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了要解决饮食习惯等问题,育种、科研等也是马铃薯可以成为中国主粮作物一员的前提条件
2015年7月,一种看起来颜色略黄、与传统小麦馒头没有太大差异的新型馒头,开始在北京的200多家超市面世开卖。
令消费者感到新奇并尝鲜的独特之处在于,这种馒头的制作原料并非小麦,而是自从400多年前由中美洲传入后,一直不被中国人当作“干粮”的土豆,即马铃薯。
这是中国对外公布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后面世的首个产品。按照这一发展战略,继小麦、稻谷和玉米三大主粮后,马铃薯将成为中国第四大主粮,并形成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在此之前,虽然中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左右,是生产及消费总量第一大国。但就平均水平而言,仍远低于欧美国家水平,且消费结构单一。
受制于此,要将马铃薯变为主粮,中国必须要找到途径将其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并克服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等一系列挑战。
按照中国近年来的粮食统计方式,马铃薯其实一直按5斤折算1斤的比例,被纳入到粮食总产当中。
承担主粮责任,却不享受其在种植面积及科研上的优先权,是中国马铃薯生产多年未变的“待遇”。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一位负责人对《财经》记者解析:农业部近两年来加速推进土豆主粮化,主要有三点原因:顺应国人吃饱、吃好,吃得健康的需求;顺应城乡居民生活快节奏新变化;顺应结构优化和资源开发需要。
马铃薯自身富含膳食纤维、脂肪含量低,可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如果直接食用,亦是快捷方便。但不少相关人士指出:这些因素多年其实未变。国家之所以近期开始力推马铃薯主粮化,市场倒逼和粮食增产方式转变,应为根本原因。
一方面,“伴随粮食进口量连年递增,马铃薯的进口量近年来也是连年增高。这迫使有关决策层警觉:‘连土豆都要进口吗?’由此探索出可能的解决之道。”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认为。
另一方面,为适应新形势下中国“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型粮食安全战略调整,在其他主粮的增产幅度及空间均相对有限的前提下,马铃薯尚未被开发的一系列独特优势,则逐渐被重视起来。
从产量角度看,按照目前平均亩产1吨计算,中国马铃薯产量大约为8000万吨左右,折合全粉约1600万吨,相当于全国夏粮总量的六分之一。而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马铃薯产量最高亩产可达8吨。未来中国可以在不挤占三大主粮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扩大种植到1.5亿亩,并通过高产高效、可持续的种植模式,将亩产提高到2吨。
如此一来,中国马铃薯总量可增加2亿吨,大约等于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相当于新增了一季夏粮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因中国正在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在这种粮食增产中,“拼资源、投入品和生态环境”的传统方式难以为继,“可持续发展”亦是政策设计的主旨之一。
所以,在农业部制定的《关于大力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意见》中,就包含了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行动、实现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等十二项粮食增产任务。按照规划,在若干马铃薯优势产区及潜力产区,2020年时马铃薯主食加工专用品种覆盖率将达到50%,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使用量将实现零增长。
马铃薯之所以符合上述“绿色增产”的相关要求,与其在生产中节地、节肥、省药效果好,且相对节水的特质有关。在中国水土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它将是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要替代作物。
从节水角度来看,按照农业部相关数据:马铃薯最低蒸腾系数(需水量)只有350,而小麦、水稻分别是450和500。在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谷物类作物生长发育困难,马铃薯不仅能正常生长,还能减少水土流失。
2014年农业部在河北衡水组织的试验显示:马铃薯适合地下水漏斗区、干旱地区种植,相比较玉米、小麦,产量高且更省水。在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的雨养条件下,马铃薯亩产仍可达到1.8吨的产量。
作为耐旱、耐低温、耐盐碱同时生长期短并高产的作物,马铃薯的另一个明显优点,是其种植省工。
随着中国不断进行的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农村“用工难”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农业生产普遍而突出的问题。“什么省事就种什么、怎么省事就怎么种”是从南到北无可避免的通病。
“随着比较收益的持续下降,农民种植粮食的目的是为了土地不荒,往往是粮食种下就不管了,如果马铃薯能做到省事且高产,意义颇大。”衡水市农牧局一位相关负责人对《财经》记者称。
马铃薯要成为中国的第四主粮,将面临从生产到消费等全产业链上的一系列挑战:在此之前,因为马铃薯一直未被列入良种补贴等一系列农业生产补贴措施当中,地方上将种植积极性普遍转移到了其他可获得补贴的粮食作物上,大大限制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在2004年-2005年间从8000多万亩锐减到6000多万亩,之后恢复了近十年,才恢复到锐减前。
而根据农业部公布的《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为将马铃薯推广为主粮,到2020年,其种植面积将扩大到1亿亩以上,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
不与三大谷物抢水争地;生产发展与整体推进相统一;产业开发与综合利用相结合,将是中国马铃薯产业开发的基本原则。
为扩大产能,中国将在三块主要地区推广种植:一、西北地区推广旱作节水技术因地制宜发展马铃薯;二、南方地区充分利用冬闲田扩大冬种马铃薯等作物;三、在水资源短缺的华北等地区,适度改种一些节水作物包括马铃薯。 扩大产能的另外一条途径是提高单产,目前中国马铃薯鲜薯平均亩产1150多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意味着通过科技进步提升的空间很大。
但因此前的种植不足及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育种投入的不足,“无种可用”,将成为马铃薯主粮化的重要挑战。
作为同源四倍体无性繁殖作物,马铃薯的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选育周期漫长,育成一个新品种大概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在此之前,中国马铃薯育种大多以高产、抗病为主要目标,品种类型单一。
由于国家没有为马铃薯投资建设种子库,故目前中国的马铃薯育种缺乏优质亲本。国际上保存有近230个野生种和原始栽培种、地方品种共7000多份,中国却仅在少数研究单位保存了引进的极少量上述资源。
亲本的好坏与后来的品种密切相关。故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虽也推出了不少马铃薯品种,但并不是从解决遗传资源的角度出发,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品种还没有。
中国目前还严重缺乏食品加工和全粉加工等与主食相关的各类专用品种,也就意味着,短期内将难以适应居民传统的饮食和消费习惯。
按照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的观点,马铃薯之所以长期以来未能成为中国的主粮,也正是因为以下“三缺”:
一是国内马铃薯消费一直以鲜食为主,缺乏符合中国蒸煮饮食文化的主食产品;二是缺少适合中国主食产品如面条、米饭、米粉等的专用薯种与加工技术;三是民众多将马铃薯看作饱腹充饥的食物,欠缺引导作为主食消费的社会环境条件。
以加工为例,马铃薯中因不含面筋蛋白,故在制作馒头、面条等主粮化产品时,存在成型难、饧发难、硬度大和面条易断条、不耐煮等问题。
就处于推广阶段的马铃薯馒头与小麦馒头相比,价格也贵了差不多一倍,小麦粉一吨大概是三四千元,而土豆粉一吨最低也要9000元。如果不打折,普通北京市民在尝鲜后,不会长期购买食用。
“让领导在推广现场会时尝尝可以,让老百姓每天都吃高价还不怎么好吃的土豆馒头,难度很大。”某马铃薯生产推广地区的一位农业官员对《财经》记者表示。
除解决品种问题外,马铃薯要真正完全转变为主粮,至少还要闯过“三道关”:一是要有让千家万户家庭制作方便的技术和材料;二是价格要能为普通民众承受;三是需要得到消费者的接受和认可。
河北省农业厅种植业处的一位负责人近期也对《财经》记者指出:马铃薯产业化,应在宜种则种的地方开始,切忌一刀切。比如河北地下水漏斗区,种马铃薯也能长,但要长得好,其实并不节水。
“马铃薯要长成商品化那么大,要有经济效益,算下来比小麦还要费水,缺水地区实在种不起。”这位负责人称。
2015年7月,一种看起来颜色略黄、与传统小麦馒头没有太大差异的新型馒头,开始在北京的200多家超市面世开卖。
令消费者感到新奇并尝鲜的独特之处在于,这种馒头的制作原料并非小麦,而是自从400多年前由中美洲传入后,一直不被中国人当作“干粮”的土豆,即马铃薯。
这是中国对外公布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后面世的首个产品。按照这一发展战略,继小麦、稻谷和玉米三大主粮后,马铃薯将成为中国第四大主粮,并形成与谷物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在此之前,虽然中国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左右,是生产及消费总量第一大国。但就平均水平而言,仍远低于欧美国家水平,且消费结构单一。
受制于此,要将马铃薯变为主粮,中国必须要找到途径将其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并克服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等一系列挑战。
“绿色增产”关键
按照中国近年来的粮食统计方式,马铃薯其实一直按5斤折算1斤的比例,被纳入到粮食总产当中。
承担主粮责任,却不享受其在种植面积及科研上的优先权,是中国马铃薯生产多年未变的“待遇”。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一位负责人对《财经》记者解析:农业部近两年来加速推进土豆主粮化,主要有三点原因:顺应国人吃饱、吃好,吃得健康的需求;顺应城乡居民生活快节奏新变化;顺应结构优化和资源开发需要。
马铃薯自身富含膳食纤维、脂肪含量低,可改善居民膳食结构,如果直接食用,亦是快捷方便。但不少相关人士指出:这些因素多年其实未变。国家之所以近期开始力推马铃薯主粮化,市场倒逼和粮食增产方式转变,应为根本原因。
一方面,“伴随粮食进口量连年递增,马铃薯的进口量近年来也是连年增高。这迫使有关决策层警觉:‘连土豆都要进口吗?’由此探索出可能的解决之道。”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所长戴小枫认为。
另一方面,为适应新形势下中国“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型粮食安全战略调整,在其他主粮的增产幅度及空间均相对有限的前提下,马铃薯尚未被开发的一系列独特优势,则逐渐被重视起来。
从产量角度看,按照目前平均亩产1吨计算,中国马铃薯产量大约为8000万吨左右,折合全粉约1600万吨,相当于全国夏粮总量的六分之一。而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马铃薯产量最高亩产可达8吨。未来中国可以在不挤占三大主粮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扩大种植到1.5亿亩,并通过高产高效、可持续的种植模式,将亩产提高到2吨。
如此一来,中国马铃薯总量可增加2亿吨,大约等于2014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相当于新增了一季夏粮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因中国正在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在这种粮食增产中,“拼资源、投入品和生态环境”的传统方式难以为继,“可持续发展”亦是政策设计的主旨之一。
所以,在农业部制定的《关于大力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意见》中,就包含了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行动、实现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等十二项粮食增产任务。按照规划,在若干马铃薯优势产区及潜力产区,2020年时马铃薯主食加工专用品种覆盖率将达到50%,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使用量将实现零增长。
马铃薯之所以符合上述“绿色增产”的相关要求,与其在生产中节地、节肥、省药效果好,且相对节水的特质有关。在中国水土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它将是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要替代作物。
从节水角度来看,按照农业部相关数据:马铃薯最低蒸腾系数(需水量)只有350,而小麦、水稻分别是450和500。在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谷物类作物生长发育困难,马铃薯不仅能正常生长,还能减少水土流失。
2014年农业部在河北衡水组织的试验显示:马铃薯适合地下水漏斗区、干旱地区种植,相比较玉米、小麦,产量高且更省水。在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的雨养条件下,马铃薯亩产仍可达到1.8吨的产量。
作为耐旱、耐低温、耐盐碱同时生长期短并高产的作物,马铃薯的另一个明显优点,是其种植省工。
随着中国不断进行的大规模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农村“用工难”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农业生产普遍而突出的问题。“什么省事就种什么、怎么省事就怎么种”是从南到北无可避免的通病。
“随着比较收益的持续下降,农民种植粮食的目的是为了土地不荒,往往是粮食种下就不管了,如果马铃薯能做到省事且高产,意义颇大。”衡水市农牧局一位相关负责人对《财经》记者称。
推广待闯关
马铃薯要成为中国的第四主粮,将面临从生产到消费等全产业链上的一系列挑战:在此之前,因为马铃薯一直未被列入良种补贴等一系列农业生产补贴措施当中,地方上将种植积极性普遍转移到了其他可获得补贴的粮食作物上,大大限制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
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在2004年-2005年间从8000多万亩锐减到6000多万亩,之后恢复了近十年,才恢复到锐减前。
而根据农业部公布的《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为将马铃薯推广为主粮,到2020年,其种植面积将扩大到1亿亩以上,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
不与三大谷物抢水争地;生产发展与整体推进相统一;产业开发与综合利用相结合,将是中国马铃薯产业开发的基本原则。
为扩大产能,中国将在三块主要地区推广种植:一、西北地区推广旱作节水技术因地制宜发展马铃薯;二、南方地区充分利用冬闲田扩大冬种马铃薯等作物;三、在水资源短缺的华北等地区,适度改种一些节水作物包括马铃薯。 扩大产能的另外一条途径是提高单产,目前中国马铃薯鲜薯平均亩产1150多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意味着通过科技进步提升的空间很大。
但因此前的种植不足及重视程度不够,导致了育种投入的不足,“无种可用”,将成为马铃薯主粮化的重要挑战。
作为同源四倍体无性繁殖作物,马铃薯的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选育周期漫长,育成一个新品种大概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在此之前,中国马铃薯育种大多以高产、抗病为主要目标,品种类型单一。
由于国家没有为马铃薯投资建设种子库,故目前中国的马铃薯育种缺乏优质亲本。国际上保存有近230个野生种和原始栽培种、地方品种共7000多份,中国却仅在少数研究单位保存了引进的极少量上述资源。
亲本的好坏与后来的品种密切相关。故不少业内人士认为:中国虽也推出了不少马铃薯品种,但并不是从解决遗传资源的角度出发,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品种还没有。
中国目前还严重缺乏食品加工和全粉加工等与主食相关的各类专用品种,也就意味着,短期内将难以适应居民传统的饮食和消费习惯。
按照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的观点,马铃薯之所以长期以来未能成为中国的主粮,也正是因为以下“三缺”:
一是国内马铃薯消费一直以鲜食为主,缺乏符合中国蒸煮饮食文化的主食产品;二是缺少适合中国主食产品如面条、米饭、米粉等的专用薯种与加工技术;三是民众多将马铃薯看作饱腹充饥的食物,欠缺引导作为主食消费的社会环境条件。
以加工为例,马铃薯中因不含面筋蛋白,故在制作馒头、面条等主粮化产品时,存在成型难、饧发难、硬度大和面条易断条、不耐煮等问题。
就处于推广阶段的马铃薯馒头与小麦馒头相比,价格也贵了差不多一倍,小麦粉一吨大概是三四千元,而土豆粉一吨最低也要9000元。如果不打折,普通北京市民在尝鲜后,不会长期购买食用。
“让领导在推广现场会时尝尝可以,让老百姓每天都吃高价还不怎么好吃的土豆馒头,难度很大。”某马铃薯生产推广地区的一位农业官员对《财经》记者表示。
除解决品种问题外,马铃薯要真正完全转变为主粮,至少还要闯过“三道关”:一是要有让千家万户家庭制作方便的技术和材料;二是价格要能为普通民众承受;三是需要得到消费者的接受和认可。
河北省农业厅种植业处的一位负责人近期也对《财经》记者指出:马铃薯产业化,应在宜种则种的地方开始,切忌一刀切。比如河北地下水漏斗区,种马铃薯也能长,但要长得好,其实并不节水。
“马铃薯要长成商品化那么大,要有经济效益,算下来比小麦还要费水,缺水地区实在种不起。”这位负责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