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国际分工:国际经济关系的开始
分工是一切生产的基本形式。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社会分工超越了国界,在国际范围内表现出来,便出现了国际分工。国际分工以国家的存在为前提,起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形成、发展、深化于三次产业革命,因而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不管性质如何,按照亚当·斯密的理论,分工可以提高效率,带来社会劳动的节约。国际分工必然促进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因为分工非但无法抑制人们多样的需要,反而刺激了追求比较利益(大卫·李嘉图)的欲望。于是,国家之间基于经济往来的关系便开始了。
国际分工可以带来效率,但国际贸易却使交易费用(这里包括运输费用、佣金、谈判所花费的时间成本、信息搜集所花费的时间成本以及各种税收等等。)增加。这是一对永恒的矛盾,它是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障碍,更是推动国际经济关系不断发展的动力。人们在享受国际分工细化带来好处的同时,在不断寻求降低交易费用的种种方法。
二、国际货币出现与生产要素的流动: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
1、国际货币的出现
国际货币(或世界货币)是突破了国内流通的界限而在世界商品市场上当作一般等价物来发生作用的货币,是货币的最一般形态。正如我国最初用贝壳、牲畜、丝绸当作一般等价物,最后用金银、纸币作为统一货币的道理一样,国家之间也要用一种公认的等价物作为货币来减少交换的次数,润滑交易过程,从而达到降低交易费用的目的。只不过后者更加复杂而已。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就是通过国际协议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的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让美元充当了国际货币,发挥了国际货币的各种职能。该体系虽然34年后被牙买加货币体系取代,但在一定时期内有力促进了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步伐。欧元作为区域性货币一体化的典型,从它产生至今已经表现出了很强的生命力,大可以与美元分庭抗礼。欧元的出现也许是事物有点到面发展的开始,是人们为促进国际贸易深化,降低交易费用的进一步尝试。作为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和国际价值的表现形式,国际货币的出现是国际经济关系演变的必然。
2、要素市场代替部分产品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的快速发展,是理性的国家在交易费用无法继续降低条件下的一种理性选择,最终目的是攫取更多的利润。具体表现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劳动力的流动、国际技术贸易等等。国际资本流动指资本在国际间的转移,即各国为了某种经济目的进行,使资本跨越国家的界限,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的活动。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本输出和输入,就资本输出来说,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资本的流动可以绕过关税壁垒,并降低交易风险。劳动力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事劳动服务的活动,称作劳务输出。作为一种最具有能动性的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可以使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达到优化劳动力结构,提高社会生产力的目的。
在国际范围内,要素市场代替部分产品市场使国际经济关系在主体利益最大化推动下向纵深演变。
3、跨国公司是要素市场代替产品市场的主体
跨国公司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分支机构或者附属机构,从事跨国生产和经营的现代企业组织。跨国公司象一个纽带,使国家间联系更加紧密,而且使国际贸易转化为公司内部贸易,成为要素市场替代产品市场的主体。这个内部市场的参与者除了跨国公司的内部成员企业、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外,还包括了与跨国公司体系有联系的一些外围企业,如:跨国公司的参股公司,战略联盟伙伴等。
跨国公司的产生是交易费用和管理费用比较的结果。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企业与市场是相互替代而不相同的交易机制,企业取代市场来组织交易有可能减少交易费用,因此,市场交易费用的存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公司内部交易的市场性较弱而行政性较强,它通过行政性命令在企业组织内部分配与使用各种资源,包括产品、技术、管理技能、人力资本、研究与开发等,概而言之,即广义上的中间产品。因此,市场结构与交易成本分析是我们分析公司内部贸易产生原因的两个基本切入点。就此深入,可进一步探讨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在理论上的融合与公司内部贸易的飞速发展对国际贸易格局和国际经济的影响。
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国际经济关系走向一体化的步伐大大加快,因为,公司的最终目标都是要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国家主体虽然也常常把经济放在第一位,但政治因素有时候是国家主体无法回避的。
三、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一体化
1、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国际经济一体化,就广义而言,应该包括两重含义。
一方面,所谓国际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国际分工、国际市场发展的基础上,世界经济的组成部分(国家或地区)之间通过资源(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流动而实现的相互开放、相互融合、经济联系越来越密的状况和进程。简言之,经济一体化即客观的经济联系、结合的关系或进程。
另一方面,所谓国际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客观的国际经济联系、结合发展的基础上,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为了谋求共同利益或解决矛盾,通过条约、协议、会谈等实现的经济联合、调节机制和进程。简言之,经济一体化即经济联合、调节的机构或行为。
2、国际经济一体化是追求降低交易费用的必然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国家可以看作一个企业,而且,一个国家比一个企业在决策上更加理性。正如企业要追求规模经济一样,国家之间也要通过一体化,寻求协同效应。每个国家都想在国际贸易中获取更多的利润,减少更多的麻烦,降低一切可能的不确定性。为此,他们一直在努力,统一支付手段、要素市场替代产品市场、国际贸易企业内部化等等,但是,这一些做法并不能很好解决诸如政治的、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地域的等非经济因素。于是,世界各国都在不断探索一体化的形式。从特税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到经济联盟,甚至政治联盟。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步伐在加快、程度在加深。从双边的一体化(如美加自由贸易协定),到多边的一体化、全球一体化(如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一体化的广度在扩大。一体化同盟内部会通过一些新的制度安排,制定一些新的游戏规则,降低了交易成本。虽然国际一体化会使国家之间的关系协调管理成本上升,但只要升高的协调成本小于降低的交易成本,一体化的步伐就永远不会停止。上述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经济同盟的规模取决于同盟内交易的边际费用等于同盟与非同盟国家的边际交易费用。
3、一体化效果的分享
国际专业化分工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逻辑起点和基础,二者并不矛盾,而且相互促进,同步发展。前者解决的是个体生产效率的提高,后者追求的是总体效率的提高,即所谓的双赢。但是,双赢并非平均分配一体化创造的财富,关键看一个国家在一体化组织中是否是主导者。要想成为主导者,首先应追求个体优秀,否则,恐怕连成为一体化成员的门票都买不到。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并不断发展的结果,但是中国要想在一体化组织中起主导作用,从而争取更多的利益,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