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功”这节课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力学里的内容。力学中所说的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功的概念形成必须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对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要求较高。因此,为让学生理解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区分生活中的“做工”与物理中的“做功”,认识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在理解功的物理意义的基础上,使学生理解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在概念探讨中加深学生对功的理解
“功”这节课是一节概念课,一般应以师生互动为主进行教学,辅以学生的自学与讨论。功的概念是重点,也是难点,我们可以在探究了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之后,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根据功的定义,求物体做功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让学生明确,首先要找到力,再找在力的方向上物体移动的距离。(2)一个重200牛顿的物体被人提着沿水平方向移动10米距离时对物体做了多少功?为什么?经过讨论,学生能回答没有对物体做功,因为物体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受到手的拉力竖直向上,但物体在竖直向上和向下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两个力对物体都没有做功。
这样就使得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接着,教师再提问:做功需要哪些因素?只有一个行吗?让学生总结出对物体做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两者缺一不可。我们体会到在概念课教学时,既要让学生进行抽象思维训练,又要有思维过程的具体化,两者要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对概念本质的理解,又把抽象的东西和直观、感性的东西联系起来,易于理解和掌握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二、在探究举例中加深学生对功的理解
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使用身边的实物进行探究活动和实例分析,拉近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哪些力做了功?哪些力没有做功?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及推理的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科学知识和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加强合作与交流,将抽象思维形象化,概念的东西具体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学生就容易掌握。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认识三种不做功的情况:(1)物体受力,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此情况叫“劳而无功”;(2)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在此运动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此情况叫“不劳无功”;(3)物体既受到力,又通过一段距离,但两者方向互相垂直(如起重机吊起货物在空中沿水平方向移动),此情况叫“垂直无功”。
学生在生活中还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如人提着货物上楼、推土机推土、马拉车前进、挖土机挖土后高高举起……在同类事例中,它们有着共同点: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功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工作”或“做工”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包含有一定的“功效”的意义。在此再说一遍,物理学中的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一段距离,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就没有做功。
三、在情景再现中加深学生对功的理解
判断一个力是否做了功,必须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是否通过距离这两个方面考虑。这当中特别是距离必须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比如,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情景:某学校大门口旁边放着一块大石头,学生们走路极不方便,看大门的王师傅用了很大的力想搬走这块石头,虽然累得满头大汗,可是石头却一动不动。这个例子虽然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没有做功,这是“劳而无功”。一人手提水桶在水平路上行走,水桶沿水平方向向前运动,这时人对水桶的力是竖直向上的,而水桶移动的距离是水平的,并没有向上移动,在力的方向上也没有移动距离,这是“垂直无功”。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滑动的铅球,是靠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虽然在水平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但并没有水平方向的力作用于它,所以没有什么力做功,这是“不劳无功”。
理解力学中功的概念,理解问题中所给情景的物理过程,明确所给条件的物理意义,应用分析与推理是进行探究的基本方法。利用公式W=Fs计算功时,首先要明确公式中的F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要正确地进行功的计算,就必须正确理解“力”和“距离”这两个量的物理意义,也就是要正确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明确了这些,再对题目提供的情景进行具体分析,就可以计算出做功的多少了。小明踢球时对球施加了力,球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满足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因此,小明对球做了功。而要计算小明做了多少功,则必须明确小明对球施加的力和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要明确问题中要计算的是哪个力做的功。
一、在概念探讨中加深学生对功的理解
“功”这节课是一节概念课,一般应以师生互动为主进行教学,辅以学生的自学与讨论。功的概念是重点,也是难点,我们可以在探究了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之后,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根据功的定义,求物体做功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让学生明确,首先要找到力,再找在力的方向上物体移动的距离。(2)一个重200牛顿的物体被人提着沿水平方向移动10米距离时对物体做了多少功?为什么?经过讨论,学生能回答没有对物体做功,因为物体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受到手的拉力竖直向上,但物体在竖直向上和向下的方向上没有移动距离,所以两个力对物体都没有做功。
这样就使得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接着,教师再提问:做功需要哪些因素?只有一个行吗?让学生总结出对物体做功包括两个必要因素:一是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二是要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两者缺一不可。我们体会到在概念课教学时,既要让学生进行抽象思维训练,又要有思维过程的具体化,两者要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对概念本质的理解,又把抽象的东西和直观、感性的东西联系起来,易于理解和掌握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二、在探究举例中加深学生对功的理解
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使用身边的实物进行探究活动和实例分析,拉近教学内容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在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哪些力做了功?哪些力没有做功?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及推理的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积累科学知识和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加强合作与交流,将抽象思维形象化,概念的东西具体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过程,学生就容易掌握。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通过举例,引导学生认识三种不做功的情况:(1)物体受力,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距离,此情况叫“劳而无功”;(2)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在此运动方向上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此情况叫“不劳无功”;(3)物体既受到力,又通过一段距离,但两者方向互相垂直(如起重机吊起货物在空中沿水平方向移动),此情况叫“垂直无功”。
学生在生活中还常常会看到这样一些现象:如人提着货物上楼、推土机推土、马拉车前进、挖土机挖土后高高举起……在同类事例中,它们有着共同点: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通过一段距离,我们就说力对物体做了功。功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与日常生活中所说的“工作”或“做工”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包含有一定的“功效”的意义。在此再说一遍,物理学中的功包含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一段距离,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就没有做功。
三、在情景再现中加深学生对功的理解
判断一个力是否做了功,必须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是否通过距离这两个方面考虑。这当中特别是距离必须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比如,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情景:某学校大门口旁边放着一块大石头,学生们走路极不方便,看大门的王师傅用了很大的力想搬走这块石头,虽然累得满头大汗,可是石头却一动不动。这个例子虽然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有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力学里就说没有做功,这是“劳而无功”。一人手提水桶在水平路上行走,水桶沿水平方向向前运动,这时人对水桶的力是竖直向上的,而水桶移动的距离是水平的,并没有向上移动,在力的方向上也没有移动距离,这是“垂直无功”。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滑动的铅球,是靠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虽然在水平方向上通过了距离,但并没有水平方向的力作用于它,所以没有什么力做功,这是“不劳无功”。
理解力学中功的概念,理解问题中所给情景的物理过程,明确所给条件的物理意义,应用分析与推理是进行探究的基本方法。利用公式W=Fs计算功时,首先要明确公式中的F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力,s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要正确地进行功的计算,就必须正确理解“力”和“距离”这两个量的物理意义,也就是要正确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明确了这些,再对题目提供的情景进行具体分析,就可以计算出做功的多少了。小明踢球时对球施加了力,球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满足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因此,小明对球做了功。而要计算小明做了多少功,则必须明确小明对球施加的力和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要明确问题中要计算的是哪个力做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