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当代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增强高校毕业生竞争力,为社会输送高水平人才的客观要求。中医药院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图书及信息资源,传统的图书管理和服务方式已不能满足培养大学生“四种能力”的需要,通过改革和创新服务方式能为增强大学生“四种能力”,构建全方位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 图书馆 四种能力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并强调要“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这对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四种能力”是在新时期下评价高校人才素质的新标准,因此,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学生的“四种能力”是我国高校教育的关键任务。中医药院校图书馆是教育硬件中知识与信息的保存与传递的重要机构,其与高校教师、实验室一样对学生的培养发挥着重要影响,在培养高技能应用型创新型医药类人才,满足市场人才需要的过程中,图书馆以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创新的服务方式和信息化的沟通手段,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并成为了全方位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医药理论是经过了上千年的实践,得到了大量的经典古籍,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在日常课程教学中所学习的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加之需要学习的现代医学知识,学生面对的是庞大的知识系统,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和学生个体化的信息需求,使得传统课堂教学不能胜任培养兼具“四种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我校图书馆通过创新管理方式,以开放式的服务手段,利用中医药院校的图书馆所蕴藏的信息与科技教育功能,为学生提供课堂学习所欠缺的知识背景和进展信息,让学生以自身的个性化需求获取信息,成为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有效阵地。
1.设立开放式的导读服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实践能力是指高校大学生以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载体,通过实践环节实现向各种能力的转化,是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展示和现实运用,是大学生整体能力的最终价值体现[1]。其实质就是大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理论知识掌握的广博程度紧密相关,只有掌握了广泛的理论知识,才能活用于时间活动中,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因此增加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现代的中医药理论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历经上千年的历史积淀,经过不断地更新、改良、补充而形成的。对中医药理学的理解也就是对传统先进文化传承的一个过程,面对广博的中医药传统理论,仅依靠教师讲解几部经典,根本不能领略到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必然造成在具体实践中无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或用曲解的理论去指导实践而导致无法解决具体问题,甚至造成错误的结果,从而失去对中医药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的信心。中医药院校的图书馆拥有专业的中医、西医类书库,馆藏门类齐全的医药类书籍及各种经典古籍,在课堂学习上存有疑问或对某方面有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中找到答疑解惑的信息资料,既能解决课堂学习无法覆盖的知识盲点,又为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提供了解决的途径。
我们在服务于学生的知识需求时发现,很多学生不能熟练地运用图书馆资源,因而即使到了图书馆,也不能顺利找到所需要的信息。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调整了各书库图书管理员的职能,从以往的单纯管理图书的借阅,发展到成为学生寻找图书的向导,以接待问询、推荐阅读、排列热点借阅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图书借阅和检索服务,帮助学生轻松找到所需的图书,更好地获取知识。
2.重视个性化信息需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指在其创造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能力,这种心理能力能为创造者提供某种前所未有的、对社会或个人的发展有益的产物。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人格以及相应的创造技法[2,3]。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以实践能力为基础的,只有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才能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创造灵感,才能运用实践能力形成创造技法;但创造能力也受到实践能力的束缚,规范化的实践规则会带来思维定式,思想的僵化,一味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无法激发创造的火花。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源泉,但是如果一味标新立异地浮想联翩也会让创造能力失去生长的土壤。因此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在保护个性化思维的前提下,加以发散性引导,这也是在目前几乎固定化的课程框架体系中难以实现的。中医药院校的图书馆拥有以医药为主,涵盖工学、农学、商学等各门学科的广泛的图书资源及网络信息资源,学生个性化的思考总能在这里得到启发和升华。我们的图书馆通过创新服务方式,遵循以人为本,尊重个性需求的原则,对这些有特殊信息需求的学生提供了专门服务,在有校内教师指导的情况下,给学生提供到样本库查阅、复印图书资料的途径;对本地馆藏没有覆盖的内容,帮助学生通过网络文献传递及馆际互借通道等方式解决信息需求,通过这种个性化的服务方式,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引导,增强他们的创造能力。
3.以多元化的服务体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找到工作、保持工作与转换工作的能力[4]。大学毕业生能否找到工作并保持工作是社会对大学培养人才认可程度的决定性标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而就业能力的高低受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道德水平、个人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是其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综合体现。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在于,一方面增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需求,作好求职向导和信息中介。中医药院校图书馆一方面拥有资源优势,能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其自身的网络信息资源也能灵敏地掌握社会需求,帮助学生掌握就业趋势。我们通过增加形式多样的服务方式,开放图书馆的网络信息资源,及部分场地资源,与高校的团委、学生会及各种学生社团保持有效联系,共同为大学生各种素质的提高进行活动策划和运作,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及时了解社会需求的窗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帮助他们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增强就业能力。
4.联合相关部门,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指大学生成功地从事某种开拓性事业的能力[5]。创业本身就是就业形式的一种,但创业不光能解决自身就业的问题,更能为社会营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创业是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本身就是一种高水平的实践活动,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非常模糊,更不清楚如何创业,创业会遇到什么问题,只有作出尝试,才可能发现创业机遇,积累创业经验,实现成功创业。因此我们对图书馆固有的服务功能作出了大胆的突破,主动走出图书馆,以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形式联合校内外其他部门和单位,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信息、计划指导、开展可行性评估及参加企业实践等支持,使在校学生能亲身体验创业是什么,如何进行创业,为他们的创业打下基础。
大学生的“四种能力”是反映大学时综合素质的一个整体,四种能力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实践能力是“四种能力”的基础,是完成一切实践活动的保证;创造能力是实践能力的升华,是形成创业能力的保证,但创造能力必须通过实践能力来体现;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是通过实践和创造积累而来的综合素质,是高校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四种能力”统一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为提高中医药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各个部门都应该是的执行者,中医药院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图书及信息资源,通过改革和创新服务方式能为增强大学生“四种能力”培养全方位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黄超.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初探[J].教育探索, 2011,241(7):66-67.
[2]张青青.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8,11:128.
[3]鲁保邕.“两课”是培养中医药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4(4):144-146
[4]黄敬宝.试析就业能力导向的高校教育体制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218(6):130-132.
[5]聂红,程思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J].教育教学论坛, 2012,7:152-153.
【关键词】中医药院校 图书馆 四种能力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增强国民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努力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并强调要“保持高等院校招生合理增长,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这对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四种能力”是在新时期下评价高校人才素质的新标准,因此,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增强学生的“四种能力”是我国高校教育的关键任务。中医药院校图书馆是教育硬件中知识与信息的保存与传递的重要机构,其与高校教师、实验室一样对学生的培养发挥着重要影响,在培养高技能应用型创新型医药类人才,满足市场人才需要的过程中,图书馆以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创新的服务方式和信息化的沟通手段,参与学校的教学活动,并成为了全方位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医药理论是经过了上千年的实践,得到了大量的经典古籍,中医药院校的学生在日常课程教学中所学习的只是其中的冰山一角,加之需要学习的现代医学知识,学生面对的是庞大的知识系统,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和学生个体化的信息需求,使得传统课堂教学不能胜任培养兼具“四种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我校图书馆通过创新管理方式,以开放式的服务手段,利用中医药院校的图书馆所蕴藏的信息与科技教育功能,为学生提供课堂学习所欠缺的知识背景和进展信息,让学生以自身的个性化需求获取信息,成为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有效阵地。
1.设立开放式的导读服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实践能力是指高校大学生以科学文化知识为基础载体,通过实践环节实现向各种能力的转化,是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展示和现实运用,是大学生整体能力的最终价值体现[1]。其实质就是大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理论知识掌握的广博程度紧密相关,只有掌握了广泛的理论知识,才能活用于时间活动中,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问题,因此增加理论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现代的中医药理论是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历经上千年的历史积淀,经过不断地更新、改良、补充而形成的。对中医药理学的理解也就是对传统先进文化传承的一个过程,面对广博的中医药传统理论,仅依靠教师讲解几部经典,根本不能领略到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必然造成在具体实践中无法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或用曲解的理论去指导实践而导致无法解决具体问题,甚至造成错误的结果,从而失去对中医药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的信心。中医药院校的图书馆拥有专业的中医、西医类书库,馆藏门类齐全的医药类书籍及各种经典古籍,在课堂学习上存有疑问或对某方面有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在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中找到答疑解惑的信息资料,既能解决课堂学习无法覆盖的知识盲点,又为学生个性化的需求提供了解决的途径。
我们在服务于学生的知识需求时发现,很多学生不能熟练地运用图书馆资源,因而即使到了图书馆,也不能顺利找到所需要的信息。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调整了各书库图书管理员的职能,从以往的单纯管理图书的借阅,发展到成为学生寻找图书的向导,以接待问询、推荐阅读、排列热点借阅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多方位的图书借阅和检索服务,帮助学生轻松找到所需的图书,更好地获取知识。
2.重视个性化信息需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指在其创造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能力,这种心理能力能为创造者提供某种前所未有的、对社会或个人的发展有益的产物。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人格以及相应的创造技法[2,3]。创造能力的培养是以实践能力为基础的,只有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才能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创造灵感,才能运用实践能力形成创造技法;但创造能力也受到实践能力的束缚,规范化的实践规则会带来思维定式,思想的僵化,一味循规蹈矩、墨守成规无法激发创造的火花。学生个性化的思维是创造能力的源泉,但是如果一味标新立异地浮想联翩也会让创造能力失去生长的土壤。因此创造能力的培养需要在保护个性化思维的前提下,加以发散性引导,这也是在目前几乎固定化的课程框架体系中难以实现的。中医药院校的图书馆拥有以医药为主,涵盖工学、农学、商学等各门学科的广泛的图书资源及网络信息资源,学生个性化的思考总能在这里得到启发和升华。我们的图书馆通过创新服务方式,遵循以人为本,尊重个性需求的原则,对这些有特殊信息需求的学生提供了专门服务,在有校内教师指导的情况下,给学生提供到样本库查阅、复印图书资料的途径;对本地馆藏没有覆盖的内容,帮助学生通过网络文献传递及馆际互借通道等方式解决信息需求,通过这种个性化的服务方式,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引导,增强他们的创造能力。
3.以多元化的服务体系,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大学生找到工作、保持工作与转换工作的能力[4]。大学毕业生能否找到工作并保持工作是社会对大学培养人才认可程度的决定性标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校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而就业能力的高低受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道德水平、个人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是其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综合体现。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在于,一方面增强大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需求,作好求职向导和信息中介。中医药院校图书馆一方面拥有资源优势,能帮助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另一方面,其自身的网络信息资源也能灵敏地掌握社会需求,帮助学生掌握就业趋势。我们通过增加形式多样的服务方式,开放图书馆的网络信息资源,及部分场地资源,与高校的团委、学生会及各种学生社团保持有效联系,共同为大学生各种素质的提高进行活动策划和运作,并也为学生提供一个及时了解社会需求的窗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帮助他们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增强就业能力。
4.联合相关部门,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
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是指大学生成功地从事某种开拓性事业的能力[5]。创业本身就是就业形式的一种,但创业不光能解决自身就业的问题,更能为社会营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因此创业是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本身就是一种高水平的实践活动,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非常模糊,更不清楚如何创业,创业会遇到什么问题,只有作出尝试,才可能发现创业机遇,积累创业经验,实现成功创业。因此我们对图书馆固有的服务功能作出了大胆的突破,主动走出图书馆,以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形式联合校内外其他部门和单位,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创业信息、计划指导、开展可行性评估及参加企业实践等支持,使在校学生能亲身体验创业是什么,如何进行创业,为他们的创业打下基础。
大学生的“四种能力”是反映大学时综合素质的一个整体,四种能力相互联系、互相影响。实践能力是“四种能力”的基础,是完成一切实践活动的保证;创造能力是实践能力的升华,是形成创业能力的保证,但创造能力必须通过实践能力来体现;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是通过实践和创造积累而来的综合素质,是高校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四种能力”统一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为提高中医药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各个部门都应该是的执行者,中医药院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图书及信息资源,通过改革和创新服务方式能为增强大学生“四种能力”培养全方位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作出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黄超.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初探[J].教育探索, 2011,241(7):66-67.
[2]张青青.浅谈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陕西教育(高教版), 2008,11:128.
[3]鲁保邕.“两课”是培养中医药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4(4):144-146
[4]黄敬宝.试析就业能力导向的高校教育体制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2,218(6):130-132.
[5]聂红,程思洋.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选择[J].教育教学论坛, 2012,7: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