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祁县地处晋中盆地一带,这里水丰草茂,是中华九大沼泽地之一,虽历经沧海桑田,盆地的轴心仍保留了祁地之称,祁县因此而得名。祁县素以文风著称,历来注重教育,尊师重教相习成风,藏书、出版亦很可观。近年来,祁县更是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进步。全县上下形成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气。
初冬暖阳,走进晋商的发祥地——祁县,吸引人的不仅是其古朴优雅的古城风貌,更动人的是该县干群在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过程中倾注的热情。
祁县2007年曾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今年10月,省科协验收通过了祁县创建“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工作,此时的祁县,正踏着坚实的脚步向新一轮的“全国科普示范县”行列迈进。
建机立制强保障
国之强在于科技,县之强在于创新,民之强在于素质。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提升人民素质,核心在于依靠科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祁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国科协以及山西省科协的有关要求,自新一轮“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始终坚持把科普工作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引擎”,主动而为,积极制定了科普事业中长期规划。一方面积极组织《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在全县范围内的实施,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民参与、提高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格局。同时还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政府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领导组;组建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分解了任务,明确了目标,强化了责任,并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了《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纳入了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业绩考核表彰奖励的范围。县委常委会每年听取科协工作的汇报,及时解决科普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制定出台相应的工作措施。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针对科协工作的六个规范性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各级党政领导带头垂范,凡是有科协组织的大型科普活动党政领导都要参加,为全县科普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可以说,通过“高点定位、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工作总格局,让全县上下形成了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形成了科普创建的良好氛围。
科普品牌显特色
祁县是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近80%。近年来,当地始终把加强农民科学素质工作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举措来抓,在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深化农民培训体制改革,完善培训网络,通过实施“阳光培训工程”、科普惠农实用技术培训等工程,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培养出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动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其中,通过“政府牵头、部门协作、乡(镇)支持,农民参与”的形式,举办新型农民科技培训480余场次,培训农民15万人次以上,其中核心户4200余户,辐射带动周边群众14.03万人次,印发资料21万份,推广新品种、新技术50多项。“阳光培训工程”共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班57期,培训人数万余人,转移劳动力3000余人;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完成培训新型农民3800人;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学员共培训9000余人次。此外,通过对新型农民进行培训,培养出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先后有3000多名农民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有5000多名青年成为科技致富能手,这些“田秀才”、“土专家”巡回各村服务,成为传播最新农科知识的带头人,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有效的带动作用。
针对祁县玻璃企业多、劳动力密集的特点,祁县积极开展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使各类从业人员普遍接受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普遍掌握一项适合就业和再就业的生产技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大显身手,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到目前为止,已成功举办了两届祁县玻璃器皿职工技能大赛,共表彰科技创新人才46人、优秀创新成果31项。
鼓励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在祁县由来已久。科技创新人才最宝贵,而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必须从娃娃抓起。近年来,祁县始终把增强青少年科技意识,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塑造青少年创新人格,作为推动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的定位与目标,把缩小城乡青少年科技教育差距作为切入点,以活动促提高,以创新促发展,以成果促影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完备科普活动载体,2014年10月份,祁县科协把中国科技馆开展的“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活动引进了祁县,在两个月的巡展期,共接纳在校中小学生、教师辅导员、附近社区居民等前来参展的观众20000余人。此次活动为全县人民提供了一场免费的“科普盛宴”,有效弥补了当地科普资源匮乏、科普阵地薄弱的不足,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体验、感悟、探究科学奥秘的机会。
扎实有效的机制创新,缤纷多彩的科普活动,讲科学、爱科学气氛在当地日益浓厚,学科学、用科学正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使祁县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风生水起、好戏连台。
提升服务上水平
祁县科协组织机构健全,为正科级独立建制。全县8个乡镇、3个城区、开发区全部建立有科协组织,154个行政村、12个社区全部建有科普分会,并全部配备有专兼职工作人员。
科普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科普工作者是科普工作的主题,面对庞大的素质较低的科普对象,必须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高素质的科普队伍才能保证科普工作的正常运行。近几年,祁县培育科普带头人28名,154个行政村都有科普惠农信息员、科技致富能手。重点在乡镇大学生村官、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农村科技带头人中发展了一批基层科普志愿人员,全县科普志愿者已达200余人。逐步形成了以农技协为纽带,科普惠农信息员、科技致富能手为主体的农民科普队伍。
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如果说完备的科普设施是科普工作的硬件,那么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就是“科普软件”。在祁县县城的中心广场,建有科普橱窗2个、社区建有科普宣传栏10个,每个科普橱窗和科普宣传栏被各类科普知识填充得满满当当。
2005年,“一站、一栏、一员”工程实施以来,共在农村建成科普惠农宣传栏100余个,作为祁县科普宣传的重要阵地,县科协根据季节、农时以及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每年多次更换宣传内容,以保证人们能及时接受到最新的科技知识。全县每个村都有科普活动室(服务站),2012年中科云媒系统在祁县科普惠农服务站推广以来,已有6个科普惠农服务站推广安装了服务端设备,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无线互联网等全媒体传播方式,向用户传送科普知识,提供个性化科普服务。
开展科普工作的能力不断加强。科普大篷车集多种科普功能于一体,作为“流动科技馆”和“科普超市”,着实为基层群众提供了精美的科普套餐。2014年,祁县成功申请到中国科协科普大篷车1辆,2015年科普大篷车正式运行后,以其丰富多彩的展示内容、多种媒体的教育方法、机动灵活的活动方式深入农村开展了“崇尚科学、破除迷信”专题活动、“科教文卫三下乡”活动,进入昌源小学展出了科技展品,让学生们足不出校就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在县梨花节上播视频、发资料。半年的时间内,大篷车就下乡村、入社区、进学校4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这一系列的科普展教活动,受到广大公众和科普工作者的欢迎,很快成为祁县科普活动的一大助力。
辛勤耕耘换来了累累硕果。如今,祁县科普设施日益完善,科普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公众科学素质有效提升,科普事业蓬勃发展,全县上下正品味着科普之花所带来的芳香,享受着科普硕果所带来的实惠,沐浴着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的东风,乘风破浪,一路高歌,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奋进。
初冬暖阳,走进晋商的发祥地——祁县,吸引人的不仅是其古朴优雅的古城风貌,更动人的是该县干群在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过程中倾注的热情。
祁县2007年曾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示范县”,今年10月,省科协验收通过了祁县创建“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工作,此时的祁县,正踏着坚实的脚步向新一轮的“全国科普示范县”行列迈进。
建机立制强保障
国之强在于科技,县之强在于创新,民之强在于素质。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在于提升人民素质,核心在于依靠科技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祁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国科协以及山西省科协的有关要求,自新一轮“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始终坚持把科普工作作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引擎”,主动而为,积极制定了科普事业中长期规划。一方面积极组织《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在全县范围内的实施,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推动、部门协作、全民参与、提高素质、促进和谐的工作格局。同时还成立了由县委副书记任组长,县政府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领导组;组建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制定了工作方案,分解了任务,明确了目标,强化了责任,并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了《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纳入了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和业绩考核表彰奖励的范围。县委常委会每年听取科协工作的汇报,及时解决科普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制定出台相应的工作措施。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针对科协工作的六个规范性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各级党政领导带头垂范,凡是有科协组织的大型科普活动党政领导都要参加,为全县科普工作的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可以说,通过“高点定位、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工作总格局,让全县上下形成了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形成了科普创建的良好氛围。
科普品牌显特色
祁县是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近80%。近年来,当地始终把加强农民科学素质工作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要举措来抓,在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同时,深化农民培训体制改革,完善培训网络,通过实施“阳光培训工程”、科普惠农实用技术培训等工程,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培养出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推动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其中,通过“政府牵头、部门协作、乡(镇)支持,农民参与”的形式,举办新型农民科技培训480余场次,培训农民15万人次以上,其中核心户4200余户,辐射带动周边群众14.03万人次,印发资料21万份,推广新品种、新技术50多项。“阳光培训工程”共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班57期,培训人数万余人,转移劳动力3000余人;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完成培训新型农民3800人;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学员共培训9000余人次。此外,通过对新型农民进行培训,培养出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乡土人才,先后有3000多名农民成为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有5000多名青年成为科技致富能手,这些“田秀才”、“土专家”巡回各村服务,成为传播最新农科知识的带头人,为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有效的带动作用。
针对祁县玻璃企业多、劳动力密集的特点,祁县积极开展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使各类从业人员普遍接受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普遍掌握一项适合就业和再就业的生产技能,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大显身手,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到目前为止,已成功举办了两届祁县玻璃器皿职工技能大赛,共表彰科技创新人才46人、优秀创新成果31项。
鼓励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在祁县由来已久。科技创新人才最宝贵,而培养科技创新意识,必须从娃娃抓起。近年来,祁县始终把增强青少年科技意识,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塑造青少年创新人格,作为推动青少年科学素质行动的定位与目标,把缩小城乡青少年科技教育差距作为切入点,以活动促提高,以创新促发展,以成果促影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为完备科普活动载体,2014年10月份,祁县科协把中国科技馆开展的“中国流动科技馆”巡展活动引进了祁县,在两个月的巡展期,共接纳在校中小学生、教师辅导员、附近社区居民等前来参展的观众20000余人。此次活动为全县人民提供了一场免费的“科普盛宴”,有效弥补了当地科普资源匮乏、科普阵地薄弱的不足,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体验、感悟、探究科学奥秘的机会。
扎实有效的机制创新,缤纷多彩的科普活动,讲科学、爱科学气氛在当地日益浓厚,学科学、用科学正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使祁县的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风生水起、好戏连台。
提升服务上水平
祁县科协组织机构健全,为正科级独立建制。全县8个乡镇、3个城区、开发区全部建立有科协组织,154个行政村、12个社区全部建有科普分会,并全部配备有专兼职工作人员。
科普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科普工作者是科普工作的主题,面对庞大的素质较低的科普对象,必须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高素质的科普队伍才能保证科普工作的正常运行。近几年,祁县培育科普带头人28名,154个行政村都有科普惠农信息员、科技致富能手。重点在乡镇大学生村官、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农村科技带头人中发展了一批基层科普志愿人员,全县科普志愿者已达200余人。逐步形成了以农技协为纽带,科普惠农信息员、科技致富能手为主体的农民科普队伍。
基层科普设施建设初具规模。如果说完备的科普设施是科普工作的硬件,那么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就是“科普软件”。在祁县县城的中心广场,建有科普橱窗2个、社区建有科普宣传栏10个,每个科普橱窗和科普宣传栏被各类科普知识填充得满满当当。
2005年,“一站、一栏、一员”工程实施以来,共在农村建成科普惠农宣传栏100余个,作为祁县科普宣传的重要阵地,县科协根据季节、农时以及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每年多次更换宣传内容,以保证人们能及时接受到最新的科技知识。全县每个村都有科普活动室(服务站),2012年中科云媒系统在祁县科普惠农服务站推广以来,已有6个科普惠农服务站推广安装了服务端设备,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无线互联网等全媒体传播方式,向用户传送科普知识,提供个性化科普服务。
开展科普工作的能力不断加强。科普大篷车集多种科普功能于一体,作为“流动科技馆”和“科普超市”,着实为基层群众提供了精美的科普套餐。2014年,祁县成功申请到中国科协科普大篷车1辆,2015年科普大篷车正式运行后,以其丰富多彩的展示内容、多种媒体的教育方法、机动灵活的活动方式深入农村开展了“崇尚科学、破除迷信”专题活动、“科教文卫三下乡”活动,进入昌源小学展出了科技展品,让学生们足不出校就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在县梨花节上播视频、发资料。半年的时间内,大篷车就下乡村、入社区、进学校4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这一系列的科普展教活动,受到广大公众和科普工作者的欢迎,很快成为祁县科普活动的一大助力。
辛勤耕耘换来了累累硕果。如今,祁县科普设施日益完善,科普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公众科学素质有效提升,科普事业蓬勃发展,全县上下正品味着科普之花所带来的芳香,享受着科普硕果所带来的实惠,沐浴着全民科学素质全面提升的东风,乘风破浪,一路高歌,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