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认为,直肠温度(肛温)38℃以上时称为发热,它是小儿最常见的症状,宝宝发热时父母都会万分焦急,国外称这种现象为发热恐惧症。当小儿发热时,不少家长在一日内数次赶往医院,迫切要求使用抗生素和退烧药以尽快退热,此时就很容易发生一些不靠谱的做法。
传闻:小儿一发烧就应吃退热药。
事实:业已证实,发热时人体内各种免疫功能指标都优于体温正常时。此时,机体紧急动员全身各种抵抗力量,对抗外来病原微生物,调整机体生理平衡。从这种意义上讲,发热是天生的自我保护性反射。若测量体温在38.5℃以下时,通常不会对小儿造成损害。这时家长不必用药,暂时观察即可。因为这种程度的发热对机体有保护作用。但细心的家长应详细记录小孩的热型、热度、分期和同时伴有的其它症状,向儿科医师提供可靠的病情资料,有利于早期明确诊断,及早给予正确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家长给小儿退热心切,经常在短期内频繁应用一种或多种退热药,这有可能使小儿因出汗过多而脱水虚脱,甚至出现药物过量导致的严重肝肾损害等毒副作用或药物中毒。
传闻:输液退热快。
事实: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少家长认为,输液降温效果好,其实不然。现有无数证据显示,输液并不比肌内注射或口服给药退烧来得快。理由有:①输液并不能迅速退烧,也不会缩短病程。②在病种复杂的观察室输液易发生交叉感染,以致又添新病。③有时会出现输液反应,从而加重病情。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输液有严格规定,很多小儿生病发烧都是打针吃药治疗。至于发烧后是否输液治疗,应由儿科医师决定。
还有一种常见现象,不少家长认为小儿发热,口服药见效慢,必须静脉滴注。这种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病变炎症和病菌的控制有个过程,不可能口服一天药、打一针、输一次液就见效,一般用药3天见分晓。每天换一种药的治疗方法是不对的。而且每天换药,不仅对治疗没有好处,还有可能导致菌群失调,诱发耐药菌的产生,造成后期治疗的困难。若确定是细菌感染,用药3天无效应换药;若病情加重,可由口服改肌注或静脉点滴。
传闻:发烧要禁食。
事实:发烧的小儿食欲减退,往往进食饮水少,皮肤不显性失水增多,病程中可伴有呕吐和腹泻,加上高烧时张口呼吸,经肺排出的水分也增多,尽管病程中小儿不太想喝水,如果家长在此阶段不给小儿多喂水,很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脱水症,以致高烧持续难退。因此,患儿不必禁食,饮食应以流质、半流质、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牛奶、米汤、绿豆汤、少油的荤汤等,少量多餐。发烧时禁吃鸡蛋。同时须频频喂冷开水、凉饮料和清洁液体,每天至少喂水400毫升。
传闻:发烧洗澡会着凉。
事实:小儿发烧后,洗澡仍可照常进行。理由有:①洗澡有清洁皮肤,消除汗液的作用,使患儿感到舒服凉爽;②对发热宝宝来说,洗温水澡(水温在37℃左右)还对降温有利。温水浴也是婴儿最佳物理降温方法,它能使高烧患儿全身皮肤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组织缺氧,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解除四肢肌肉痉挛,从而达到物理降温作用。
为防受凉应关好门窗,两人配合,动作轻快;给小儿擦浴时用力要均匀,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些,以助散热,浴后用大毛巾将宝宝包好。
传闻:治疗发烧要早用抗生素。
事实:用不用抗生素要由儿科医师来定
一般来说,若是有细菌感染证据,应及时使用抗生素。儿童患病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其病史、临床表现,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作出诊断,根据诊断由医师确定是否需用抗生素治疗。
例如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约占20%以下),包括普通型感冒、急性鼻窦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多是由细菌(链球菌等)感染造成者需用1~2种敏感抗生素,而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者(约占80%以上),抗生素几乎没有作用。
使用口服或静脉用抗生素,应根据患儿病情轻重而定,并需要严格按照疗程使用。在用法上,有外用、内服、肌内注射和静脉滴注等方法。必须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儿童的特点用药:首选口服剂型,其次是肌注,最后才是静脉点滴。
此外抗生素用药疗程也是很重要的,一般感染可在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2~3天停药;特殊感染需按特定疗程执行,家长切不可随便给小儿停药,必须遵医嘱执行。
传闻:退热就用酒精擦身。
事实:对婴幼儿来说,传统的酒精擦身已淘汰。这是因为在发热患儿中,下丘脑的体温调定点升高,机体早已作出如同在寒冷环境中一样的反应——产热增多,散热减少。此时如果单用物理降温(包括冷湿敷、冰袋及酒精擦浴)的方法企图让患儿冷下来是不科学的,显然违反了体温调节的生理机制,影响体温调节功能的正常发挥。在此种情况下物理降温多数是无效的,有可能会加剧这种反应,由此引起的代谢亢进可能会使发热的时间延长。即使物理降温暂时有效,但因体温调定点仍保持在高热水平,故暂时降温后会令患者感到全身不适。发高烧的小儿皮肤血管是扩张的,体温和冷水的温差很大,会引起小儿血管的强烈收缩,可引起畏寒、浑身颤抖等不适症状,尤其是不适合体弱儿童。但可用温水擦浴降温,即用37℃左右的温水浸湿毛巾擦小儿的四肢和前胸后背,使皮肤的高温(约39℃)逐渐降低。
传闻:发烧要捂汗。
事实:小儿发烧了,有不少家长害怕他再次受凉,总是把小儿裹得严严实实,睡觉时多盖被子保暖,通过捂汗来退烧。殊不知,这样做不仅影响了身体散热降温,而且会诱发婴幼儿高热惊厥。正确做法是,在没有冷风直吹的情况下,脱去过多的衣服或松开衣服有利于退热。
传闻:发烧对身体有害。
事实:发热是疾病过程中人体的一种特殊反应,对机体有保护作用。一定限度的发热(体温≤38.5℃)能促进血液循环,此时血液中白细胞增多,抗体生存活跃,酶的活性增加,肝脏解毒功能加强,调动全身免疫细胞功能,有利于消除病原体和致病因素而不须给予退热。
当然,发热也有对人体有害的作用,持续高热可以增加心肺负担,损伤细胞、器官功能,诱发过度免疫反应及惊厥。因此,是否退热、何时退热、怎样退热,需权衡利弊,科学选择。
传闻:小儿一发烧就应吃退热药。
事实:业已证实,发热时人体内各种免疫功能指标都优于体温正常时。此时,机体紧急动员全身各种抵抗力量,对抗外来病原微生物,调整机体生理平衡。从这种意义上讲,发热是天生的自我保护性反射。若测量体温在38.5℃以下时,通常不会对小儿造成损害。这时家长不必用药,暂时观察即可。因为这种程度的发热对机体有保护作用。但细心的家长应详细记录小孩的热型、热度、分期和同时伴有的其它症状,向儿科医师提供可靠的病情资料,有利于早期明确诊断,及早给予正确处理。
值得一提的是,家长给小儿退热心切,经常在短期内频繁应用一种或多种退热药,这有可能使小儿因出汗过多而脱水虚脱,甚至出现药物过量导致的严重肝肾损害等毒副作用或药物中毒。
传闻:输液退热快。
事实:现实生活中还有不少家长认为,输液降温效果好,其实不然。现有无数证据显示,输液并不比肌内注射或口服给药退烧来得快。理由有:①输液并不能迅速退烧,也不会缩短病程。②在病种复杂的观察室输液易发生交叉感染,以致又添新病。③有时会出现输液反应,从而加重病情。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输液有严格规定,很多小儿生病发烧都是打针吃药治疗。至于发烧后是否输液治疗,应由儿科医师决定。
还有一种常见现象,不少家长认为小儿发热,口服药见效慢,必须静脉滴注。这种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病变炎症和病菌的控制有个过程,不可能口服一天药、打一针、输一次液就见效,一般用药3天见分晓。每天换一种药的治疗方法是不对的。而且每天换药,不仅对治疗没有好处,还有可能导致菌群失调,诱发耐药菌的产生,造成后期治疗的困难。若确定是细菌感染,用药3天无效应换药;若病情加重,可由口服改肌注或静脉点滴。
传闻:发烧要禁食。
事实:发烧的小儿食欲减退,往往进食饮水少,皮肤不显性失水增多,病程中可伴有呕吐和腹泻,加上高烧时张口呼吸,经肺排出的水分也增多,尽管病程中小儿不太想喝水,如果家长在此阶段不给小儿多喂水,很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脱水症,以致高烧持续难退。因此,患儿不必禁食,饮食应以流质、半流质、清淡、易消化为主,如牛奶、米汤、绿豆汤、少油的荤汤等,少量多餐。发烧时禁吃鸡蛋。同时须频频喂冷开水、凉饮料和清洁液体,每天至少喂水400毫升。
传闻:发烧洗澡会着凉。
事实:小儿发烧后,洗澡仍可照常进行。理由有:①洗澡有清洁皮肤,消除汗液的作用,使患儿感到舒服凉爽;②对发热宝宝来说,洗温水澡(水温在37℃左右)还对降温有利。温水浴也是婴儿最佳物理降温方法,它能使高烧患儿全身皮肤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组织缺氧,降低痛觉神经的兴奋性,解除四肢肌肉痉挛,从而达到物理降温作用。
为防受凉应关好门窗,两人配合,动作轻快;给小儿擦浴时用力要均匀,至腋窝、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停留时间稍长些,以助散热,浴后用大毛巾将宝宝包好。
传闻:治疗发烧要早用抗生素。
事实:用不用抗生素要由儿科医师来定
一般来说,若是有细菌感染证据,应及时使用抗生素。儿童患病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其病史、临床表现,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作出诊断,根据诊断由医师确定是否需用抗生素治疗。
例如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约占20%以下),包括普通型感冒、急性鼻窦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化脓性扁桃体炎等,多是由细菌(链球菌等)感染造成者需用1~2种敏感抗生素,而对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者(约占80%以上),抗生素几乎没有作用。
使用口服或静脉用抗生素,应根据患儿病情轻重而定,并需要严格按照疗程使用。在用法上,有外用、内服、肌内注射和静脉滴注等方法。必须使用抗生素时,应根据儿童的特点用药:首选口服剂型,其次是肌注,最后才是静脉点滴。
此外抗生素用药疗程也是很重要的,一般感染可在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2~3天停药;特殊感染需按特定疗程执行,家长切不可随便给小儿停药,必须遵医嘱执行。
传闻:退热就用酒精擦身。
事实:对婴幼儿来说,传统的酒精擦身已淘汰。这是因为在发热患儿中,下丘脑的体温调定点升高,机体早已作出如同在寒冷环境中一样的反应——产热增多,散热减少。此时如果单用物理降温(包括冷湿敷、冰袋及酒精擦浴)的方法企图让患儿冷下来是不科学的,显然违反了体温调节的生理机制,影响体温调节功能的正常发挥。在此种情况下物理降温多数是无效的,有可能会加剧这种反应,由此引起的代谢亢进可能会使发热的时间延长。即使物理降温暂时有效,但因体温调定点仍保持在高热水平,故暂时降温后会令患者感到全身不适。发高烧的小儿皮肤血管是扩张的,体温和冷水的温差很大,会引起小儿血管的强烈收缩,可引起畏寒、浑身颤抖等不适症状,尤其是不适合体弱儿童。但可用温水擦浴降温,即用37℃左右的温水浸湿毛巾擦小儿的四肢和前胸后背,使皮肤的高温(约39℃)逐渐降低。
传闻:发烧要捂汗。
事实:小儿发烧了,有不少家长害怕他再次受凉,总是把小儿裹得严严实实,睡觉时多盖被子保暖,通过捂汗来退烧。殊不知,这样做不仅影响了身体散热降温,而且会诱发婴幼儿高热惊厥。正确做法是,在没有冷风直吹的情况下,脱去过多的衣服或松开衣服有利于退热。
传闻:发烧对身体有害。
事实:发热是疾病过程中人体的一种特殊反应,对机体有保护作用。一定限度的发热(体温≤38.5℃)能促进血液循环,此时血液中白细胞增多,抗体生存活跃,酶的活性增加,肝脏解毒功能加强,调动全身免疫细胞功能,有利于消除病原体和致病因素而不须给予退热。
当然,发热也有对人体有害的作用,持续高热可以增加心肺负担,损伤细胞、器官功能,诱发过度免疫反应及惊厥。因此,是否退热、何时退热、怎样退热,需权衡利弊,科学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