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音乐教学对于挖掘孤独症儿童潜能的效果。由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特殊性,导致在社交沟通和行为上出现异常情况,影响着其正常的学习与生活。本文使用音乐教学进行育人研究,通过音乐教学作为媒介,通过特定的方式(如运用结构化、ABA等方法配合潜能的开发与教学)挖掘孩子的音乐潜能,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并让他们获得一技之长,最终实现自食其力目标。
【关键词】 音乐教学 孤独症 潜能 育人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1-155-01
0
孤独症属先天广泛性发育障碍(PDD)中的一类,普遍缺乏社会性互动,常表现出兴趣狭窄,行为异常刻板重复,大多数言语很少。有研究表明,大约40%的孤独症儿童对环境中的声音敏感,他们的某些频率的听觉局限可能超出正常人听到的范围,听觉过于敏感或过于迟钝,乐音是一般孤独症儿童较容易接受和处理的感官刺激。因此,音乐媒介成为孤独症儿童康复干预中的重要手段。
一、学生基本情况
1.基本信息:学生C,女,年龄15周岁,就读于某特殊教育学校八年级,是学校音乐潜能开发学生(钢琴专业)。经过国内有诊断孤独症资质的三甲医院医师诊断,被确诊为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在学习能力方面,沟通和学习动机相对主动,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注意力集中;在表达能力方面,语言发展能力较好,能够简单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在音乐表现方面,喜欢音乐,节奏感强,动作律动模仿性高,记忆力强,视觉信息处理明显优于听觉信息处理。
2.学生主要存在问题:对人物事件等情感理解能力弱,听觉信息处理偏弱,因环境声音讯息多而无心处理无视觉线索的指令,对聆听分析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情感体验形式化,机械性表达。
二、教学过程和效果
学生C对音乐感兴趣,通过对学生音乐能力的评估分析,学生现阶段钢琴演奏基本功技能较好,节奏记忆一般,对乐曲情感情绪理解弱,对谱机械化演奏,视奏能力突出,她的学习几乎以视觉为主,因环境声音讯息多而不易于专心或无心处理无视觉线索的指令,因此,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中偏科明显,听力方面偏弱。
针对学生较弱的学科,在音乐潜能开发的课程中,目标以提高其对聆听听力片段的理解力为主,即以手势、视觉符号、梳理规律并编辑小故事等方法。在第一个月的训练中,制定目标为聆听巴洛克时期音乐片段,并说出其特点。首先我先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列为表格,让学生对照着聆听音乐,并依次理解学习每一项内容。在制作表格时,结合学生的视觉优势,在每一项内容上,让学生自己画图作音乐代表,如装饰音,学生画许多闪电图来表示。先聆听分析音乐作品4小节,再分析8小节,慢慢的,学生已掌握聆听分析音乐的方法,最后增加到聆听分析一个音乐片段,通过图画将音乐片段的变化画出来。通过视听能力的持续练习,从听——写,听——说,听——弹,不断增加聆听练习,学生在听力方面的专注力提高了,现在已能听辨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等不用风格的音乐并说出其特点。当学生积累了聆听习惯,提高聆听专注力,在听从他人语言指令等方面的理解和反应同时也提高了。
三、教学方法和经验总结
1.对孤独症学生应有初级观察阶段,做好评估工作。孤独症的学生几乎都有具体的认知缺陷,语言表达能力、知觉感知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较差,有各种各样的自我刺激动作与刻板行为问题。因此,在设计音乐潜能课之前,要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最初級的观察并加以评估,以学生为主导由教师引发,然后进行详细的记录。
2.针对个别性制定目标、确立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方法、教材、步骤的进行。通过观察阶段的记录和了解,接下来是确立目标以及教学步骤等。教学内容以钢琴启蒙教学为媒介,让学生掌握基础的五线谱乐理知识,熟悉钢琴琴键,通过弹儿歌,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今天我想弹奏哪一首乐曲、我今天表现很棒,要奖励什么或者我很开心等,还能够恰当的运用非言语交谈技能,如亲近、目光对视、面部表情等达到教学目标。
3.教学以学生为主,循序渐进。学生积累了这种感知体验后,教师慢慢引导学生把这种体验与音乐或乐器联系起来,运用该音乐或器乐作为媒介,尝试进行初步的沟通体验,慢慢让学生从中找到成功的满足感、愉悦感,达到学生能在一定的水平上自我表达,以便于与教师建立更高层次的有效互动,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感。然后,在学生原来接触喜欢的音乐或乐器的基础上,教师现场制造音响效果或引发学生自主制造音响效果,观察在多大程度上,孩子有哪些不同的反应,以进行记录实际的反应情况,据此调整下一阶段的教学计划。
4.善于利用学生的优势达到教学目标。除了学习基础内容,利用音乐调节情绪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优势,在钢琴课中我增计一个视唱练耳环节,从最简单的单音、双音程、三和弦等循序渐进,记录学生的每次表现,观察学生在听觉方面的特点,目前学生听辨单音、双音程、三和弦没有问题,那么我将在接下的教学计划中加入旋律模唱的训练。
通过在音乐教学中的点滴经验,学生们对音乐有着特殊的“感觉”,这个“感觉”对于每个孤独症学生的表达方式都不同,而这种“感觉”在我们常人看来是可笑的、不可理解的,也许只有他们自己能来解读。作为从事特殊教育的工作者在不断地了解他们、感悟他们的同时,更加艰巨的任务就是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利用有效手段和途径纠正并提高他们的不足,在音乐中感受到生命的真谛。
[ 参 考 文 献 ]
[1]高天.音乐治疗导论[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23-61.
[2]朴永馨.特殊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253-254.
【关键词】 音乐教学 孤独症 潜能 育人
【中图分类号】 G633.9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1-155-01
0
孤独症属先天广泛性发育障碍(PDD)中的一类,普遍缺乏社会性互动,常表现出兴趣狭窄,行为异常刻板重复,大多数言语很少。有研究表明,大约40%的孤独症儿童对环境中的声音敏感,他们的某些频率的听觉局限可能超出正常人听到的范围,听觉过于敏感或过于迟钝,乐音是一般孤独症儿童较容易接受和处理的感官刺激。因此,音乐媒介成为孤独症儿童康复干预中的重要手段。
一、学生基本情况
1.基本信息:学生C,女,年龄15周岁,就读于某特殊教育学校八年级,是学校音乐潜能开发学生(钢琴专业)。经过国内有诊断孤独症资质的三甲医院医师诊断,被确诊为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在学习能力方面,沟通和学习动机相对主动,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注意力集中;在表达能力方面,语言发展能力较好,能够简单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在音乐表现方面,喜欢音乐,节奏感强,动作律动模仿性高,记忆力强,视觉信息处理明显优于听觉信息处理。
2.学生主要存在问题:对人物事件等情感理解能力弱,听觉信息处理偏弱,因环境声音讯息多而无心处理无视觉线索的指令,对聆听分析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情感体验形式化,机械性表达。
二、教学过程和效果
学生C对音乐感兴趣,通过对学生音乐能力的评估分析,学生现阶段钢琴演奏基本功技能较好,节奏记忆一般,对乐曲情感情绪理解弱,对谱机械化演奏,视奏能力突出,她的学习几乎以视觉为主,因环境声音讯息多而不易于专心或无心处理无视觉线索的指令,因此,学生在音乐的学习中偏科明显,听力方面偏弱。
针对学生较弱的学科,在音乐潜能开发的课程中,目标以提高其对聆听听力片段的理解力为主,即以手势、视觉符号、梳理规律并编辑小故事等方法。在第一个月的训练中,制定目标为聆听巴洛克时期音乐片段,并说出其特点。首先我先将巴洛克时期的音乐特点列为表格,让学生对照着聆听音乐,并依次理解学习每一项内容。在制作表格时,结合学生的视觉优势,在每一项内容上,让学生自己画图作音乐代表,如装饰音,学生画许多闪电图来表示。先聆听分析音乐作品4小节,再分析8小节,慢慢的,学生已掌握聆听分析音乐的方法,最后增加到聆听分析一个音乐片段,通过图画将音乐片段的变化画出来。通过视听能力的持续练习,从听——写,听——说,听——弹,不断增加聆听练习,学生在听力方面的专注力提高了,现在已能听辨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等不用风格的音乐并说出其特点。当学生积累了聆听习惯,提高聆听专注力,在听从他人语言指令等方面的理解和反应同时也提高了。
三、教学方法和经验总结
1.对孤独症学生应有初级观察阶段,做好评估工作。孤独症的学生几乎都有具体的认知缺陷,语言表达能力、知觉感知能力和肢体协调能力较差,有各种各样的自我刺激动作与刻板行为问题。因此,在设计音乐潜能课之前,要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最初級的观察并加以评估,以学生为主导由教师引发,然后进行详细的记录。
2.针对个别性制定目标、确立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方法、教材、步骤的进行。通过观察阶段的记录和了解,接下来是确立目标以及教学步骤等。教学内容以钢琴启蒙教学为媒介,让学生掌握基础的五线谱乐理知识,熟悉钢琴琴键,通过弹儿歌,能够说出自己的想法,比如今天我想弹奏哪一首乐曲、我今天表现很棒,要奖励什么或者我很开心等,还能够恰当的运用非言语交谈技能,如亲近、目光对视、面部表情等达到教学目标。
3.教学以学生为主,循序渐进。学生积累了这种感知体验后,教师慢慢引导学生把这种体验与音乐或乐器联系起来,运用该音乐或器乐作为媒介,尝试进行初步的沟通体验,慢慢让学生从中找到成功的满足感、愉悦感,达到学生能在一定的水平上自我表达,以便于与教师建立更高层次的有效互动,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感。然后,在学生原来接触喜欢的音乐或乐器的基础上,教师现场制造音响效果或引发学生自主制造音响效果,观察在多大程度上,孩子有哪些不同的反应,以进行记录实际的反应情况,据此调整下一阶段的教学计划。
4.善于利用学生的优势达到教学目标。除了学习基础内容,利用音乐调节情绪也成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优势,在钢琴课中我增计一个视唱练耳环节,从最简单的单音、双音程、三和弦等循序渐进,记录学生的每次表现,观察学生在听觉方面的特点,目前学生听辨单音、双音程、三和弦没有问题,那么我将在接下的教学计划中加入旋律模唱的训练。
通过在音乐教学中的点滴经验,学生们对音乐有着特殊的“感觉”,这个“感觉”对于每个孤独症学生的表达方式都不同,而这种“感觉”在我们常人看来是可笑的、不可理解的,也许只有他们自己能来解读。作为从事特殊教育的工作者在不断地了解他们、感悟他们的同时,更加艰巨的任务就是不断地研究、不断地利用有效手段和途径纠正并提高他们的不足,在音乐中感受到生命的真谛。
[ 参 考 文 献 ]
[1]高天.音乐治疗导论[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23-61.
[2]朴永馨.特殊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