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新课程改革及高考历史变革后,就如何优化新课程下高中历史教学做了一个肤浅的认识。实施新课标、体现新理念,大胆尝试和探索是我们的职责和义务。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困难;改进;新理念;实施
一、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新课程改革颠覆了传统历史教学简单背诵,对广大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
1.教师方面传统历史教学注重结果,着重成绩,但新课程改革后更加强调“过程与方法”,如何引导学生自我学习,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从而掌握一定的历史学习、解题方法,成为摆在历史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2.学生方面存在着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的不足。初中历史课更加重视对某一具体历史事件的概括,但对于如何理解历史事件,为什么会出现,产生什么影响,有没有其他的历史事件与此相关等等方面则要求不到位。另中考历史是开卷考试,也造成学生知识基础欠缺。新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广泛参与,但学生初中历史学习基础薄弱,有些学生几乎是一张白纸。因此,学生的现实情况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存在差距很大,给新课程的有效实施造成很大的困难。
3.教材方面新课程改革后,教材只不过是学生的“参考书”。本人在上课中也经常会半开玩笑说“我们的历史书就跟数学书是一样,某某知识点就是一个公式”,我们要通过这些“公式”去解决书本以外的知识。这对老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另外,新课程改革之后的历史课本也存在一点小瑕疵。例如:“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封建经济”、“自耕农经济”这些概念,教材没有对它们予以适当的解析;对“民族工业”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概念和关系没有很好的处理,表述模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教材没有把主要的过程交待清楚,给人散乱的感觉。
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感到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课时少,内容多,难度大,课时推进速度慢。面对这样的困难与问题,如何在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中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成为历史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主题。
二、解决措施和调整方案
新课程改革是挑战,也同样充满机遇。对学生而言,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全面发展的愿望。它可以使广大教师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在历史教育的大舞台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面对新课程改革遇到的困难,作为历史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不求面面俱到,不拘泥于教材,要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改理念来整合教材,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做法是:(1)备课方面,
加强集体备课,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调整:第一步备课标,力图科学完整把握课标要求和精神;第二步依据课标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对于课标不做要求的或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或少讲,或不讲;对于教材叙述过于简单的重要内容,就要增设背景材料,辅助学生学习,重点内容要讲得充分、讲得饱满。教材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因此可以补充一些内容,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第三步依据重点难点分布,分配各部分内容的比例及其所需时间,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严格遵守。
(2)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校情、学情,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在一些有条件的完全中学,应加强初高中历史教师的集体备课,充分了解初中高中教材的异同点,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的或者掌握的知识就不再多讲。对于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知识真空”,在学习新课前,先提醒和通知学生,让学生抽出时间做一些预习和准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
(3)编写学案,依据课标要求,设计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4) 通过改变观念和调整措施,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走出了困境,课堂教学也越来越充满信心。
三、教学方式的尝试和探索
新课程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为基本理念。这种新的课程理念主要体现在:学生是课程的主体;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传统课程观的弊端之一,就在于把学生视为书本知识的接受者,接受学习是其课程规定的学生的基本存在方式,因此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为课改的核心任务。基于这一认识,我们积极尝试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革新与探索。
四、实施高中历史课堂的新策略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已有很大变化,主管部门和教师也取得很多全新的认识,所以摆在教师及学生面前的事情是如何去实施的问题。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师可以多参加一些教师培训,组织教师讨论,采纳教师的建设性意见,然后与教师一起形成实施新教法、新理论的共识。
新课程改革后我们所有历史教师也必须进行改变,要制定新的标准,对高中历史课堂进行新的定义,如此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才能真正的使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高中教育改革的成败,将直接影响着国民素质和人才的质量。因此作为一线的老师只能勇于实践、勇于探索,不能退缩。尽管我们的一些作法还不够完善和成熟,但是我们将稳扎稳打,不断总结,逐步改进,力争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江西省石城县赣源中学342700)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困难;改进;新理念;实施
一、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新课程改革颠覆了传统历史教学简单背诵,对广大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
1.教师方面传统历史教学注重结果,着重成绩,但新课程改革后更加强调“过程与方法”,如何引导学生自我学习,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从而掌握一定的历史学习、解题方法,成为摆在历史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2.学生方面存在着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的不足。初中历史课更加重视对某一具体历史事件的概括,但对于如何理解历史事件,为什么会出现,产生什么影响,有没有其他的历史事件与此相关等等方面则要求不到位。另中考历史是开卷考试,也造成学生知识基础欠缺。新课程要求学生积极广泛参与,但学生初中历史学习基础薄弱,有些学生几乎是一张白纸。因此,学生的现实情况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存在差距很大,给新课程的有效实施造成很大的困难。
3.教材方面新课程改革后,教材只不过是学生的“参考书”。本人在上课中也经常会半开玩笑说“我们的历史书就跟数学书是一样,某某知识点就是一个公式”,我们要通过这些“公式”去解决书本以外的知识。这对老师的教以及学生的学都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力。另外,新课程改革之后的历史课本也存在一点小瑕疵。例如:“小农经济”、“自然经济”、“封建经济”、“自耕农经济”这些概念,教材没有对它们予以适当的解析;对“民族工业”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概念和关系没有很好的处理,表述模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教材没有把主要的过程交待清楚,给人散乱的感觉。
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感到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课时少,内容多,难度大,课时推进速度慢。面对这样的困难与问题,如何在新课程课堂教学实践中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成为历史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主题。
二、解决措施和调整方案
新课程改革是挑战,也同样充满机遇。对学生而言,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满足学生自主探究、全面发展的愿望。它可以使广大教师更新观念、转换角色,在历史教育的大舞台上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面对新课程改革遇到的困难,作为历史教师在处理教材时,不求面面俱到,不拘泥于教材,要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依据课标要求和教改理念来整合教材,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具体做法是:(1)备课方面,
加强集体备课,对集体备课的内容进行调整:第一步备课标,力图科学完整把握课标要求和精神;第二步依据课标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取舍,对于课标不做要求的或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或少讲,或不讲;对于教材叙述过于简单的重要内容,就要增设背景材料,辅助学生学习,重点内容要讲得充分、讲得饱满。教材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因此可以补充一些内容,也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与探究。第三步依据重点难点分布,分配各部分内容的比例及其所需时间,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严格遵守。
(2)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校情、学情,合理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在一些有条件的完全中学,应加强初高中历史教师的集体备课,充分了解初中高中教材的异同点,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的或者掌握的知识就不再多讲。对于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知识真空”,在学习新课前,先提醒和通知学生,让学生抽出时间做一些预习和准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评价。
(3)编写学案,依据课标要求,设计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4) 通过改变观念和调整措施,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走出了困境,课堂教学也越来越充满信心。
三、教学方式的尝试和探索
新课程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为基本理念。这种新的课程理念主要体现在:学生是课程的主体;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传统课程观的弊端之一,就在于把学生视为书本知识的接受者,接受学习是其课程规定的学生的基本存在方式,因此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为课改的核心任务。基于这一认识,我们积极尝试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革新与探索。
四、实施高中历史课堂的新策略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后高中历史已有很大变化,主管部门和教师也取得很多全新的认识,所以摆在教师及学生面前的事情是如何去实施的问题。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教师可以多参加一些教师培训,组织教师讨论,采纳教师的建设性意见,然后与教师一起形成实施新教法、新理论的共识。
新课程改革后我们所有历史教师也必须进行改变,要制定新的标准,对高中历史课堂进行新的定义,如此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才能真正的使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高中教育改革的成败,将直接影响着国民素质和人才的质量。因此作为一线的老师只能勇于实践、勇于探索,不能退缩。尽管我们的一些作法还不够完善和成熟,但是我们将稳扎稳打,不断总结,逐步改进,力争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江西省石城县赣源中学3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