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嘉宾: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乐山市委书记 于 伟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平凉市委书记 马学军
主持人:人民论坛见习记者 杨 扬
民生问题要解决好
人民论坛:请问你们是如何针对当地实际情况改善民生问题的?
于 伟:乐山是一个统筹发展方面存在问题比较多的地方,贫困人口还有12万多人,再加上城市下岗职工等,有很多的群众都在渴盼着发展所带来的实惠。因而在十大惠民行动的落实中,我们认为就是要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确保民安。
我们已经决定,在原有惠民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把今年全市新增财政投入十大惠民行动。仅这一部分增加的投入就在两亿元左右。同时乐山已要求区县财政也把新增财政投入惠民行动中。通过市县两级联动,今年在落实十大惠民行动中,乐山有望实现5亿元左右的新增投入。
乐山市在四川省委要求的十大惠民行动基础上,还增加了城市弱势群体住房整治、平安创建等行动。这些都是结合乐山的实际提出的,是广大乐山百姓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群众最关心、最现实和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就是我们必须做的工作。
马学军:把改善民生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是我们工作的关键。民生问题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问题,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问题。
2006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在这方面下的决心很大,各级都要按照省上的统一部署,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真正做到“四个全覆盖”;要在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再就业问题上取得新的进展,确保每户“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要加大政府统筹协调、财政支持和服务培训的力度,确保大中专毕业生和有就业能力的城镇人口充分实现就业;要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完善助学贷款和救助制度,确保每一个贫困家庭子女上得起学,每一名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乡低保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通过扎实工作,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吃水、行路、上学、就医、就业、看电视、听广播及生活保障等突出问题。
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是把经济搞上去
人民论坛:解决民生问题关键是什么?
于 伟: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是把经济搞上去,在2006年,项目年是乐山经济工作的主题词,也被誉为乐山经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围绕电子材料、冶金建材、盐磷化工、清洁能源、农产品加工等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工业项目先后落户嘉州。据初步统计,2006年乐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6.4亿元,增长14.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4.8亿元,增长25.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3亿元,增长29.9%。
但这样的里程碑,还不是乐山的真正意义的科学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仅仅把目光停留在项目上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应该把工夫下到产业发展上,要靠产业进行统筹发展,尤其是一二三产业之间的互动和交融非常重要。
面对硅产业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和乐山的资源优势,我们将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把乐山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硅材料基地,在全世界都叫得响。将自身产品资源和项目优势转化为整个产业的优势,这就是乐山科学发展的点睛之笔。
马学军:我们平凉市是一个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取决于项目的支撑和带动,没有项目一切无从谈起。以项目建设的大突破,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所有的工作要围绕一个主线,把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作为深化改革的重点。
回顾一下我们的发展历程,主要还是在资源上做文章。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这篇文章做深做细、做大做强。我看,关键是要创新发展模式。以我市为例,主要是要以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为方向,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在提高附加值上做文章,真正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发展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
关键在干部,根本靠实干
人民论坛:解决民生问题,党政官员该怎么办?
于 伟:有了发展的思路,有了发展的载体,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如何有效推进?必须通过干部作风的转变来实现。
如果一位干部在一个地方工作了几年,山河依旧、老百姓的生活依旧,就算群众不赶他下台,他的工作也是索然无味、干不下去的。我们认为,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乐山,关键在干部,根本靠实干。
干部一定要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一定要体察群众疾苦;一定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评价干部的政绩,既要看经济工作指标,又要看社会建设指标;既要看总量速度,也要看群众的实际感受。此外,干事业还要用心。很多干部不是没有能力、没有知识,关键是用心够不够的问题。没有把本职工作当成党和人民的事业、当成自己的追求、当成生活一部分来对待,怎么能干得好事?所以只有用心去想事谋事干事,才可能把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乐山,通过持续地努力落到实处。
马学军:最宝贵的精神是实干的精神,最关键的落实是责任的落实。落实,不仅要埋头苦干,而且要不断提高能力和素质,尤其是要努力提高各级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为抓好经济工作,落实“推进新跨越、建设新平凉”的战略任务,我们通过完善目标责任机制,建立一线工作机制以及完善跟踪督查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等,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目标责任体系,切实解决抓不具体、抓不到位和抓不到底的问题。
领导干部要带头抓落实。领导干部既要当指挥员,更要当运动员,要以身作则,求真务实,发挥表率带头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和带动干部群众。一要带头执行政策。领导干部尤其是要善于研究政策、吃透政策、用好政策、用活政策,加快我们的发展步伐。二要带头为民办事。为群众办的实事进行集中梳理,公开向社会作出承诺,接受监督,取信于民。三要带头攻坚破难。从一定意义上说,攻坚破难的能力就是抓落实的能力。领导干部要引领干部群众抓好落实;要深入基层,到条件差、困难多、意见大、情况复杂、任务艰巨的地方去,和干部群众一道,努力排忧解难、化解矛盾,打开工作局面。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平凉市委书记 马学军
主持人:人民论坛见习记者 杨 扬
民生问题要解决好
人民论坛:请问你们是如何针对当地实际情况改善民生问题的?
于 伟:乐山是一个统筹发展方面存在问题比较多的地方,贫困人口还有12万多人,再加上城市下岗职工等,有很多的群众都在渴盼着发展所带来的实惠。因而在十大惠民行动的落实中,我们认为就是要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确保民安。
我们已经决定,在原有惠民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把今年全市新增财政投入十大惠民行动。仅这一部分增加的投入就在两亿元左右。同时乐山已要求区县财政也把新增财政投入惠民行动中。通过市县两级联动,今年在落实十大惠民行动中,乐山有望实现5亿元左右的新增投入。
乐山市在四川省委要求的十大惠民行动基础上,还增加了城市弱势群体住房整治、平安创建等行动。这些都是结合乐山的实际提出的,是广大乐山百姓亟待解决的当务之急。群众最关心、最现实和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就是我们必须做的工作。
马学军:把改善民生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是我们工作的关键。民生问题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问题,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问题。
2006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在这方面下的决心很大,各级都要按照省上的统一部署,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上真正做到“四个全覆盖”;要在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再就业问题上取得新的进展,确保每户“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要加大政府统筹协调、财政支持和服务培训的力度,确保大中专毕业生和有就业能力的城镇人口充分实现就业;要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完善助学贷款和救助制度,确保每一个贫困家庭子女上得起学,每一名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要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乡低保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通过扎实工作,努力解决人民群众吃水、行路、上学、就医、就业、看电视、听广播及生活保障等突出问题。
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是把经济搞上去
人民论坛:解决民生问题关键是什么?
于 伟: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是把经济搞上去,在2006年,项目年是乐山经济工作的主题词,也被誉为乐山经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围绕电子材料、冶金建材、盐磷化工、清洁能源、农产品加工等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工业项目先后落户嘉州。据初步统计,2006年乐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66.4亿元,增长14.5%;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64.8亿元,增长25.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3亿元,增长29.9%。
但这样的里程碑,还不是乐山的真正意义的科学发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仅仅把目光停留在项目上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应该把工夫下到产业发展上,要靠产业进行统筹发展,尤其是一二三产业之间的互动和交融非常重要。
面对硅产业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和乐山的资源优势,我们将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把乐山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硅材料基地,在全世界都叫得响。将自身产品资源和项目优势转化为整个产业的优势,这就是乐山科学发展的点睛之笔。
马学军:我们平凉市是一个典型的投资拉动型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取决于项目的支撑和带动,没有项目一切无从谈起。以项目建设的大突破,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所有的工作要围绕一个主线,把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作为深化改革的重点。
回顾一下我们的发展历程,主要还是在资源上做文章。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这篇文章做深做细、做大做强。我看,关键是要创新发展模式。以我市为例,主要是要以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为方向,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在提高附加值上做文章,真正把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把产业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推动经济发展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
关键在干部,根本靠实干
人民论坛:解决民生问题,党政官员该怎么办?
于 伟:有了发展的思路,有了发展的载体,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如何有效推进?必须通过干部作风的转变来实现。
如果一位干部在一个地方工作了几年,山河依旧、老百姓的生活依旧,就算群众不赶他下台,他的工作也是索然无味、干不下去的。我们认为,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乐山,关键在干部,根本靠实干。
干部一定要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一定要体察群众疾苦;一定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评价干部的政绩,既要看经济工作指标,又要看社会建设指标;既要看总量速度,也要看群众的实际感受。此外,干事业还要用心。很多干部不是没有能力、没有知识,关键是用心够不够的问题。没有把本职工作当成党和人民的事业、当成自己的追求、当成生活一部分来对待,怎么能干得好事?所以只有用心去想事谋事干事,才可能把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乐山,通过持续地努力落到实处。
马学军:最宝贵的精神是实干的精神,最关键的落实是责任的落实。落实,不仅要埋头苦干,而且要不断提高能力和素质,尤其是要努力提高各级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为抓好经济工作,落实“推进新跨越、建设新平凉”的战略任务,我们通过完善目标责任机制,建立一线工作机制以及完善跟踪督查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等,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目标责任体系,切实解决抓不具体、抓不到位和抓不到底的问题。
领导干部要带头抓落实。领导干部既要当指挥员,更要当运动员,要以身作则,求真务实,发挥表率带头作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影响和带动干部群众。一要带头执行政策。领导干部尤其是要善于研究政策、吃透政策、用好政策、用活政策,加快我们的发展步伐。二要带头为民办事。为群众办的实事进行集中梳理,公开向社会作出承诺,接受监督,取信于民。三要带头攻坚破难。从一定意义上说,攻坚破难的能力就是抓落实的能力。领导干部要引领干部群众抓好落实;要深入基层,到条件差、困难多、意见大、情况复杂、任务艰巨的地方去,和干部群众一道,努力排忧解难、化解矛盾,打开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