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说出了一句对女人的评价,“上帝给了你们一张脸,你们又替自己另外造了一张。”(God has given you one face, and you make yourselves anothe.)以上是朱生豪的译文。钱钟书则译为“爱面子而不要脸”。利落,干净,兵不血刃。
哈姆雷特的意思是说,女人爱打扮、尚虚荣、矫揉造作,把真实的自我掩盖在厚厚的脂粉之下,或者是有所企图地把自我包藏在假惺惺的眼泪里。总之,占世界人口数量之一半的女人,毫无疑问地,是善于表演的(说此番话时哈兄正好在与他一切的仇人、冤家、爱恨交集之人一道观看伶人的表演)。然而,当哈姆雷特如此这般地感慨的时候,他自身不也在表演——装疯吗?借胡言乱语来指奸责佞,既迷惑了仇敌(其杀兄篡位的叔父),又暗中出一口恶气,还可以反衬自己的自然与诚实,岂不是一箭“三”雕?所以,占世界人口数量之另一半的男人,虽然不大涂脂抹粉,也不善于掐兰花指、做烟视媚行状,但终究也和“表演”脱不了干系。
美国人物摄影师安妮·莱波维兹一直致力于从摄影和影像的角度来探讨人类的真实性,或者说诚实性。结果她发现,她的模特(男女均有)在静静地面对镜头的时候,其身体被遮蔽得越少,其表情就越显得僵硬、难堪、造作。按理说,不带任何化妆的面孔,赤裸裸的身体,该是赤诚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吧。然而不,此时的人却以自己素面朝天的脸作面具,以自己一丝不挂的身体作衣服,把一颗本来就难以捉摸的心包裹得更紧了。所以,台湾某位大学者兼政治家的“裸照”事件就有些值得怀疑了。在他六十大寿之际,他把自己的巨幅裸照登在其新书的第一页,以标榜自己“赤裸裸”的灵魂。可惜,人类的天真烂漫和无遮无蔽早在亚当和夏娃偷吃了智慧果之后就不复存在了。“一颗赤诚的心”假如变成了人人嘴里都可以轻易喊出来的东西,那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又有什么区别?
所以,以美国戏剧家理查德·谢克纳为代表的学者,于上世纪后半叶提出了“人类表演学”一说。谢克纳认为,“表演”是整个人类共有的行为,绝非舞台上或者镜头里的演员们所独有。只要存在着一面有人展示,另一面有人目睹的行为,那定是表演无疑了。他在一次讲座中说:“凡是自我指涉的行动就是表演。”万人瞩目的总统竞选与总统就职仪式,万人空巷的体育竞技会,大大小小的课堂、招聘面试会、产品促销活动,各阶层各级别的报告会、讨论会、联谊会、派对、狂欢,婚丧嫁娶时的仪式,教堂里的布道与弥撒,巫师跳神、做法、求神问药,五花八门的游戏、竞猜……统统都属于人类表演行为,不可与个人私密时的行为同日而语。
也许有人会说,这么说,人类表演似乎和“仪式”、“礼节”、“公开活动”有关。那么,以下这些情形算不算人类表演呢?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宾,共商世界和平发展之大事;庄严雄壮的阅兵仪式,“同志们好!”“首长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清官与落水前的贪官都慷慨陈词过的反腐倡廉大会;雇员见了老板便满脸堆笑起来,老板见了雇员便神色庄重起来;家庭内部管教小孩,母亲唱红脸,父亲唱白脸……
是的,这些全都是人类表演。每一个人,只要具备了作为人的本质,在踏入社会舞台的刹那间,就已经成为了一名演员。也许有人会不服气,“我这个人,一根肠子通到底,是从来不会表演……呃……做戏的,我也瞧不起会做戏的人。”其实,这类人是在与“言—行”反差过大的人划清界限。比如,《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是万万不能与她沾上边的。“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被知情人评价成这样,一生的英名岂不付诸东流?但是,讲究内部道德修养的孔圣人也是一位擅长人类表演的大师哩。《史记》中说,孔子在自己家乡时,便谦恭温厚得“似不能言者”;在宗庙祭祀和朝庭议政时,却既“辩辩言”,又恭谨小心;和上大夫交谈时,态度中正自然,“如也”;和下大夫交谈时,态度就轻松多了,“侃侃如也”;进入国君的宫门时,低头弯腰,“鞠躬如也”;快到国君面前时,开始小步快行,“翼如也”(大约比日本穿和服趿木屐的女人还要殷勤恭顺);国君命他招待宾客时,表情庄重认真,“色勃如也”;国君有令召唤他时,不等车驾备好就先出发了。孔圣人是讲究言必行行必果的。如果史料的记载属实,那么他的表演,是“言—行”反差不大的表演。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孔子绝对是根据不同的场合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往深处说,我们每一个人只要一站到光天化日之下,脸上顿时就会生成特定的面具,有的厚一些,有的薄一些,有的有形有款,有的挤巴烂皱——但依然罩在脸上。没有表演,不但不能算作人类,有时甚至连动物都算不上。所以,不要轻易标榜自己不会表演。
表演意识令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格外地忙碌。各式各样的意识流在我们的脑海里涌动,我们的大脑一边忙不迭地过滤掉那些出格的、不甚光彩的念头,一边命令着我们的身体:微笑、打招呼、握手、千万要显得亲切自然哟。然而越是这样命令自己,往往越显得矫揉造作。所以有的人说有的人“真会做戏”。其实这句话说错了。被别人看穿“会做戏”的人,其演技还处于生涩阶段。把人类表演运用得不着痕迹的人,才是真正演技高超、“会做戏”的人。
这就涉及到人类表演的“演技”问题了。表演是一种相当复杂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但有一点是可以把握的,那就是要想达到逼真的演出效果,首先必须积极地、认认真真地去做,去行动。前面提到的人物摄影师安妮·莱波维兹又发现,人在集中注意力做动作,尤其是做瞬间运动的时候,是较少带上虚假成分的。所以,通过长期的、习惯性的演习,一次又一次地在行为的过程中体验到情感的真实性,长此以往,原先刻意的“表演”就会变成自然而然的个性——表演的最高境界。“习惯成自然”,中国的这句老话正暗合了人类表演学的真谛。比如,贵族气质不可能一时间仅靠一颗炫耀的心和一套华贵的衣饰就能轻易地体现出来。神态步伐、言谈举止的高雅得体,是以长期的贵族式的行为生活为基础的。换言之,贵族气质是年年月月日日“演习”出来的。懒人要想给上司留下“勤快”的印象,就真的要时时检查自己的行为了。唯有通过“改造式的”演习,用“勤劳”来代替而不是掩盖“懒惰”,才不会在关键时候露出狐狸尾巴。
要想富有亲和力,即使是“表演”成这个样子,也必须以真实的行动为代价。该与民同乐时必不能期期艾艾,该下地干活时必须真的要手提肩扛地出大力气。据说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在一次集会上大跳土风舞,为的也是要达到“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保持一颗平常心”的演出效果。这种表演,做得不够,难免有敷衍了事之嫌;做得过分,又会肉麻、滑稽,令旁观者大跌眼镜。若想做到位,全在于要像真正的演员那样专心地、虔诚地去行动和体验。
当然,贪官们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随着其演技的提高,也许会给侦破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然而请记住,如果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处在“看似廉洁”的表演状态之中,那么也就意味着他真的已变成了他所要表演的那个人了,那么所谓的“贪”,也就剩仅存于心底的一丝“贪念”了。而法律要惩治的,是那些已经具备了“贪”的行为的人——即那些想表演得廉洁,却又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表演着廉洁行为的人。所以,告诉贪官们演技的奥秘,未必就是在诲“贪”诲盗。
对于可塑性较强的儿童、少年、年轻人来说,学会以积极的、健康的态度来进行人类表演训练,将会终生受益。其实,青少年的校园生活应该充斥了人类表演训练,而绝不应该仅仅教会学生面对课本、习题、试卷等“死物”。课后的文娱体育活动是表演训练,课堂上的回答问题、讨论、演讲也是表演训练。有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声音轻得像蚊子哼。这样的表演,透露出的是自身的怯懦、自卑、孤僻,或者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也有的学生小小年纪就矫枉过正,演讲、讨论、与人相处时嗦、浮夸、哗众取宠、切不中要害,再往下发展就是聚集在小菜场门口的“闲人”。试问,将来哪个公司会欢迎这样的员工呢?有的人不从每日的表演训练入手来改变自己的负面性格,临到找工作了才在履历表上杜撰、吹嘘一番自己的个性,企图通过短短几十分钟的面试时的“表演”来伪装自己。然而,短暂的表演很快就会被拆穿,长期不懈的表演才是改造自身性格、改变自身命运的有效手段。“平时像舞台,舞台像平时”,毕竟,人类表演不等于人类欺骗。
哈姆雷特的意思是说,女人爱打扮、尚虚荣、矫揉造作,把真实的自我掩盖在厚厚的脂粉之下,或者是有所企图地把自我包藏在假惺惺的眼泪里。总之,占世界人口数量之一半的女人,毫无疑问地,是善于表演的(说此番话时哈兄正好在与他一切的仇人、冤家、爱恨交集之人一道观看伶人的表演)。然而,当哈姆雷特如此这般地感慨的时候,他自身不也在表演——装疯吗?借胡言乱语来指奸责佞,既迷惑了仇敌(其杀兄篡位的叔父),又暗中出一口恶气,还可以反衬自己的自然与诚实,岂不是一箭“三”雕?所以,占世界人口数量之另一半的男人,虽然不大涂脂抹粉,也不善于掐兰花指、做烟视媚行状,但终究也和“表演”脱不了干系。
美国人物摄影师安妮·莱波维兹一直致力于从摄影和影像的角度来探讨人类的真实性,或者说诚实性。结果她发现,她的模特(男女均有)在静静地面对镜头的时候,其身体被遮蔽得越少,其表情就越显得僵硬、难堪、造作。按理说,不带任何化妆的面孔,赤裸裸的身体,该是赤诚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吧。然而不,此时的人却以自己素面朝天的脸作面具,以自己一丝不挂的身体作衣服,把一颗本来就难以捉摸的心包裹得更紧了。所以,台湾某位大学者兼政治家的“裸照”事件就有些值得怀疑了。在他六十大寿之际,他把自己的巨幅裸照登在其新书的第一页,以标榜自己“赤裸裸”的灵魂。可惜,人类的天真烂漫和无遮无蔽早在亚当和夏娃偷吃了智慧果之后就不复存在了。“一颗赤诚的心”假如变成了人人嘴里都可以轻易喊出来的东西,那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又有什么区别?
所以,以美国戏剧家理查德·谢克纳为代表的学者,于上世纪后半叶提出了“人类表演学”一说。谢克纳认为,“表演”是整个人类共有的行为,绝非舞台上或者镜头里的演员们所独有。只要存在着一面有人展示,另一面有人目睹的行为,那定是表演无疑了。他在一次讲座中说:“凡是自我指涉的行动就是表演。”万人瞩目的总统竞选与总统就职仪式,万人空巷的体育竞技会,大大小小的课堂、招聘面试会、产品促销活动,各阶层各级别的报告会、讨论会、联谊会、派对、狂欢,婚丧嫁娶时的仪式,教堂里的布道与弥撒,巫师跳神、做法、求神问药,五花八门的游戏、竞猜……统统都属于人类表演行为,不可与个人私密时的行为同日而语。
也许有人会说,这么说,人类表演似乎和“仪式”、“礼节”、“公开活动”有关。那么,以下这些情形算不算人类表演呢?国家领导人接见外宾,共商世界和平发展之大事;庄严雄壮的阅兵仪式,“同志们好!”“首长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清官与落水前的贪官都慷慨陈词过的反腐倡廉大会;雇员见了老板便满脸堆笑起来,老板见了雇员便神色庄重起来;家庭内部管教小孩,母亲唱红脸,父亲唱白脸……
是的,这些全都是人类表演。每一个人,只要具备了作为人的本质,在踏入社会舞台的刹那间,就已经成为了一名演员。也许有人会不服气,“我这个人,一根肠子通到底,是从来不会表演……呃……做戏的,我也瞧不起会做戏的人。”其实,这类人是在与“言—行”反差过大的人划清界限。比如,《红楼梦》里的王熙凤,是万万不能与她沾上边的。“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被知情人评价成这样,一生的英名岂不付诸东流?但是,讲究内部道德修养的孔圣人也是一位擅长人类表演的大师哩。《史记》中说,孔子在自己家乡时,便谦恭温厚得“似不能言者”;在宗庙祭祀和朝庭议政时,却既“辩辩言”,又恭谨小心;和上大夫交谈时,态度中正自然,“如也”;和下大夫交谈时,态度就轻松多了,“侃侃如也”;进入国君的宫门时,低头弯腰,“鞠躬如也”;快到国君面前时,开始小步快行,“翼如也”(大约比日本穿和服趿木屐的女人还要殷勤恭顺);国君命他招待宾客时,表情庄重认真,“色勃如也”;国君有令召唤他时,不等车驾备好就先出发了。孔圣人是讲究言必行行必果的。如果史料的记载属实,那么他的表演,是“言—行”反差不大的表演。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孔子绝对是根据不同的场合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往深处说,我们每一个人只要一站到光天化日之下,脸上顿时就会生成特定的面具,有的厚一些,有的薄一些,有的有形有款,有的挤巴烂皱——但依然罩在脸上。没有表演,不但不能算作人类,有时甚至连动物都算不上。所以,不要轻易标榜自己不会表演。
表演意识令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格外地忙碌。各式各样的意识流在我们的脑海里涌动,我们的大脑一边忙不迭地过滤掉那些出格的、不甚光彩的念头,一边命令着我们的身体:微笑、打招呼、握手、千万要显得亲切自然哟。然而越是这样命令自己,往往越显得矫揉造作。所以有的人说有的人“真会做戏”。其实这句话说错了。被别人看穿“会做戏”的人,其演技还处于生涩阶段。把人类表演运用得不着痕迹的人,才是真正演技高超、“会做戏”的人。
这就涉及到人类表演的“演技”问题了。表演是一种相当复杂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但有一点是可以把握的,那就是要想达到逼真的演出效果,首先必须积极地、认认真真地去做,去行动。前面提到的人物摄影师安妮·莱波维兹又发现,人在集中注意力做动作,尤其是做瞬间运动的时候,是较少带上虚假成分的。所以,通过长期的、习惯性的演习,一次又一次地在行为的过程中体验到情感的真实性,长此以往,原先刻意的“表演”就会变成自然而然的个性——表演的最高境界。“习惯成自然”,中国的这句老话正暗合了人类表演学的真谛。比如,贵族气质不可能一时间仅靠一颗炫耀的心和一套华贵的衣饰就能轻易地体现出来。神态步伐、言谈举止的高雅得体,是以长期的贵族式的行为生活为基础的。换言之,贵族气质是年年月月日日“演习”出来的。懒人要想给上司留下“勤快”的印象,就真的要时时检查自己的行为了。唯有通过“改造式的”演习,用“勤劳”来代替而不是掩盖“懒惰”,才不会在关键时候露出狐狸尾巴。
要想富有亲和力,即使是“表演”成这个样子,也必须以真实的行动为代价。该与民同乐时必不能期期艾艾,该下地干活时必须真的要手提肩扛地出大力气。据说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在一次集会上大跳土风舞,为的也是要达到“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保持一颗平常心”的演出效果。这种表演,做得不够,难免有敷衍了事之嫌;做得过分,又会肉麻、滑稽,令旁观者大跌眼镜。若想做到位,全在于要像真正的演员那样专心地、虔诚地去行动和体验。
当然,贪官们意识到这一点之后,随着其演技的提高,也许会给侦破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然而请记住,如果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处在“看似廉洁”的表演状态之中,那么也就意味着他真的已变成了他所要表演的那个人了,那么所谓的“贪”,也就剩仅存于心底的一丝“贪念”了。而法律要惩治的,是那些已经具备了“贪”的行为的人——即那些想表演得廉洁,却又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表演着廉洁行为的人。所以,告诉贪官们演技的奥秘,未必就是在诲“贪”诲盗。
对于可塑性较强的儿童、少年、年轻人来说,学会以积极的、健康的态度来进行人类表演训练,将会终生受益。其实,青少年的校园生活应该充斥了人类表演训练,而绝不应该仅仅教会学生面对课本、习题、试卷等“死物”。课后的文娱体育活动是表演训练,课堂上的回答问题、讨论、演讲也是表演训练。有的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声音轻得像蚊子哼。这样的表演,透露出的是自身的怯懦、自卑、孤僻,或者是对他人的不尊重。也有的学生小小年纪就矫枉过正,演讲、讨论、与人相处时嗦、浮夸、哗众取宠、切不中要害,再往下发展就是聚集在小菜场门口的“闲人”。试问,将来哪个公司会欢迎这样的员工呢?有的人不从每日的表演训练入手来改变自己的负面性格,临到找工作了才在履历表上杜撰、吹嘘一番自己的个性,企图通过短短几十分钟的面试时的“表演”来伪装自己。然而,短暂的表演很快就会被拆穿,长期不懈的表演才是改造自身性格、改变自身命运的有效手段。“平时像舞台,舞台像平时”,毕竟,人类表演不等于人类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