者认为,全球化就是人类社会不断打破地区、民族、国家和主权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普遍交往,世界上各国、各民族相互影响、彼此依赖度增强的过程,其终极目的是要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实现多样化与一体化的统一。全球化的实质是市场经济机制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和深化,由此逐渐形成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体系,并促使各国政治和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互动。
  二、文化全球化和民族文化
  (一)文化全球化
  目前,文化全球化也已是一种必然趋势,因为随着科技、信息技术的发展,无论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还是文化产品的生产、消费,都渐渐演变为全球性的了。我们可以把文化全球化理解为人类文化生活达到一定高度的社会化状态,是人类的文化行为超越民族国家疆界的大范围活动,包括语言、文字、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各种文化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与交流,是民族文化高度依存与融合的一种现象。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各文化体之间会存在互相交流、碰撞、冲突、融合等复杂的关系,文化同质化与文化异质化交织并存。文化同质化,是说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中普遍存在的、共通的内容被逐渐放大的一种过程和走势;文化异质化则是指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中独特的、个性的内容逐渐彰显的过程和趋势,这个过程会充满冲突、摩擦和斗争。总之,文化全球化既不是脱离文化的同质性而追求文化的“绝对差异”,也不是完全抹杀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而追求绝对的同一。
  (二)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通常指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带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它既包括住宅、饮食、服饰、生产工具等物质文化内容,也包括宗教、艺术、文学、风俗、节日等精神文化内容。民族文化是对民族历史、民族传统、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素质的综合反映。我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传统,但同时又存在着超越各个民族的共同的文化认知,如对春节、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重视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价值准则的认同等。所以,我国的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同一性和相对稳定等特点。
  三、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对民族文化而言,文化全球化有这样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不同民族国家文化之间互动交融的进程和趋势,即指总体的文化全球化;二是指民族文化自身内容、形式或特征向全球扩展的进程和趋势,即民族文化的全球化。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文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都是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民族文化是文化全球化的基础元素,没有民族文化也就不会有所谓的文化全球化。所以,民族文化的个性、独特性绝对不能丢弃,必须不断传承发扬。文化全球化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潮流,如果民族文化不参与到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势必会丧失发展自我的机遇与条件。因此,民族文化要通过融入文化全球化来更好地发展自己。
  四、我国民族文化发展在全球化浪潮中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尽管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交流有了新的进展,但目前看来国际文化交往仍然存在不平等的一面。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但在全球化的大浪潮中也面临着种种危机与挑战。
  (一)传统文化的地位受到威胁
  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使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联系日益紧密,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国际文化交流与传播更加方便快捷,于是大量西方文化通过各种途径源源不断地涌入中国,对我国传统文化构成一定的威胁,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产生影响,产生民族文化认同危机。比如现今中国的青少年在生活方式的选择上越来越西化,最突出表现就是越来越崇尚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而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中秋节等,却遭到冷落。
  (二)主流意识形态受到冲击
  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国家大力倡导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导向多样性,其实质是在向国际社会传播西方的文化观、价值观、政治理念和生活方式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了冲击。以“好莱坞大片”为例,它不仅仅是为了让观众了解美国的艺术制作和震撼人心的恢弘场景,更主要的是传播他们的文化价值理念。中国每年都会进口多部“好莱坞大片”,久而久之,影片中所要传达的西方价值理念难免会对一些中国观众产生影响。
  (三)文化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软实力”对一国的作用和意义越来越重大,甚至成为衡量一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的关键因素。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较早地进行了科技革命,拥有更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较发达的信息传播系统,它们凭借其先进的科技以及经济、政治和军事方面的优势,向外传播其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四)文化产业发展困难
  在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谁占据了文化的制高点、谁拥有强大的文化实力,谁就更容易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当前文化产业成为后起之秀、实至名归的朝阳产业,被各国视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于是各国纷纷将目光投向文化产业,争夺文化的制高点。由于我国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虽然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其商品转化率低,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文化产业仍处于弱势地位。   五、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我国民族文化的措施
  尽管我国民族文化发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面临种种危机与挑战,但我们又不能脱离全球化的浪潮,因此要积极采取措施,顺应潮流,迎接挑战,以更好地发展本民族文化。
  (一)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
  在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们不能闭门造车,把自己与世界隔绝开,盲目地把世界上其他民族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排除在外。自我封闭最终只能作茧自缚,被世界抛弃。所以,我们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加强与世界上其他民族国家的文化合作,在保持本民族文化属性和民族特色的前提下,不断汲取世界上其他优秀文化的营养成分补给自己,做到“以我为主,洋为中用”。我们不仅要学习其他国家发展现代文化的经验,也要学习他们保护民族文化和扩大民族文化影响力的经验和做法,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扩大我国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二)继承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
  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不仅承载着这个民族世世代代的文化创造成果,而且还能为这个民族文化的未来发展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方向指引。一个民族若不能保留发扬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便会失去发展根基,是没有未来的民族。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只有始终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才能更好地立足于世界,就像鲁迅所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中华民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支柱,但我国的传统文化是精华与糟粕的共生体,所以我们要继续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中适应时代潮流、符合时代发展趋势、能代表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色的精髓,摒弃落后、消极腐化的内容。
  (三)提高国家文化安全意识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一环,它关系我国经济、政治等其他方面的安全。为此,我们必须提高文化安全意识,建立文化安全预警机制,充分考虑文化领域可能出现的危机并采取相应的危机解除办法。对文化传播媒介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可以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在这方面的做法,对于外国进口的影视资料要有严格的审查和准入制度。此外,要加快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发展,充分发挥文化与技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作用。
  (四)大力支持培育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走出去战略、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柱和物质基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人才和技术的支持,我们首先要培养这方面的知识性和技术性人才,然后着重支持培育一批能代表中国文化实力和特色的文化企业。在文化产品的开发上,要坚持原创,既要体现民族特色又要符合国际市场的需求。在文化产品的推广和传播上,要充分利用发达的互联网技术,打开广阔的网络市场。此外,还要重点加强文化体制改革,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清除制度障碍,去除不必要的环节,从而更好地调动人们参与文化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文化产业良性健康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其他文献
对英雄事迹的歌颂,对英雄精神的推崇是文学各种样式万古长青的话题。莎士比亚的悲剧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并借此传达出了他本人独特的文学思想与人生哲学,因而分析解读他心目中英雄的内涵与复杂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读其悲剧中的多元思想要素,同时也能加深我们对剧作悲剧性的认识。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其作品语言变化万千,用词丰富,口语化的风格显得既浅显幽默又内涵深刻。他的作品虽
期刊
社会关系简单说就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称,它在社会交往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社会交往有两种形式,分别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人际关系系统也有两种状态,即平衡和不平衡。人们往往在平衡中寻求稳定和发展,在不平衡中寻求机遇和重生。《金翼》带给我们的正是在这两种状态下的家庭演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交往和社会网络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同时,研究《金翼》中的关系网也对我们研究现代社会以及社会关系具有重要意
期刊
唐宋传奇的婚恋题材是唐宋传奇的一大亮点,在婚恋题材中大团圆结局所占的比重较少。本文重点对大团圆结局的形成进行分析,主要从封建社会的社会状况及受众心理入手阐明产生大团圆结局与作品本身的“主流化”有关。  自古以来,爱情和婚姻都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在唐宋传奇中,这一现象也不例外,唐传奇中的爱情婚姻剧艺术成就最高也最为精彩动人。唐宋传奇作家以他们敏锐的眼光将以前小说中很少涉及到的现实爱情生活作为他们笔
期刊
本文通过分析武强年画的跨文化传播现状,总结出其传播语种单一、缺乏跨文化认同和传播模式单一三个突出问题。以多模态理论为基础,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武强年画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利用多媒体网络构建多语平台,采取多模态传播模式。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向重要国家战略”。民俗文化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该民族的文化身份。因此,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地对民俗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加
期刊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研究者们越来越重视对流散现象及流散写作现象的研究。流散现象的出现导致流散作家大量产生,而母体文化和移入地文化之间的生存空间使流散作家们具有了混杂性文化身份和双重视角。流散作家的创作成为跨民族、跨文化、跨语际传播的有效媒介和不同文化之间交流互动较为适宜的话语场。卡勒德·胡赛尼作为一位流散作家,结合其作品,我们也能进一步感知流散写作现象,并对这一现象及其影响做进一步反思,从而为中华文
期刊
美国西进运动发生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是美国人对美国西部开发的过程,也是美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一次美国国内为了扩宽殖民地而大规模的移民运动。这次运动激发了美国的经济活力以及美国人民的创造力,塑造了美利坚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在向西部迁移的过程中,开拓者们树立了美国社会与政治的民主意识,造就了美国人勇敢的开拓精神,以及美国的乐观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同时也催生了实用主义哲学观。西进运动对美国
期刊
中国传统元素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所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不仅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更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等思想文化。吸取传统元素的精华融入到设计中,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使中国设计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这就需要我们把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到设计基础教学中,这也是我们设计教育要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中国传统元素的含义  中国传统元素是中华民族文化历经几千年的文明演化汇集成的一种具有本
期刊
权德舆,中唐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全唐文》将其文章编为二十七卷,其中铭文序共八十篇,数量相当可观。究其大量创作铭文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权德舆当时为文坛盟主,文章久负盛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二是因其人格魅力,虽然身居高位,却为人谦和。  一、权德舆铭文序简介  权德舆所作铭文序是其文章的类型之一,《全唐文》将其文章编为二十七卷,其中铭文序共八十篇,碑铭序文三十篇:遗爱碑铭序文两篇、纪功碑铭
期刊
日本占领东北成立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后,日本国内关于中国东北的书籍更是空前增多,也出现了专门面向日本青少年的“满洲读本”。这些读本对日本青少年的成长有深刻的影响,并且也是在分析历史认识问题时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本文以三本面向日本青少年的“满洲读本”为中心,探讨这些读本对日本青少年“满洲认识”的影响。  在日俄战争前,日本就出版了很多关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地理及历史沿革的书籍。在日俄战争取得胜利后,日本在中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在群众文化建设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群众文化的建设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国家应加强群众文化建设与发展,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途径,以利于全面提升群众文化的建设水平。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文化建设的水平也逐渐提高。政府充分认识到了建设群众文化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因而越来越重视群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