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2011年国际形势是三个局:欧债危机的困局、西亚北非的乱局,东亚的变局,三局共振,引发全球激荡。审视东亚整体态势,今年的热议话题集中在美国战略东进、南海权益纷争。相形之下,特别是对比去年半岛掀起的轩然大波,东北亚显得平稳许多,甚至给人一种冷清之感。
金正日接连访华访俄、朝韩代表在印尼巴厘岛恢复接触、在北京进行无核化会谈、金桂冠访美,等等,这些一度也都成为当时的新闻热点,但这只是与半岛有关的互动,而并非“坏事传千里”。冷热之对比正好说明:在大国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大框架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东北亚局势的演变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朝鲜半岛的缓和与紧张。
今年半岛波澜不兴,得益于几个方面的合力。朝韩在“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事件上虽然仍是公说公理,婆说婆理,各执一词,但因双方面临各自的紧迫内政外交,遂不再“折腾”。中方坚持劝和促谈不动摇,以罗先开发区和黄金坪、威化岛作为中朝合作新试验场,希望藉此将朝鲜“扶上马,送一程”,启动朝鲜经济的复苏进程。美日韩在朝鲜弃核问题上立场依然强硬,但面临朝鲜从“退出六方会谈”到“无条件重返六方会谈”的180度立场大转弯,也不得不有所回应。
2012年,朝鲜半岛双方都面临着新的课题。朝鲜把2012年定为打开“强盛大国”大门之年,而要营造恢宏的政治背景,则必须用良好的政治气氛来烘托,因此应会继续着力于缓和外部的紧张气氛,改善经济和民生,主打“温和牌”。韩国方面,随着大选选战升温,其对朝政策选项将直接影响选民立场,韩国朝野两党都会以选情为重,谨慎处理对朝关系和言论。总的看,南北双方都以“稳”字当头,只要不是伤及底线的冲突,彼此间都会采取不刺激、不惹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权宜之计,以求平稳过关。不过,半岛维稳力量仍是定量和变数共存,很重要的一点是周边大国的大选因素。俄罗斯普京入主克宫几成定局,俄朝关系将延续现有脉络。美国奥巴马连任与否尚未可知,美国对朝鲜政策的稳不稳、变不变尚有待观察。
近两年来,东北亚地区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性特征,而且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些特征都将直接牵动着大国关系的互动和朝鲜半岛局势的走向,也会快速地改变和塑造本地区新的政治、经济和安全战略架构。
首先,朝核问题在本地区安全议程中的位列发生变化。原先是在朝核框架下开展中美合作。但随着中美合作特别是中美在亚太合作的深入,现在变成了在中美合作框架下处理朝核问题。只要大国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保持相对稳定,就能基本保证对朝核问题的危机管理。在东北亚地区包括朝鲜半岛发生的任何危机,要想实现“软着陆”,都离不开中美俄等国的立场协调甚至妥协。
其次,东亚安全焦点逐渐从朝鲜半岛转向中国。中国的快速发展和愈来愈强的经济辐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周边中小国家的两难选择,既要与中国合作,又要防范中国“一家坐大”。在东南亚,南海问题等争端,引发了域内外国家对政治安全议题的高度关注。“中国话题”被热炒、被聚焦,让朝鲜半岛暂时摆脱了外界的“追捧”,无形中“降了温”。但实际上,引发半岛突发事件、局势激化的潜在诱因并没有根本改变。
第三,经济全球化的合作与传统地缘政治的冲突相互交织,互为作用。美国的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并进一步拉紧与日韩澳同盟关系,既有军事和安全目的,也有打造以美为主的自贸区和亚太经贸合作新方式、拉动美疲软经济的考虑。俄罗斯提出建立欧亚联盟,未来可能适当增加对其远东地区的投入。当前,中俄朝之间已有或准备开展一些双边及多边经济合作。而中日韩、俄朝韩等多组小多边关系也在发展。不过,一提美日韩同盟,再提中俄朝合作,不少人马上会联想起冷战时期的“铁三角”关系。而实际上,在地区经济融合度不断提升的今天,各组关系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不可能再纯粹以安全或意识形态划界。但是各种不同合作需求的持续升温和冷战思维的惯性残留已构成未来地区发展的一对新矛盾,而且其复杂性和解决难度也在进一步增大。
笔者的话:一年来,本专栏与其说是冷眼东北亚,更多的不如说是冷眼朝鲜半岛。同时,也在磨合着笔者的一个思路:半岛稳,则东北亚稳;半岛稳的前提,则是相关大国关系要稳。笔者并非现实主义理论的绝对信奉者,但本年度收官之作着墨于此,只算是自圆其说。期待深透的思索,期待崭新的视角,期待无畏的表达。亲爱的读者们,愿意和你一起期待2012。
金正日接连访华访俄、朝韩代表在印尼巴厘岛恢复接触、在北京进行无核化会谈、金桂冠访美,等等,这些一度也都成为当时的新闻热点,但这只是与半岛有关的互动,而并非“坏事传千里”。冷热之对比正好说明:在大国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大框架基本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东北亚局势的演变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朝鲜半岛的缓和与紧张。
今年半岛波澜不兴,得益于几个方面的合力。朝韩在“天安”号事件和延坪岛事件上虽然仍是公说公理,婆说婆理,各执一词,但因双方面临各自的紧迫内政外交,遂不再“折腾”。中方坚持劝和促谈不动摇,以罗先开发区和黄金坪、威化岛作为中朝合作新试验场,希望藉此将朝鲜“扶上马,送一程”,启动朝鲜经济的复苏进程。美日韩在朝鲜弃核问题上立场依然强硬,但面临朝鲜从“退出六方会谈”到“无条件重返六方会谈”的180度立场大转弯,也不得不有所回应。
2012年,朝鲜半岛双方都面临着新的课题。朝鲜把2012年定为打开“强盛大国”大门之年,而要营造恢宏的政治背景,则必须用良好的政治气氛来烘托,因此应会继续着力于缓和外部的紧张气氛,改善经济和民生,主打“温和牌”。韩国方面,随着大选选战升温,其对朝政策选项将直接影响选民立场,韩国朝野两党都会以选情为重,谨慎处理对朝关系和言论。总的看,南北双方都以“稳”字当头,只要不是伤及底线的冲突,彼此间都会采取不刺激、不惹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权宜之计,以求平稳过关。不过,半岛维稳力量仍是定量和变数共存,很重要的一点是周边大国的大选因素。俄罗斯普京入主克宫几成定局,俄朝关系将延续现有脉络。美国奥巴马连任与否尚未可知,美国对朝鲜政策的稳不稳、变不变尚有待观察。
近两年来,东北亚地区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性特征,而且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些特征都将直接牵动着大国关系的互动和朝鲜半岛局势的走向,也会快速地改变和塑造本地区新的政治、经济和安全战略架构。
首先,朝核问题在本地区安全议程中的位列发生变化。原先是在朝核框架下开展中美合作。但随着中美合作特别是中美在亚太合作的深入,现在变成了在中美合作框架下处理朝核问题。只要大国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保持相对稳定,就能基本保证对朝核问题的危机管理。在东北亚地区包括朝鲜半岛发生的任何危机,要想实现“软着陆”,都离不开中美俄等国的立场协调甚至妥协。
其次,东亚安全焦点逐渐从朝鲜半岛转向中国。中国的快速发展和愈来愈强的经济辐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周边中小国家的两难选择,既要与中国合作,又要防范中国“一家坐大”。在东南亚,南海问题等争端,引发了域内外国家对政治安全议题的高度关注。“中国话题”被热炒、被聚焦,让朝鲜半岛暂时摆脱了外界的“追捧”,无形中“降了温”。但实际上,引发半岛突发事件、局势激化的潜在诱因并没有根本改变。
第三,经济全球化的合作与传统地缘政治的冲突相互交织,互为作用。美国的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并进一步拉紧与日韩澳同盟关系,既有军事和安全目的,也有打造以美为主的自贸区和亚太经贸合作新方式、拉动美疲软经济的考虑。俄罗斯提出建立欧亚联盟,未来可能适当增加对其远东地区的投入。当前,中俄朝之间已有或准备开展一些双边及多边经济合作。而中日韩、俄朝韩等多组小多边关系也在发展。不过,一提美日韩同盟,再提中俄朝合作,不少人马上会联想起冷战时期的“铁三角”关系。而实际上,在地区经济融合度不断提升的今天,各组关系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不可能再纯粹以安全或意识形态划界。但是各种不同合作需求的持续升温和冷战思维的惯性残留已构成未来地区发展的一对新矛盾,而且其复杂性和解决难度也在进一步增大。
笔者的话:一年来,本专栏与其说是冷眼东北亚,更多的不如说是冷眼朝鲜半岛。同时,也在磨合着笔者的一个思路:半岛稳,则东北亚稳;半岛稳的前提,则是相关大国关系要稳。笔者并非现实主义理论的绝对信奉者,但本年度收官之作着墨于此,只算是自圆其说。期待深透的思索,期待崭新的视角,期待无畏的表达。亲爱的读者们,愿意和你一起期待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