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家宝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会晤更具符号意义。
2010年10月5日晚,柏林,泰格尔军用机场。
我站在暮色笼罩下的贵宾候机室门前,静静望着前方几十米开外的停机坪。温家宝总理的专机安详地停在那里。停机坪的边上,中德两国国旗和欧盟的旗帜在晚风中猎猎作响。在专机的右首约百米处,停着一架小巧的庞巴迪客机,那是前来出席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的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的专机。
身后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我转过身迎上前去,引导温总理一行向停在专机正前方的一架蔚蓝色直升机走去。当我陪着总理来到直升机的舷梯前时,守候在舷梯两侧的两名德国警官立正向温总理敬礼:“欢迎总理先生!”
四架直升机组成的编队缓缓起飞,逐渐消失在柏林北部的夜空里。此刻,在距离柏林约70公里远的一处古堡——梅泽贝格宫中,刚刚从北京的“胡同游”中归来的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御厨”已准备了一桌具有德国特色的晚宴,而默克尔本人也仅仅比温总理提前了20分钟从布鲁塞尔赶回这座德国的国宾馆,恭候温总理的到来。
谁也不曾想到,温总理此次出席亚欧峰会竟会在会场之外妙笔连连:先是与日本首相菅直人在会场外的走廊上“不期而遇”,交谈了约25分钟,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缓和和化解处于低谷的中日关系;之后便是打破既定日程,闪电般突访德国,这一举措在外界看来,较之前者更是“超常规”、“极其罕见”。而在我看来,温总理此访则更具符号意义。
首先,此访凸显了温总理对中德双边关系的重视。在我印象中,温家宝总理对德国的重视远超过对其它国家,甚至美国。记得2007年默克尔访华时,温家宝亲自陪同她在北京游览,在中山公园里观赏“抖空竹”等北京传统娱乐活动,与北京市民互动。今年7月默克尔再次访华,温家宝总理更是一路陪同到西安。明年中德两国将举行首次中德政府磋商,温总理将与默克尔共同主持。这种安排,甚至要高于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后者也不过仅仅是副总理级别的对话。
另外,默克尔邀请温家宝利用亚欧峰会的“空隙”到柏林赴晚宴,也体现了她对中德关系的重视和期许。为此,她将晚宴定位为“朋友间的晚餐”,并坚持将晚宴设在国宾馆而不是总理府。德国的国宾馆梅泽贝格宫可不是什么人想来就来的。自2007年开始使用以来,仅接待了六位现职的外国政要——法国的两任总统希拉克和萨科齐、美国总统小布什、意大利总理普罗迪、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默克尔此举可以说是对温总理盛情接待的回报。
中德两国首脑此次的“破例”,虽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两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虽然差异较大,但在许多领域也存在共同利益。比如两国均属出口导向型经济,均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均面对要求扩大内需的压力等等。
另外,德国作为一个昔日的战败国,正快速回归“正常国家”,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正不断提升。而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上升势头更是势不可挡。
由此,两国需要在国际政治和经济等各个领域相互合作和借重。这也是两国渐行渐近的主要原因。
之所以说此次“晚宴外交”更具符号意义,就在于不管此次“晚宴外交”最终对外界发没发“联合公报”、取没取得具体成果,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意义。“晚宴”本身已足以给外界发了一个信号,一个可以让外界往积极方面解读的信号。
其实,在当今的双边和多变外交场合,形式往往重于内容。各国负责具体操作的外交部门也经常为此绞尽脑汁,也常常奇招迭出。
如2003年的一次欧盟首脑会议上,德国总理施罗德因要赶回柏林参加议会投票,于是做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惊人之举:委托法国总统希拉克全权代表他出席这次首脑会议。此举可谓石破天惊,充分显示了当时德法关系以及施罗德与希拉克二人之间亲密的关系。
再有,当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既想会见达赖喇嘛,又不愿过分刺激中国,于是便精心设计:他在白宫官员会见达赖时,“无意”中路过这间房间,进去与达赖聊了几句……
温家宝“晚宴外交”的背后没有什么玄机,给人更多的是启示和思索。
2010年10月5日晚,柏林,泰格尔军用机场。
我站在暮色笼罩下的贵宾候机室门前,静静望着前方几十米开外的停机坪。温家宝总理的专机安详地停在那里。停机坪的边上,中德两国国旗和欧盟的旗帜在晚风中猎猎作响。在专机的右首约百米处,停着一架小巧的庞巴迪客机,那是前来出席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的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的专机。
身后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我转过身迎上前去,引导温总理一行向停在专机正前方的一架蔚蓝色直升机走去。当我陪着总理来到直升机的舷梯前时,守候在舷梯两侧的两名德国警官立正向温总理敬礼:“欢迎总理先生!”
四架直升机组成的编队缓缓起飞,逐渐消失在柏林北部的夜空里。此刻,在距离柏林约70公里远的一处古堡——梅泽贝格宫中,刚刚从北京的“胡同游”中归来的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御厨”已准备了一桌具有德国特色的晚宴,而默克尔本人也仅仅比温总理提前了20分钟从布鲁塞尔赶回这座德国的国宾馆,恭候温总理的到来。
谁也不曾想到,温总理此次出席亚欧峰会竟会在会场之外妙笔连连:先是与日本首相菅直人在会场外的走廊上“不期而遇”,交谈了约25分钟,在坚定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缓和和化解处于低谷的中日关系;之后便是打破既定日程,闪电般突访德国,这一举措在外界看来,较之前者更是“超常规”、“极其罕见”。而在我看来,温总理此访则更具符号意义。
首先,此访凸显了温总理对中德双边关系的重视。在我印象中,温家宝总理对德国的重视远超过对其它国家,甚至美国。记得2007年默克尔访华时,温家宝亲自陪同她在北京游览,在中山公园里观赏“抖空竹”等北京传统娱乐活动,与北京市民互动。今年7月默克尔再次访华,温家宝总理更是一路陪同到西安。明年中德两国将举行首次中德政府磋商,温总理将与默克尔共同主持。这种安排,甚至要高于中美战略和经济对话,后者也不过仅仅是副总理级别的对话。
另外,默克尔邀请温家宝利用亚欧峰会的“空隙”到柏林赴晚宴,也体现了她对中德关系的重视和期许。为此,她将晚宴定位为“朋友间的晚餐”,并坚持将晚宴设在国宾馆而不是总理府。德国的国宾馆梅泽贝格宫可不是什么人想来就来的。自2007年开始使用以来,仅接待了六位现职的外国政要——法国的两任总统希拉克和萨科齐、美国总统小布什、意大利总理普罗迪、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默克尔此举可以说是对温总理盛情接待的回报。
中德两国首脑此次的“破例”,虽出乎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两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虽然差异较大,但在许多领域也存在共同利益。比如两国均属出口导向型经济,均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均面对要求扩大内需的压力等等。
另外,德国作为一个昔日的战败国,正快速回归“正常国家”,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正不断提升。而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大国,上升势头更是势不可挡。
由此,两国需要在国际政治和经济等各个领域相互合作和借重。这也是两国渐行渐近的主要原因。
之所以说此次“晚宴外交”更具符号意义,就在于不管此次“晚宴外交”最终对外界发没发“联合公报”、取没取得具体成果,实际上已经没有什么意义。“晚宴”本身已足以给外界发了一个信号,一个可以让外界往积极方面解读的信号。
其实,在当今的双边和多变外交场合,形式往往重于内容。各国负责具体操作的外交部门也经常为此绞尽脑汁,也常常奇招迭出。
如2003年的一次欧盟首脑会议上,德国总理施罗德因要赶回柏林参加议会投票,于是做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惊人之举:委托法国总统希拉克全权代表他出席这次首脑会议。此举可谓石破天惊,充分显示了当时德法关系以及施罗德与希拉克二人之间亲密的关系。
再有,当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既想会见达赖喇嘛,又不愿过分刺激中国,于是便精心设计:他在白宫官员会见达赖时,“无意”中路过这间房间,进去与达赖聊了几句……
温家宝“晚宴外交”的背后没有什么玄机,给人更多的是启示和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